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某某市2024年度防震减灾工作计划要点2024年全市防震减灾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最大限度减轻地震灾害损失为根本宗旨,坚持预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工作原则,坚持不懈地推动地震监测预报、城乡抗震设防、地震应急救援、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四大能力建设,促进全市防震减灾工作向深层次宽领域高水平发展。一、监测预报1 ,推动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在已完成4个基本站,9个一般站的选址基础上,争取尽快实施地震烈度速报与预警系统建设,提升我市地震监测与烈度速报能力。2 .加强现有及新建地震台站的管理维护,探索建设区域性运维中心,确保地震监测系统正常可靠运行。3 .扎实开展震情监视跟踪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省地震
2、局长会议精神和震情跟踪及应对省市联动工作责任书要求,制定并落实2024年度震情监视跟踪工作方案。4 .进一步完善全市群测群防网络。建立健全三网一员”机制,更新各县区防震减灾助理员任命文件。按照“四个一”标准,加强地震宏观观测网点的日常检查和电话抽查力度,建立季度检查通报和能上能下的动态管理制度。举办全市地震宏观网点观测员培训班,提升业务素质和责任心。5、提升地震科研工作质量。3月底前完成2024年度安徽省地震科研合同制项目申报认定工作,计划申报至少1项科研合同制项目,1项青年基金项目。12月前至少完成1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全年编写2份地震趋势会商报告(年中和年度),至少2项地震专题报告。二、抗
3、震设防6 .落实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和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工作。按照第五代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的要求,全面落实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核定工作。按照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管理办法(暂行)的通知要求,开展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7 .加强农村地区抗震设防管理。联合住建部门加大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的宣传引导,建立农村民居抗震设防管理服务体系。积极参与农村危房改造验收。组织开展农村建筑工匠培训和农村民居地震安全示范工程创建活动。8 .组织实施某某城区防震减灾规划项目。在已完成某某市地震局小区划与震害预测项目的基础上,及时启动某某城区防震减灾规划项目,确保项目成果及时验收并发挥效用。三、应急救援9 建立健全地震
4、应急预案体系。4月份修订完成某某市地震局地震应急预案和某某市地震应急预案操作手册。6月份以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名义统计整理防震减灾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地震应急预案。10 .组织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积极承办华东五省一市地震应急综合演练活动,指导县区开展地震应急综合演练。11 .联合市教育局组织开展一次中小学地震应急演练现场观摩,推进中小学地震应急演练规范化、常态化。12 .组织开展两次地震应急拉练活动。联合市应急办、相关县区,携带行军帐篷、流动监测仪器、对讲机、无人机、卫星电话等多种应急救援装备举行相关科目现场模拟演练,提升全系统的地震应急能力。13 .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市级按照地震应急避难
5、场所标准和关于推进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的指导意见,协调相关部门完善中央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力争达到11类标准。积极推动县区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项目,争取每个县区建成一个符合11I类标准的地震应急避难场所。14 .联合市红十字会和团市委,组建应急志愿者队伍,与某某市蓝天救援队建立合作机制,组建专业地震灾害救援队,增强我市地震应急救援队伍力量。15 .联合市商务局、市民政局建立应急物资和装备储备机制的文件或协议,建立应急装备储备更新机制,进一步加强应急物资储备和应急装备配备工作。四、科普宣传16 .持续深入开展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六进”活动。制作一批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作品,利用好5.12防震减
6、灾日、安全生产月”、“12.4”法治宣传日等重要节点,开展不少于3场大型宣传活动。组织专业人员开展科普宣讲专题活动。重点加强广大农村地区防震减灾科普宣传力度。17 .利用电视、报刊、微信、微博、网站等手段加大宣传力度,全年信息稿件数同比增长10%以上。重点加强与“微掌通”公司合作开发局微信公众号,力争全年微信活跃粉丝达2万名以上。18 .落实公交防震减灾公益广告视频投放。19 .某某市地震科普馆5.12期间完成开馆接待工作,全年累计接待团体参观不少于20批次。同时积极申报省级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基地,发挥阵地作用。20 .组织开展纪念活动,加强对该地区地震地质构造、地球动力学等方面科研工作,优化该地区的监测台网布局,同时提示社会对防震减灾工作的关注和参与度。21 .组织开展地震安全示范社区、防震减灾科普示范学校、示范基地创建工作。省市两级示范学校申报单位不少于8所,社区不少于3处,明确各县区创建任务和目标。支持某某县创建防震减灾示范县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