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

上传人:夺命阿水 文档编号:426876 上传时间:2025-07-20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12.1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新时代港口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为进一步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战略机 遇,树立“向海而兴、借港出海”的开放意识,全力推进港高质量 发展,建成港口型国家物流枢纽,更好的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打造国内一流“出海口”,制定本行动方案。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 实省委“对标沪苏浙、学习新经验、追赶优等生”的要求,牢固树 立长三角一体化意识、省域副中心意识、首位产业意识,加快建 设布局合理、功能完备、服务高效、特色突出、国内领先的现代 化集装箱内河强港。坚持跳出港口看港口,以港优城、以港兴产、 以港聚能,着力打造长江流域江海联运战略通道和综合性物流服

2、务中心,将港建成向海而兴最大“出海口”和长江中下游多式联运 航运中心,支撑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和长三角具有重要影响力的 现代化大城市,引领带动全省水运高质量发展。二、工作目标以集装箱吞吐量突破300万标箱为目标,以“港产城”三位一 体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一主两辅”集装箱运输体系为抓手,全 面提升港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到2027年,港集装箱吞吐量突破220万标箱,以朱家桥港 区为主、三山港区和裕溪口港区为辅的集装箱运输体系基本形 成,集装箱吞吐量在全省占比份额不降低,经济腹地集装箱物流 保障能力得到提升,航运要素加快集聚,三港联动、南北互通、 资源共享的发展格局基本建成。到2030年,港集装箱

3、吞吐量突 破300万标箱,“一主两辅”集装箱运输体系高效运转,集装箱航 线网络覆盖更广,“公铁水多式联运枢纽全面建成,港产城高质 量融合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三、重点工作(-)统筹港城规划,优化港区空间布局。1 .坚持规划引领。高标准推进港总体规划修订,基于城市空间、产业布局 和国土空间控制要求,进一步优化各港区布局。加快航运服务业 集聚区规划编制,促进航运要素集聚,推进水上综合服务区选址 及建设。开展朱家桥港区、裕溪口港区、三山港区交通控制性详 细规划暨疏港通道方案研究,进一步优化港区疏港铁路专用线、 疏港道路布局,辖区政府根据研究成果完善港区所在单元控制性 详细规划修编工作。开展汽车物流保障分

4、析研究和集装箱生成量 专题研究,全面梳理水路运输需求,深度挖掘货源潜力,“一企 一策”优化货物水运方案,更好服务企业降本增效。研究南京长 江大桥通航政策,推动优化通航流程,提升船舶通航等级。根据 淡水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规划调整情况,谋划推进兆西河凤凰颈 枢纽周边岸线规划调整和港区作业区布局。2 .强化规划实施。确立港口发展优先理念,统筹港城规划,促进融合发展,预 控发展用地,保障陆域纵深需求,优先满足集装箱码头及堆场建 设所需用地。结合朱家桥、裕溪口、三山港区发展需求,统筹安 排征迁计划,提前开展征迁工作,为集疏运通道和港口建设预留 空间,全力保障项目实施。3 .加快资源整合。优化营商环境,加

5、强区域内港口合作,按照“一城一港”原则, 推动集装箱、件散货、滚装、多式联运等各板块业务资源整合, 打造港整体品牌,提升在长三角港口群中的影响力、竞争力、辐 射力。借鉴沪苏浙地区经验,探索建立港口资源利用评价指标体 系,开展港口岸线使用效益评估,研究制定岸线资源使用的准入 和退出机制,推动港口岸线资源整合。鼓励支持现有码头改扩建, 通过改造装卸工艺设备和基础设施,提升码头靠泊能力和装卸效 率,扩展码头功能。(二)加强基础设施供给,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4 .加快集装箱码头建设。加快建设三山港区综合码头项目、裕溪口港区黄山寺作业区 集装箱码头。推动三山中外运码头二期项目建设。积极推进朱家 桥集装箱

6、码头四期、五期项目建设,优化疏港公路、铁路专用线 建设方案。谋划建设高沟港区、荻港港区和西河航道多用途码头 项目。5 .加快水运通道建设。提升长江干线段航道维护尺度,推动长江段维护水深10.5 米(从长江大桥至长江二桥),解决裕溪口水道枯水期维护水深 不足问题,实现3万吨江海轮常年可到。加快裕溪一线船闸扩容 改造工程。推进改善兆西河、洲河航道条件,开展维护疏浚,充 分发挥江淮运河通道功能,进一步紧密合芜省域中心城市间联 系。借鉴江苏、湖北等地疏浚砂综合利用经验,推动开展疏浚砂 综合利用,重点解决裕溪口水道水深不足、码头淤积等问题,改 善航道通航条件。加快锚地规划建设,推行到港船舶统一调度、 指

7、泊、作业、离港的管理模式,提升沿江港口锚地供应能力。6 .加快集疏运体系建设。推进朱家桥港区集疏运通道建设,对港一路、武夷山路实施 拓宽改建,结合S24泰山路长江大桥合杭高速二通道项目建设, 规划建设疏港道路,提高港区集疏运效率。围绕江北新区产业布 局,谋划推进临江路南延工程(南港河路一皖兴路)、上海路跨 河桥梁建设工程(长河路一南港河路)等裕溪口港区道路建设, 进一步完善路网体系,助力腹地企业降本增效。规划建设三山港 区集疏运通道,加快推进团洲路南延、莲花湖路等项目实施。规 划江北淮南铁路延伸、朱家桥港区铁路专用线、三山港区铁路进 港等项目,明确建设主体,提升铁水联运能力。7 .加快智慧绿色

