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制日期审核日期批准日期修订记录日期修订状态修改内容修改人审核人批准人一、地基基础工程质量检查要点1目的确保地基、基础、支护工程质量:得到有效控制。2范圉适用于江苏*置业有限公司开发的建筑工程地基和基础分部工程。3职责1.1 项目部负责地基基础工程的中间检杳和隐蔽验收。3 .2由工程管理部组织竣工验收,规划设计部、项目部、施工单位、监理堆位等参加。4内容3.1 检查依据4 .1.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6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J520202-20025 .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3GB50007-20026 .1.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E建筑
2、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301-887 .1.-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8 .1.5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海层建筑箱形与筏形基础设计与施工规范JGJ6999 .1.6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0建筑基技术规范JGJ94-9410 1.7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高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106-974.1.8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4.1.9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1.1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业与民用建筑灌注桩基础设计与施工规程JGJ4-804.1.11 地区标准、规定
3、和条例4.1.12 施工图纸、资料4.2检查内容4.2.1 现场质保体系检查4.2.1.1地基处理、桩基施工等单位的专用资质情况-4.2.1.2水泥浆液流量计的计量标定情况。4.2.1.3见证取样制度执行情况.4.2.1.4各种建筑材料的存放条件.4.2.1.5护坡、桩基施工单位的资质条件和各专业技术人员上岗证。12.1.6测量仪器、计量器具及沉桩机械的定期鉴定情况。4.2.1.7标准试块的养护条件。4.2.1.8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及地下管线的防护措施。4.2.2设计文件、施工方案检查4.2.2.1详细查看设计图纸说明、图纸会审资料和施工组织设计,明确地基加固范围、加固方法、支护方案、检验要求
4、及施工顺序和要求等。4.2.2.2明确采用桩基类型、数量、单桩设计容许承载力、设计桩长、桩径、桩混凝上强度等级、机顶标高、接桩形式、停他控制标准、试桩要求、桩位偏差要求、桩的检测要求等。4.2.3质保资料检查4.2.3.1件种加固材料的出厂合格证、准用证和进场检验报告:钢筋、水泥、砂石等原材料质证证明书、史试报告及准用证:预制桩出厂合格证:商品混凝土质量保证书和准用证。4.2.3.2混凝土、水泥土试块的强度测试报告。4.2.3.3单桩或更合地基载荷试验报告及其他地基质量检验报告。桩基轴线及样桩放线定位及复核测量记录。4.2.3.4打(压)桩施工记录、灌注桩成桩施工记录。4.2.3.5桩基隐蔽验
5、收记录(包括预制桩接桩、灌注桩成孔、清孔、钢筋笼制作、吊放、混凝土灌注等)。4.2.3.6灌注桩混凝十.试块报告及评定结果。4.2.3.7单桩静我和动力测试报告。4.2.3.8桩位轴线偏差和标高验收记录。4. 2.3.9桩基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资料。4.2. 3.10隐蔽工程验收记录。4.2.3.11桩位竣工图和竣工验收资料。4.2.4现场实物检查4.2.4.1换填法(砂垫层)重点检查换填范围、分层施工的垫层密实度.4.2.4.2水泥土搅拌法(湿法)揖点检查水泥用量、桩长、搅拌提升时间和笑搅次数.4.2.4.3树根桩重点检查钢筋笼制作质员和成孔、注浆的件项工序指标,开挖后、检查桩位、桩数和桩顶
