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61909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50.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院、休闲广场)工程施工测量专项方案编制人:审批人:编制时间:一、编制依据1、由中建国际(深圳)设计参谋设计的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院、休闲广场)工程施工图纸2、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院、休闲广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3、土建工程施工涉及的有效国家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和规程:工程测量标准(GB50026-2007)建筑施工测量手册二、工程概况详见施工组织设计。三、施工测量部署(一)、施测流程准备工作测量作业自检报验合格合格工序(二)、施工测量组织工作由指挥部高级测量工程师组织各工程部专业测量人员成立测量小组进驻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

2、院、休闲广场)工程工程部,并主持负责本工程的施工控制测量和施工放线放样测量工作。根据业主单位给定的坐标点和高程控制点进行工程定位、建立平面控制网的测定、高程控制网的测定、工程定位测量,按规定程序检查验收。四、施工测量的根本要求(一)、施测原那么1、严格执行测量标准;遵守先整体后局部的工作程序,先确定平面控制网,再以控制网为依据,进行建筑物轴线的定位放线。2、必须严格审核测量原始数据的准确性,坚持测量放线与计算工作同步校核的工作方法。3、定位工作执行自检、互检合格后再报检的工作制度。4、明确为工程效劳,按图施工放线,质量第一的宗旨。紧密配合施工,发扬团结协作、实事求是、认真负责的工作作风。(二)

3、准备工作1、全面了解设计意图,认真熟悉与审核图纸。施测人员通过对总平面图和设计说明的学习,了解工程总体布局,工程特点,周围环境,建筑物的位置及座标,其次了解现场测量坐标与建筑物的关系,水准点的位置和高程以及首层0.000的绝对标高。在了解总图后认真学习建筑施工图,及时校对建筑物的平面、立面、剖面的尺寸、形状、构造,它是整个工程放线的依据。在熟悉图纸时,着重掌握轴线的尺寸、层高,比照根底,楼层平面,建筑、结构几者之间轴线的尺寸,查看其相关之间的轴线及标高是否吻合,有无矛盾存在。2、测量仪器的选用测量中所用的仪器和钢尺等器具,根据有关规定,送具有仪器校验资质的检测单位进行校验,检验合格前方可投入

4、使用。现场测量仪器一览表序号器具名称型号单位数量1电子全站仪拓普康台42激光垂准仪DZJ2台13水准仪DS3台54钢尺50m把105对讲机对36花杆根5(三)、测量的根本要求测量记录必须原始真实、数字正确、内容完整、字体工整;测量精度要满足要求。根据现行测量标准和有关规程进行精度控制。根据工程特点和工程测量标准,本工程轴线定位放线测量按场地二级导线测量的精度等级执行,测角中误差8秒,边长相对误差1/14000。五、工程定位测量与控制网测设、工程定位测量根据业主提供的CXWH3、CXWH4两个平面控制点和高程控制点,按照所计算的建筑物相关轴线坐标点进行轴线定位。(二)、平面控制网测设1、平面控制

5、网布设原那么(1)、平面控制应先从整体考虑,遵循先整体、后局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的原那么。(2)、平面控制网的坐标系统与工程设计所采用的坐标系统相一致。(3)、布设平面控制网根据设计总平面图、现场施工平面布置图布设。(4)、选点应在通视条件良好、平安、易保护的地方。2、建筑平面控制网的布设(1)、工程基线的复测和现场已有控制点的坐标和高程的复测,采用全站仪进行复核测量。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的CXWH3、CXWH4两个控制点,我们利用两台台全站仪进行往返测量,对两个桩间的距离进行复核测量,SCwM的误差应小于IOmmo现场高程控制点的引测:首先我们用两台DSZ-I型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四等要求从CXW

6、H3点进行引测,同时进行往返测量至场内S6点上,然后再用这两台水准仪对场内已有高程控制点的进行水准闭合测量。检查复核的误差最大W5un,说明点位稳定。、控制点的引测控制桩的布置埋设:控制桩除能进行轴线、柱、墙位置的定位外,还要能作为施工时的沉降观测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的控制桩,因此应注意在室外地坪施工时不被破坏。根据实际的施工现场和总平面图,选择在通视条件好、稳定并容易保护的位置,下部用4根5米长的6100Cm木桩打入地下,木桩桩心间距为800mmo桩顶是10001000mm100Omm承台,在承台上外表设置1600的双向钢筋网,用Clo混凝土浇筑形成控制桩的根底。(见平面控制桩根底制作埋设示意

