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介简介 陆游陆游(1125(11251210)1210),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字务观,号放翁,越州山阴(现在浙现在浙江绍兴江绍兴)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人。少年时就立下了“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上马击狂胡,下马草军书”的志向。的志向。11541154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年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即位后,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赐进士出身,曾任镇江、隆兴通判。乾道八年(1172(1172年年),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入四川宣抚使王炎幕府,投身军旅生活。淳熙 五年五年(1178(1178年年),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建,被召回临安,先后提举福
2、建 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及江南西路常平茶盐公事。他一贯坚持抗金 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主张,为主和派所忌,任职期间多次遭到罢 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斥。晚岁闲居故里。临终作诗仍念念不忘北伐和收复失地。临安春雨初霁临安春雨初霁宋宋 陆游陆游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陆游写这首诗已六十二岁。他在家陆游写这首诗
3、已六十二岁。他在家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乡山阴(今浙江绍兴)赋闲了五年。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少年时的意气风发与壮年时的裘马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轻狂,都随着岁月的流逝一去不返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了。虽然他光复中原的壮志未衰,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但对偏安一隅的南宋小朝廷的软弱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与黑暗,是日益见得明白了。这一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年春天,陆游又被起用为严州知府,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赴任之前,先到临安(今浙江杭州)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去觐见皇帝,住在西湖边上的客栈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
4、里听候召见,在百无聊赖中,写下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了这首广泛传诵的名作。背景背景诗句翻译诗句翻译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巷明朝卖杏花。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近来世态人情淡薄如纱,谁让我又骑马客居京华?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昨夜在小楼里听到春雨声,深巷中明早定会有人叫卖杏花。闲闲来无来无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
5、下坐着品茶。事,在短纸上歪歪斜斜地练习草书,晴天在窗下坐着品茶。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莫感叹洁白的衣服会被风尘染,来得及清明时节回到家。整体感知整体感知 诗的主旨是写作者诗的主旨是写作者对官场生对官场生活的冷淡心情活的冷淡心情,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这是现实政治的黑暗在作者心上的曲折反映。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者心上的曲折反映。如果掩去作者的名字,读这首读这首临安春雨初霁临安春雨初霁,也许会以为它,也许会以为它并不是出自并不是出自“铁马金戈铁马金戈”、“气吞残虏气吞残虏”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的陆放翁之手。诗中虽然有杏花般的春色,却更隐含着却更隐含着
6、世味薄似纱世味薄似纱”的感伤之情和的感伤之情和“闲作草闲作草”“”“戏分茶戏分茶”的无聊之绪。这是的无聊之绪。这是与高唱着与高唱着“为国戍轮台为国戍轮台”而而“一身报国一身报国”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的陆游的雄奇悲壮的风格特征很不一致的。首联开门见山首联开门见山,直言直言“世味世味”之之“薄薄”,世味薄则直道穷世味薄则直道穷,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南宋朝廷不图恢复,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得过且过,官场上的习气一天比一天地坏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下去,哪里还有什么直道呢?在这样的环在这样的环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境里做官,的确没有什么意思,因此诗人不提
