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庆市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工业软件是工业制造的“大脑”和“神经”,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关键支撑。为认真贯彻国家软件发展战略,落实重庆市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20222025年),加快培育一批优质工业软件企业,提升工业软件供给能力,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推动工业软件产业高质量发展,结合实际,特制定本行动计划。一、总体思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以及对重庆作出的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紧抓打造“33618”现代制造业集群体系
2、机遇,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应用场景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按照“协同攻关一测试验证一工程示范应用”的创新攻坚路径,突破一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工业软件龙头企业,打造一批高质量知名产品,加快构筑工业软件产业生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为促进实体经济和数字经济深度融合提供重要支撑,为现代化新重庆建设增添新动能。二、发展目标到2025年,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工业软件企业(或项目,下同)23家,培育孵化“专精特新”工业软件企业510家。围绕汽车、电子、材料、装备、能源、消费品等重点行业,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知名工业软件产品510个,工业软件产业规模超150亿
3、元,全国重要的工业软件研发应用高地初具形态。到2027年,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专业化软件供给能力进一步提升,国产工业软件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创新生态更加完善,产业实现跨越式提升。累计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工业软件企业10家以上,培育孵化具有核心竞争力、市场占有率相对突出的优质工业软件企业20家以上,在汽车、电子、材料、装备、能源、消费品等重点产业领域形成一批工业软件示范应用,工业软件产业总体规模超220亿元,建成在全国具有影响力的工业软件研发应用高地。三、重点任务(一)强化工业软件创新能力。1 .加快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整合产学研用多方力量,采用“揭榜挂帅”“赛马比拼”等方式,重点突
4、破计算机辅助设计(CAD)、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CAT)、计算机仿真系统、科学计算软件等研发设计类工业软件关键核心技术,重点发展制造执行系统(MES)、制造运行管理(MOM).先进控制系统(APC)仓储管理系统(WMS)、可编程控制器(P1.C)、分布式控制系统(DCS)、高端数控系统(CNC)、数据采集与监控系统(SCADA)、工业运动控制系统等生产控制类工业软件。支持软件企业联合工业企业大力发展工业互联网,支持面向重点领域的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平台和工业操作系统建设,加强高支撑价值工业APP开发力度。面向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等重点领域需求,