6、强度。4.2.4.4注浆法重点检查浆液制备、注浆孔位置、注浆顺序、注浆附和压力.4. 2.4.5基坑支护重点检查成孔质员、锚杆质量、注浆水泥用量及预应力张拉情况(若有的话,护坡面层砂浆或混凝上厚度及质量。1.2.4.6打(压)桩A.现场制桩质量.B.打(压桩过程中的桩身垂直度和贯入度。C.焊接或破横胶泥接桩质量。I).开挖后桩位偏差及桩顶处理质量.4.2.4.7灌注桩A.成孔和清孔的方法和质应:B.钢筋笼制作与吊放质量;C.水卜混凝土浇灌方法和浮桩长度:D.开挖后桩位偏差及破桩、锚固质S1.4.2.4.8回城上回填土土质、分层夯实、夯实系数、回填标高控制。4.3检杳要点4. 3,0.1地基加固
7、的方法必须符合设计要求。但不得采用现行规范标准未予以规定的或未经本市技术和管理部门签定、审核通过的地基加固处理措施。5. 3.0.2地域加固处理的设计、施工应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当地基加固设计与主体结构设计不是同一设计单位时,地基加固设计施工图必须由主体结构设计堆位认可并会签,施工单位不得自行设计.6. 3.0.3当加固地基载荷试的结果未达到设计要求,应由设计核定并办理签证手续.7. 3.1换填法(砂垫层)4. 3.1.1填筑材料泮禁混入垃圾.4.1. 3.1.2砂垫层材料应选用级配良好的中、粗砂,含泥量不超过3%,若用细砂,应掺入30%50%的碎石。4.3. 1.3当坑底为软上时,须在
8、与土面接触处铺一层细砂起反浦作用,其厚度不计入砂垫层设计厚度内。4.4. 1.4砂举层的第一层虚铺厚度宜为150200e,其余各层可取200250e.4.5. 1.5换填结束后,应按设计要求进行载荷试验检验换填质量,如设计无要求,则砂垫层的分层施工质量必须满足以下要求:中砂干重度216kg/,粗砂干重度17kg4.3.2水泥土搅拌法(湿法)4.3.2.1计前必须进行室内水泥土的抗压强度试验,对承重水泥土桩试块龄期应取90天。4. 3.2.2盎水泥上桩的单桩容许承载力应通过单桩载荷试验确定。1.3.2.3泥土搅拌法施工现场事先应予平整,必须清除地上和地卜.的一切障碍物。4.3.2.4 禁没有水泥
9、用量计量装置的搅拌桩机投入使用,必须对水泥用址进行有效控制.4.3.2.5 玳水泥上桩施工时,设计件浆面一般高出基础底面标i300500三,在开挖基坑时,应将该施工痂量较差段挖去。4.3.2.6 泥土搅拌桩施工中必须加强搅拌、增加水泥与土拌和均匀性。最后一次喷浆程序完成后,必须进行更搅,一般要求做到两喷三搅或一喷两搅。4.3.2.7 3.2.7泥土搅拌桩施工必须严格监控。要求施工单位I时抽查水泥浆液比重(即水灰比),每工作班不少于4次,同时应要求施工单位提交每根桩完整的现场施工记录和注浆量记录。4.3.2.8受竖向荷我作用的水泥土桩.基底标高以上30Omm必须采用人工开挖,以防止桩顶与挖土机械
10、碰撞发生断裂。4.3.2.9泥土搅拌桩的痂量检验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作规定时,应采用单桩或复合地基载荷试验检险其承载力载荷试验应在龄期28天后进行,检5佥点数每个单位工程不少于三点。4.3.2.10泥土桩桩位偏差不得大于50mm,桩径偏差不得大于4%,垂直度偏差不得超过1%。4.3.3树根枢4.3.3.1树根桩常用的主筋直径为1218mm,箍筋直径为68mm,间距为150250三,截面主筋不得少于3根.承受会向荷载时的钢筋长度不得小F0.5倍桩长。4.3.3.2树根桩的填灌碎石应用水冲洗,计量填放,填入量应不小于计算体积的0.8-0.9倍。在填灌碎石过程中应始终利用注浆管注水清孔。树根桩施
11、工时应防止穿孔和浆液沿砂层大量流失.树根的额定注浆址不应超过桩身体积计算量的3倍,当注浆量达到额定注浆量时,应停止注浆。4.3.3.3每36根桩做一组试块,以便测定桩身混凝土强度,试块材制宜取自成桩后的桩头。4.3.3.4对承受垂直荷载的树根桩,应采用单桩嗓向静荷载试验方法检验其承载能力和沉降特性,也可采用动测法检验桩身质量,4.3.3.5树根桩桩位偏差应控制在20mm之内,垂直度偏差不超过1%。4.3.4注浆法4.3.4.1注浆点的覆盖土应大于2m4.3.4.2注浆顺序一股应跳孔间隔、先外用后内部的方式进行。4.3.4.3注浆施工的场地事先应予平整,除干钻法外,应沿钻孔位置开挖沟槽与集水坑,
