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docx

上传人:randyorton 文档编号:447564 上传时间:2018-11-17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2.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20XX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docx(1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20XX 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特征码 TDdxKQXmNsCjhdyjoDRs * 20XX20XX 学年度上学期学校教科研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上级要求,结合七十八中学发展实际,围绕“精细管 理、有效教学、优质发展”总体目标开展工作,以课题研究为 抓手,进一步强化广大教师的科研意识,提高教师科研素质和 科研质量,充分发挥教科研的先导、服务功能,着力提高教科 研的实效性,为进一步提升我校教育教学质量,推进我校持续 快速发展发挥应有作用。 二、工作目标 1、进一步完善学校教科研制度,增强教师科研意识,拓 展教师教育视野,浓厚学校科研氛围,落实科研激励机制,提

2、 高教师科研水平。 第 2 页 2、充分调动教师参与各级各类课题研究积极性,指导并 规范教师课题研究工作。重视过程性管理,重视强化课题研究 与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让课题研究真正为教学服务。 3、认真落实教科研常规管理,正常有序地开展各类科研 活动, 课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类论文征集评选活动。 4、紧密结合我校实际,目标明确、步骤清晰、措施具体、 积极稳妥地开展有效教学实验。 三、工作要点 本学年度将围绕“认识再提高,制度更完善,队伍再培养, 研究更实际,课改见实效”总体思路,切实抓好常规教育科研 及有效教学两大方面工作。 (一)常规教育科研工作方面 1、进一步加强教科研制度建设。以制度建设促进

3、教科研 发展。本学年要以现有的学校教科研规章为依据,加大执行力 度,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作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努力通过制度 第 3 页 建设减少工作失误,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2、加强科研培训,提高师资素质。一是组织教师积极参 加各项校外培训,开阔视野,提高学识,更新理念。组织骨干 教师参加市、区两级的教科培训、学术研讨等活动,学习先进 经验,提高科研认识。通过创造条件,不断加速教师的成长。 二是不断加大校本科研培训的力度,营造良好学术氛围,全面 关注教师教科研能力的提升。一是对五年内新上岗的青年教师, 开展“师徒结对”活动,充分落实传、帮、带,鼓励青年教师 乐于学习、勤于研讨,尽快胜任教育教

4、学工作。三是对五年以 上的中青年教师,通过建梯队、抓重点、压担子的方法,不断 为骨干成长教师提供条件、搭建舞台,加快成长脚步,争取让 更多青年教师脱颖而出。 3、规范课题研究过程管理。做好各级教科研课题的开题 和研究工作,主动召集各课题组成员适时开展工作研讨,加强 课题的过程管理和资料汇总工作,定期收集课题中期研究报告, 征集课题研究论文,认真做好到期课题的结题工作。推行“四 个一行动” ,即教师每学年必须参加一项课题研究、撰写一篇教 育教学论文、完成一次教学课例(案例)分析、上好一堂公开 研讨课,并将其作为考核评优和专业技术职务评聘的重要依据。 积极探索和逐步形成在课题引领下的“学习、设计、

5、实践、反 第 4 页 思、提高”反复实践而又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运行方式和内在 机制。 4、积极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 等比赛活动。开展校内教育教学论文、教学方案、教育随笔等 评比活动,进一步提高教师的写作水平和反思能力,不断提高 教师专业水平。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积极组织教师参与区级、 市级、国家级的各类教育教学研究论文、教学案例等比赛活动。 5、做好校内优秀教学法的研究及推广工作。充分发挥教 研组、备课组作用,加强对校内优秀教学法的研究总结和推广 工作,认真开展学校优秀教学法(教学模式)的评选活动,并 采用公开课、讲座等形式首先在校内推广,提高学校整体教育 水平,条件成熟时

