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575624 上传时间:2019-11-1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5.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毕业论文.doc(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中式英语的产生和发展 摘要:Chinglish(有时被拼写成Chingrish),即“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指带有中文语音、语法、词汇特色的英语,是汉语和英语混合而成的混用语,是一种洋泾浜语言, 源自17世纪的一种通用交际语。从中式英语的发展过程中可以预计,英语中将有许多新英语词汇来自中式英语,与此同时,汉语词汇也将受到英语等外来语的冲击。本文从中式英语的演变过程出发,分析中式英语的成因及主要特点,探究如何正确认识中式英语,为中国的英语使用者如何看待中式英语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角。关键词:中式英语;洋泾浜英语。1. 引言中式英语指的是那些受中文影响的英语口语或英文写作。中式英语很普遍地将违反语法规

2、则的或是无意义的英语应用于中文的语境中,学习者在写作中往往先用汉语打腹稿,或列出中文提纲,再把汉语一句句机械地转换成英语,带有明显的汉语痕迹,并且可能产生轻蔑的、不以为然的言外之意,因而中式英语不能被以英语为母语者所接受。其它用来描述这种现象的术语还有Chinese English, China English以及Sinicized English。1有关中式英语是英语的多样化的说法,以及中式英语可以被认为合法化的说法都是有争议的。2. 中式英语定义牛津英语词典是这样定义中式英语的:Chinglish,n. and a. colloq.(freq.depreciative). A.n. A m

3、ixture of Chinese and English; esp. a variety of English used by speakers of Chinese or in a bilingual Chinese and English context, typically incorporating some Chinese vocabulary or constructions, or English terms specific to a Chinese context. Also: the vocabulary of, or an individual word from, s

4、uch a variety. Cf. Singlish n.2Badj. Of or relating to Chinglish; expressed in Chinglish.2该词典引用了最早有史料记载的在1957年使用的被认为很滑稽的中式英语。中式英语主要是英语与现代标准汉语的结合体,但有时也会与粤语、上海方言和台湾闽南语相结合。3中式英语与其他一些相关概念是不同的。比如,洋泾浜英语是源自17世纪的一种通用交际语;Zhonglish是指一些来自英译的中文,是一种中英合成词。456还有一些中国人使用的特有的英语不能够被认为是中式英语,因为它们的语法其实是正确的。Mair(梅维恒)根据新华社

5、的相关报道把这种新兴的表达法叫做Xinhua English or New China News English(“新华英语”或“新中国新闻英语”)。例如刊登在报纸上的如下大标题:China lodges solemn representation over Japans permission for Rebiya Kadeers visit(中国对日本允许热比娅卡德尔的访问这一事件提出严正交涉)。这种不寻常的英语表达方式源自中文的“提出严正交涉”,翻译成英语即lodge solemn representation。这里,将“提出”(put forward; raise; pose bring

6、 up),“严正”(serious; stern; unyielding; solemn)和“交涉”(mutual relations; negotiation; representation)结合了起来。7还有观点认为,Pure Chinese(纯粹的中文)也是一种很奇怪的表达,而这种英文表达经常出现在孔子学院的官方网页上。该网页常常会宣传“Teach you pure Chinese”(教你纯粹的中文)。这就引发了梅维恒的思考,网页上所指的“纯粹的中文”是否暗示了还存在着“不纯粹的中文”。8一名作家将中式英语分成了“发挥作用的”(Instrumental)和“装饰性的”(ornamenta

7、l)两类。发挥作用的中式英语意在向以英语为母语的人传达信息,而装饰性的中式英语只是由于英语是一个国际通用的语言才出现。93. 中式英语举例中式英语也可以包括作者使用的是英文单词,但以中文语法写作,即是每一字直接翻译。不正确的发音、拼字错误、打字错误都可能产生中式英语。中式英语普遍存在于中国的公园以及旅游景点的公共标识中,包括商店店名和商店标语、产品广告和产品包装、宾馆名称和宾馆内的文字、餐厅名称和餐厅里的菜单,还有飞机场、火车站、出租车、街道和高速路的提示牌,这些地方都多多少少存在着中式英语。就连官方发布的旅游指南中也存在有中式英语。10一些英语表达已经受到了从洋泾浜英语中直译的中式英语的影响

