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特殊教育学校转型期文化建设个案研究摘要:学校文化影响着一个学校的发展,学校文化建设同样是影响特教学校发 展的关键因素。随着融合教育的发展及特教生源的变化,特殊教育学校的职能也在 不断的转变。特殊教育学校在面临学校转型的同时其文化建设也在发生着变化。文 章以某特教学校为研究对象,主要梳理该校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等方面的有效文 化建设举措以及探讨当前该校所面临的问题及困境,同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关键词:文化建设,转型期,特殊教育学校引言:随着新的发展形势以及融合教育的提出,同时适应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 特殊教育学校单一职能已经不能满足新形势的要求。加之近年来各类残疾学生生源 及教育对象的变化,
2、大部分学校从之前聋生为主到以聋和智力障碍等学生为主发生 转变。特教学校也由原来单一、封闭的教育机构成为担任多种职能,如随班就读, 培养资源教师,支援资源教室的建设等工作,成为了为融合教育的支持者。面对特 教学校诸多的职能转变,加之特殊教育学校也不再是封闭的,也要加强特教学校与 特教学校、普通学校、社区等等之间的不断交流与合作。为了特教学校的发展,转 型期的特教学校文化建设也要相应发生改变。本文以某特教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 了深入分析,提出在转型期相应的策略与建议,以适应新发展。一、研究过程1 .研究对象本研究以某特教学校为研究对象,该校建校于2000年,至今有20余年,建校 初期由于当时的条件
3、限制该校与幼儿园共同使用校区,为普通学生与特殊学生共校 学习。学校于2013年搬进新校,开始独立办学。建校初期该校是只招收听障学生的 寄宿特殊教育学校。学校于2015年9月开始招收智力障碍学生,特教学校由单一生 源变为多种生源。其中还包括自闭症,唐氏综合征,脑瘫,罕见病等残疾儿童。截止2021年6月 学校共有9个班,在校生90余人,主要分为聋班与培智班,教职工20余人。2 .研究方法本文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文献法及访谈法。通过搜索相关文献资料,搜集研 究资料,对资料进行分析处理。此次研究的个案是某特教学校,通过整理学校文化 的建设举措梳理其在学校文化建设上的经验,并分析其在转型期文化建设面临的
4、问 题在此基础上,结合学校发展现状,提出相应的建议与策略。二、某特教学校文化建设的举措1 .社区融合教育,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近年来,特殊教育学校随着职能转变已不是之前只负责传统的教育教学,而是 有更多的职责,更具开放与融合性。如随班就读工作,普校师资的培训,巡回指导 教师等工作的开展。该校也同样有此类的工作与活动展开,加强了特教学校与外界 的交流。该校利用社区融合教育与课题研究的契机带学生们融入社会,让学生更多 的了解社会生活与文化。通过社区融合教育的开展使学校吸收和借鉴来自社会多元 的文化元素,使学校文化更加丰富多彩。与此同时学校在社区融合教育的开展中让 更多的人们了解特教学校的文化与理念,
5、让更多人的了解特殊特殊儿童,让融合的 理念更加深入人心。社区融合教育的开展也使学校不再封闭,促进学校更加全面、 更具广泛性的文化交流与建设。2 .发挥体育项目优势,让体育精神丰富学校文化建设体育具有多种功能,它不仅可以强身健体,也同时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体育 运动中蕴含对人具有影响作用的价值观念,思想作风以及意识信念。体育精神是体 育的理想、信念、体育道德、体育审美水平等的标志,是体育的支柱和灵魂。因此 体育的发展也同样可以促进学校的精神文化建设。特别是该校以体育见长,在特教 学校转型期,更应紧抓学校的发展特点,发挥其优势。近年来该校在聋人乒乓球项 目中取得了非常优异的成绩,先后获得省、市赛事
6、金牌及全国残运会乒乓球项目前 五名的好成绩。与此同时聋人乒乓球项目的大力发展与取得好成绩,也极大地展现 了体育精神对文化发展的重要作用,学校针对乒乓球项目进行各种活动的开展,激 励全校师生锻炼体能,锻炼意志。因此学校所开展的乒乓球项目不仅丰富了特殊学 生的文化生活,也促进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3 .加强物质文化建设,通过环境布置营造文化氛围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不仅体现在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等方面的建设还有物 质文化上的体现。该校坐落在风景优美的风景区旁,环境宜人,绿化率较高加之周 围文化古迹,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氛围。在校内会通过橱窗展示智力障碍学生,聋 生等的绘画作品及获奖情况,也激励了学生。通