12、以保持场地的整洁干燥。1.3.4.4注浆施工应有压力和流量记录,宜采用自幼流量和压力记录仪。1.1.1.5 当钻到设计深度后,必须通过钻杆注人封闭泥浆,直到孔口溢出泥浆方可提杆。当提杆至中间深度时,应再次注入封闭泥浆,最后完全提出钻杆。1.1.1.6 3.4.6待封闭泥浆凝固后,移动注浆管自下向上进行注浆。注浆所用水泥宜采用普通硅酸盐水泥,一般不得超过出厂期2个月,受潮结块不得使用。1.1.1.7 浆体必须经过搅拌机充分搅拌均匀后,才能开始压注,并应在注浆过程中不停顿地缓慢搅拌,时间应小于浆液初凝时间,浆体在泵送前应经过筛网过浦.1.1.1.8 如注浆中途发生地面目浆现象应立即停止注浆,调杳目
13、浆原因。4. 3.4.9注浆结束28天后,应根据设计要求选用标准贯入或静力触探方法对加固效果进行检测,检测点一般为注浆孔数的2%5%。如检测点不合格率20%,或虽20%但检验点平均值达不到设汁要求时,经设计核定后,应对不合格注浆区实施全豆注浆,4.3.5 基坑支护1. 3.5.1根据基坑深度、气候条件、土质情况和周遍位置建筑情况,合理选用基坑支护形式;2. 3.5.2砂浆护坡、锚杆护坡、预应力锚杆护坡和排桩护坡等护坡的施工质量要符合相应规范和规定;4. 3.5.3合理排放坡顶和基坑的水,坡面和坡顶的水得到有效扑放,能较好地维护土质结构。4.3.6 桩基工程一般规定4.3.6.1施工单位必须按照
14、审定的资质等级承接相应的桩基施工任务,钻孔潴注戕施工必须具有专项资格。4.3.6.2件项桩基工程,必须按设计要求、现行规范、标准、规程,委托仃资侦证书的检测单位进行承载力和桩身质证的检测。1.3.6.3现场预制桩和一次浇滞量大于15m3的钻孔灌注桩必须使用预拌(商品)混凝土浇捣。4.3.6.4根据桩基损坏造成建筑物的破坏后果的严重性,桩基分为3个安全等级,其中一般工业与民用建筑为二级桩基。4.3.6.5桩基工程施工前应进行试桩或试成孔,以便施工单位检验施工设备、施工工艺及技术参数,对需要通过试桩检测确定桩基承载力的工程,试桩数地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于3根,总桩数在50根以内时,不应小
15、于2根:试成孔数显不少于2个.4.3.6.6桩基轴线测量定位须经总包、建设或监理单位复核签认。施工过程中应对其作系统检查,每10天不少于1次,控制桩应妥加保护,若发现移动时,应及时纠正,并作好记录。1.3.6.7沉桩结束后,应根据土质、沉桩密度及速率不同,休止一段时间后才可进行基坑土方开挖;土方开挖应制定合理的施工顺序和技术措施,为防止土方开挖不当,造成桩位偏移和倾斜,土方开挖应分层实施,分层厚度视上质不同而定。4.3.6.8破桩后,桩顶锚人承台的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若设计无规定时,桩径(边长)大于或等于400胸时,取100inm;桩径小于400Mn时,可取50mm;桩顶应凿成平面,桩顶上的浮
16、泥、破裂的混凝土块要清除干净。4.3.6.9成桩结束后应按设计的要求进行成桩侦量检测,检测数量和方法由设计的位书面方式确定。若设计无要求时,则应符合以下要求:4.3.6.9.1卜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应采用睁荷我检测工程批承载力,检测桩数不宜小于总桩数的1%,且不应小丁3根,总桩数50根内检测不应小丁2根:4.3.6.9.1.1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载试验的一级建筑桩基。4.3.6.9.1.2工程桩施工前未进行单桩静鼓试验,JI有下列情况之齐:地质条件发杂,班的施工质量可靠性低,确定单桩会向承载力可靠性低,桩数多的二级建筑桩基.4.3.6.9.2卜.列情况之一的桩基工程,可采用可维的动测法对
17、工程班承载力进行检测。4.3.6.9.2.1工程桩施工前已进行单桩静我试验的级建筑桩基。4.3.6.9.2.2属于上述第(9),b.款规定范围外的二级建筑桩基。4.3.6.9.2.3三级建筑桩基。4.3.6.9.3采用高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质量时,检测数量不宜少厂总桩数的5%,并不少T-5根。4.3.6.9.4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的质量时,检测数量应符合以下要求:对于多节打(压)入桩,不应少总桩数的20%30%,并不得少J10根,对灌注桩必须大丁50%:对于采用独立承台形式的枇基工程,一柱一桩形式的工程以及重要建筑的桩基工程,必须增加检测比例“4.3.6.10成桩检测中发现有川、IV类桩及单桩