8、。例如,lose face来源于“丢脸”。也有一些资料能够确定long time no see是中文“好久不见”的直译。在中式英语中,由汉语直译成英语的中式英语占有很重要的一块。一项语言方面的调查结果显示,用于数学上的术语使用中式英语比专业英语更容易让人理解。用于数学术语的专业英语很重要的一个特征是含有很复杂的希腊语或拉丁语的词根,而以汉语为基础直译过来的数学术语会更加通俗易懂。例如含有拉丁词根quadric-(含义是“四”)和拉丁词根latus(含义是“边”)的单词quadrilateral(意思是四边形),它并不如由汉语直译的合成词four-side-shape通俗易懂。相似的例子还有专业

9、英语中的axiom(意思是公理)也不如中式英语的表达方式universal-principle容易理解。相关的例子还有median(中数)对应的centre-number,trapezoid(梯形)对应的ladder-figure,均是后者比前者容易理解。有学者还为此做了对照试验。首先,他们找来了多位数学教师整理出了71个常用的数学方面的术语,术语分别用汉语、专业英语和中式英语标出。之后,他们将接受试验的人分为了3组。组1的被测试者母语为汉语,他们能够确定61%的相关术语含义;组2的被测试者是母语为英语,他们能够确定45%的相关术语含义;组3的被测试者是说英语的老师们(既有母语为英语的,也有母

10、语不为英语的),由他们来判定专业英语术语容易理解还是中式英语术语容易理解,结果显示,42.3%的老师们认为中式英语表达的意思更易懂,5.6%的老师们认为专业英语表达的意思更易懂;25.4%的老师们认为中式英语的表达和专业英语的表达一样易懂;剩余的19.7%的老师们认为无论中式英语的表达还是英式英语的表达都不易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中式英译的情况:汉语误译正译不知名的演员infamous actorunknown actor猜出guess outguess大雨big rainheavy rain单职工家庭one-worker familyone-earner family; single-inco

11、me family汉语误译正译肤浅skin shallowskin deep黑啤酒black beerdark beer眼红be red-eyedbe green-eyed领导水平leadership levelart of leadership交际花social flowersocial butterfly4. 中式英语产生原因中式英语产生的原因,总的来讲是由于我们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掺入了过多母语表达思维。这就导致了我们说的英语自己感觉非常不错,而老外却听不懂的情况。导致这种情况的具体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 1)我们在教小学生英语的时候,由于学生学习的范围小,学习的方式也很单一,主要是通过教师

12、和录音不断的模仿,导致小学生学不到正规的英语口语教育,出现了中式英语。此外,英语课本中经常以硬背方法教授标准对话,例如“-How are you?”“-Fine, thank you, and you?”之类的固定搭配套路,而事实上英文中的对答方式有多种。 2)受母语影响,清浊音不分,托式英语严重。学生们用稚嫩的声音读课文时,总会在每个单词后面都会加上 /e/,/i/ 等音,托音非常明显。这个习惯带到英语口语中,就出现了中国式的托式英语。 3)缺少必要的口语练习。中国式英语在一定程度上就是表现为能看懂,能听懂,就是说不出来情况。这是由于缺乏必要的口语练习。11中国知名学者周海中教授在接受国际先

13、驱导报采访时指出,人们应该以宽容和客观的态度对待中式英语,而不是指责和排斥它。“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一生存法则对中式英语同样适用。学生应学习使用现行的标准英语;有关部门应协助规范中式英语的运用。而作为一种中外文化交融中出现的有趣文化现象,中式英语仍将以不可逆转之势在指责和宽容中继续成长。5. 中式英语发展历程英语最早是在1637年来到中国的。那时,英国商人来到了澳门和广州,同时也带来了他们的语言。在17世纪,洋泾浜英语起源于英国商人和母语是广东话的中国人之间的一种商业通用语。例如,早期使用的中式英语单词pidgin就是源自中国人对于英文单词business的错误读音。12随着第一次和第二次鸦