7、过在班级板报的设计,走廊里张贴 励志的名人名言及故事,以及很多励志标语,这些都在潜移默化中营造着良好的生 活与学习文化氛围。该校还根据不同的学生设计不一样的环境布置,也彰显了学校 的人文关怀,为了聋生阅读无障碍,在校内张贴的标语旁标注了手语翻译图,这也 是一种手语与聋人文化的体现。在培智班级布置上更体现了培智生的身心特点的班级文化墙,由于大部分的培 智生特别是中低年级学生对文字辨识与理解比较弱,因此班级里的很多文字性的语 言用卡通图画与实景图片代替,通过图片的提示让学生们更易理解,该校通过以上 具有特色的环境布置营造着符合学生身心的文化氛围。三、存在的问题L转型期特教学校各方理念产生差异,缺乏
8、认同感由于特教职能及生源的不断变化,也带来很多不同的观念。首先是教师间理念 的差异,在教育教学上由聋教育转为以培智教育为主的办学模式的同时,教师角色 也要随之转变,聋教育教师也要随着教育的需求转为培智教育教师,因此也带来了 一些理念认同的问题。聋教育教师长期接触的是聋生,在教学理念与方法上都是符 合聋教育的,在转为培智教育时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转变。在对智力障碍学生进行教 学时可能会存在教学难度上的不对等,高估学生的能力等问题。其次,在学校文化 建设上师生参与度较低,对学校的办学理念缺乏认同感和归属感,师生不了解学校 办学思想。再者是特教学校转型期带来的文化发展理念的差异,目前特教学校已不 是单一
9、的教育机构,同时还承担着资源教室,随班就读,资源中心等工作,学校不 再是封闭的。需要加强与外界社会的交流与联系,也会出现需要观念转变的难题。2 .文化建设内容单一在转型期,该校出现了文化建设内容较为单一的问题。针对各生源及相关的文 化活动较少且不够全面,学校在聋生体育、绘画等方面的发展的非常好,由于该校 培智教育发展较晚,在文化建设上针对智力障碍的儿童的还是相对不足的。同时学 校日常的文化建设和文体活动较少,校园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不足。学校在文化建设 上也存在着重视物质文化建设而忽略精神文化建设,学校精神文化建设相比较物质 文化建设还是相对较少的。学校精神文化建设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核心
10、 内容,校园文化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提高学校文明程度的重要体现。也是连接学 校制度文化、行为文化、物质文化为一体的纽带。不能将文化建设各方面割裂开来, 应是全面、系统且内容丰富的文化体系。3 .无障碍硬件设施配置不足随着特殊教育的发展,该校在各类教学设备及基础设施上也在不断的加强,但 在部分物质文化建设还是有所不足,无障碍设施配置不全面,没有完全体现无障碍 的设计理念。学校应根据不同学生的需要有针对性的进行无障碍基础设施的建设, 以体现特教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的无障碍。学校在聋人设施建设上体现了人文性与 无障碍性,学校内部的文字很配有手语翻译图方便聋生阅读,相比聋生,培智生相 关设施建设是有所欠
11、缺与不足的。现在处在转型期,学校除了听力障碍学生还有智 力障碍、脑瘫等障碍类型的学生,部分学生中还有伴有肢体障碍,在校行动不便, 学校针对这类学生的无障碍设施还是较为不足的。学校的走廊过道无扶手和楼梯只 有单向扶手无有双向扶手,对于学校部分脑瘫孩子来说独立行走会比较困难。四、建议L重视学校文化建设与管理,形成特色的文化建设体系。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是特教学校发展的重要保证。学校文化对学生的健康成 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既可以陶冶学生情操,也影响着学校的精神文明建设。在特教 学校转型期,学校文化建设应得到足够的重视,且在文化管理上形成良好的体系。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建设既要打破隔离借鉴普通学校文化建设
