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

上传人:冇种爱·兂可取代 || 文档编号:4201423 上传时间:2019-10-27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docx(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调研报告四篇(篇一)近年来,我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调整经济结构、创新经济体制、推进协调发展为着力点,将推进电子商务发展作为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手段,全市电子商务呈现出了快速发展的良好局面,为“十三五”期间电子商务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一、 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基本情况*年阿里研究院联合中国社科院信息化研究中心联合发布*年中国城市电子商务发展指数报告,我市入选*年中国“电子商务发展百佳城市”,排名第81位(辽宁只有3个市,大连第40位,沈阳第52位)。*年3月,我市的盘锦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辽宁恒晟商品交易有限公司、辽东湾国际商

2、品交易有限公司成功跻身省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年,全市电子商务年交易额突破百亿元。1、构建了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四级网络。为了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和进社区工作的发展,创建了市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镇级电子商务展示中心、村(社区)级电子商务服务点四级网络。分别在大洼县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盘锦互联网创业大厦创建市级电子商务服务平台,积极帮助传统企业转型跨入电子商务行业,为企业提供全程的电子商务技术服务及代运营、设计规划等服务, 积极培育电子商务人才,促进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在县区设立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发挥辐射作用,为企业及青年创业人提供电子商务公共服务,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工作

3、。指导各县区服务业局在有发展电子商务潜力的镇,设立电子商务展示中心,展示镇域特色农产品,对上衔接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对下服务个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点,为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提供渠道。主要是依托盘锦市供销联社的裕农集团,利用金社裕农村连锁百货超市在全市农村(社区)的布局和裕农物流体系,建立村(社区)级服务点。一方面可以收购或代买特色农产品服务最基础农民电商,另一方面可以为农民(社区居民)提供代收快递、网络订票、查询农业信息、代缴资费等便捷服务。2、组建了电子商务协会。为促进电子商务健康快速发展,*年6月,由盘锦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发起成立了盘锦市电子商务协会,现有会员100个,其中单位会员62个,个

4、人会员38个。主要包括网店卖家、特色产品供应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文化产业企业、涉旅机构、快递、运营服务商等具有影响力、立志携手发展电子商务的企业和个人。3、电子商务发展规划不断完善。我们依托丰富的工农业资源和独特的区位交通优势,在商务部和省商务局的指导下,规划并完善了“一网两园三基地、一城一馆多平台”的发展格局,即一网指建设盘锦电商网,两园指规划建设盘锦辽东湾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和双台子区电子商务产业园,三基地分别是建设大洼县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示范县)、盘山县电子商务产业基地(示范县)和兴隆台区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一城指建设电子商务网上商城,一馆指建设淘宝特色中国大洼馆,多平台

5、指规划建设辽东湾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和辽宁恒晟大宗商品现货交易等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平台。4、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设施不断完善。目前全市的网络架设不断拓展更新,PC宽带、小区光纤入户、手机GPRS上网、3G、4G 、WIFI热点,已基本覆盖全市;我市各大商业银行相继推出网上支付业务,解决了网络信用和支付安全问题;邮政EMS、顺丰、申通、中通、圆通等快递公司业务量和网点数量稳步扩大,这些都为电子商务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5、新型电子商务企业快速发展。双台子区以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吸引辽宁恒晟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20家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以塑料ABS、沥青为主要交易品种的辽宁恒晟商品交易市场正在办理和银行对接

6、工作。盘锦辽东湾新区以盘锦辽东湾国际电子商务产业园为依托吸引辽东湾国际商品交易有限公司等41家电子商务相关企业,以液化天然气、沥青、石油焦和盘锦大米为主要交易品种的辽东湾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已于去年12月19日上线运营,并与中石油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年4月实现第一单网上大宗商品交易沥青挂牌电子交易完成交收,仅第一单就完成沥青4492.8吨交收,货值近1200万元。兴隆台区的“东东卖”网络商城正式运营。盘山县引进了盘锦佳兴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正在推进辽宁鸿雁电商孵化基地项目建设。大洼县正在推进盘锦中国食品城和义乌小商品城搭建各自的电商平台。*年4月,“阿里巴巴码上淘农特产品溯源首家试点县暨淘宝特