6、向外推介,增强学校影响力。 6、积极开展学生学科竞赛活动及科技创新活动。本着提 升学科教学水平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相关奖励方案,积极鼓励 教师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学科竞赛活动,力求以竞赛为载体, 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激发兴趣、培养能力和展示自我的平台, 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和内在素质。同时,进一步推动学生综合实 践活动和发明创造活动的开展,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科 第 5 页 技知识竞赛及科技发明比赛等活动,引导学生探究身边的科学, 强化学生科学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7、强化我校教科研工作宣传。一是通过学校网站宣传推 介我校科研动态;二是创办校级科研刊物,将我校教育教学成 果进行汇编成册,定期

7、出刊,以反映学校最新教育教学动态, 提炼并推广学校教育教学思想,反映学校的新发展、新变化。 (二)推进新课程改革工作方面 在推进新课程改革过程中,要切实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 强化课程领导,重视制度建设;重视课程研究,开发课程资源; 加强课堂研究,转变教学方式;实施发展评价,开展学分认定。 力争通过新课程改革,进一步建立富有我校特色的新课程体系 和评价模式,进一步提升教师整体形象和学校办学品位,进一 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素质全面发展。 1、课改思路 坚持以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为核心,以培养学生创新 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构建具有七十八中学特色的、适应时 代要求的、充满活力的课程改革实施

8、体系;探索适合我校发展 第 6 页 特点的课程改革新路子;倡导并实践新教育理念,因地制宜, 实事求是,进一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扎实推进素质教育;构 建有利于学生全面发展和教师队伍专业成长,有利于加快教育 教学质量优化和有利于形成七十八中学特色的学校管理新机制, 促进学校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2、课改原则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课程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在推进的过程中我们必须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既不能畏手缩 脚,又不能不切实际,要正确处理好二者关系。对我们所遇到 的各种问题,都要正确对待,本着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原则, 大胆创新、量力而行,积累经验,为我校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 基础。 加强

9、学习,思想先行。实施普通高中新课程方案,事关 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关每位学生的健康发展。要通过广泛 的思想教育,使广大干部、师生和家长充分认识课程改革的必 要性和紧迫性,切实树立现代教育教学理念,把新课程实验变 成每个人的自觉行动,把新课程实验变成学校的自觉行动,将 提高学生的素质作为教育教学的首要目标。因此,加强学习、 思想先行是新课程实验的首要任务。 第 7 页 专家指导,科研引领。新课程实验是一项理论性和实践 性较强的工作,需要坚实的教育科研支撑。学校要在充分借鉴 全国、全市教育研究部门新课程理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激发 和调动广大教职工实验新课程、研究新课程的积极性,形成以 校为本的研

10、究机制,积极探索我校实施新课程的有效途径和形 式。 以校为本,知行结合。 “知”就是理论, “行”就是实践, 知行结合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课程改革实验是一项开创性 的工程,需要多方人员全方位参与,因此,必须以科学理论为 指导,运用科学理论来统一人们的思想,统筹协调各部门的工 作。课程改革也是一项实践性很强的创造性工作,只有不断实 践,才能总结经验,突破原有课程体系的羁绊,闯出一条课改 新路。课改人员观念与行为到位是保证课改顺利运行的两个不 可或缺的因素。在实验过程中,既要摒弃那种先观念、后操作 即理论学习与行为跟进脱节的做法,又要反对缺乏先进理念引 导、用旧经验老做法来进行新实验的蛮干,把观

11、念转变和行为 转变有机结合起来,共同促进课改实验顺利进行。 全员互动,协同推进。新课改离不开各方面的紧密配合, 协同作战。要积极倡导教师之间、师生之间、教师与专家学 第 8 页 者之间的互动、合作与对话;加大开放办学力度,加强学校与 社区、家庭的联系与合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补,为新课程实验 工作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开拓创新,以人为本。要注重营造尊重人才、鼓励创新、 民主开放的教育教学氛围,充分发挥教师和学生在实验工作中 的主体地位,激发其积极性和创造性。 2、主要任务 全面落实新课程实验工作。实施各学科“课程标准” ,通 过实践、反思,进一步积累我校新课程实践经验,完善我校新 课程实施体系,促进