7、图)然后在平台面上置设200X200X20OnIm的硅柱,内埋设有标志点的桩位标志,并打磨呈半球型的刻有“十字的钢筋作为坐标和高程控制测量标志。控制桩点的施测:先将6个控制点在相应的位置埋设好,再根据控制点CXWH3、CXWH4与6个现场控制点进行闭合导线联测。闭合导线测量步骤:1)、在CXWH4架设全站仪,以CXWH3为后视点,以SI为前视点。2)、调整仪器为左盘,先瞄准CXWH3点,然后置零,读取两点间距离SCxwM小3并记录。3)、旋转镜头对准Sl,读取角度、距离SCxWM并记录。4)、仪器置零,旋转镜头对准CXWH4,读取角度并记录。5)、调整仪器为右盘,依照上述方式读取两个角度并记录

8、这样完成了一个测回。6)、再调整仪器进行一个测回。7)、换站,将仪器架设到Sl,以CXWH4为后视点,以S2为前视点,按照步骤2)到步骤6)进行操作,读取距离与角度并记录。8)、以此方式在每个控制点上进行一次操作,读取距离与角度并记录。9)、通过内业计算算出各个控制点的坐标,进行平差改正,得出最后的测量成果表。JX、CX.WX三个区域内的主轴线控制桩点坐标和高程的测设要和已完成的平面控制网坐标点及高程控制点同精度等级。(见主要轴线控制桩布置示意图)成高600mm的方:做好标识。主要轴线控制桩埋设示意图轴线控制桩也同时也是高程控制桩。控制桩的做法如图(见主要轴线控制桩埋设示意图)。晃要求:导线

9、全长闭合差1/15000部用钢管连接形各为300mm),并(5)、控制线随结构逐层弹在外墙上,用以检查复核楼层放线。(三)、高程控制网的布设1、高程控制网的布设原那么(1)、为保证建筑物竖向施工的精度要求,在场区内建立高程控制网,以此作为保证施工竖向精度的首要条件。(2)、根据业主单位给定的高程点CXWH4=3.749米的点先进行引测到S6控制点上,然后引测至工地现场,再在场区布设高程控制网。对上述的6个控制桩点用自动安平水准仪按工程测量标准中的四等水准测量进行水准测量并平差,确定这6个点的高程,为施工过程中和竣工后的沉降观测使用,并较长时间的保存。这三个点当工程竣工前室外地面施工和绿化施工时

10、可以用做盖板的方法进行保护,但不能破坏。2、高程控制桩引测的等级及技术要求(1)、高程控制网的精度,不低于四等水准的精度。(2)、桩为混现浇混凝土标志方式埋设,并妥善加以保护。(3)、引测的水准控制点,需经复测合格前方可使用。(4)、高程控制网技术要求高程控制网的等级拟布设四等水准,水准测量技术要求如下表:等级高差全中误差(mmkm)路线长度(km)与点联测次数附合或环线次数平地闭合差(mm)四等1016往返各一次往返各一次20VT3、水准点的埋设及观测技术要求(1)、水准点的埋设水准点选取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方便的地方,埋设方式同轴线控制桩。点位应位于便于寻找、引测和用钢管维护保存

11、2)、水准观测的技术要求见下表:等级水准仪型号前后长度(M)前后视距较差(m)前后视距累积差(m)视线离地面最低高度(m)基辅分划读数差(mm)基辅分I划所测高差之差(mm)I四等DS31005100.23.05.0六、根底施工测量(一)、根底平面轴线投测方法1、工程班征位的复核测量(1)、利用现场的平面控制柩,采用全站仪按根底布置图进行各根底承台轴线交点或承台中心点计算坐标,测放这些点位,然后按桩位布置图上的位置,对工程预制管桩逐个检测复核。由于现在的控制桩点距基坑边较远,将点位测投到基坑内因难,我们采用在不同方向上的控制班点,测设几个临时点到基坑边上,然后进行测定柩位轴线交点或承台中心