7、色中国大洼馆开馆,仅开业第一天碱地柿子销售7000件,大洼三宝销售2500件,野鸭蛋销售1200件,河蟹300单,大米600单,蒲笋200单,文蛤50单,猪酥干40单,销售额已突破120万,成功刷新淘宝县级馆全国首日最高销售额。6、电商培训工作迈向新的台阶。在做好电商培训工作的基础上,创建了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盘锦分院,盘锦分院是中国国际电商中心培训学院在全国开设的第三家市级分院,盘锦分院由盘锦市人民政府主导创办,委托市商务局进行日常监管,盘锦鼎信商业学校和辽东湾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学校联合承办。创办盘锦分院有利于推进“引智入盘”工作,为盘锦吸引培养优质电商人才,为盘锦电子商务发展,

8、传统企业转型,带动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同时,创办盘锦分院还可以立足盘锦,辐射周边地区,促进盘锦成为全省电子商务培训中心。上半年,盘锦分院举办各层次培训班11期,培训人数1200余人次。二、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面临主要问题1、我市电子商务发展仍处在起步阶段。与省内外电子商务发达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应用范围不广、水平不高、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由于受区域性条件、人力资源等相关要素制约,可能在较长时间内赶不上电子商务较发展地区。 电子商务应用企业仍然偏低,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合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一定程度上成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瓶颈。我市电子商务应用覆盖面和

9、渗透率不高,无论是开展电子商务的企业数还是客户分布数量均较少。2、电子商务企业网络开发与应用有待提升。以连锁经营为代表的新的商业组织方式虽然形成,但企业的规模化程度普遍偏低,现代物流业对传统企业的支撑程度偏弱,物流成本居高不下,企业信息化应用与信息化产业程度不高,传统产业居多,迫切需要通过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提升我市产业档次。而恰恰电子商务是一个有效载体,可为我市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保障,但我市电子商务龙头企业缺乏,电子商务网络贸易规模偏小,对传统企业服务功能欠强,对流通渠道的延伸以及流通效率的提升促进力度十分有限。3、电子商务“三流”比重失调。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构成电子商务企业发展三个重要因

10、素,尤其是资金流开发对电子商务企业自身发展起到至关重要作用,我市电子商务企业仍偏重于信息流开发,物流分散,资金流缺乏,电子商务企业本身生存能力不强,作用于传统企业的功能不全,尤其是资金流对电子商务企业业务促进能力与传统企业开展网络交易方面有待更深挖掘,有安全认证第三方支付系统还没有完全建立,基本上是买卖双方通过平台交易达成协议后直接支付,一般通过线上服务、线下交易模式或线上的直接划转。4、电子商务实用人才相对缺乏。相对于我市快速发展的电子商务产业,专业是实用人才相对缺乏,尤其是农村中电子商务的技术和服务人才严重不足。由于氛围不够,政策不足,电商的优秀人才明显缺乏,特别是在农村,农村电子商务建设

11、对人员素质的要求与其他信息行业有着明显的不同,它需要的是既懂农业又了解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复合型”人才。虽然农业部门里对信息化了解的人不少,但真正懂信息、懂科技,有开发能力和高水平应用能力的人还很缺乏,尤其是既懂农业又懂电子商务人才确实很少,人员的数量和素质均有待于提高和加强。三、加快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建议尽管我市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较全国发达地区还存在着不少差距,从现代服务业发展总体要求来看,信息产业对传统流通业的改造升级以及对传统制造业的带动作用、先导作用日益凸显。因此,更好地发挥现代服务业尤其是电子商务的示范、先导作用,刻不容缓。今后我市电子商务工作将认真吸收本提案的建议,

12、以“一网两园三基地、一城一馆多平台”的发展格局,创新和完善电子商务工作制度,构建好盘锦产品网络营销体系和城乡网络购物服务体系,并做好各项保障性工作,实现全市电子商务跨越式发展。1、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和制定规划。成立以分管副市长为组长,以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邮政管理局、市供销社、市农委等为成员单位的电子商务工作协调领导小组,进一步完善电子商务发展领导保障,充分发挥小组及其办公室的职能作用,加强对全市电子商务工作的领导和各职能部门间的协调,研究制定产业发展规划和政策,协调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重大问题。建立指标统计、考评工作机制,将电子商务发展指标纳入政府考核体系。同时,为了进一步发挥好政府在电子商务、

13、物流产业发展中的宏观规划和指导作用,我局邀请了大连理工大学制定了盘锦市电子商务“十三五”发展规划盘锦市物流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明确了未来5年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和物流产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发展目标、主要任务和重点项目,为“十三五”期间我市电子商务、物流实现跨越式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2、强化电子商务产业政策引导。加大对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扶持力度,认真落实辽宁省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实施方案辽宁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加快培育经济新动力的意见辽宁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村电子商务加快发展的指导意见等电子商务相关的政策措施,确保各项电商政策落实到位,并适时出台促进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的相关政策。同时