12、我校新课程的稳步实施。 建立和不断完善校本管理制度。制定我校高中新课程的 管理制度,构建与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管理体系,重 建新课程条件下的班级管理,建设独具特色的校本课程,创建 学校重基础、多样化、有层次、综合性的课程文化,进一步促 进学校管理方式的转变。 探索服务新课程目标、适应新课程结构和内容的教学模 式,构建教育教学的新格局。大力开展以校为本的教育教学研 第 9 页 究,推进基于模块的课堂教学改革和教学方式转变。创设学生 主动学习的课程环境,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以及分析 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 转变。加强教学管理的研究,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合

13、理而有 序地安排课程,建立选课指导制度,引导学生形成有个性的课 程修习计划,构建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学生选课指导制度和 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 探索有效的实施经验。立足我校实际,探索新课程实施 的有效方式和途径,为新课程方案的推广提供有益的、可借鉴 的经验。 建立发展性评价体系。探索对教师和学生的评价制度改 革。建立符合新课程要求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和教育教学水平检 测体系;推进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 充分发挥评价导向功能,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和教师业务水平的 不断提高。探索建立与高中新课程相配套的学分认定制度和考 试制度,促进学生评价方式的转变。继续探索因材施教,分层 教学,分层

14、测试,分层评价的新机制。 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鼓励教师对教学实践中 的问题开展教学研究,充分挖掘和不断完善校本课程,创设有 第 10 页 利于教师创造性实施课程的环境,使课程的实施过程成为教师 专业成长的过程,以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通过新课程改革的实施,加快 把七十八中学建设成为内涵丰富、活力充沛,学生素质全面, 教师专业优秀的名校的步伐。 四、具体工作安排 (具体时间由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各部 门协调决定) 1、拟定新一年工作计划 2、与教育科研职能部门紧密联系,保质保量完成各种教科研活 动。 3、经常开展教育科研学术研讨活动。 4、组织参加市教育技术能力培

15、训活动。 5、定期开展或参加各级教育科研知识培训。 6、开展课题研究追踪检查,规范课题管理,做到有计划、有过 第 11 页 程、有记载、有结论, 7、收集研究资料,迎接课题中期检查,作好评估验收,争取年 底申报结题。 8、做好立项(结题)课题及科研室主任网上平台信息整理工作 部 9、积极组织学校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课案设计、优质课竞赛。 10、根据市教科规文件精神,积极组织并开展“小课题”研究。 11、积极参与“区有效教学的校本研究”课题协作工作。 12、加强反思研究,积极撰写论文。本学期,学校将进一步要 求教师统一思想,明确研究方向,理清研究思路,辛苦笔耕。 鼓励教师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后提高,

16、要求教师主动撰写教 学随笔、教学案例、教研论文。鼓励教师向各类教育报刊、杂 志投稿,组织参加各级、各类论文评比,使教师在研究中学习, 在研究中提高,在研究中发展。 第 12 页 13、认真做好学校校本教研及培训工作 14、抓好继续教育的宣传、登记及组织参加各科继续教育活动, 提高教师的素质水平。 15、抓好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课件 /Article/List/List_26.htm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 教学的整合,根据市教育局文件精神,继续选派教师参加英特 尔未来教育等培训。 16、认真组织开展教师多媒体教育教学技术培训。 17、认真贯彻各级各类学会的精神,做好布置的统计、上报、 造册等工作。有效组织开展科研月活动。 18、做好教科研年度考核迎检工作。 19、收集汇总本期各级各类教科研成果。 20、迎接上级主管部门工作的各种检查及调研。 21、认真完成上级相关部门安排的其它工作。 第 13 页 22、做好学校安排的其它工作。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