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公共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的思考摘要地方政府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执政为民的具体落脚点,也是地方政府能否赢得治下民众认可与拥护的最主要判别标准,而公共基础教育则是地方政府在民生生活方面着重要服务好的关键领域,正因如此,地方政府必须提供最优质的公共基础教育服务、着眼于最基本的民生问题,造福百姓。但是,地方政府在提供公共基础教育服务时存在不均、投入不足等问题。根据省电大统计出来的数据,特别是学前教育的满意度、义务教育的满意度、初中升入高中入学机会满意度、教师队伍建设的满意度等等,通过这些数据分析可知地方政府在提供基本公共服务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充分发挥地方政府的作用和对策,不断提高地方政府
2、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关键词地方政府 公共基础教育 满意度为了提高自身对社会现象的观察、认识水平以及提高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同时也为了能使已学的理论知识能运用到实际中去,锻炼自己的社会实践综合运用能力,依据中央电大与省电大关于综合实践环节的相关要求,笔者参加了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社会调查的综合实践活动,在金华市本级范围内进行了随机调查。笔者主要从目前的人们生存的环境问题、基本住房保障、劳动就业、公共基础教育等老百姓关心的问题展开调查,这些问题是目前社会普遍存在的问题,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同样关系炎黄之孙健康问题,也到社会的稳定大局。一、地方政府公共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的综
3、述笔者认为地方政府基本公共基础教育服务较为集中地反映在学前教育满意度的问题、义务教育满意度的问题、初中升入高中入学机会满意度的问题、教师队伍建设满意度的问题等方面:(一)学前教育满意度的问题参与本题调查的人数为2272人,其中很不满意的人数为64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82%;比较不满意的人数为17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7.57%;一般的人数为139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1.27%;比较满意的人数为580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5.53%;很满意的人数仅为64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8%。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公众对地方政府所提供提供的学前教育服务是不能令人满意的。出现上述调查结果
4、的原因,笔者认为至少有下几种,其一,地方政府在学前教育场所的布局上不合理,一是指地段布局不合理;二是布局难以符合居民的方便度要求。其二,公立性质的学前教育场所明显过少,仅金华市机关幼儿园少数几家,而绝大多数则为私立性质或托儿所;其三,由于学前教育没有纳入义务教范畴,收费明显偏高,且已经明显成为居民主要日常支出的负担。(二)义务教育满意度的问题参与本题调查的人数为2272人,其中很不满意的人数为68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99%;比较不满意的人数为187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8.23%;一般的人数为1305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57.44%;比较满意的人数为637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8.0
5、4%;很满意的人数仅为75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3%。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认为一般的人数比学前教育的满意度人数还要少87人,公众对地方政府所提供提供的义务教育服务同样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在人力资源配置现状方面极不平衡,其中金师附小、环城小学、南苑中学等几家显得优为突出。教育经费投入不足,教育资源贫乏。城镇的交通条件便利,但是农村却很差。(三)初中升入高中入学机会满意度的问题参与本题调查的人数为2272人,其中很不满意的人数为85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74%;比较不满意的人数为244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10.74%;一般的人数为1322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58.19
6、比较满意的人数为547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4.08%;很满意的人数仅为74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26%。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很不满意和比较不满意的人数有所上升,而比较满意和很满意的人数有所下降,公众对地方政府所提供提供的初中升入高中入学机会同样不能令人满意。笔者认为主要原因有,地区差异极大,就金华市本级来说,外来人员就没有什么时候机会可选择,由于取消了择校费,想进入稍好的学校如南苑中学、金华四中城乡分割制度造成城乡之间基础教育非均衡发展。教师分配体制扩大了城乡教师资源之间的差异。现行的校长负责制造成了教师管理权与使用权的分离,间接地限制了教师的流动。形成“农村教育”和“城市教育
7、的天壤之别。(四)教师队伍建设的满意度参与本题调查的人数同样为2272人,其中很不满意的人数为68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99%;比较不满意的人数为219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9.64%;一般的人数为1387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61.05%;比较满意的人数为519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22.84%;很满意的人数仅为79人,占参与调查总人数的3.48%。从上述调查结果可以看到,公众对地方政府所提供提供的教师队伍建设的满意度同样不能令人满意。出现上述调查结果的原因,笔者认为到少有以下几种。国家财政投入不足,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城乡教师整体水平与素质存在巨大的差异:就城乡教师的学历结构而言,一些
8、城市地区已开始实现小学教师大专化,甚至本科化,而相当多的农村地区,小学教师合格率仍主要维持在中师学历水平。在一些落后农村地区,代课教师的比例仍高居不下,合格教师的严重匮乏更凸现了城乡师资水平的差异。资源配置的不平等和农村教育的相对贫困。二、关于浙江省地方政府公共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的问题分析(一)公共教育服务体系不完善义务教育阶段教学质量满意度不高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主体困惑,表现在教师与学生在角色分配上的困惑,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到底该充当何种角色?教育理论界一直对此众说纷纭,也产生了不少的观点:“教师主体说”、“学生主体说”、“教师主导的学生主体说”、“主体间说”等等。正是因为林林种种的