14、,指导各县区应结合本地电子商务发展特点,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及配套举措,为引进电商企业,加快培育壮大我市电商产业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3、加快推进全市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和电子商务产业集聚区建设。在盘山县、大洼县、兴隆台区建立电子商务产业基地,鼓励引导基地企业积极参与构建电子商务孵化中心,积极推动电子商务产、学、研、用战略合作和建立产业创新联盟,为国内外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在电子商务应用领域的基础研究提供创新孵化与成果转化服务,提高引进、消化、吸收和集成再创新能力。大力发展辽东湾新区、双台子区2个电子商务产业园,通过园区衍生的信息、研发、设计、金融、物流等服务,吸引更多的电商应用企业入驻,形成集聚效应。全

15、力推进“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建设,加大力度整合以大洼专业市场集聚区商品资源、大洼县赵圈河镇电子商务镇、北窑村电子商务村而形成的大洼县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以盘锦宏进农产品国际物流中心农产品电子商务胡家镇电子商务镇东胡村电子商务村为主的盘山电子商务产业基地,兴隆台区中央商务区、东部文化商贸商务集聚区、盘锦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产业为依托的兴隆台区电子商务产业基地,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产品和服务基础,推动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的互动发展。4、加快传统服务业的转型升级。支持传统大型商贸服务企业利用品牌信誉、采购分销和运营管理优势,开展“线上市场”与“线下市场”良性互动的网络零售业务。支持百货商场、连锁超市、便

16、利店等传统零售企业,依托原有实体网点、货源、配送等商业资源,发展全渠道、O2O、定制化营销模式,实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和应用协同。进一步发展集电子商务、电话订购和城市配送为一体的同城购物,推广“网订店取”、“网订店送”等新型配送模式,推进传统零售业与网络零售业融合发展。进一步提升传统商贸服务企业信息化水平,加快发展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等新型流通方式,扩大销售规模。5、推动电商模式创新与创建新型服务业态。围绕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不断完善“一网两园三基地,一城一馆多平台”的发展格局,鼓励构建适合不同行业需求的“互联网+”创新模式,支持一批电商企业在移动商务、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新领域进行融合

17、应用与跨界发展。重点扶持移动电商、互联网金融等相关电子商务行业发展,推进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外包服务、增值服务等新型服务业态快速发展。加快引进和培育电商服务企业,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措施,在产业园和基地的规划建设、电子商务企业的营销策划、包装设计和物流快递等链条服务企业的引进和培育等方面提供有力支持,为阿里巴巴、卡行天下等知名电商服务企业入驻盘锦和盘锦供销电子商务有限公司等本地企业成长营造良好环境。6、努力拓展城市社区电子商务服务功能。本着“便民利民、综合服务、提升形象”的原则,探索城市社区商业电子商务新模式。鼓励商贸服务企业开展“便利消费进社区、便民服务进家庭”电子商务应用工程,整合社区商业资源

18、和便民服务设施,发展以社区生活服务为核心的电子商务,实现社区商业与城市便民服务、社区政务、物流配送的互联互通。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建设社区电子商务平台,提供居民日常消费、家政服务、远程缴费、健康医疗、紧急求助、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在线服务。支持农产品流通企业开展电子商务业务,支持设立社区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推进连锁超市、便利店、社区物业开展物流分拨、快件自提等便民服务。7、加快提升快递物流配送信息化水平。推动我市物流信息服务平台建设,逐步建立科学的物流配送体系。加强物流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提高物流社会化水平,支持大型连锁零售企业向社会提供第三方物流,打造一批跨区域物流综合信息服务平台。提高物流专业化水

19、平,支持电子商务与物流快递协同发展,大力发展冷链物流,支持农产品预冷、加工、储存、运输、配送等设施建设,形成若干重要农产品冷链物流集散中心,提高农产品物流配送能力。8、加快智慧城市建设。以推动我市与东华软件签约的智慧城市盘锦运营中心项目建设为契机,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搭建软件与信息技术发展新平台,促进以智慧产业为龙头的新一代信息产业的发展,进一步增加软件与信息技术服务业在我市产业结构中的比重。加快培育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物联网等环境下的新兴服务业态,着力推进云计算等业务创新和服务模式创新。随着智慧产业以及智慧技术、智慧观念在新兴制造业、服务业与农业领域中的广泛传播与应用,智慧产业的“外溢效