14、片战争(1839-1842)的爆发,洋泾浜英语向北传往了上海以及其他贸易港口。这种洋泾浜英语的使用频率在19世纪末开始出现下降。在19世纪末,一些中国教师和教会学校中的外教已经开始教授标准的英语。从1982年起,中国将英语作为教育事业中的主要外语。目前中国的英语学习者的估计数大约在300万人到500万人之间。为了更好的为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以及2010年上海世博会做准备,中国的官员们已经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减少中式英语的使用。就在2001年奥组委确定北京为2008年夏季奥运会的举办地时,北京市旅游局就开通了提供线索的热线,一旦有人发现写有中式英语的错误标识时即可拨打。例如那时北京机场的紧急出口

15、就被标识成No entry on peacetime,于是便有人进行了举报。13在2007年,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Beijing Speaks Foreign Languages Program, BSFLP)的工作人员汇报说:“我们已经将北京城中4,624处的中式英语标识替换成了标准的英语翻译。例如,将Be careful, road slippery(小心地滑)替换成了To take notice of safe: The slippery are very crafty.”北京市民讲外语活动组委会主任陈林说:“我们希望一切跟英语相关的东西都是正确的,包括语法、词汇和文化等等。北京将

16、有数以千的游客到来,我们不想看到任何人因为中式英语而嘲笑我们。”14但是,Ben Macintyre(本麦金太尔)为一些北京的有特色的标识而感到惋惜,比如说Show Mercy to the Slender Grass(请爱惜草地),这一中式英语就体现了草地的生命。他认为,中式英语中的一些语句是很讨人喜欢的,而正是这些中式英语反映了英语和汉语交融时的创造力。15但是,全球语言监测机构对北京能否成功根除中式英语的现象表示了怀疑。他们认为,像We share the charm and joy of the Olympic Games这样的表达仍然出现在了北京奥运会的官方网站上,表明北京纠正中式英

17、语的举措还不够彻底。16而且该官方网站声明,“数百名学者已经审校过这个网站上的英语并认为这样的词语能够最贴切地描述奥林匹克运动会”,而结果并非如此。2010年世博会在上海举办的时候,政府也曾开展相似的取缔中式英语标识的活动。一名纽约时代周刊杂志的记者Andrew Jacobs(安得烈雅可布)撰写了一篇文章,文章中反映了上海市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取缔中式英语标识的成果。17文章里指出,由一只超过600名志愿者以及已经熟练掌握英语的政治局工作人员组成的队伍已经修正了超过10,000的公共标识牌,并且帮助上千家餐馆重编了菜单。James Fallows(詹姆斯法洛斯)把很多在上海的中式英语的错误归因于

18、逐字逐句生搬硬套词典或者直接利用翻译工具进行直译。他举了一个双语标识的例子,“餐厅 Translate server error”,在“餐厅”两个字后面的英文对照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必须承认的是,确实有一些顽固分子在嘲笑对自己的母语掌握不佳的其他地方的人。Fallows(法洛斯)在目睹了上海博物馆中Three Gorges Dam(三峡大坝)的展览的广告横幅上写着Three Georges Dam之后,写道:如此多中国的组织热衷于将英文的翻译凿进石头中,涂绘在标识上,打印在名片上或是将这些翻译展示给世界,却完全不理会这些英文的翻译是否正确,这非常的匪夷所思。18在中国的航班上,法洛斯拿到了一张

19、湿纸巾上面写着“免洗纸巾”,对应的翻译是Wet turban needless wash,这明显不符合英文的表达。19上海市卢湾区出版曾发行了一本世博会卢湾区双语教学手册,该手册上有着英文的单词和相应的用中文汉字模糊表示的英文发音。例如Good morning! 后面跟着“古的猫宁”, Im sorry后面跟着“俺么搔瑞”,而这些中文是毫无含义的。20此举引发了极大的争议。2011年10月11日,由David Henry Hwang(黄哲伦)编写的叫做Chinglish的戏剧在百老汇演出。这一首场演出在The Longacre Theatre(曼哈顿朗艾克剧院)的戏剧很大程度上化解了中国人和美