18、静载荷试验结果达不到设计要求时,应由设计单位提出书面处理意见。4.3.6.11当桩基工程的一些至要技术指标(如桩位轴线偏差、桩长、桩顶标高、灌注桩充盈系数、泥浆比重等)超过了设计和规范规定的限值要求时,必须取得设计单位认定的处理意见“4.3.7打(压)桩4.3.7.1混凝土预制方桩(管桩)混;疑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应待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70%方可起用,达到100%才可运输,采用锤击法沉桩时,混凝土预制方桩还能满足令期不得小于28天的要求。4.3.7.2沉桩过程中若发现以下异常现象,要及时研究由设计单位认定处理意见。4.3.7.2.1锤击沉桩、贯人度突变:4.3.7.2.2桩身出现明显
19、的倾斜移位:4.3.7.2.3净力压桩阻力骤减或骤增:4.3.7.2.4多接桩接头破坏和错断:4.3.7.2.5桩顶发生破碎,桩身裂缝扩大。4. 3.7.3当桩顶设计标高低于现场地面标裔,需送桩时,在每根桩沉至地面时,应按规范要求进行中间验收办理签证手续。4.3. 7.4混凝土预制桩和钢桩的停打(压)控制原则应符合以下要求:4.3.7.4.1设计桩尖位于坚硬、硬塑的粘土、碎石土、中密以上的砂土或风化岩等土层时,以贯入度控制为生,桩尖进入持力层深度或桩尖标高可以作参考。4.3.7.4.2贯人度已达到而桩尖标高未达到时,应继续锤击3阵,其每阵10击的平均贯入度不应大于设计规定值,控制贯人度应通过试
20、验确认。4.3.7.4.3桩尖位于其他软土层时,以桩尖设计标高控制为主,贯人度可作参考。4.3.7.4.3压桩应以桩端设计标高控制为主,压桩力作为参考。1.3.7.4.4桩基施工图要求实行双控时,若发现桩顶标高已符合设计要求,但贯人度仍未达到要求或贯人度己达到停锤标准而桩顶标高达不到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方可实施停锤和截桩。地基变化不是太大时,可以了解周边类似建筑桩基数据作为参考依据。4.3.7.4.5采用液压压桩机沉桩时,若桩顶标高己达到设计要求,而其压力值小丁设计极限荷载较多或压力值远大于单桩极限荷我值,但桩顶标高仍未达到设计要求需截桩时,都应取得设计单位的认定手续后,
21、方可停压或实施械桩4.3.7.5焊接接桩时,上、下节桩的中心线偏差不得大于Iomm,节点弯曲矢高不得大于】%)桩K,焊接侦员应符合钢结构焊接规程的要求,43.7.6混凝土预制管桩和钢管桩,在沉桩前除检杳强度报告和出厂合格证外,尚应按有关标准抽样检验。4.3.7.7钢管桩饵接应符合国家钢结构施工的验收规范和建筑钢结构焊接规程,其每个接头除按卜.表要求做好外观检查外,还应按接头总数的5%做超声波或2%做X光射线拍片检查,在同工程内探伤检查不少于3个接头。气温低于OC,雨、雪天气和桩身潮湿时,无可靠措施确保质量时,不得进行焊接操作。4.3.7.8预制桩(钢桩)桩位允许偏差应符合下表要求覆制桩()位置
22、的允许偏差表4.3.”序号项目允许偏差/nun1条形基础下桩基:垂直于条形基础纵轴方向平行于条形基础纵轴方向100150桩数为13根承台桩基中的桩1002桩数为4一16根承台桩基中的桩1/3桩径域边长)3桩数为大于16根群桩基础中的边桩1/3桩径(或边长)4桩数大于16根群桩基础中的中间桩1/2桩径(或边长).9钢管在接头痂量偏差允许值胡管班接头质量允许偏差4.34.3.”序号检查项目允许偏差/(mm)1上下节桩错口(1)钢管桩外径27Omm3(2)钢管桩外径VTOOmm22焊缝咬边深度0.53焊缝加强层高度0+2焊缝加强层宽度0+31.10钢桩接头焊接完成后,需经Ein以上冷却后,才能f1-
23、U沉桩记录应完整,内容包括:锤型、落距、每米锤击隹续锤击沉桩。数、最后贯入度、总垂击数、入土深度和平面偏差,钢管桩应增加土芯高度和回弹量。4.3.8灌注桩4.3.8.1成孔用钻头直径应等于桩的设计直径,桩身实际灌注混凝土体积和按设河桩身计算体积加预留长度体枳之和的比,即充盈系数不得小于!.也不宜大于1.3。4.3.8.2成孔施工应一次不间断地完成,不得无故停钻,成孔过程中的泥浆密度-股可控制1.1.-1.3gcm若遇特殊地质,不易成孔时,应枭用特制泥浆,确保成孔质量。4.3.8.3消孔应分二次进行,第一次清孔在成孔完毕后立即进行,第二次消孔在下放钢筋笼和浇捣混凝土导管安装完毕后进行。4.3.8
24、4二清后,泥浆密度应小于1.15g/cm。若遇土质较差时泥浆的密度不易达到1.15gcm,可通过试桩得出一个实测泥浆密度,并经设计格证可将泥浆密度适当放宽。4.3.8.5二清结束后,校孔内仍应保持足够的水头高度,井在30min内濯注混凝土。若遇特殊情况超过30min,则应该在灌注混凝十.前,重新测定沉淤厚度,若沉淤厚度超过下列标准:承重桩100三支护桩30Omnb应基新清孔至符合要求。4.3.8.6钢筋笼经中间验收合格后方可安装入孔,在起吊、运输和安装中应采取措施防止变形。安装时,钢筋笼应保持垂直状态,对准孔位徐徐轻放,避免碰撞孔壁,下笼过程中,遇到阻碍,严禁强冲下放;应吊起查明原因处理后,