20、应”会逐渐凸显,逐步促使传统产业实现升级改造,实现由“普通产业”到“智慧产业”的升级转型。9、引导开展跨境电子商务。引导传统商贸服务企业利用品牌、信誉、资源和区位优势,积极开展跨境电子商务。以“东部陆海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为契机,打造盘锦现代商品流通网络。一方面为境外采购商采购商品直接提供服务,另一方面,做好为出口企业提供优质产品的选货基地和加工基地。引进一批国内外知名跨境电子商务平台,加强我市商贸服务企业与外贸企业及国内外电商合作,自建、合作或利用第三方平台开展跨境电子商务。支持商贸服务企业加强与跨境电商平台合作,利用自身品牌资源优势,开展网上销售及代理销售业务。支持商贸服务企业“走出去”参

21、加国外各类展会、大会,拓展国际电商市场,努力提高我市跨境电商市场份额。10、打造安全高效的支付体系。配合石化、粮食等电子商务交易平台建设,发展物流第三方支付服务业务,积极申报国家第三方支付服务牌照,形成针对主要物流产品的第三方支付服务试点。到2020年初步建成能够基本满足东北地区大宗商品及跨境电子商品服务需求的第三方支付服务中心。11、加强对我市电子商务发展的理论研究。*年,我市创建了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盘锦分院,创办盘锦分院有利于推进“引智入盘”工作,在为盘锦吸引培养优质电商人才的同时,也加强了与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的联系,协助电子中心承担对基础电子商务的调研任务,为我市

22、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智力资源。我局与大连理工大学盘锦分院、盘锦职业技术学院达成协议,组织高校专家为我市电子商务发展及产业规划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撑。利用盘锦市电子商务协会资源,组织全市电子商务方面企业家及从业人员建言献策,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发展提供最客观的意见和建议。12、做好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训工作。继续利用好商务部中国国际电子商务中心培训学院盘锦分院资源优势,充分发挥两家电商学校的高端电商培训功能, 按照国家统一标准、统一认证和统一管理的模式,开展讲师培训、管理人员培训、实操人员培训等多层级电子商务培训,为政府、企业提供定制化高端培训和跨区域的商务对接交流,搭建电商人才高端培训平台。同时,针对

23、我市有电子商务创业需求的个人、有开展电子商务意愿的传统企业、电商应用企业、电商服务企业和相关政府机关、产业园区,定期组织开展免费培训工作,为全市电子商务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篇二) 为全面了解掌握*州电子商务发展现状,推动*电子商务示范州创建工作,3月28日至30日,省商务厅王旭斌副厅长带队,厅相关处室、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朝阳物流园区、省电子商务协会及省内部分电子商务企业负责人一行组成联合调研组,赴*州海晏、刚察、祁连、门源四县开展电子商务专项调研,*州主管电子商务副州长徐永功和州政府相关部门参加了调研。调研组一行先后前往*兴盛贸易有限公司、青藏易购电商公司、海晏达玉民俗村、青海华盛生态

24、肉食品有限公司、祁连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祁连县农村电子商务新城区服务站、门源县绿色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藏觅公社头塘村创业创意园区等20余家单位开展实地调研。并就*州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前景目标、存在的困难以及下一步发展思路等有关问题召开产业发展专题座谈会。*州副州长徐永功、省州电子商务调研组成员、门源县电子商务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相关成员单位负责同志、*州重点电商企业负责人参加座谈。 一、*州电子商务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州委、州政府认真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委、省政府一系列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政策措施,在建立机制、搭建平台、完善设施、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在加强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能力

25、建设,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进社区,加大电子商务人才培训等方面进行了有益尝试。 开展的主要工作:一是高度重视,强化工作落实。州委主要领导亲自挂帅,带动各县建立电子商务“一把手”工作协调机制;二是出台配套政策,完善支撑体系。先后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分工实施方案、*州电子商务扶贫工作实施方案、*州电子商务发展扶持奖励暂行办法、*州网络商品质量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州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方案、关于加快*州快递业与电子商务协同发展的措施意见、*州金融支持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等配套文件。同时,制定印发了电子商务暨电商扶贫工作要点的通知,从建立健全工作协调机制、研究制定配套政策措施、加

