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XX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docx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464189 上传时间:2018-11-18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0.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XX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XX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XX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XX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docx(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20XX 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 特征码 vCDIdEZExceDjJpCkKCn 20XX 年年会讲话稿:新时代新征程新贡献 在党的十九大即将召开之际,中国法学会法学期刊研究会 20XX 年年会在 xx 隆重举行,我代表中国法学会向年会的召开 表示热烈祝贺,向各位理事和与会代表表示亲切慰问。 法学期刊研究会换届以来,在会长张新宝同志和常务理事 会的带领下,研究会坚持正确的思想政治导向,弘扬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推进学术规范建设,在繁荣法学研究、培养学术 新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升中国法治话语权等方面,发挥 了积极作用,做出了重大理论和学术贡献。随着党的十九大胜 利召开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必将进入新时代、迈向新征程。 面临新时代新形势新任务,法学期刊要发挥更大作用、做出新 的贡献。这里,我讲四点意见,供同志们参考。 第一,法学期刊要为坚持和拓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 路、深化全面依法治国发挥更大作用。 第 2 页 十九大之后的五年在我们党和国家的历史上是一个十分特 殊的历史时期。2019 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2020 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年,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 100 周 年。从这些重大的时间节点和重要的社会变迁上,表明中国社 会主义现代化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踏上新征程,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理念、思

3、想和战略必 将有新发展。我们要深刻把握新时代的新特征,尤其是要深刻 把握新时代法治建设新目标新任务。可以肯定地说,在新时代 新征程,我们党将坚定不移地走奉法强国之路,将继续拓展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将不断深化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 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加快推进社 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作为法学期刊的主编,尤其是核心期 刊的主编,要认真学习、研究十九大精神,提高我们的理论水 平,找准对接十九大精神、引领法学研究、服务法治建设的论 题,组织一批高水平、可持续的研究成果。 第二,法学期刊要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发挥更大 作用。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

4、工作座谈会的 讲话、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国党校工 第 3 页 作会议上的讲话中多次强调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 系。哲学社会科学体系是由一系列分支学科体系构成,法学体 系就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20XX 年 5 月 3 日,习近平总 书记在中国 zd 大学座谈会上就构建中国特色法学体系作出了明 确指示。总书记就一个学科的体系建设提出明确而具体的意见 和要求,法学是唯一的。可见,习近平总书记对法学学科体系 建设和法学发展格外重视和关心。 当前,我国法学体系存在许多突出问题,主要是基础学科 薄弱,传统学科相对滞后,新兴学科开设不足,交叉学科发展 不力。致使现存法学体系

5、不能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 体系的需要。现有法学体系是以现行法律体系为逻辑脉络构成 的,宪法学、行 zd 学、民法学、经济法学、社会法学、刑法学、 诉讼法学等学科划分基本上是根据中国特色法律体系的主要法 律部门而划分的,无法与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目标和实践相适应,必须站在构建法治体 系的角度来反思法学体系建设的问题。现有法学体系缺乏对国 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的统筹思考。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 仅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而且要加快推进全球治理规则、治理 体系乃至治理体制的变革,推进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法治化和 公正化,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而我们现有法学知识和理论锁

6、 定在国内法律思维上,不能适应国内法治和国际法治相统筹的 第 4 页 新形势,难以适应中国作为一个已经站在世界舞台中心的负责 任大国的使命和担当。现有法学体系缺乏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 理体制现代化的智力支持和理论支撑。中国不仅推进国家治理 体系的现代化,而且推进国家治理体制的现代化。国家治理体 系和国家治理体制现代化标志着我国政治文明和法治文明进入 新形态。现有法学体系,特别是法学理论体系还不能够回答由 此引发的新问题、新挑战,不能给国家治理体制的改革提供有 效、管用的学理支撑,例如,面对基因工程、人工智能、大数 据、云计算等法治与科技的新兴领域,面对国家总体安全、公 共政策、网络治理、转型正义

7、、全球正义等法学与其他学科交 叉融合的领域, 还没有形成科学的、有解释力、穿透力、说服 力的理论体系和方法论体系。面对这些问题和挑战,各位主编、 各位理事要反复学习、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哲学社会科 学体系建设和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讲话,学习 中共中央今年发布的关于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的 意见 ,引领法学界开展研讨、集中刊发一批坚持问题导向、回 应总书记要求、推进法学体系建设的好,充分发挥法学期刊在 中国特色法学体系建设这一重大历史任务中的积极作用。 第三,法学期刊要为建设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发挥更大作用。 第 5 页 一个国家的话语体系是由诸多的观念、理论、价值、信念 和实