5、开展嵌入式操作系统、嵌入式数据库等核心技术研发,推动嵌入式系统软件向高可信性、自适应性、构件组件化方向发展。2 .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创新。聚焦汽车、电子、材料、装备、能源、消费品等重点领域,鼓励制造业龙头企业和工业软件“头雁”企业共同成立工业软件工程实验室,开展供需结对国产化攻关。建立市级工业知识库,创新工业知识交易模式,加快实现市级工业知识的数字化和软件化。强化人工智能、云技术、5G等在重点领域的融合应用,支撑提升软件产品智能化水平。补齐产品功能短板,以市级工程项目推动国产工业软件梯次创新,以应用带创新、以创新促应用,打造国产工业软件应用“样板间”。鼓励“引进一消化一吸收一再创新”的路径模式,
6、引导市内重点高校、科研院所、新型研发机构等聚焦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整合学术链与产业链优势,开展理论基础研究,助推国产工业软件产品快速优化升级。支持工业软件企业积极对接国家部委有关重点专项,推进关键技术突破和产品研发应用。3 .加快完善测试验证体系。支持引进建设产业基础共性技术平台,建立健全工业软件标准体系、质量评价体系和测试验证能力,鼓励制造业企业和软件企业、科研院所结对共建聚焦产学研用的行业性或区域性集成验证中心、软件“中试验证”平台、软硬件适配测试中心及软件产品展示中心,鼓励市内重点园区建设工业软件类应用创新中心。鼓励各类场景云化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支持条件成熟的工业软件产品向工业互联网平台迁
7、移,为中小企业提供“上云用数赋智”普惠服务。聚焦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生产性服务等领域,重点打造装备制造行业数智化工业软件平台、基础技术工业互联网平台,支持平台面向行业赋能。(二)坚持场景牵引产业发展。4 .鼓励重点行业推广应用。鼓励汽车、电子、材料、装备、能源等领域重点制造业企业向工业软件企业开放应用场景,遴选一批具有较高技术水平和推广应用价值的示范性优秀场景,按照咨询、诊断、改造、升级的路线,提升工业软件产品在工业企业中的应用水平。加强工业软件与国产基础软硬件协同发展,实现与信创产品适配应用。加强供需对接,鼓励在“智改数转”和工业企业技术改造工作、数字化车间和未来工厂建设中推广普及国产工业
8、软件,对绩效领先的工业软件企业进行奖励。鼓励国有企事业单位和市级重大工程采购相关工业软件产品,促进工业软件扶持从“给资金”“给场地”到“给场景”转变。5 .支持“首版次”产品应用。面向研发设计、生产制造等类型的工业软件产品,开展市级优秀工业软件产品(解决方案)、首版次软件产品征集遴选,鼓励全社会首购首用、推广应用。鼓励有条件的工业软件产品申报进入国家工业软件优秀产品名单,建立产品试用反馈机制,促进软件产品的迭代升级。加快完善国产软件的应用保障机制,引入软件产品可信评估、软件产品价值评估等技术评估手段,鼓励落实软件产品首版次保险补偿政策,支持保险公司设立首版次质量安全费任险,并将保险补偿主体拓展
9、到产、购双方,有效降低新产品市场推广风险和制造业企业使用风险。6 .推动工业软件产品走出去。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带一路”等国家战略和“渝车出海”行动计划等,推进工业软件产品结合硬件产品开展全球布局。鼓励本土软件企业与国外知名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共同研发新产品、拓展新市场。鼓励软件企业拓展产品推介渠道,通过参加境外国际知名展会等,扩大品牌知名度,争取更多订单。支持软件企业提升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针对不同国家和地区的行业特点和客户需求,提供定制化的工业软件解决方案,并通过发行多语种版本、建立测试认证国际互认体系,开拓国际新市场。(三)打造工业软件产业集群。7 .加大优质企业引育力度。坚持引优育
10、强,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围绕本区产业优势,建立健全工业软件产业链招商图谱,重点聚焦研发设计、生产制造、运维服务等领域,加快引进一批具有核心技术的高成长性工业软件企业,支持有核心竞争力的工业软件企业或机构来渝设立区域总部、研发中心、孵化基地。鼓励在渝头部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引进产业链上下游优质工业软件企业,加大制造业关键环节以及产业链短板环节工业软件企业招引力度。引进培育工业软件“明月”项目,加大资源要素和应用场景支持,推进核心技术产品生态化发展,支持相关企业做优做强。鼓励有条件的科研院所和大中型工业企业整合软件业务板块,成立独立的工业软件公司。鼓励骨干企业通过海内外并购、兼并重组和专业化、体系化