26、大宣传引导等方面进行了安排。三是设立专项资金,支持电子商务发展。设立500万元电商发展扶持资金,并要求各县结合实际,分别设立了不低于100万元的电子商务发展扶持资金;四是创新工作方式,形成了党委主导、政府推动、各部门分工负责、电商办督导落实、全社会参与的电子商务发展工作格局;五是积极探索,打造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推进、协会运作、金融支撑、媒体助力“六位一体”的发展路子;六是全力推进,加强示范带动。推动祁连县被认定为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积极完成项目前期各项工作,并于今年2月前完成了项目招投标工作,目前进入建设阶段。 取得的主要成绩:一是全州电子商务服务能力建设有序推进。投资300万元在

27、青海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建成*州电子商务馆,已入驻实体企业16家,网上入驻企业37家。根据州委、州政府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指导意见精神,各县积极采取招商引资、骨干企业带动发展等形式,按照各县实际以先易后难的工作步骤,开展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网络建设。截至目前,祁连县的县级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公共服务中心、6个乡镇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35个村级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点,已通过招标进入建设阶段;海晏县的县级电子商务综合运营公共服务中心主体工程已建成,预计8月前投入运行,乡镇电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服务点正在进行选点;刚察和门源县的县级电子商务服务中心已选定建设地点和运营企业,预计4月开工建设,乡镇电

28、商服务站和村级电商服务点正在进行选点。二是基础电信和电子商务支撑服务功能不断强化。网络通信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目前,全州有线宽带光纤到户(FTTH)小区覆盖率达到92.54%,8M以上宽带用户占比达到82.02%,30个乡镇全部实现光缆全覆盖,214个行政村中实现了134个行政村的光缆覆盖。无线宽带已建成4G基站66个,县城及4A景区已全部覆盖,覆盖率达100%,无线带宽下行速率达100M。农村4G网络覆盖73个乡(村);邮政、快递物流管理部门加强了快递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不断优化快递配送布局,鼓励快递企业规模化经营。目前,全州共有圆通、申通、中通、韵达、汇通、联合、顺风等快递企业网点28个。

29、新建邮政乡镇网点24个,邮政EMS网点8个,基本覆盖*全境。州、县、乡、村四级快递服务网络基本建成,部分村级快递服务“最后一公里”瓶颈正在通过物流企业与村网店联建、依托城乡公交捎带、发展“草根物流”、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等多种模式逐步破解。三是电子商务应用水平不断提升。 “梦幻*”电子商务网络交易平台上线产品达330多种;与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合作在114MALL和青翼购电商平台开展了为期1个月的“*大美青海金秋*”农特产品网上销售活动,并建立了长期合作机制;积极引导州内企业大力发展电商经济,以多种形式推进传统企业转型。海晏达玉民俗村利用电子商务积极拓展电商旅游项目,青藏易购电商公司通过微店开拓当地

30、特色产品销售渠道,藏觅公社头塘村创业创意园区利用电商微营销、电商众筹等模式探索电商新途径。目前,全州开展自主建设电子商务平台的企业有6家,开展O2O销售实体店达30家,平台上线特色产品有1500余种,依托淘宝、京东、114MALL、青翼购、微信、美团等线上入网企业达22家,特色产品有20大类,平台上线特色产品达到了1800余种。四是电子商务人才培训工作稳步进行。州经商委通过与青海省商务职业教育中心协调,面向全州商务、农牧、扶贫、供销从事电商工作的干部分期举办电子商务培训班,就电子商务基础知识、电子商务应用、电子商务网络销售操作等方面内容进行了专业系统的培训。海晏、祁连、刚察、共和经商局也面向各

31、县企业、专业合作社和农牧、扶贫等部门电子商务的培训。 二、*州电子商务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产业聚集度低,电商平台建设、物流和信息化基础建设相对薄弱。电商平台、物流和信息化基础建设刚刚起步,尚未实现产业聚集发展,未能有效利用各种资源,企业开展电子商务渠道窄,成本较高,不利于电商市场主体的培育,电商专业服务企业少,能力弱。调研发现,县乡企业多使用114MALL、淘宝、天猫等国内知名电商平台进行网上销售等业务,利用自建平台的企业不多,州内农畜产品的销售仍以线下渠道为主,未能有效对接“青海过日子网”、“大美易购网”等省内自建平台拓展销售渠道,使用手机APP、微信商城开展网络销售的也为数不多。 (