25、再继续卜.笼。4.3.8.7钢筋笼安装位置确认符合要求后,应采取措施使钢筋笼定位,防止灌注混凝土时钢筋笼上拱。4.3.8.8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导管应始终埋在混凝土中,严禁将导管提出混凝土面。导管埋人混凝十的深度以3IOm为宜,最小埋人深度不得小丁2m.混凝十.灌注用导管隔水寤应采用混凝上浇制,并配有橡胶蛰片,若大直径灌注桩采用球胎作导管隔水塞时,必须要有球胎回收记录。4.3.8.9混凝土实际灌注高度应比设计桩顶标高高出一定高度,其最小高度不少石桩长5%,且不小于2m,以南保桩顶混凝土质量。4.3.8.10混凝土在浇注过程中,现场应进行塌落度测定,测定次数如下:单桩混凝土员少干25m每根桩上、下
26、各测一次:单桩混凝土量大于25m时,应上、中、下各测一次。4.3.8.11水卜浇筑的钻孔灌注枇混凝土的强度应比设计强度高一等级进行配制,以确保达到设计强度.所以,混凝十.试块强度按高一等线验收,设计桩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4.3.8.12沉管(套管成孔)濯注桩应根据不同沉管方式如锤击沉管、振动沉管、振动冲击沉管、博压沉管: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要求,制订防止缩径、断径等措施,通过试成桩符合要求后,方可采用。4.3.8.13套管沉孔可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桩尖或活热桩尖。混凝土预制桩尖的强度不得低丁C30,钢制桩尖亦应具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套管下端与桩尖接触处应垫置缓冲密封圈。4.3.8.14沉
27、管符合要求后,应立即灌注混凝上,尽量减少间隙时间:灌注混凝土前,必须检查桩管内是否吞桩尖或进泥、进水。4.3.8.15为确保沉管混凝土质量:,必须严格控制拔管速度:同时还应根据不同的沉管方法采取使混凝土密实措施。4.3.8.16沉管桩混凝土的充盈系数按设计规定执行,但不得小于1。成桩后的实际桩身混凝上顶面标尚应大于设计桩顶标高500mm以上.4.3.8.17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应提供每根桩的一组试块报告,沉管灌注桩: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应提供每一台班一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35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39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
28、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1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2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3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5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6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7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8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49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50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
