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369081 上传时间:2019-11-07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1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秋 金版学案 语文·粤教版选修《唐诗宋词元散曲选读》练习:单元质量检测三 Word版含解析.doc(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质量检测三(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下列各组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癖好/偏僻蹩脚/憋屈猝然/猝不及防B遏止/扼制 履行/覆灭 羁绊/放荡不羁C临摹/摹拟 潦倒/无聊 鸦片/信笔涂鸦D甄选/遴选 嗜好/嗜血 提挈/锲而不舍解析:A项,p/p,bi/bi,c;B项,l/f,j;C项,m,lio,y;D项,zhn/ln,sh,qi。答案:C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九龙峰古木参天,绿树成荫,泉水淙淙,_,如同蓬莱仙境,吸引着无数游人。(2)这些普普通通的场景向世人证明,在文化体制改革不断深入的

2、历史进程中,文化事业_,文化产业蓬勃发展。(3)时下,许多大学生都选择了自主创业。乘着国家对“小微企业”扶持的春风,他们的事业_。A云蒸霞蔚欣欣向荣蒸蒸日上B欣欣向荣 云蒸霞蔚 蒸蒸日上C欣欣向荣 蒸蒸日上 云蒸霞蔚D蒸蒸日上 云蒸霞蔚 欣欣向荣解析:“云蒸霞蔚”,云气升腾,彩霞弥漫,形容景物灿烂绚丽。“欣欣向荣”形容草木茂盛,也形容事业蓬勃发展。“蒸蒸日上”形容事业天天向上发展,十分兴旺。(1)句是形容自然景观,且强调“如同蓬莱仙境”,应用“云蒸霞蔚”;(2)句由“文化产业蓬勃发展”可知应用“欣欣向荣”;(3)句强调一天比一天好,故应用“蒸蒸日上”。答案:A3下列句子中,句意明确、没有语病的

3、一句是()A他有说不清的后悔,道不明的愧疚,怎么就和自己同过患难、共过生死的朋友分道扬镳了呢?B中国斥资约180亿美元来处理长期存在的环境污染问题,并采取包括限制上百万辆汽车上路、改造数千台燃煤锅炉在内的多项措施,为世博会打造了一个更清洁的上海。C政策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说,政府要逐步改善社会管理职能,破除二元结构,逐步取消农村户口,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管理,这是户籍改革的大方向。D有关报道披露,由于长期管理缺位、过度采挖,导致锡矿山地区地质灾害严重,大量采空区未得到有效治理,地面塌陷、地裂缝、滑坡等地质灾害频发。解析:A项,介词残缺,在“和”字前面或后面加上“与”。C项,“执行”和“管理”搭配

4、不当,改为“执行按照居住地登记户籍的管理规定”。D项,句式杂糅,去掉“由于”或“导致”。答案:B4将下列一组语句组成一段话,语序最恰当的一组是()乐则是调和礼制内人与人之间的思想感情。因此,美善结合,以善统美,这是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是与它的社会形态相一致的。礼不仅包含宗教仪式,而且包括各种规章制度。中国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这决定了它的文化精神重视天人合一与人人相合。礼乐便是这个系统的体现。ABC D解析:总提中国传统的审美文化与社会形态的关系;进一步指出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对审美文化的影响;分别提出并分述“礼”与“乐”是“中国的社会形态特征影响审美文化”的体现;最后总结

5、出中国审美文化的基本特征。答案:D二、(本大题共4小题,共2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58题。论宋诗钱锺书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一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明代中叶以后的作者又把宋诗抬出来,例如“公安派”捧得宋诗超过盛唐诗,捧得苏轼高出杜甫。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据说古希腊

6、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给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时代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瞧不起宋诗的

7、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很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的整个方向上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毛泽东同志早指出: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唯一源泉过去的文艺作品不是源而是流,是

8、古人和外国人根据他们彼时彼地所得到的人民生活中的文学艺术原料创造出来的东西。我们必须继承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遗产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宋诗就可以证实这一颠扑不破的真理,表示出诗歌创作里把“流”错认为“源”的危险。这个危险倾向在宋以前早有迹象,但是在宋诗里才大规模地发展,具备了明确的理论,以至于罩盖着后来的元、明、清诗。把末流当作本源的风气仿佛是宋代诗人里的流行性感冒。嫌孟浩然“无材料”的苏轼有这种倾向,把“古人好对偶用尽”的陆游更有这种倾向;不但西昆体害这个毛病,江西派也害这个毛病,而且反对江西派的“四灵”竟传染着同样的毛病。他们给这种习气的定义是:“资书以为诗。”后人直率