32、二)物流配送成本居高不下,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建成。调研发现,目前,仅中国邮政网点实现了乡镇以上投递全覆盖。业务发展较快的第三方快递公司实现了县和部分乡镇配送覆盖,部分第三方快递公司的业务仅实现市州及部分县配送覆盖,业务尚未延伸至乡村。物流配送网络覆盖的农村一般都处于县城或乡镇周边,多数农村尤其是偏远农村的消费者仍需前往乡镇快递配送点自提包裹。邮件数量少、物流信息化水平低,使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同时冷链配送体系尚未建成,保鲜技术、存储能力、配送力量相对薄弱,严重制约着农畜产品的线上销售。 (三)特色产品标准化建设程度较低,品牌的培育和打造迫在眉睫。*是我省牛羊肉、蜂蜜的主产地,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对各

33、类相关标准认证缺乏认知,质量和标准化建设起点低,缺乏知名品牌。特色产品种类少、深加工能力不足,品牌和产品的覆盖范围有限,附加值不高。 (四)电子商务与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和文化的有效融合亟待跟进。*州旅游文化资源丰富,是“环青海湖风光和体育旅游圈”、“青藏铁路世界屋脊旅游带”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有青海湖、原子城、金银滩、“天境祁连”“百里花海”等国内外知名的旅游景点,通过电子商务推动*州的旅游产业发展和特色产品的销售,打造电子商务与区位优势、特色产业和文化融合的平台工作亟待跟进。 三、相关对策建议 我厅对*州在推进全州电子商务发展方面所做的工作充分肯定,经*年第三次厅长办公会研究,同意*州创建全省

34、电子商务示范州。下一步,要全力做好*州电子商务发展顶层设计、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努力寻求一条适合藏区电子商务发展的新路径。 (一)强化协同推进,做好顶层设计。结合本地区实际,加快建立电子商务工作协调机制,逐步形成全州跨部门、跨区域联通省、市、州、县、乡村的电子商务联动协调机制。强化部门间的合作,形成推动合力,充分发挥领导机构在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方面的积极作用。加强统筹规划,强化顶层设计,重点推进“一县一业”、“一村一品”或“一镇一品”战略部署的实施,推进当地特色产业规模化、专业化、特色化、品牌化发展。 (二)加大财政资金支持力度,完善基础设施建设。继续落实*州出台的关于加快电子商务发展的各项政策

35、措施,加大财政资金对电子商务公共服务设施(电子商务服务基地、货源基地、展销中心等)、基础配套设施(公路、网络宽带等)、电子商务支撑体系(仓储物流、配送网点等)建设等方面的投入,充分发挥政府在引导和提供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 (三)加大配套设施建设,完善电商服务体系。加强农村网络通信及物流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县、乡、村网络通信覆盖,鼓励快递物流企业通过整合物流资源在农村设立综合物流服务站点,加大快递物流网络覆盖,提高物流配送效率。完善偏远农村道路建设,改善交通运输基础条件。加快州县乡村四级电子商务服务基地、服务中心、服务站、服务点建设,提升电商整体服务能力。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网络、物流、金融支撑服

36、务保障及服务体系各节点规范标准的制定。重点加强农村电子商务综合服务站点的建设力度,着力解决 “最后1公里”的问题。 (四)整合各类电商资源,培育电商市场主体。重点是加大电商、物流、商贸、金融、供销、邮政、快递等各类市场主体的培育和资源整合。充分鼓励中国电信青海分公司、中国邮政等省内国企,朝阳国家电子商务示范基地以及“过日子网”、“党报物流”等省内实力较好的电子商务服务企业、物流企业与当地企业有效融合。支持龙头企业建立智慧物流系统,有效整合物流快递资源,降低物流配送成本,提高配送效率。 (五)引导特色企业建立健全标准化生产体系,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充分依托*州资源优势,加快发展优势产业,促进农畜

37、产品加工、民族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和生态旅游建设等特色产业发展。引导特色产业引入标准化建设体系,鼓励企业申请各类认证,打造品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六)加强电商人才教育培训,提高农村电商应用水平。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职业学校和社会培训机构的力量,整合资源,加强电商专业人才的培养及电商从业人员的技能培训,重点培育一批本土型、实用型电商人才。 (七)推进电商扶贫,探索精准扶贫工作新机制。推进扶贫开发与电商发展相融合,积极探索扶贫工作新机制、新路径,整合各种扶贫政策资源,帮助贫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创业,服务贫困人群通过电子商务实现就业,开展电商扶贫试点。(篇三)随着经济全球化和互联网科技的迅猛发展,