8、践所组成的思想体系,这些思想体系以民族语言的形式系 统地表达了一个民族在一个时代对他们所言说世界的理解与未 来想象。与此相应,中国特色法治话语体系就是由反映中国法 治实践及经验的理论和信念组成的思想体系和价值信仰体系, 它集中表达了中华民族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亊业中关于法 治的自我理解与融通性理解,担负着探寻法治真理的使命,并 力求在国际法治领域发出自己的声音,形成有分量的法治话语 权。 当前,我们建构中国法治话语体系、掌握话语权的能力仍 显不足,具体表现为我国法学界设罝议题的能力不足、提出标 识性概念的能力不足、参与和主导规则制定的能力不足。总之, 在法治和法学领域, “西强我弱”的局面还

9、没有根本改变,在很 多方面甚至处于“无语”或“失语”状态。这一局面的原因是 多方面的,有语言和国际传播能力方面的问题,有西方受众心 理方面的问题,但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我们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 系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成就和 经验还没有转化为话语优势,我们还没有发展出一种能与西方 自由主义法治话语体系相竞争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话语体 系。针对这种情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争取国际话语权是我们 必须解决好的一个重大问题。争取国际话语权,前提是构建理 第 6 页 论体系和话语体系。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话语体系,不能有 效论证或证成自己的主张和行为,也就谈不上对国际事务的话 语权和支

10、配力。话语权的获得取决于我们能否创造出具有自己 思想内涵、符合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全球化趋势同时又具有感 召力和普遍示范效应的话语体系,即我们能否创造出让世界接 受的思想体系。我们可能不同意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 、福山 的“历史终结论” ,但我们并没有提出同样有世界影响力的理论。 20XX 年 3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 部发表演讲时曾引用拿破仑的一句名言:世上有两种力量:利 剑和思想;从长而论,利剑总是败在思想手下。这正说明产生 思想和形成思想体系、进而形成话语体系具有重大意义。为此, 我国法学要善于提炼标识性概念,打造易于为国际社会所理解 和接受的新概念、新范畴

11、、新表述,引导国际学术界展开研究 和讨论。法学期刊要致力于推进法学理论和法治理论创新,致 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学理论体系和法治理论体系的构建和 发展,致力于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实践故事和理 论成果,为形成中国法治话语体系和话语权,发挥主导者作用。 第四,法学期刊要为科学、公正、正向的法学评价体系发 挥更大作用。 第 7 页 法学研究和法学教育的健康发展和可持续进步离不开科学、 公正、正向的评价,离不开学术评价的激励和纠偏作用。在建 构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过程中,中央提出要建立科学的 评价机制和评价标准,包括学术成果的评价标准、学术人才的 评价标准、学术机构的评价标准、学术平台的

12、评价标准等。教 育部社会科学委员会法学学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法学评议组 正在就这四个方面的标准进行调研和征求意见,并形成了初步 的、供讨论的文件草稿。在法学学术评价方面,法学期刊的作 用是不可替代的。法学是一门政治(或意识形态)性、实践性、 学术性很强的学科。所以,法学的研究成果、学术人物、学术 机构、学术平台的评价,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价值导 向和意识形态导向,即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 持为社会主义服务、为人民服务的方针,褒奖服务党和国家工 作大局、给党和人民的事业帮忙而不是添乱、补台而不是拆台 的优秀作品和优秀学者。其次,要坚持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 褒奖立足国情、贴近实际

13、、深接地气、求真务实的研究成果。 第三,要坚持科学的学术导向,促进法学学术活动和学术成果 的规范化,褒奖具有创新意义的研究范式或研究方法,具有性 或再创性的理论成果,以及资料详实、数据精准、引证规范、 具有学术资源价值的研究成果。 同志们,我注意到本届年会的主题是“法学期刊引领和服 第 8 页 务中国特色杜会主义法治理论研究” ,这个主题很鲜明。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核心要义之 一,与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共同构成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法治国家的鲜明特征。希望大家围 绕这个主题交流思想、互鉴经验、出台新招,共同为本届年会 的圆满成功发挥积极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