20、国人在交流上的误解。212013年3月下旬,一段央视记者采访赞比亚官员的视频在网上走红,获得数万微博网友的关注和转发。视频中,一名男记者和赞比亚官员对答,网友称其“发音夹杂方言腔调,语法存在中文思维痕迹”,于是掀起了一场关于“中国式英语”的争论。视频中记者一共用英语提出了三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是What is your view about Five Bricks Countries?,第二个问题是How do you see Chinas development in recently years?,第三个问题是How do you se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

21、hina and Zambia in development?其中,How do you see成为了网友吐槽的另一个雷点,明显受到了中文“你怎么看”的影响。22中式英语的未来难以确定。全球语言监测机构预测中式英语还将继续发展,并且英语中大概将有20%的新英语词汇来自中式英语,比如shanzhai(山寨; 字面上翻译成mountain stronghold; mountain village),中文含义是冒牌货。与此同时,中国互联网新闻中心主任黄友义预计,汉语词汇将受到英语等外来语的巨大冲击。他还说道,如果我们对这种现象不予以关注,不采取办法阻止英语混合进汉语,中国在未来几年内很快将会变成一种

22、不纯洁的语言了。236. 结语中式英语作为一门具有中国特色的英语方言逐渐形成。中式英语具有一些独特的词汇和短语,这些内容大多是在汉语的语义上,通过合理的构词法等法则转换到英语的,这使得在其他英语使用者看来不知所云。历史上,随着英国商人来到中国南部经商以及英国实力的扩张,中式英语从广州传向了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后,前国家元首毛泽东在接见外宾时曾提到paper tiger(纸老虎)一词,用来形容帝国主义势力。近些年来,随着网络的广泛运用,一些汉语新词汇陆续出现,由于中外交流已十分频繁,在大陆地区英语普及程度极高,所以这些词也就有了相应的英语形式。从文章的分析中可以看出,大部分的中式英语是不规范

23、的、难以被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所接受,但也有小部分的中式英语比传统的英语更容易理解。因此,我们应当正确地、辩证地看待中式英语。参考文献1 He, Deyuan & Li, David C.S. (2009). Language attitudes and linguistic features in the China English debate. World Englishes Vol. 28, No. 12 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online edition, 2004.3 Daniel J. Bauer,Chinglish a problem for teach

24、ers,The China PostMay 10, 2009.4 Victor Mair,Xinhua English and Zhonglish, Language Log, February 4, 2009. 5 Zhonglish, Urban Dictionary.6 Victor Mair,Zhonglish: a high-impact ride?, Language Log, June 13, 2010.7 Victor Mair,Protests, Complaints, and Representations, Language Log, July 29, 2009.8 Vi

25、ctor Mair,Pure Chinese?, Language Log, August 28, 2010.9 Abigail Lavin (2008),Feudal to Translate,Weekly StandardMarch 31, 2008.10 Huimei Liu, Frank Feather, and Wei Qian (2004),Lost in Translation: Millions of Tourists to China are Confused by a Myriad of Chinglish Misinterpretations, US-China Fore

26、ign Language 2.10, p. 17.11 怎样回答“How are you”?中国日报中文版.12 Online Etymology Dictionary13 BBC News (2006/10/15) Beijing stamps out poor English14 Beijing getting rid of badly translate signssic,China Daily2007-02-27.15 Who could resist the temptation of a plate of worm pig stomach?,The Times August 15,

27、 2008.16 Olympic Spirit, The Official Website of the Beijing 2008 Olympic Games17 A Sampling of Chinglish, New York Times, May 2, 2010.18 James Fallows,Uncle! Or lets make that, 叔叔!, The Atlantic, August 6, 201019 Mark Lieberman,Wet turban needless wash, Language Log, August 5, 2010.20 Chinglish booklet stirs debate ahead of Expo, Peoples Daily Online January 21, 2010.21 Chinglish on Broadway.Broadways Best Shows. September 19, 2011. Retrieved 2011-10-06.22 央视记者中式英语引发何种思考(图)金融界.23 Malcolm Moore,Chinese language damaged by invasion of English words, The Telegraph, 15 March 2010.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