【入党申请书】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401891 上传时间:2018-11-16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1.7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入党申请书】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入党申请书】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入党申请书】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入党申请书】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党员入党程序及时间介绍 特征码 nCAlVpTgviXHdXhIRIjD (一)确定入党积极分子 1、提出申请。要求入党的人向党组织自愿提出申请,一般 应递交本人亲自写的入党申请书。 2、确定入党积极分子。经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和党小组推 荐,党组织确定其为入党积极分子;对其中表现突出的,经支 委会提名,支部大会讨论,可确定为重点积极分子,并向党委 报告。支委会填写积极分子考察登记表,指定一名至两名正式 党员做他的培养联系人,入党积极分子向党组织报送自己撰写 的自传和思想汇报材料。 3、培养考察。入党积极分子要接受党组织一定时间的培养 教育和考察。对现实表现的考察工作,一般积极分子每

2、年进行 一次,重点积极分子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计划发展对象每季 度进行一次。 4、确定发展对象。主要程序是: (1)党支部要认真听取培养联系人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 (2)党小组对入党积极分子的表现情况进行讨论研究,提出 能否确定为发展对象的意见; (3)支委会(不设支委会的支部大会)将党小组的意见和党内 第 2 页 外群众以及培养联系人的意见进行综合,经过讨论同意后,报 党委审查,可列为发展对象。党委在每年的年初,要对本年度 的发展对象进行超前考察,按照要求填报拟发展对象超前考 察审核表 。 (二)接收预备党员 5、政治审查。确定为发展对象后,党支部要进行政治审查, 形成综合政审材料。凡没有经

3、过政治审查的,不能发展入党。 (1)政治审查的主要内容: 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主要审查其是否拥护和认 真贯彻执行党的 xx 届 x 中全会以来的各项方针政策和党在社会 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 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首先要调 查清楚发展对象亲身经历了哪几次重大的政治斗争,并要查清 其在几次斗争中的政治立场、思想倾向、对重大原则问题的态 度、认识和言行等。主要看他能否站在党和人民的立场上,旗 帜鲜明地捍卫党和国家的利益,捍卫人民的利益;能否为了国 家、人民的利益,勇于同一切错误思潮和倾向作斗争;能否同 党中央在政治上保持一致;能否自觉地清理思想,坚持真理, 修正错误。 直

4、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直系亲属”一般指发展对象的父母、配偶、子女,自幼抚养 其长大的养父母和由养父母抚养的子女。长期同本人一起生活、 第 3 页 关系密切的其他亲属,如祖父母、外祖父母、兄弟、姐妹等, 必要时也应了解他们的政治情况。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 关系,通常是指在政治上、思想上、生活上与其有密切联系的 旁系亲属,如岳父母(公婆)、伯叔姑舅姨,以及与拟发展对象 本人关系密切的朋友、同事、同学、同乡等。 审查发展对象的直系亲属、主要社会关系,并不要求调查 上述范围内的每一个人,主要是了解那些在政治上、经济上与 发展对象交往密切、对其成长有影响的人。情况清楚的

5、,可以 不再调查。 (2)政治审查的主要方法。一般采取与本人谈话、查阅有关 档案材料、找有关单位和人员了解,以及必要的函调和外调。 在听取本人介绍和查阅有关材料后,情况清楚的,可不再外调 或函调。在做了上述工作后,如仍有某些重要情况不清楚的, 可以向外单位的有关人员和组织进行函调或派人外调。函调或 外调的问题必须是与发展对象能否入党密切相关的。没有多大 关系的问题和一些不必要搞清楚的细枝末节,不必进行调查。 同时还必须注意,凡能函调解决问题的,就不要派人外出调查, 以减少不必要的浪费。 (3)要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党组织对发展对象进行政治审 查后,需形成综合性政审材料,主要内容有: 对党的路线

6、、方针和政策的态度; 本人的政治历史和在重大政治斗争中的表现; 第 4 页 直系亲属和与本人关系密切的主要社会关系的政治情况。 对有的发展对象还要对其进行财产状况调查,了解其财产的来 源和支配使用情况。对政审中提出的问题要查证事实、性质、 程度及本人认识,提出是否影响其入党的意见。政审材料应妥 善保存,并在发展对象入党后,与其入党志愿书一并归入 本人档案。 6、集中培训。县委组织全县本年度发展对象进行五至七天 的短期集中培训(或不少于 40 学时),并达到培训要求。没经过 培训的或考核不合格的,一般不能发展其入党。 7、确定介绍人。申请入党的人要有两名正式党员作介绍人。 入党介绍人一般由培养联