12、理念又要有自身 文化建设的独特与特殊性,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特教学校所服务的群体为有特殊 需要的儿童,因此特教学校在精神文化建设和物质文化建设上都有其特殊性,有别 于普通学校。如学校在物质文化建设及环境设置上体现的无障碍理念,特教学校既要有聋哑 学生的手语文化还要有属于智力障碍儿童的文化,共同形成一种坚强、自信的文化。 特教学校在教学上也有其独特性,尊重学生差异,因材施教。培养学生生活自理社 会适应能力,发挥学生特长。同时特教学校的文化建设也离不开借鉴普通学校的理 念,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以此来形成一种多样性与个性化的具有特色的学校文 化。特教学校文化不仅需要建设也需要管理,文化的管理应该是
13、民主的、科学的、 与时俱进的。我们不能忽视文化管理的作用,认为特教学校有无学校文化无所谓, 造成了学校文化的缺失。不能只注重某一方面而曲解了学校文化的重要意义,更要 发挥校长和教师在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形成特色的文化建设体系。2 .加强文化创新,促进教育新理念的认同文化是随着社会发展不断变化的,是动态的,需要与时俱进。特殊学校文化也 是不能脱离社会,不是隔离于学校中的人不是与社会隔绝的人。每个学校的发展都 有独特的文化积淀,我们在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的同时,既要传承学校已有的优秀传 统文化也要注重文化文化建设理念的创新,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特 殊教育理念,不断推动校内外对学校转型期新
14、理念的认同。应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 及发展方向和未来学校文化建设规划。特教学校建设离不开各方的共同努力,在文化创新的同时要加强教育新理念的 认同。转型期特教学校的文化建设要面向社会,会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变化。特教 学校在发展的过程中会有很多新理念的产生,无论是校内还是校外,教师教育教学 的理念也会随着改变,同时校风、教风、学风等也遇到转变的问题,学校师生应有 认同的文化观念、价值观念等。因此我们需要在转型期审视特殊教育学校的发展定 位,将新的特殊教育理念、文化与特殊教育学校的文化创新与建设相结合,从而形 成具有新意且符合特殊教育学校实际的学校文化。3 .文化建设体现融合理念随着融合教育的不断发
15、展,特殊教育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思想也在不断更新,因 此特殊教育学校不能把学生封闭在隔离式的学校内,要与社区融合,将学生带出校 园,走进社会,让社会不断了解接纳这群特殊的孩子,只有互相了解才能更好的包 容与接纳,帮助孩子们融入主流社会,而不是将特殊教育与社会隔离开来。在特教学校转型期构建融合的文化理念是非常重要的,首先需要加强特殊学校 与社会的交流,同时促进特殊学生融入社会生活。与此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特教学校 与特教学校之间,特教学校与普通学校之间,特教学校与家长之间,特教学校与社 区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以实现学校、家庭、社会的三结合。在特殊教育文化建设中 是要形成一种理解、包容和接纳并且具有人文情怀
16、的文化理念,不断促进观念转变。 融合的理念与环境不仅对特殊儿童身心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且能加强特殊孩子与外界 的交流,也能增进理解与包容,让融合理念发挥更大作用。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对特殊教育发展至关重要,应重视学校的文化建设。文 化建设不仅仅只有物质文化,还有精神文化。不能仅仅停留在物质建设上,精神文 化的建设不容忽视,其也是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学校文化建设的核心是构建学校 价值观,它是学校文化之魂。物质文化建设与精神文化相结合,与时俱进,不断更 新理念,在实践中创建特教学校文化,形成动态的文化建设,促进理念认同感,以 文化建设促进学校发展。参考文献:1颜廷睿:特殊教育学校校园文化建设思考J绥化学院学报,2014(4): 143- 1452黄银美:特殊教育学校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J现代特殊教育,2005 (3)3周文彬,王静:关于我国特殊教育学校职能转变的思考J .中国特殊教 育,1997(4): 45-484左元国:特殊教育学校管理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版,第35- 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