9、的解释是:“除却书本子,则更无诗。”宋代诗人的现实感虽然没有完全沉没在文山字海里,但是有时也已经像李逵假洑水探头探脑的挣扎。从古人各种著作里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从古人的诗里滋生出自己的诗来,把书架子和书籍砌成了一座象牙塔,偶尔向人生现实居高临远地凭栏眺望一番,内容就愈来愈贫薄,形式也愈变愈严密。偏重形式的古典主义发达到极端,可以使作者丧失了对具体事物的感受性,对外界视而不见,恰像玻璃缸里的金鱼,生活在一种透明的隔离状态里。(选自宋诗选注序言,有删节)5根据文意,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两项是(5分)()A从南宋到元、明、清,对宋诗的评价虽然褒贬迥异,但都犯了一个共同的弊病,那就是批评有失分寸。B

10、唐代以后的诗人都会有类似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时候的感受,担心自己无法守住前人丰富的文化遗产。C有唐诗作榜样,宋人就只能模仿与依赖,就只能在技巧和语言方面精益求精,这正是宋人的最大不幸。D宋代的诗人,即使是苏轼、陆游,在创作上也颠倒了“源”“流”关系,染上“资书以为诗”的流行病。E宋人的诗歌创作,基本是从古人著作中收集自己诗歌的材料和词句,极少现实感和对具体事物的感受。解析:B项,不是“担心无法守住前人的遗产”,而是担心只能守成,难以开拓。C项,宋人最大的不幸并非出在“只能”。答案:BC6下列对“膏粱纨绔”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5分)()A认为宋诗不如唐诗的明代诗人B只模仿和依赖前人成果的诗人C不去

11、继承前人文化遗产的诗人D不能有所创造发明的宋代诗人解析:“膏粱纨绔”原指只会吃喝、不会创业的富家子弟,本文指诗人。文中说,如果后代诗人“不能后来居上,或者别开生面”,“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遗祸子孙”,这里说的就是“只是模仿和依赖”,不能有所创新。A项,“贪吃懒做”不是说“认为宋诗不如唐诗”。C项,说的恰恰是只是“继承”,却不“开创”。D项,文中认为,宋诗还是有所发明创造的。答案:B7宋诗的成就是什么?它有什么不足?(6分)答:_答案:成就:宋诗并不是完全模仿唐诗,而是在唐诗的基础上加以拓展和深化。不足:在整个艺术的发展方向上,没有创新,基本是延续唐诗的风格和意境。8导致宋诗不足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12、(5分)答:_答案:错将“流”当作“源”,不是从生活中寻找创作的灵感,而是从古人的诗作中生出自己的诗作。三、(本大题共2小题,共16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少年游润州作代人寄远苏轼去年相送,余杭门外,飞雪似杨花。今年春尽,杨花似雪,犹不见还家。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恰似姮娥怜双燕,分明照,画梁斜。【注】宋神宗熙宁七年(1074年)三月底、四月初,任杭州通判的苏轼因赈济灾民而到了润州(今江苏镇江)为寄托自己对妻子的思念之情,他写下了这首词。姮娥:嫦娥。(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4分)()A前三句分别点明离别的时间、地点、气候,说明夫妻间思念之深。B词的上

13、阕引入了诗经小雅采薇“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的手法,而“雪似杨花”“杨花似雪”两句,比拟既工整,语亦精巧,可谓推陈出新的绝妙好辞。C词的下阕转写夜晚,“对酒卷帘邀明月,风露透窗纱”,说的是在寂寞中,本想仿效李白的“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卷起帘子引明月作伴,可是风露又乘隙而入,透过窗纱,扑入襟怀。D词的结尾三句词人将妻子与“姮娥”对比,虚实相衬,通过描写姮娥有双燕相伴的画面,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2)有人说,这首词的构思“有点特别”,“特别”在什么地方?请简要分析。(6分)答:_ (1)解析:D项,“衬托出梁下无伴的妻子之孤苦、凄冷”不恰当。姮娥怜爱双栖燕子,