7、系人担任,也可由发展对象自己约请, 或由党组织指定。受留党察看处分未恢复党员权利或尚在缓期 登记期间的党员,不能做入党介绍人。入党介绍人的主要任务 是: (1)要认真了解申请人的入党动机、政治觉悟、思想品质、 经历和工作表现,向他解释党的纲领和章程,说明党员的条件、 义务和权利,并向党组织作出负责的报告。 (2)指导被介绍人填写入党志愿书 ,并认真填写自己的 意见。向支部大会负责地介绍被介绍人的情况; (3)被介绍人批准为预备党员以后,继续对他进行教育帮助。 8、填写入党志愿书 。党支部对申请入党的同志经过认 第 5 页 真培养、教育、考察在充分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认 为已经具备了党员

8、条件后,将有关情况和材料报党委预审,党 委认为可以履行入党手续,再将入党志愿书发给党支部。 填写入党志愿书是履行入党手续的开始,党支部应指派支 部负责人或入党介绍人找入党申请人谈话,进行对党忠诚老实 的教育,并将入党志愿书的有关内容解释清楚,指导申请 人填好入党志愿书 。 9、支委会审查。召开支部大会讨论接收预备党员之前,支 委会对申请入党的人,要注意征求党内外有关群众的意见,进 行严格的审查。审查的主要内容是: (1)审查发展对象对党的认识是否正确,入党动机是否端正, 对党在新时期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态度,以及能否正确对待组织 的考察等。 (2)审查发展对象本人的经历及家庭、主要社会关系情况是

9、否填写清楚,与组织掌握的情况是否一致。 (3)审查发展对象的培养教育和考察记录、党小组、团组织 推荐意见是否齐备,是否符合有关要求。 (4)审查入党介绍人填写的意见是否实事求是。在此基础上, 支委会研究、讨论其是否符合党员条件,有关材料是否齐全、 完备,经集体讨论认为合格后,即可提交党支部大会讨论。凡 经支委会审查认为不合格的,不能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10、支部大会接收预备党员。程序为: 第 6 页 (1)主持人宣布会议开始,介绍召开会议的主要议题; (2)入党申请人汇报自己对党的认识、入党动机、本人履历、 现实表现、家庭和主要社会关系情况,以及需要向党组织说明 的其他情况; (3)入党介绍人

10、介绍申请人主要情况,并对其能否入党表明 意见; (4)支委会报告对发展对象审查情况和征求党内外群众意见 的情况; (5)与会党员对申请人能否入党进行讨论; (6)申请人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情况表明态度; (7)采取举手或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对是否接收申请人加入 党组织进行表决。赞成人数超过应到会有表决权的正式党员的 半数,才能通过接收预备党员的决议。因故不能到会的党员正 式向支部提出书面意见的,应统计在票数内; (8)支部书记对支部大会作简要总结。支部大会讨论两个以 上的人入党时,必须逐个讨论和表决。 11、上报决议。支部大会同意接收发展对象为预备党员的, 应及时将决议上报党委审批。否则,由支部保存

11、备查。 12、公示通知。公示的内容、方针,按照市委组织部关 于试行发展党员公示制度的意见执行。 13、县委组织员谈话。党委审批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决议 前,由县委组织员对入党志愿书及有关材料进行审查,广 第 7 页 泛听取党内外群众意见,并同申请人进行谈话,作进一步了解 考察,并帮助他提高对党的认识。 14、党委审批。党委在审批预备党员过程中,必须坚持原 则,严格把关,应当注意以下问题: (1)做好审批前的准备工作(如审查申请人的入党志愿书 和有关材料;提前通知每个党委委员)。 (2)坚持标准,严格审批。 (3)坚持集体讨论,逐一审批。 (4)及时讨论,按时审批。党委对上报的接收预备党员的决 议

12、应及时审批,最迟也必须在党支部通过的接收预备党员决议 后 3 个月内讨论审批,超过 3 个月但不超过 6 个月的,应退回 原报批党支部复议后再进行审批;超过 6 个月的,应重新履行 入党手续。经党委批准的预备党员,其预备期从支部大会通过 之日算起。党委审批后,应将审批结果及时通知本人,并在支 部大会上宣布。 15、入党宣誓。 (1)入党宣誓仪式的程序: 唱国际歌; 党组织负责人致词; 新党员宣誓; 上级党组织代表讲话; 党员代表讲话; 第 8 页 新党员代表向党表示决心。 (2)应注意以下问题: 入党宣誓仪式,一般由党委或党支部(党总支)组织举行, 由党支部(党总支)举行的入党宣誓仪式,上级党