38、电子商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业态已成为当代经济热点和发展趋势,对社会经济发展和进步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深刻影响了人们的经济行为和生活方式。全州的电子商务围绕两年打基础,三年上台阶总体部署,以“全面推进、整体提升、突出重点、打造亮点”的工作思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工作。为了解全州电子商务发展现状,*年9月到藏宝网、特色中国甘南馆等电子商务企业和主管部门进行了调查,现将调查情况报告如下: 一、电子商务基本情况 全州电子商务工作按照“政府引领、企业主体、市场导向”的原则,围绕服务支撑体系建设、电商市场主体培育、人员培训等思路,使电子商务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 (一)经营主体逐步增加,电子商务规模不

39、断扩大。到8月底,建立了八县市电子商务服务中心、50个乡镇电子商务服务站、156个村电子商务服务点。合作市、夏河县、临潭县三县乡镇实现了电子商务服务站全覆盖。夏河、临潭县创建为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合作市创建为省级和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县。建成了“藏宝网”、“启源科技”、“拉卜楞网城”、“58同城”、淘宝“特色中国甘南馆”、京东“中国特产甘南拉卜楞馆”等销售信息网站共计24家,同比增长200%。电商企业共计150家,同比增长150%。藏宝网入围商务部*-*年度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卓璞堂洮河砚艺坊等8家网店被评为省级优秀网店。8月底,利用电商平台销售农畜特产品达6369万,其中“藏宝

40、网”销售额达1800多万元,占全州电商销售收入的28%。销售产品主要有牛羊肉、牛肉干、牦牛奶粉、羊肚菌、山野珍品、洮砚等农畜特产品。物流配送体系建设渐趋成熟,目前有申通、中通、圆通等16家快递物流企业入驻州内,为电商产品的顺利流通提供了保障。金融不断加大对电子商务信贷支持力度,“融E贷”的开展,电商企业实施 APP上申请贷款,解决了电商企业融资问题,为推动电子商务发展提供金融保障。 (二)规划引领、多方争取资金扶持和项目建设。制定了甘南州电子商务发展工作实施方案、宣传方案、电商人才培训实施方案等一系列的方案计划。州县市乡镇三级成立了电子商务工作领导小组。州上先后落实了250万元电子商务产业发展

41、专项经费,并拿出财政收入的1%来支持商贸流通业和电子商务产业发展。近三年各县市落实电子商务发展专项资金517万元,落实县级电商扶贫资金127.5万元。争取到夏河县、临潭县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建设扶持资金各2000万元,地方落实配套资金各200万元。合作市落实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建设扶持资金100万元。全州95个乡镇、4个街道、28个居委会、663个行政村县乡村三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建设项目列入了甘南藏区电子商务发展项目,利用天津援甘资金将碌曲县尕秀村电子商务服务点打造成全省电子商务服务村级示范点。 (三)重点实施“互联网+”发展战略。通过互联网+ 藏文化绿色生态电子商务产业的深度融合和纵深发

42、展,提高特色产品的民族文化附加值,延伸产业链条,使特色产品、旅游产品成为备受青睐的文化产品,助推电商产业快速发展。举办互联网+藏文化、绿色生态、电商产业高峰论坛”、“互联网+藏文化、电子商务、生态旅游高峰论坛”、青藏高原首届青稞美食文化和藏餐美食文化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省内外著名专家、学者、电商精英、企业家和创业大咖200多人次,共谋互联网+藏文化、绿色生态、生态旅游、电商产业融合发展新道路,省内外100多家新闻媒体参与或转载报道,营造了良好的电子商务发展氛围。 (四)加大电子商务宣传和电商人员的培训。一是建成了“甘南商务”微信平台,关注人数和转发评论数日益增高。二是建成了“甘南州电子商务中

43、心”门户网站。三是创建了 “甘南电商报”。四是拍摄了甘南州电商扶贫专题系列宣传片。五是制定并印发了甘南州电子商务宣传方案。营造全州电商产业发展氛围。就业培训力度不断加强。全州共计举办各类电子商务培训班45余期,培训人员5300余人次。培训范围涉及到政府分管领导、商务部门工作人员、乡村干部、大学生村官、电商企业负责人、致富带头人、网店经营人员、大中专未就业毕业生、大学生创业等。特别是由州商务局、州人社局、团州委等单位主办的“甘南州青年电子商务创业启航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参训学员产生了强烈的反响,掀起了大中专毕业生电子商务创业热潮。 二、存在的问题 甘南州电子商务发展起步较晚。与其它电子商务发达