12、点位。(2)、按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院、休闲广场)工程设计图中的总体定位、轴网定位和柱、墙定位图中标明的格网轴线和扇形轴线或弧形轴线的布置,找出有明显特征的点、柱、墙进行主轴线交点坐标的计算和必须使用的轴线点坐标的计算,或用电子幅员在电脑上查询坐标。用全站仪进行投放点位,然后组成所需用的主轴线。利用主轴线进行细部轴线的放线,再用钢尺进行复核点位间的距离和轴线间的距离以及交点位相邻轴线间的夹角。如果大于5mm时,要在轴线上增设坐标点进行定位,使得点位间的误差值小于5un,轴线间的夹角误差小于10。并使得墙、柱的轴线能满足设计要求。由于慈溪市文化商务区公建群(大剧院、休闲广场)工程面积大,

13、不同方位上的点,用不同的控制桩点测放定位。为了防止测量误差的积累,我们要用不同的控制桩点位对某轴线点位或交叉点位同时进行定位,测量出其误差。以及该点与各点位轴线间的长度和夹角,如果点位和长度的误差在土5mm之内和夹角小于等于土10时,不进行误差的调整,如果大于这些误差值时对这些轴线点或交叉点取其平均值定点,或对相邻轴线方向进行误差调整。2、在垫层上进行根底定位放线前,以建筑物平面控制线为准,校测轴线控制桩无误后,再用全站仪以正倒镜直线法投测各主控线,投测允许误差2rnu3、垫层上建筑物轮廓轴线投测闭合,经校测合格后,用墨线详细弹出各细部轴线,暗柱、暗梁、洞口必须在相应边角,用红油漆以三角形式标

14、注清楚。4、外廓轴线允许偏差如下:1.30m允许偏差士5mm30L60m允许偏差士IOnun60L90m允许偏差士15mm90L允许偏差士20mm轴线的对角线尺寸,允许误差为边长中误差的后倍,外廓轴线夹角的允许误差为l,o七、主体结构施工测量(一)、平面控制网的测设1、当根底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场地平面控制网,校测建筑物轴线控制桩,一层墙拆模后并将轴线投测到一层板面上并标定轴线,使用经纬仪将轴线控制线引弹至墙、柱o并弹出外墙大角IOCm控制线。2、楼层上部结构轴线垂直控制,采用内控点传递法。在首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后根据流水段的划分,分别在一层板上设置4或多个轴线内控点,组成自成体系的多边形轴线

15、控制格网点(纵横主控制轴线交叉点),并计算出内控投点的点位坐标值。3、再在上一层楼层结构板相同的部位预留200X200的放线洞口以便进行竖向轴线投测。预留洞不得偏位,且不能被掩盖,保证上下通视。4、首层楼面上的轴网须认真校核,经复核验收方可向上投测。5、首层楼面基点上不得堆放料具,顶板排架避开点位,确保可以架设仪器。6、内控平面控制网根据结构平面确定,尽量避开墙肢,保证通视。7、内控平面控制网布设原那么:先定主轴线控制网点,再进行轴网加密。主控制轴线应满足以下条件:建筑物外轮廓线、施工段分界轴线、楼梯间两侧轴线。(二)、激光垂准仪选型选用北京光学仪器厂生产的DZJ2激光垂准仪。技术指标如下:竖

16、向扫描精度20角秒即竖向投测点位相对误差1/40000竖向激光束射出距离:白天250米、夜间500米。要保证激光垂准仪的竖向扫描的精度,激光器射出的光束与仪器的视准轴同轴,激光束光斑与须望远镜同心,激光束射出至工作面的距离与望远镜调焦系统同焦(光斑最小),简称“三同。(三)、基准线竖向投测方法及技术要求1、竖向投测程序(1)、将激光垂准仪架设在首层板面基准点上,调平后,接通电源射出激光束。(2)、通过调焦,使激光束打在作业层激光靶上的激光点最小、最亮,最清晰。(3)、通过顺时针转动90度,180度等,检查激光束的误差轨迹。如轨迹在允许限差内,那么轨迹圆心为所投轴线点,或者取其平均值为投点。(4