13、组织应派人参 加; 预备党员入党宣誓,应在支部大会通过并经上级党组织 批准接收其为预备党员后及时举行,时间不要拖得太长; 可以吸收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入党宣誓仪式。 (三)预备党员的教育、考察和转正 16、预备期教育和考察。主要方法是: (1)确定联系人。联系人一般由入党介绍人担任,以便于对 预备党员培养工作的衔接。联系人可以充分利用与预备党员共 同劳动、工作、学习和参加组织活动的机会,有意识、有针对 性地对预备党员进行教育和引导,并以自己的模范行动,影响 他们。同时还要对预备党员的表现考察写实和及时向党组织汇 报。 (2)严格党的组织生活。入党申请人被批准为预备党员之后, 党组织应该及时将其编入

14、所在单位党支部或党小组,参加党组 织生活,接受党内生活的锻炼以及党组织的帮助和监督。 (3)听取本人汇报。党组织应该定期听取预备党员汇报思想、 学习、工作等方面的情况,肯定成绩,指出差距,帮助他们端 正努力方向。 第 9 页 (4)个别谈心。党组织应针对预备党员的实际情况和群众反 映,经常找他们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工作和履行党员义务 情况,考察他们的政治觉悟、思想表现、组织纪律性和原则性 等方面的情况,并向他传达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和反映,及时指 出他们的缺点和错误,帮助他们改正。 (5)集中培训。党组织可以通过举办培训班的方式,对预备 党员进行集中教育。培训的内容主要是党的基本理论、基本知 识

15、、优良传统和作风,使他们进一步明确怎样做一名合格的共 产党员,增强党性修养,加强党性锻炼。培训结束要进行考试, 并将学习成绩作为其预备期满能否转正的依据之一。 (6)分配一定的社会工作和群众工作。党组织应根据预备党 员的特点和情况,分配给他们适当的工作或交给某些任务,为 他们的实践中锻炼提高创造条件。 (7)定期考察。党支部每季度对预备党员考察一次,党委每 半年对预备党员考察一次,并实事求是地将考察写实填入预 备党员考察表 。 17、预备党员转正。主要程序是: (1)本人提出书面转正申请。如果本人没有及时提出转正申 请,党组织要区分情况,做好工作。属于忘记转正日期的,要 及时提醒;属于思想问题

16、的,要进行启发和教育,但不能强迫 其申请转正。 (2)党小组提出意见。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后,联系人应及时 第 10 页 报告对预备党员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所在党小组应及时讨论, 并向党支部提出其能否按期转正的意见。 (3)党支部征求党内外群众的意见。党支部要通过多种形式, 广泛征求党内外群众对预备期满的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意见, 并把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作为衡量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重要依据。 (4)支委会审查。党支部要根据预备党员的转正申请、党小 组的意见和党内外群众的意见,以及在预备期间对预备党员教 育和考察的情况,召开支委会进行综合分析,认真研究和提出 预备党员能否转正的意见,提交支部大会讨论。 (5

17、)支部大会讨论、表决通过。预备党员预备期满,党支部 应按时讨论其能否转为正式党员。具备党员条件的,按期转正; 不完全具备条件、需进一步教育和考察的,可以延长一次预备 期,延长时间不能少于半年,最长不超过一年;不具备党员条 件的,应取消其预备党员资格。按期转正,延长预备期,取消 资格,都必须经支部大会讨论通过并报上级党委批准。 支部大会讨论预备党员转正,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必须到 会,入党介绍人也应到会。主要程序是: 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汇报自己在预备期间的表现,肯定 成绩,找出缺点和不足,表明自己的态度和决心,向党组织说 明有关问题。 党支部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表现情况和党小组的 第 11 页 意见。 支委会介绍预备党员在预备期间的教育和考察情况,提 出能否转为正式党员的意见。 支部大会进行讨论,与会同志充分发表意见,并采取举 手或无记名投票方式进行表决,作出决议。 申请转正的预备党员可以对支部大会讨论的意见或表决 结果表明态度。 (6)上报党委审批。党委审批预备党员转正的程序和要求与 审批预备党员是一致的。党委讨论审批预备党员转正并提出意 见后,应及时将党委讨论审批的结果填入申请转正人的入党 志愿书 。批准按期转正的,要注明党龄起始时间;延长预备期 的,要注明延长的期限;取消预备党员的资格的,要简要列出 原因。党委审批结果要及时通知报批的党支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知/申请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