29、码:第51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52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53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57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59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61页共91页I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63页共91页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83页共91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85页共91工程质量检查要点1目的对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的施工历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痂讯达
30、到国家标准要求。2范围适用于江苏*置业有限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般工业和民用建筑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和室内装饰装修中的通风与空调安装工程。3职责由项目部负货管理并实施,工程管理部及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工作。4内容4.1 检看依据:参见5.1也采暧通风图设计检杳要点4.2 检查内容4.2.1 质保条件检查4.2.1. 1检查监理合同、施工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监理、施工单位资质,施工许可证及施工人m上岗证等.4.2.1.2抽检监理单位现场质量管理文件、资料、监理日记等。4.2.1.3现场配备齐全相大安装专业的国家或地方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4.2.2设计图纸检查4.2.2.1施工前监理单位应组织
31、进行施工图纸会审和设计交底工作并有纪要,当变更或修改设计时应有原设计单位书面通知。4.2.2.2检杳图纸设计说明,了解各种设备、管线等型号、规格、走向及IR点安装部位的要求。4.2.3质保资料检查4.2,3.1应有主要设备开箱检查、验收记录及设备基础任测记录。4.2.3.2进人现场的设备、主要材料及配件的产品合格证、质保书以及推荐产品符合设计要求或地方有关规定。4.2.3.3通风与空调工程各种隐薮工程验收记录、会签手续齐全并有示意图。4.2 .3.4通风与空调的海光、漏风量检测和系统调试,电机试运转记录等资料及时、数据正确、会签手续齐全。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86页共9
32、14.3 检查要点4.3.1 金属风管的钢板厚度和法兰的用料规格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规定时,应符合规范要求。风管与法兰采用翻边连接时,翻边应平整、宽度应一致.口不应小于9三n并不得有开裂与孔洞。法兰螺栓及抑钉的间距,低压和中压系统风管应小于或等于150M:矩形风管的起始密钉距楂边不大于50m,抑接面应平整、牢固,矩形法兰的四角处应设螺孔.4.3.2 风管和配件的板材连接,钢板厚度小于或等于1.2mm时,亢采用咬接:钢板厚度大于1.2mm时,宜采用焊接。风管与角钢法兰的连接,管壁厚度大于1.5mm时,风管与用钢法兰的连接可采用满焊或翻边间断焊,间断焊的间距应均匀、一致、不得有点焊现象。4.3
33、3 矩形弯管不得采用内方角形式,当有弧线训风管宽度大于等于50Ornm时,应设置导流片。主管和支管的连接,宜采用顺潦型式。矩形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63Omm和保温风管边长大于或等于800三,且其管段长度大于120Omm时,应采取加固措施。4.3.4 柔性短管在输送潮湿空气或安装在地下室及潮湿环境下应采用不易毒变的材料,其长度宜为150250mm,接缝处应严密和牢固,安装应松紧适度,不得扭曲,且不宜作异径管使用。4.3.5 风管与配件可拆卸的接口,如法兰、风阀等,不得装设在楼板或墙内,风管及部件安装前,应将内、外表面的灰尘、砂浆等污染物清除净,风管或风口敞开处应有临时封口保护措施,并保持整洁.现