14、把她的光辉与柔情斜斜地洒向那画梁上的燕巢,这就不能不使妻子由羡慕双燕,而更思念远方的亲人。E项,应为“以虚衬实,以虚证实”。答案:D(2)答案:本诗的特别之处在于作者以“代人寄远”的形式,从对方着笔,借思妇想念奔波在外的丈夫的口吻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上阕以思妇之口,诉说丈夫离家已久,当归未归;下阕写思妇对酒邀月以慰寂寞,不意反惹惆怅的情景。这样写就把自己思念亲人的感情表达得婉曲动人。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荀子劝学中举例论证借助外物的重要性时说,终日殚精竭虑思考,却“_”,踮起脚极目远望,也“_”。(2)诸葛亮在出师表中回顾汉代历史,认为亲近贤臣,疏远小人,“_”;而亲

15、近小人,疏远贤臣,“_”。(3)李煜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中,春花秋月之外,“_”,也是勾起作者故国之思的景象;而“_”则是作者无尽愁绪的形象描绘。答案:(1)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不如登高之博见也(2)此先汉所以兴隆也 此后汉所以倾颓也 (3)小楼昨夜又东风 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四、(本大题共3小题,共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113题。读柳永梁衡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是近年来这根柳丝却紧紧地系着我,倒不是为了他的名句“杨柳岸,晓风残月”,也不为那句“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只为他那人,他那身不由己的经历和那歪打正着的成就,以及

16、由此揭示的做人成事的道理。柳永于词的贡献,可以说如牛顿、爱因斯坦于物理学的贡献一样,是里程碑式的。他在形式上把过去只有几十字的短令发展到百多字的长调。在内容上把词从宫词中解放出来,大胆引进了市民生活、市民情感、市民语言,从而开创了市民所歌唱着的自己的词。在艺术上他发展了铺叙手法,基本上不用比兴,硬是靠叙述的白描的功夫创造出前所未有的意境。就像电子显微镜扫描,你得佩服他的笔怎么能伸入到这么细微绝妙的层次。他常常只用几个字,就是我们调动全套摄影器材也很难达到这个情景。比如这首传唱900年不衰的名作八声甘州:对潇潇暮雨洒江天,一番洗清秋。渐霜风凄紧,关河冷落,残照当楼。是处红衰翠减,苒苒物华休。唯有

17、长江水,无语东流。不忍登高临远,望故乡渺邈,归思难收,叹年来踪迹,何事苦淹留?想佳人妆楼颙望,误几回、天际识归舟。争知我,倚阑干处,正恁凝愁。一读到这些句子,我就联想到第一次置身于九寨沟山水中的感觉,那时照相根本不用选景,随便一抬手就是一幅绝妙的山水图。现在你对着这词,任裁其中一句都情意无尽,美不胜收。这种功夫,古今词坛能有几人?艺术高峰的产生和自然界名山秀峰一样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柳永自己也没有想到他死后在中国文学史上会占有这样一个重要位置。就像我们现在作为典范而临摹的碑帖,很多就是死人墓里一块普通的刻了主人生平的石头,大部分连作者姓名也没有。凡艺术成就都是阴差阳错,各种条件交汇而成一个

18、特殊气候,一粒艺术的种子就在这种气候下生根发芽了。柳永不是想当名作家而到市井中去的,他是怀着极不情愿的心情从考场落第后走向瓦肆勾栏,但是他身上的文学才华与艺术天赋立即与这里喧闹的生活气息、优美的丝竹管弦和多情婀娜的女子发生共鸣。他在这里没有堕落。他跳进了一个消费的陷阱,却成了一个创造的巨人。这再次证明了成事成才的辩证道理。一个人在社会这架大算盘上只是一颗珠子,他受命运的摆弄;但是在自身这架小算盘上他却是一只拨着算盘珠的手,才华、时间、精力、意志、学识、环境通通变成了由你支配的珠子。一个人很难选择环境,却可以利用环境,大约每一个人都有他基本的条件,也有基本的才学,他能不能成才成事原来全在他与外部