7、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不提受职一事,而只说谁让我到京城来做客呢客呢!诗一开始就流露出诗一开始就流露出不得已而来京不得已而来京的的意思。意思。世味年来薄似纱,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谁令骑马客京华。颔联两句是历来最为被赞赏的名联。诗人听了一夜沙颔联两句是历来最为被赞赏的名联。诗人听了一夜沙沙落地的春雨沙落地的春雨,次日清晨又听到小巷深处传来卖花姑娘声次日清晨又听到小巷深处传来卖花姑娘声声清脆的叫卖声。声清脆的叫卖声。春雨、杏花小楼、深巷和卖花姑娘的叫春雨、杏花小楼、深巷和卖花姑娘的叫卖声卖声和谐地融合在一起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构成构成江南之春江南之春的特有图景和风情。的特有图景和
8、风情。小楼一夜听春雨,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深巷明朝卖杏花。但其中的韵味不光如此,但其中的韵味不光如此,“一夜听春雨一夜听春雨”,这里强调这里强调“一夜一夜”,表明诗人是失眠了表明诗人是失眠了,至少彻夜未安至少彻夜未安,似乎心事重重。似乎心事重重。他为何事辗转反侧呢?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又他为何事辗转反侧呢?那远远传来的如断如续的卖花声,又能给他一些什么样的愉悦和抚慰呢?不能。只有诗人一个人能给他一些什么样的愉悦和抚慰呢?不能。只有诗人一个人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中独自惆怅。而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在清幽得空寂的春晨中独自惆怅。而达官贵人多居深巷,那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
9、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里自然有人去叫卖杏花,这不经意的一笔,点染了临安城中的的“太平盛世太平盛世”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气象,似乎全然忘记了亡国的危险。颈联两句是说自己闲得无聊颈联两句是说自己闲得无聊,练趣斜行草字。陆游练趣斜行草字。陆游“闲作草闲作草”不是借书法来抒其豪兴不是借书法来抒其豪兴,而是用这种费事的而是用这种费事的书法来消磨时间,及书法来消磨时间,及在窗下坐着品茶。在窗下坐着品茶。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诗人到了京城,不去结交权贵,却独自呆在客邸里以“作草作草”“”“分茶分茶”消磨时光,消磨时光,可见他和可见他和“京华京华”气氛多么气氛多么格格不入格
10、格不入,也反映了也反映了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他对官场生活感到厌倦。这一来似乎。这一来似乎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是嘲笑自己百无聊赖,其实是从侧面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揭露当时政治的黑暗暗。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在诗人眼中,临安春色,何其清淡寡味,人情何其冷漠,世味何其淡薄,壮志更是无从去提起一字,只有冷漠,世味何其淡薄,壮志更是无从去提起一字,只有在在“闲闲”“”“戏戏”中打发时光。中打发时光。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矮纸斜行闲作草,晴窗细乳戏分茶。“素衣风尘素衣风尘”是化用晋人陆机诗是化用晋人陆机诗:“京洛多风尘京洛多风尘,素衣素衣化作缁化作缁”(缁、黑色缁
11、黑色)。意思说京都风尘。意思说京都风尘,会把人的白衣裳会把人的白衣裳变黑。变黑。“素衣素衣”借指人的借指人的品格品格。“风尘风尘”比作比作世风世俗世风世俗。陆游陆游反用其意反用其意,实叹实叹“风尘风尘”,反自我劝解道反自我劝解道“莫叹莫叹”,说,说不会受到京华的坏风气的影响。因为等到清明节时我便可不会受到京华的坏风气的影响。因为等到清明节时我便可到家。到家。,表明诗人急于还家的心情。表明诗人急于还家的心情。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素衣莫起风尘叹,犹及清明可到家。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到尾联诗人才将他的讽喻意图明朗化,末句末句“到家到家”与首联的与首联的“客客”字遥遥对应。
12、表明京华字遥遥对应。表明京华非所居之地非所居之地不愿在此同流合污不愿在此同流合污。归家赋闲。归家赋闲,本本非诗人所愿非诗人所愿,但与其让但与其让“京华风尘京华风尘”染染“素衣素衣”,倒不如早日还家。倒不如早日还家。,这里流露出这里流露出怨愤怨愤而又而又无可奈何无可奈何的意绪。的意绪。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临安城虽然春色明媚,但官僚们偏安一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清醒的,隅,忘报国仇,粉饰太平。作者是清醒的,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他在表面的升平气象和繁荣面貌中看到了世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人的麻木、朝廷的昏聩,想到了自己未酬的壮志。壮志。然而陆游毕竟一位英雄豪杰然而陆游毕竟一位英雄豪杰,他不会他不会长期消沉长期消沉,不会永远沉浸在无聊的不会永远沉浸在无聊的“闲作草闲作草”、“戏分茶戏分茶”之中。所以之中。所以,陆游在严州任陆游在严州任上上,仍然不改初衷仍然不改初衷,坚持抗金坚持抗金,为北伐中原为北伐中原而积极准备而积极准备,最终又被朝廷以最终又被朝廷以“嘲咏风月嘲咏风月”的罪名罢官。的罪名罢官。总结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