44、地区相比,还存在着应用范围不广、主体不强、配套支撑体系不完善等诸多问题,很难在较短时间内赶上电子商务发展较快地区。 (一)企业对电子商务应用意识淡薄。部分企业虽注册有网站,但实际重视力度不够,应用率低,相应投入少,难以形成有效的市场竞争力和适合产业发展的上下游产业链,一定程度上成为电子商务产业的发展瓶颈。 (二)电子商务企业网络开发与应用有待提升。州内企业的规模化程度普遍较低,物流业对传统企业的支撑程度偏弱,企业信息化应用与信息化产业程度不高,需要通过一种新的营销手段提升全州产业档次。而恰恰电子商务是一个有效载体,可为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有力保障,但甘南州产业龙头企业缺乏,企业应用电子商务发展更

45、是处于一个相当低的水平,宽带网络覆盖率不高,对流通渠道的延伸以及流通效率的提升力度十分有限。 (三)电子商务应用效率低下。信息流、物流、资金流是构成电子商务企业发展的三个重要因素,需要充分地依托大平台、大数据发展电商产业,增加销售面,提高销售额,而全州的企业目前仅仅是开通自己的网站,进行宣传和部分的产品营销。以网络进行信息交流、网络交易、网上服务、信息共享、商品交付、资金流通等方面有等进一步提高。 (四)电商人才缺乏。电子商务发展需要大量既了解电子商务应用与技术,又精通某一传统行业业务流程和发展规律的人才,加之电子商务涉及面广、专业性强,目前全州电子商务正处于发展阶段,各方面人才都较为紧缺,尤

46、其是电商服务、运营、设计、包装、美工、网络技术等人才严重缺乏,从事农村电子商务人员的经验理念,操作技能有待提高。 三、对策建议 (一)突出电商主体培育,重视电商人员培养。电商主体培育从个人网店培育、垂直电商应用、企业“触网”、移动电商、微营销推广等五个方面开展电商主体孵化培育工作。人员培训上一是加强与组织部、人社局、扶贫局的联合,继续对广大人员开展电商知识与意识培训工作;充分发挥与甘民大合作,借助高校师资力量培训电商人才。二是提供创业培训补贴支持。将电子商务培训纳入创业培训范畴,提高劳动者在电子商务领域的就业创业能力;三是鼓励大学生电子商务创业就业,对符合条件的自主创业大学生给予创业补贴。加大

47、传统企业向电子商务企业转型的宣传培训力度,积极开展电子商务创业培训,吸纳更多的青年人加入到电商行列中来,逐步掀起大众创新、万众创业的热潮。 (二)夯实电商基础。继续加大投资和政策引导,完善县、乡、村三级网络设施建设。提高村级服务站点的覆盖面。争取三年内全州实现国家级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项目全覆盖。各县市建立电子商务运营中心和电子商务物流配送中心,使各类平台成为甘南州农畜特色产品、民俗文化产品、工业产品及各类服务资源的展示平台、信息发布平台、网络分销平台,进一步推动电子商务进农村试点工程。建立以产业为导向的电子商务产业孵化园,促进传统产业与电子商务产业互动发展。建立产业化电商服务体系,引导电商

48、服务向农村辐射,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物流绩效。支持鼓励电子商务物流企业进村入户。 (三)依托旅游产业和特色产品,助推电子商务发展。甘南州旅游资源的多样性和文化种类的独特性在国内堪称一流,通过互联网,把休闲农业,乡村旅游,农家乐、牧家乐搬到网上宣传营销,实现商旅融合发展。全州畜产品品质优良,有闻名中外的河曲马、欧拉牦牛、甘加藏羊、甘南蕨麻猪等优良畜种,同时中藏药和林产品资源丰富,通过电商平台,发挥各县的特色农畜产品和各县市的特色节庆活动优势,让甘南特色产品快速走出去,来增加农牧民群众的收入。 (四)建立供货渠道,提供农畜特产品货源。鼓励农产品生产企业、农牧民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大力发展电子商务,积极开办网店,为线上线下销售提供稳定的货源。通过市场机制吸纳采购商、农畜产品加工企业、农牧业专业合作社、产业大户等组建规范有序的农产品网货供应平台,按照统一采购、集中供货的方式为全州电商提供一站式、标准化的网货供应服务,做大农村电子商务。 (五)做好精准扶贫,大力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将农村电子商务纳入到扶贫开发工作体系, 提升电商的建设水平,加快电商扶贫步伐。为贫困农户创造就业和创业机会,帮助贫困农户销售农产品,增加农户收入。 (六)加大对入围商务部国家级电子商务示范企业藏宝网电子商务平台重点扶持(藏宝网为五省藏区唯一一个自建电商平台,主要为甘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工作报告 > 述职报告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