17、)、通过移动激光靶,使激光靶的圆心与轨迹圆心同心,后固定激光靶。在进行控制点传递时,用对讲机通信联络。(5)、轴线点投测到楼层后,用光学经纬仪或全站仪进行放线。(6)、施工层放线时,应先在结构平面上校核投测轴线,闭合后再细部放线。室内应把建筑物主要控制轴线的投测作为关键部位.为了有效控制各层轴线误差在允许范围内,并到达在装修阶段仍能以结构控制线为依据测定,要求在施工层的放线中弹放控制线,即所有细部轴线,墙体边线、门窗洞口边线。2、轴线投测的允许偏差每层3mm;H305mm;30H60IOmmo3、高程投点允许偏差每层3mm;H305mm;30H6010MM。4、垂直度控制。结构施工中每层施工完

18、毕,应检测外墙偏差并记录,并每层检查门窗洞口净空尺寸偏差,同一外立面、同层窗洞口上下偏差及各层同一部位窗洞口水平位移,弹外墙、窗口边线竖直通线。5、钢结构的安装放线测量(1)、钢结构如果在底层上直接直立向上、此时就用前面所述的测量定位放线方法测定点位,并用墨线弹出轴线方向线,以及标出曲线半径数据。然后用钢尺进行检查复核,保证钢结构的安装尺寸满足设计要求。(2)、钢结构如果在混凝土柱、梁、墙上安装时首先将轴线测设到柱、梁和墙上,并在混凝土施工时准确地定位预埋件,并标出柱、梁和墙的轴线及轴线的定点位置。(3)、钢结构在地面组装和吊装时,要将地面组装的钢结构的节点间的长度用钢尺进行检测,保证满足设计

19、要求和符合设计长度以及倾斜度。(四)、标高竖向传递1、标高传递法依据现场内的永久标高控制点,在塔吊上引测两个标高控制点,一层控制点相对标高为+0.50米,以上各层均以此标高线直接用50米钢尺向上传递,每层误差小于3mm时,以其平均点向室内引测+50Cm水平控制线,抄平时,尽量将水准仪安置在测设范围内中心位置,并进行精密安平。2、标高传递技术要求(1)、标高引至楼层后,进行闭合复测。(2)、用钢尺垂挂的方法:上下同时用水平仪进行观测,将高程传递到所需楼层上或屋顶上,且钢尺需有检定合格证。(3)、钢尺读数进行温差修正。3、标高允许误差层高:3mm;全高:3H/10000,且不应大于10mm;4、标

20、高传递考前须知(1)、标高基准点确实定非常重要,标高传递前,必须进行复核。(2)、标高基准点需要妥善保护。八、工程重点部位的测量控制方法(一)、建筑物大角垂直度的控制首层墙体施工完成后,分别在距大角两侧30Cm处外墙上,各弹出一条竖直线,并涂上两个红色三角标记,作为上层墙支模板的控制线。上层墙体支模板时,以此30Cm线校准模板边缘位置,以保证墙角与下一层墙角在同一铅直线上。以此层层传递,从而保证建筑物大角的垂直度。(二)、弧形轴线上的墙、柱施工精度的测量控制方法1、为了保证墙和柱子的位置正确以及后续装饰施工的及时插入,放线时首先根据设计图纸选择最为有特点的一条或是几条,采用电子全站仪逐个坐标点

21、位投测法或偏角法(割圆法)及弦线法等进行测量放线定出所需弧形轴线上的点位,再用墨线把所定的点连接起来组成,然后对其所需要的弧形轴线平移即可完成。2、根据测放出的弧形轴线,再放出墙、柱位置,弹出墙柱边线,然后放测出墙柱30Cm的控制线,并和轴线一样标记红三角,每个房间内每条轴线红三角的个数不少于两个。在该层墙、柱施工完后要及时将控制线投测到墙、柱面上,以便用于检查钢筋和墙体偏差情况,以及满足装饰施工测量的需要。九、质量保证措施(一)、测量作业的各项技术按工程测量标准进行。(二)、测量人员持证上岗。(三)、进场的测量仪器设备,必须检定合格且在有效期内,标识保存完好。(四)、施工图、测量桩点,必须经