11、整合等方式做大做优做强,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工业软件企业。8 .加快培育壮大中小企业。支持研发设计、运营维护、生产制造等领域工业软件企业创新创业,指导符合条件的工业软件企业入选国家鼓励的重点软件企业,支持重点工业软件企业申报创建市级“启明星”“北斗星”企业以及“满天星”示范企业。引导中小企业聚焦工业软件计算机辅助工程(CAE)、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等细分领域,打造行业隐形冠军,培育一批技术过硬、理念先进的专精特新、单项冠军企业。鼓励重点企业发挥“链主”作用,加强与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合作,聚焦数字重庆建设,积极“揭榜”各类应用场景项目。(四)强化工业软件载体建设。9 .加强产业园区载体建设
12、以重庆市工业软件产业园为基础,集约政策支持园区提档升级,聚力打造辐射带动力强、竞争优势明显的工业软件综合园区。依托重庆汽车软件园、重庆数创园、网络安全产业园等,因地制宜发展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汽车安全等相关的工业软件,打造高质量特色示范园区。依托重庆市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园、大数据产业园,加快发展工业互联网、工业云、工业大数据和工业APP。引导优质企业、重点项目等向园区集聚,加速向工业软件特色的中国软件名园迈进。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和园区利用存量楼宇加速集聚资源要素,打造一批工业软件“满天星”示范楼宇。10 .加快建设产业基础设施。依托国家“东数西算”战略方针,推进全国i体化律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
13、点建设和“疆算入渝”,加速建设算力基础设施,加大高性能智算供给,完善信息安全体系和工业数据要素治理体系,为工业软件赋能新型工业化提供模型训练、应用推理等服务。充分发挥重庆国家应用数学中心等平台优势以及制造业门类齐全特点,以制造业数字化转型为引领,探索发展大模型、数字挛生等新技术在制造业上综合集成应用,促进重点行业开展智能化转型。(五)提升产业人才支撑能力。11 .加强产业人才引育工作。面向工业软件企业征集人才需求,用好用足现有人才政策与“渝才荟”等平台,加大力度引进国内外工业软件高精尖人才和技能型人才。持续优化人才环境,建立健全人才服务体系,落实企业人才政策服务专员制度,强化人才引进的政策兑现
14、鼓励市级人才“帽子”向工业软件方向倾斜,鼓励市区两级和产业园区对承担工业软件关键技术攻关的顶尖人才和团队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给予支持。12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鼓励重点园区、企业加大与国内外高校的合作力度,开展跨学科、项目制校企深度融合教学,推动国产工业软件进校园、进课堂,促进将国产工业软件作为教学软件,建设批国产软件教学实验室和实训基地。支持市级重点高校、企业设立工业软件领域博士后科研流动工作站,支持建设工业软件人才实训基地,精准、快速培育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工业软件人才。鼓励市内重点高校,优化招生计划和培养方案,加快软件工程相关学科交叉融合发展,鼓励深入推进产学研合
15、作,提升人才供给水平。依托重庆市软件人才“超级工厂”,建立健全工业软件和信息技术应用创新专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制定高技能人才评价标准。(六)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13 .推进自主开源生态建设。招引一批基础性、前瞻性的优质开源软件项目,加快落地开源软件代码托管平台,鼓励重点区县(园区)扶持基于自主基础软件的开源社区运营,积极举办开源技术交流活动,加快以开源模式推动工业软件底层技术迭代创新。支持软件“揭榜挂帅”项目核心功能代码按照一定比例开源,推动开源软件在汽车、电子、材料、装备、能源、消费品等领域的应用孵化。鼓励工业软件企业以重点行业为切入点,推广开源软件开发模式,依托开源平台提升优化解决方案成