9、各种学说,使我们的教师无所适从,教师角色的定位游离不定,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不能有效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其次是环境困惑,表现在教学氛围的合理营造上,教学环境是一个由多种不同因素构成的复杂系统,学校内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的、社会的、有形的和无形的,几乎都可以说是构成教学环境的因素,然而,什么样的环境因素对于某个教学过程是合理的?再次是技术困苦哦,表现在教育手段的价值体现上,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新的教学手段不断涌入课堂,为提高教学效率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这一问题是中小学教师不得不面临的问题。最后是管理困惑,表现为教学过程的切实维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很多中小
10、学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行为管理缺乏必要与合理的实际控制与管理。(二)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不高的主要原因表现在:“教师为本”的理念需要在制度和政策层面进一步落实,教师特别是边远山区教师待遇条件仍有待进一步改善,包括金飞投入在内的教师队伍建设保障机制还要逐步建立,其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与实施素质教育以及教育现代化的要求还不相适应,教师队伍专业化程度不高,有的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淡漠,教育观念、知识结构、教学方法、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还不能适应现代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最后,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工作得不到全面实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强,学历达标和学历层次提高工作成效不显著。(三)教育主管行
11、政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或错位教育主管行政部门的行政不作为或错误的原因在于:首先是政府在推行教育产业化过程中的不恰当举措导致教育资源在城乡之间、不同学校之间的配置失衡,这是产生教育乱收费的重要原因。其次是政策观念模糊,法制观念淡薄,导致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助涨了乱收费增长的歪风;再次是财务管理混乱,制度不够健全,这是造成中小学财务管理混乱的内在原因,最后是监督检查力度不够,处理不严肃,政府行政手段的缺位是造成教育乱收费屡禁不止的重要原因。三、提高地方政府公共基础教育服务满意度的对策建议笔者认为改善地方政府基本公共服务满意度着眼于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师资,夯实教育发展基础、规范管理,使教学
12、走向正常化等方面入手。(一)加大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教育经费短缺带来的困难是农村最大困难,无外乎是校舍、教学仪器、图书资料、体育设施、实验用品等的缺乏。构建合理的农村义务教育财政体制,保证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的“下限”投入是当务之急。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理应法制化,而且要重视农村地区差异,按东、中、西部三类地区不同的社会经经济发展水平建立不同的政府农村义务教育投资模式,才能从根本上改变教育资源不合理的状况。基本公共服务的性质和目标为政府为实现社会公平和公正,通过完善财政机制,提供财政保障来供给与公民基本权利有关的公共项目,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两次是地方政府应尽的职责。(二)提高师资,夯实教育发展基础一是
13、制定和落实优惠政策,改善教师的工作环境,鼓励和引导有经验的教师和师范类毕业生到农村地区任教。在切实落实工资和国家规定的各项补贴补助待遇的同时,对农村地区中小学教师在住房、医保、职称评定等方面给予优待,拓展他们的生存空间,增加教师的发展机遇。二是建立健全教师继续教育制度,切实加强在职教师的学历教育和经常性培训。鼓励和要求教师通过在岗培训、定期进修、网上学习等多种形式,按照学用一致、专业对口的原则,提高学历学位层次。三是认真组织中小学短缺学科骨干教师培训。实施骨干教师专项培训计划,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全面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提升农村小学教育教学质量。(三)规范管理,使教学走向正常化学校管理层要积极为提
14、升自身教学管理水平、改变落后观念、提升教学水平、加强工作责任心而努力,尽力为教师之间进行信息交流、经验分享和专题讨论提供平台,形成科学精神和实事求是的态度,营造求真、务实、严谨的教研氛围。办好学校要依靠全体教师,为了科学有序地实施教学、科研工作,必须创新工作措施,调动老师们工作的积极性,真正使教学走向正常化。(四)转变观念,学校、家庭相互支持学生的教育需要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密切配合,相互支持。虽然我国城市和农村的学生家长在观念上有着较大的差别,但是就家长来说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成才。因此在农村,学校要充分利用有限资源办好学校,充分利用有限的新闻媒体向社会广泛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推广家庭教育的成功经
15、验,帮助和引导农村家长树立正确观念,掌握科学方法,提高科学教育子女的能力,共同促进我国义务教育的发展。总之,地方政府如何认识基本公共服务提供的真正意义直接意味着地方政府的政策定位,地方政府作为中央政府实施国家福利政策的工具,虽然不是整体政策的制定者,但确是基本公共服务的直接提供者,社会公众对基本公共服务评价的很重要一个方面就是来源于对地方政府的认识。国家在基本公共服务方面的政策是否真正落实到实处,很大程度也是直接源于地方基层政府的执行情况。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是人类20世纪所建立的最重要的制度文明之一,是人类文明的伟大发现。纵观世界各国的基本公共服制度在建立、产生、发展和完善的过程中,政府都“功不或没”。我们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改革仍处于政策选择和制度完善之中,还面临许多体制和机制上的问题,需要从理论和实践上逐步解决。参考文献1翟博.教育均衡论中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实证分析J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2吕强民.应积极培育社区非营利组织J.中国民政,2006(4).3陈中原.中国教育平等初探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