8、港口建设。对标长三角行业先进才隹动重点港口企业开展智能网联及自 动驾驶研究应用,升级港区监控、生产作业和无人道口等系统, 提高码头管理水平,丰富智慧港口功能,提高货物中转和运输效 率。推进港智慧口岸建设,实现口岸各环节业务操作大融合,促 进作业协同智能化、业务管理智慧化、数据资源综合利用一体化, 打造长江现代化口岸标杆。推进绿色低碳港口建设,实施新能源 项目,加大港口电动设备更新使用,以“绿电”促“绿产推进打 造零碳”码头。(三)加密航线互联,优化运输结构。8 .完善航线网络体系。进一步发挥一上海江海直达核心航线作用,加密延伸一长江 中上游、一江淮运河一豫东南航线,形成辐射中西部的集装箱运 输

9、一核两翼”航线网络体系。发挥上港集装箱联合服务中心航线 整合优势,推动上港集团支持港集装箱、滚装运输航线提等升级。 开辟至俄罗斯、东南亚、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外贸近洋航线 及至沿海主要港口内贸航线,提升“双循环”服务能力。推动港与 合肥港、周口港、信阳港等皖北和豫东南地区港口开展业务联动, 加强与江西、湖北、重庆等长江中上游港口联系,扩大“汉芜航 线”运营规模,积极开辟中转固定航线,打造港物流枢纽双向通 道。9 .大力发展铁水联运。依托港国家第四批多式联运示范工程,加快朱家桥物流区铁 路场站改造提升,以新疆煤炭、甘肃铝材等地区重点物资为抓手, 持续开拓西北铁路货运市场,深入开展集装箱铁水联

10、运业务。加 强与塔桥多式联运基地互联互通,建立两港联动、优势互补、资 源共享的区域物流新格局。在运价调整、定价方案、现场操作等 方面加大与铁路部门协同,不断拓宽货源渠道,保障产业链供应 链稳定。发挥铁路专用线功能,围绕汽车超级工厂建设,推动裕 溪口、三山港区铁路专用线进工厂,建成江北铁路仓储物流中心, 实现铁路运输和水运网络的高效衔接,集装箱铁水联运量年均增 长率超过15%o与上海港建立多式联运合作关系,开设汽车、白 色家电等企业定制海铁联运班列,加强海铁联运业务对流。结合 国家推行的多式联运“一单制”,开展中欧、中亚班列等海铁联运 项目合作,扩大港多式联运枢纽影响力。10 .拓展集装箱运输功

11、能。推动临港综合物流服务园区建设,加快港向具备保税仓储、 配送、流通加工、信息服务、电子商务等功能的现代化综合物流 型港口转型。围绕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首位产业发展,完 善集装箱、滚装等港口配套设施,完备第九类危险货物作业资质, 扩大商品汽车整车、KD件集装箱出口业务。优化运输方式,积 极引导适箱货源“散改集”“陆转水二发展双重运输,联动船货代 行业优势企业共同拓展内贸箱量份额,提升内贸集装箱“重进重 出”比例。(四)集聚航运要素,提升服务功能。11 .大力发展现代航运服务业。锚定头部船代、货代航运企业精准招商,吸引行业优势企业 入驻,提高揽货能力,抢占市场份额。积极引进上海港、宁波港 等

12、国际知名港口企业参与港口及配套设施的建设运营,发挥港集 装箱枢纽平台优势。加强省内港口联动发展,建立完善企业内部 集装箱考核制度,集聚货物从“出海”。推进港企协同合作,积极 对接豫东南、皖北大型货主企业,与汽车、光伏、白色家电等大 型集装箱客户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提供“管家式”物流服务。高标 准建设长江()航运要素大市场,打造航运政务服务中心、航运 交易中心、人才服务中心、航运创新中心,搭建航运要素大平台, 建设一流的现代内河航运服务基地。12 .提升口岸开放能级。积极发挥口岸开放作用,推动港朱家桥港区新建泊位对外开 放工作,全面提升口岸发展能级。创新优化“联动接卸、视同一 港,整体监管模式,实

13、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缩 短进出口货物整体通关时间,实现沪皖港口一体化监管,降低物 流运输成本。围绕“一主两辅”集装箱发展布局,优化整合海关监 管场所。13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强政企协同,培育壮大航运市场,在集装箱船舶免费优先 过闸、集装箱运输和多式联运奖补、疏港通道建设补助等方面, 争取省级政策和资金支持,推动港成为集装箱枢纽港和江淮运河 货物进江中转首选港。推动有实力的港口企业在上市。加大对集 装箱码头建设、航线开辟、口岸直航、铁水联运等支持力度,提 升港集装箱运输竞争力。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加快集装箱码头 建设用地、环评、航评、洪评等相关手续办理,协同推进形成工 作合力。四

14、保障措施14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推进港高质量发展领导小组,设立工作专班,研究解决 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和事项。统筹推进年度重点工作实施, 建立定期调度机制,强化部门联动,督导各部门工作,推动各项 任务落到实处。15 .强化要素保障。统筹利用地方政府专项债、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积极争 取国家重大专项资金支持,推动集装箱码头、航道等重大基础设 施项目建设。积极争取符合条件的项目纳入国家、省级重点项目 库,全力保障集装箱码头和其他基础设施项目用地指标。16 .加强宣传引导。通过主流媒体、网络新媒体宣传港集装箱运输服务优势和成 效。谋划举办港集装箱发展推介会、高峰论坛等,邀请行业专家 和知名企业,凝聚智慧、共谋发展,不断扩大港集装箱品牌知名 度与影响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