16、熟度,市级择优给予依托开源技术的商业化创新项目以支持。14 .加强软件正版化建设。加快推动工业软件正版化,完善软件正版化相关规章制度,为软件正版化工作提供制度保障。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对软件正版化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强化对企业、团体和个人使用正版软件的宣传和引导,提高全民的软件版权保护意识。鼓励行业协会等组织积极推广正版软件,提供正版软件使用咨询、技术支持等服务,逐步形成使用正版软件的良好氛围。持续提升企业申请工业软件技术专利和著作权的便捷性,将符合条件的企业纳入专利优先审杳和快速预审通道,支持新技术、新产品高效获取知识产权保护。15 .持续做好产业氛围营造。重点围绕工业软件方面的惠企政策、试
17、点示范等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讲解活动,强化政策传导落实。持续办好中国工业软件大会、中国智能汽车基础软件生态大会等重大活动,利用各类展览会议、专业论坛、招商推介等交流展示平台,加大对本地工业软件产品的宣传力度。市级定期遴选发布工业软件领域示范案例、优秀产品和有突出贡献的企业家、研发团队。鼓励供需双方企业、行业协会常态化举办工业软件项目路演、宣传推广会、技术研讨会,提高工业软件的市场认知度和市场占有率。四、保障措施(一)加强组织领导。依托全市软件产业“满天星”行动计划工作机制,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统筹推进工业软件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健全工业软件重大项目政府决策审批机制、重大项目投资容错机制和
18、政府基金投资收益激励机制。市经济信息委负责统筹推进日常工作,加强与市级有关部门沟通协调,积极协作配合,共同推进区县做好工业软件发展工作。(二)强化资金保障。统筹用好现有产业发展资金,利用“揭榜挂帅”、投资补助、贴息等手段,加大对工业软件发展的支持力度。设立工业软件投资基金,鼓励政府投资基金投早、投小,扶持壮大有成长潜力的工业软件企业。鼓励风险投资基金、创业投资基金、股权投资基金等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资本投入。引导各类基金、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工业软件领域,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投资力度,鼓励金融机构完善金融服务,发展普惠金融产品及服务,创新科技履约贷等金融产品,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的融资支持,支持工业软
19、件企业上市。(三)加大政策支持。认真贯彻国家关于支持工业软件发展的政策措施,落实软件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增值税即征即退等各项税收优惠,探索建立工业软件企业使用算力服务补偿机制,全面保障企业的发展。依托软件产业“满天星”系列政策,支持优质工业软件企业发展,加大引进优质工业软件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创新攻关、人才引育留用等方面的政策扶持力度,助力产业发展壮大。鼓励重点区县(园区)出台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通过政策引导,以市场应用为牵引,带动技术和产业不断升级。附件:典型工业软件分类表附件典型工业软件分类表序号一级分类二汲分类立点细分分类相关说明1娟发设计类计算机辅助工程(CAE)结构分析软件用
20、于分析结构的强度、刚度段定性、振动特性等.2流体动力仿女(CH)软件对海体流动、传热,传质等现象进行领拟分析.3电出分析软件用于解决电磁学相关问题.包括电检场分布、电出兼容、电极辐射等.4多物理场情介分析软件能够处理多种物理场相互作用的问题,比如流固根台、热一结构IaA、电磁一热幅合等.5声学分析软件用于横拟声波传播,噪声分析等问8B.6计算机辅助设计(CAD):维CADtttt主要用于平面绘图、编轼和标注等.7三雉CAD软件可以进行三维实体建模、曲而建模、装配设计、泡染等操作,播助设计师直观地展示和设计产品的三维形态和结构,8计算机辅助制造(CAM)数拄编程软件主要用于生成数控机灰能缚识别和