34、场风管接口的配置,接口处应平整、严密、并不得缩小风管的有效截面。风管在穿越变形处应设翼补偿装H1.4.3.6 风管支、吊架的间距,如设计无规定,应符合:(1)水平风管直径或长边尺寸小于400mm时,间距不应大丁4m:大于或等F400mm时,间距不应大3m(2)垂直风管间距不应大于4m,且每根立管的固定件不应小于2个。4.3.7 风管支、吊架的施工应符合规范规定,并应在安装过程中及时对支、吊架进行调整和固定,使其位置正确,受力均匀;支、加架不得设置在风口、阀门、法兰等配件处,吊杆不宜直接固定在法兰上,悬吊的风管与部件应设置防止授动的固定点:风管支、吊架宜采用镀锌材料,当采用黑铁材料时,应除锈后刷
35、防锈漆,并必须有面漆。4.3.8 法兰垫片的材质如设而无要求时,蛰片的厚度宜为35mm,整片应盖住风管翻边与I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Q页码:第87页共91法兰齐平,并不得凸入管内.可伸缩性金属或非金属软风管的长度不宜超过2m,并不得有死弯或凹塌,消声器、消声弯管均应设单独支架。4.3.9 风机的传动装置外露部分应有防护罩,当风机的进风口或进风管路直通大气时,应加装保护网或采取我他安全措施,,风机安装采用隔震器的,地面应平整,各组隔爬器承受荷载的压缩量应均匀,不得偏心。4.3.10风机盘管的安装应使了拆卸和维修,排水坡度正确。供回水管与风机盘管应为弹性连接,软管连接应牢固,不得有瘪管
36、和强扭现象。4.3.11风口和风管的连接应严密、牢固,边框与建筑装饰面贴实,平整不变形。风口水平安装,水平度的偏差不应大于3%。:风口垂直安装,垂直度的偏差不应大于2%.。同一厅室、房间内的相同风口的高度应一致,排列应整齐并应与建筑物弧形、装饰物或线条等协调致。铝合金条形风口的安装,表面应平整、线条清晰、无扭曲变形,转角、拼缝处衔接自然,且无明显健隙。4.3.12绝热层采用保温钉固定时,每平方米底面不少于16个,侧面不少于10个,顶面不少T6个,首行保湿钉距风管或保温材料边沿的距离应不小于12Omm.固定压片应松紧适度,均匀压紧。绝热层采用粘接材料粘贴时,粘接材料应均匀地涂在风管、部件、设备的
37、外表面上,绝热层应紧密贴合,绝热层的纵、横向接缝应错开。4.3.13制冷管道在穿越墙体或楼板处应设巴钢套管,管道焊不得置于套管内。套管应与墙面或楼板底面平齐,高出地面应为不小于20mm,管道与套管的空隙应用隔热材料或其它不燃材料填塞严密,不得将套管作为管道的支承.4.3.14管道系统安装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冷冻水系统和冷却水系统的试脸压力为工作压力的1.25倍,最低不小于0.60MPa。水压试验时,在IOmin内.压力下降不大于0.02MPa,且外观检查不漏为合格,压力试脸应有记录,并应有监理工程师的签证。4.3.15通风、空调管道应进行漏光、漏风量检测,通风空调系统的设备应作单机试运转和系统
38、跳动试运转,并对无生产负荷系统联合试运转进行测定、调试,测定使用的仪表性能应稳定可靠,精度应高于测定对象的级别,并符合国家有关计量法规及检定规程的规定。当不符合要求时,应由有对外检测资质的部门进行检测。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1O页码:第88页共91十二、电梯安装工程质量检查要点1目的对电梯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工程质量达到国家标准要求。2范围适用于江苏*置业有限公司新建、改建、扩建的一般工业和民用建筑电梯安装工程,包括适用于额定速度不大于2.5ms的乘客电梯、医用电梯、观光电梯、载货电梯、液压电梯、自动扶梯、自动人行道等。3职责电悌安装工程质量检查由项目部负货管理并
39、实施,工程管理部其他相关部门配合实施工作。4内容4.1 检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电梯安装验收规范GB10060-934.2 检查内容4.2.1 周保条件检查4.2.1.1检杳监理合同、施工总承包合同、分包合同,监理、施工单位资质,施工许可证及施工人员上岗证等。4.2.1.2抽检监理单位现场质量管理文件、资料、监理日记等.4.2.1.3现场配备齐全相关安装专业的国家或地方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4.2.2设计图纸检查4.2.2.1施工前应督促监理组织进行施工图纸会审、设计交底工作及井道勘察情况,井应有纪要,当设计变更或修改时应有原设计单位书面通知。4.2.2.2检查设计图纸时,了解各设备