22、过校算校测合格才能作为测量依据。(五)、所有测量作业完后,测量作业人员必须进行检验校核,保证完好。(六)、核验时,要重点检查轴线间距、纵横轴线交角以及工程重点部位,保证几何关系正确。(七)、滞后施工的单位工程测量成果应与超前施工的测量成果进行联测,并对联测结果进行记录。(八),加强现场内的测量桩点的保护,所有桩点均明确标识,防止用错和破坏。十、沉降观测按照设计图上的要求和布置的沉降观测点点位图,我们将这些点安置在建筑物的柱中心和墙的角边以及周边每隔12米左右处。(一)、沉降观测控制桩的布设和施测及设备和方法见本方案中的第五条,此方法满足设计要求的二级水准测量。观测前按标准的要求对测量仪器。进行

23、检验校正。沉降控制桩待第一次观测按二等水准测量进行完成后,当进行沉降点的首次观测前应对所有的作为沉降观测的控制桩点的高程要进行第二次复测或重新测定。工程施工过程中如有明显的变化时还要进行再次复测,或重复复测。工程竣工后再一次进行复测。(二)、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与观测建筑物沉降观测点的布设和标志加工及埋设见设计图中的位置和说明中的加工要求。沉降点的观测,按设计的要求,工程在施工中全部沉降观测点的埋设完成,控制桩的第二次复测后,立即进行首次观测,以后每施工完成一层后观测一次,主体结构封顶后每隔2个月观测一次,竣工后第一年每一季度观测一次,以后每隔6个月观测一次,直至连续二次半年沉降量不超过2m

24、m时为止。(三)、沉降点观测方法和观测操作程序。沉降点观测除按上述的观测时间进行外,还要对观测人员、观测用的仪器,每次观测的时间(上午9时以前或下午4时以后)固定,每次观测的时间、顺序、观测仪器的安置位置要固定,而且三角架的三个脚的方向每次也要一致,沉降点上和控制桩上立尺应用竹杆支撑稳定,各点的立尺观测顺序也必须一致,观测时严格按标准的要求进行根本分划线,辅助分划线进行读尺,并用上、中、下三丝读数。而且沉降点观测时还应进行各控制点桩上的闭合测量、或符合测量、或者往返测量。(四)、沉降观测成果的整理。按照沉降观测的要求,对沉降控制桩点的二等水准观测和沉降观测点的原始记录保存完好并成册,对观测成果

25、进行表格化整理,并打印成册,同时绘制沉降观测与荷载、时间、观测量的曲线图。对沉降观测的成果进行分析和说明。(五)、根据设计图纸,沉降观测由业主委托有资质的单位进行观测,并由施测方提供详细的施测方案,观测成果以及全部技术资料。十一、施测平安及仪器管理1、施测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平安帽。2、在施工现场投放根底轴线时,确保架设的经纬仪稳定性。3、首层楼面架设激光垂准仪时,要有人监视不得有东西从轴线洞中掉落打坏仪器。4、操作人员不得从轴线洞口上仰视,以免掉物伤人。5、轴线投测完毕,须将洞上防护盖板复位。6、操作仪器时,同一垂直面上其他工作要注意尽量避开。7、施测人员在施测中应坚守岗位,雨天或强烈阳光下应打伞。仪器架设好,须有专人看护,不得只顾弹线或其他事情,忘记仪器不管。8、施测过程中,要注意旁边的模板或钢管堆,以免仪器被碰撞或倾倒9、所用线坠不能置于不稳定处,以防受碰被晃掉落伤人。10、仪器使用完毕后需立即入箱上锁,由专人负责保管,存放在通风枯燥的室内。11、测量人员应严格遵守仪器测量操作规程作业。12、使用钢尺测距须使尺带平坦,不能扭转折压,测量后应即卷起。13、钢尺使用后外表有污垢及时擦净,长期贮存时,尺带涂油防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测绘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