21、执行的数控程序.9机械加工工艺规划软件帮助工艺工程,巾规划孝件的加工工艺过程.生成匚艺卡片等.10生产过程管理软件对CM过程中的任务分配、进度跟踪、费源管理等进行管控.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细分分类相关说明11计算机辅助公差设计(CAT)软件通过尺寸雁计算进行公差分析来验证公筮的合理性,让公差能涌足产品设计性能要求.12电子设计自动化(EDA)芯片设计与验证工具软件将硬件描述语言(如YeriIOe、YHD1.)描述的JS打电路转化为实际的门级网表以及用于验证设计的功能是否苛台刑期.13可测试性设计(DFT)工具软件帮助在芯片设计中插入测试结构.提高芯片的可测试性,便于芯片制造后的测试和故扉诊
22、断。14产品数据管理(PDM)基干文件系统的PDM软件恻由子对文件的存储和管理,通过文件夹和文件的层次结构米如织产品数据15基于收据库的PDM软件利用数整库来存储和饯理产品数据,能能更高效地处理大用数据并提供更强大的数据查询统计和分析功能.16面向特定行业的Ps1.软件针对特定行业的需求和特点进行定制开发,例如汽车行业、航空航天行业、电子行业等.17佻成型PDM软件能够与其他企业系统(如ERP、CRMhCAD等)进行深度堪成.实现数据的无缝流转和业务流程的协同.18生产控制类MES(制造执行系统生产调度MES软件主要负前制定生产计划并分便给各个生产如19质量管理MES软件先已用于歌控产品质量,
23、及时发现和刎正质20舟级计划与排程系统(APS)离Ift肌造行业APS软件适用于机械电子、汽车、家电等离散制造企业,能够处理离散的生产任务和工序,考虚设得的换K时间、批最生产、订单优先皴等因索.21旅程制造行业APS软件应用于化工、制药、食品饮料,铜铁等流程制造企业.针对连续的生产过程,考虑物料的流动、反应过程、设备的连续性生产、底存管理等问题.22数据采集与监视控制系统(SCADA)数据采集与监控型SCADA软件对现场设备数据的采集和实时监控,及时反馈设备的运行状态.23分析与决策支持型SCADA软件除了基本的数据采集和监控功能外,还具备数据分析和决策支持的能力,帮助用户进行生产优化和故障预
24、测。24可编程设Ht控制寄(P1.C)整体式P1.C一体式P1.C)软件将电源、CPU、I/O接口等部件都蛆成在一个机箱内。整体式P1.C结构紫漆、体极小、成本低,适用于小型控制系统.序号一级分类二级分类重点细分分类相关说明25模块式PI.C软件由不问功能的模块组成,如CPU模块、I/O模块、电源模块、通俏模块等.用户可以根据需要灵活选朴和祖台模块,构成满足不同控制要求的系统.26分布式控制系统(DCS)化工DcS计对化工生产过程的特点和需求设计,能修满足化工工艺中的连续生产.批fit生产、化学反应控M等要求.27电力DCS应用于火力发电、水力发电、核能发电等电力生产领域,用于机姐拉制、电网调
25、度、V用电管琬等.28高端通用运动控制系统(CNC)/高精五轴及5轴以上数控机床用软件、激光加工设备和各种机器人控制软件.29姓说管理类企业庚源姬划系统(ERP)供应链管理ERP软件涉及供应商、分销商和制造费之间的业务关系,以及企业的业务和信息流程及组职结构的构建.30财务管理ERP软件包括会计、财务报告、成本控制等方囱的管理,确保企业财务的透明度和可控性.31生产控制管理ERP软件涉及生产流程的优化和控制.确保生产效率和产品质1的同Bt降低成本.32客户关系管理系统(CKM)运营型管理系统主要关注企业的主要业务流程,包括首第、销件和客户用务.后在简化这些流程并帮助企业生成铺中线索、将化联系人
26、并提供所需的客户服务基础设施.33分析型管理系统专注于力:联数据、分析和报告,用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客户行为和偏好,通过从运首型CRM中提取的数据,分析型CRM可以提供关于客户行为的深入见帐,有助于设计K期皆销策略和促进企业发展.34项H管理系统(PMS)项目管理信息系统种计算机辅助项目替理的工具,为项目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有力的帮助.它通过自动化信息收集、存储.交换、检索和利用,促进了项目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35项目管理体系包括项目管理组织体系设计、流程体系设计、出度体系设计、评价体系设计、信息平台规划等,涵彘了企业项目管理战略、项H蛆织结构、标准流程、管控系统、评价系统以及知识管理等多个方面.