40、承受点的承受能力及隐蔽安装部位的要求。4.2.3资料检杳4.2.3.1应有设备开箱检查记录,设备、零部件数量完好情况、损伤程度及处理结果与验收记录。4.2.3.2产品合格证和有关技术资料,4.2.3.3梯监蔽验收记录、会签手续齐全,并有示意图。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1O4.2.3.4电气绝缘电阳和接地电阻测试。4.2.3.5试运转记录、电压、电流、运行速度、温升、空载、满我、超我、平衡系数、称量装置、运行功能等资料及时、数据准确、会签手续齐全。4.3检查要点4.3.1每台电梯应单独设主电源开关,该开关位国应设在机房入口处,使r操作处并安装牢固,其标离应为1.3-1.5m,容量应符合
41、设讦要求,但该开关不应切断轿厢、机房、轿顶、井道和底坑的照明、插座和报警装置。短路保护装置、熔断器与熔体规格应相匹配。4.3.2动力与控制线路应分别敷设,导线绝缘电阻应大于0.5兆欧姆,除安全电压外的电气设备金属外壳应有良好保护接地PE保护线应分别宜接接至接地汇流推上,不得互相串接,零线、接地线应分开并不得混接。4.3.3限速器运转应平稳,动作速度与电梯额定速度应相符,铅封封记应完好无损,限速器的底座固定在机房楼上,采用膨微螺栓固定时应正确牢固,当与安全钳联动时无颜动现象。43.4机房和井道内的配线严禁使用可燃性材料制成的电管或线槽,线槽接口处应平整、严密,槽盖应齐全、平整、无题角,敷设于槽边
42、的导线总裁面积不应大于线槽截面枳的60%。金属线槽应可靠接地跨接,但不得作为设备的接地体。4.3.5停电或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应有轿厢微速移动措施,用于手动就车装置,应放在较方便处,安装标志中心距地面宜1.31.5m。松侧板手应漆红漆,盘车装置应漆黄漆.4.3.6当对玳将缓冲完全压缩后,井道顶最低部件与固定在轿顶上的最高部件应有不小于(0.3+0.035Y2)m的高度,J1.轿顶上方应有不小于0.5m0.6m0.8m的矩形空间。4.3.7随行电缆两端应对维固定,不应有打结和扭曲现象,轿厢将缓冲完全压缩后,应保证运行电缆在运动中不得与线槽、电管发生卡因和底坑地面或轿厢边框碰擦,且应有防护措施。4
43、3.8轿顶应有检修转换开关与红色紧急停止开关,动作应可能,在矫顶处检修接页码:第89页共91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1O页码:第90页共91通后,轿内及机房检修开关失效,询保轿顶操作人员的安全。4.3.9各种安全保护开关安装应牢固可靠,严禁焊接固定,安装后不得因电梯正常运行的碰撞使开关产生移位、损坏和误动作.4.3.IO承里梁两端应支架在建筑物承重梁(或墙上)时,承重梁埋入承重墙内,应超过堵中心20三,且应不小丁75mm,两湍应用混凝土浇潴,应及时作好隐蔽记录,承画梁的底面应离开机济地增50三以上,不使地墙受力。4.3.11消防电梯必须在基站或撤离层设置消防开关,消防开关装于召唤盒
44、的上方,其底边距地面高度为1.61.7m.4.3.12层门门锁装毙应采用机械一电气联锁装置,其电气触点必须有足筋的断开能力,在其触点熔接的情况下也能可独断开,层门门锁装置安装应牢固可靠,动作灵活,层门关闭后锁紧装巴应可靠地锁紧,啮合长度不应小于7e。4.3.13底坑内应设红色急停开关,且该开关安装位置应从底坑平面至开关标高宜为1.3、1.5mm“底坑内应设有安全爬梯,保证上下维修安全,底坑不应有积水。4.3.14限速器与安全钳电气开关战动试验中动作应可苑,限速器在动作前,该开关应先动作,然后机械动作,迫使限速钢丝绳将安全楔块提拉起,猿紧卡住轿厢导凯,使轿厢立即制停。1.3.15电梯运行功能应符
45、合设计要求,指令、召唤、选层、定向、程序转换、起制动速度、开车、截车、停车、平层精度等均应正确可靠,声光信号显示应清晰正确。4.3.16液压电梯应有如下安全装置:错、断相保护装理,缓冲装置,超越上、下极限工作位置时的保护装设,厅门门锁与轿门电气装置,,停电或电气发生故障时,能使轿厢移动放人的装置,液压油温升的保护装置,超载或超速保护装置。4.3.17非直顶式液压电梯必须设有安全钳,反之直顶式液压电梯可以不装安全钳,但必须在液压缸的油口装设限速切断阀,保证运行安全。4.3.18安全钳应与电控和液压装置相骐锁,当安全钳动作时,主动力线路和下行控制电源应及时被切断,严禁使用电气、液压或气动界动的装置来操纵安工程质量检查要点编号:模板版本:A1O页码:第91页共91全钳。4.319液压站应设有在紧急情况下使轿厢下降的手控装置,该装置必须加以防护,避免由于偶然事故而发生误动作,轿厢下降的速度不应超过03ms,压力表表面应能清晰看清:紧急放油阀须用人力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