19、世界的关系如何处理。就像黄山上的迎客松,立于悬崖绝壁,沐着霜风雪雨,就渐渐干挺如铁,叶茂如云,游人见了都要敬之仰之了。但是如果当初这一粒籽有灵,让它自选生命的落脚地,它肯定选择山下风和日丽的平原,只是一阵无奈的山风将它带到这里,或者飞鸟将它衔到这里,托于高山之上寄于绝壁之缝。它哭天天不应,喊地地不灵,一阵悲泣(也许还有如柳永那样的牢骚)之后也就把那岩石拍遍,痛下决心,既活就要活出个样子。它拼命地吸天地之精华,探出枝叶追日,伸着根须找水,与风斗与雪斗,终于成就了自己。这时它想到多亏我留在了这里,要是生在山下将平庸一世。生命是什么,生命就是创造。是携带着母体留下的那一点信息去与外部世界做着最大程度

20、的重新组合,创造一个新的生命。为什么逆境能成大才,就是因为在逆境下你心里想着一个世界,上天却偏要给你另外一个世界。两个世界矛盾斗争的结果你便得到了一个超乎这两个之上的更新的、更完美的世界。而顺境下,时时天遂人愿,你心里没有矛盾,没有企盼,没有一个另外的新世界,当然也不会去为之斗争,为之创造,那就只有徒增马齿,虚掷一生了。柳永是经历了宋真宗、仁宗两朝四次大考才中了进士的,这四次共取士916人,其中绝大多数人都顺顺利利地当了官,有的或许还很显赫,但他们早已被历史忘得干干净净,但柳永至今还享此殊荣。呜呼,人生在世,天地公心。人各其志,人各其才,人各其时,人各其用,无大无小,贵贱无分。只要其心不死,才

21、得其用,时不我失,有功于民,就能名垂后世,就不算虚度生命。这就是为什么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11首段中说柳永“歪打正着的成就”指的是什么。(6分)答:_答案:考场落第转向市井,却成就了文名。12联系上下文,解说第四段中提到的“成事成才的道理”。(7分)答:_答案:人在顺境中难以成事,而在逆境中勇于创造,才能成事成才。13文章开头说“柳永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并不大的人物。很多人不知道他,或者碰到过又很快忘了他”。但结尾却说“历史记住了秦皇汉武,也同样记住了柳永”。作者为什么最终这样评价柳永?(7分)答:_答案:因为柳永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个重要位置。五、(本大题共2小题,共13分)1

22、4请在所提供的名人中任选一人,先写出你对他(她)所做评价的比喻物,然后引用其一句名言做佐证。(6分)例如:陆游梅花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名人:屈原司马迁岳飞李清照曹雪芹鲁迅巴尔扎克名人及比喻物:_名言:_解析:所写事物必须与所选人物有相关性,同时能揭示这一人物的有代表性的特点。答案:(示例一)司马迁泰山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示例二)李清照海棠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示例三)鲁迅孺子牛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15阅读下面这则材料,把营长的话修改成一条简洁明确的命令。(不超过40字)(7分)据说在21世纪初,美国有一个营长对值班军官下达了这样一条命令:“明晚8点,哈

23、雷彗星将在这个地区出现。这种情形每隔76年才能看到一次。命令所有士兵,身着野战服到操场集合,我将向他们解释这一罕见的天文现象。如果下雨的话,就到礼堂集合,我为他们放一部有关彗星的电影。” 这道命令由传令兵传达给连长,然后连长传达给班长,当班长对士兵下达命令时,命令竟然成了这样:“在明晚8点下雨的时候,著名的76岁的哈雷将军,将在营长的陪同下,身着野战服,乘坐他那辆彗星牌汽车,经过操场前往礼堂观看电影。”答:_答案:(示例)明晚8点,全体士兵穿野战服到操场集合(观看哈雷彗星);如下雨,到礼堂集合(看电影)。六、(本大题共1小题,共60分)16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林徽因传序言中有这样一段

24、话:“真正的平静,不是避开车马喧嚣,而是在心中修篱种菊。尽管如流往事,每一天都涛声依旧,只要我们消除执念,便寂静安然。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莲的时光,哪怕将来有一天加倍偿还。这个雨季会在何时停歇,无从知晓。但我知道,你若安好,便是晴天。”在物欲横流的当代社会,在心态迷茫的现代人群中,你是否有过“在心中修篱种菊”“消除执念”的经历?你是否思考过如何让自己“寂静安然”,给自己找一方精神的“晴天”?抑或反思过往,发现自己已在这个灰尘太多的世界里麻木得太久?请根据材料的内容,结合个人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作文。要求:立意自定,角度自选,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自选;不少于800字;不得抄袭。答案: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