27、36财务管理系统(FMS)预。管理系统用于帮助组织创建.管理和监控财务预犯-这些系统确保财务资源的合理分配,并跟踪实际支出与预算的差距,同时提供预测和规划功能.序号TR分类二级分类重总细分分类相关说明37资金管理系统用于跟踪和管理If1.织的资金流动.包括现金预测、网隆管理和支付处理等功能.38财务分析工具这投工具M助组织分析财务状况和业绩,通过深入统计和比较分析生成报表和图表,以便做出更准确的财务决策.39结算系统处理姐织的支付和收款事务,管理发票、付款方式和客户/供应商账户信息.结算系统通常与其他财务泞理系统境成,实现全面的财务管理.40运营管理(MOM)生产管理系统完成生产计划制定、生产
28、调度、工单管理、生产进度跟踪等功能,以确保高效,按时地完成生产任务.4】侦量管理系统涵盖质fit计划、场量检取、历显控制、WJf1.分析和改进等方面,保证产品或取务符合规定的版业标准。42数据管理与分析收集、存储和分析生产运营过程中的各类数4.为决策提供支持,实现持续改进IX嵌入式软件嵌入式软件嵌入式操作系统包括与硬件相关的底层骡动软件、系统内核、设备驱动接口、通侑为议、图形界面、标准化浏览器等,有嵌入式实时掾作系统PCZOS-IR嵌入式1.inUx、VindowsEnbedded,VxWorks.InteWeI1.悌作系统,以及应用在智健手机和平板电脑的AndroickiOS.华为鸿蒙等,1
29、4帐入式开发工具包括MobaXteni(远程终端模拟器、VOFA+(U1.和ArdUin。IDE(集成开发环境)等.附件2重庆市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一、制定背景和依据习总书记指出,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质量强国建设纲要提出,要支持通用基础软件、工业软件、平台软件、应用软件工程化开发,实现工业质量分析与控
30、制软件关键技术突破。加强技术创新、标准研制、计量测试、合格评定、知识产权、工业数据等产业技术基础能力建设,加快产业基础高级化进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工业软件发展,2024年5月23日,市长胡衡华在第六届西洽会举行软件和信息服务业“满天星”行动计划第三批重大项目专场签约活动中提出重庆将以工业软件为主攻方向,着力抓好场景、应用、推广等环节,加快培育“启明星”“北斗星”企业,奋力跑出软信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加速度”。在此背景下,我处编制起草了重庆市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行动计划(20242027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起草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主要依据2个文件,即国务院办公厅
31、有关文件(涉密件)及“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工信部规(2021)180号)等。二、制定过程为贯彻国家软件发展战略,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I届三中全会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论述以及对重庆作出的重要讲话和系列指示批示精神,加快培育一批优质工业软件企业,起草形成文件初稿。2024年7月、8月先后两次征求市级相关部门、重点工业软件企业、行业协会等单位意见建议,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形成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三、主要内容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共有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总体思路。重点是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融合发展为牵引,以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应用场景
32、为抓手,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突破批重点领域关键核心技术,培育批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加快构筑全市工业软件产业生态,推动形成新质生产力。第二部分为发展目标。力争2025年,引进国际国内知名工业软件企业或项目23家,培育孵化工业软件企业510家。加快突破一批关键核心技术,打造知名工业软件产品510个,工业软件产业规模超150亿元,全国重要的工业软件研发应用高地初具形态。力争2027年,全市工业软件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产品和服务体系更加健全,产业创新生态更加完善,累计引进知名工业软件企业10家以上,培育孵化优质工业软件企业20家以上,工业软件产业总体规模超220亿元,建成全国有影响力的工业软件研发
33、应用高地。第三部分为重点任务。核心内容主要有四个方面:一是强化工业软件创新能力。重*是加快核心技术协同攻关,推进重点领域协同创新,加快完善测试验证体系。二是坚持场景牵引产业发展。重*是鼓励重点行业推广应用,支持“首版次”产品应用,推动优秀产品开拓国际市场。三是打造工业软件产业集群。重*是加大优质企业招引力度,加快培育壮大中小企业。四是强化工业软件载体建设。重点是加强产业园区载体建设,加快建设产业基础设施。五是提升产业人才支撑能力。重点是做好高端人才引育工作,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一批满足企业需求、符合行业发展趋势的工业软件人才。六是优化产业发展生态环境。重点是推进自主开源生态建设,推动工业软件正版化,持续做好产业氛围营造。第四部分为保障措施。核心内容主要有三个方面: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加强组织领导。重点是依托全市“满天星”行动计划工作机制,建立健全工业软件重大项目政府决策审批、投资容错机制以及政府基金投资收益激励机制。二是强化资金保障。重点是统筹用好政府投资基金,引导社会资本积极投入,加大对工业软件企业投资力度。三是加大政策支持。重点是探索出台支持工业软件高质量发展专项政策,集约各项政策资源支持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壮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