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46544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 页数:29 大小:28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wd.劳保服装市场总体趋势研究报告目录第一章中国劳保服装产业概况1第一节劳保服装产品的定义及特点1第二节影响我国劳保服装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2第二章劳保服装行业总体开展概况6第一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市场容量及增长速度6第二节市场区域特性分析6第三节劳保服装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分析7第四节劳保服装产业生命周期分析10第五节生产工艺革新和技术变革11第三章劳保服装产业供给分析14第一节 2005-2008中国劳保服装产量统计分析14第二节我国劳保服装生产厂家区域分布15第三节我国劳保服装产品产量区域分布16第四章劳保服装产业需求分析17第一节 2005-2008中国劳保服装需求统计分析1

2、7第二节中国劳保服装区域市场需求分析18第五章劳保服装市场渠道分析19第一节销售渠道形式分析19第二节销售渠道要素比照19第三节重点企业销售渠道分析19第四节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分析19第六章劳保服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19第一节产业竞争分析理论基础19第二节劳保服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19一、潜在进入者威胁19二、替代品的威胁19三、价格竞争力19第三节行业竞争群组分析19第四节重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19第七章劳保服装产业的产业链分析20第一节劳保服装产业链组成20第二节我国劳保服装产业上游产业分析21第三节我国劳保服装产业下游产业分析22第八章影响2009-2012年中国劳保服装市场开展因素25

3、第一节有利因素25第二节不利因素25第三节政策因素26第四节次贷金融危机影响分析27第九章劳保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分析28第一节劳保服装产品国际市场现状分析28第二节我国劳保服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29第三节劳保服装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30第十章国内劳保服装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35第一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行业利润总额分析35一、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利润总额分析35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析35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35第二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销售毛利率分析35第三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销售利润率分析35第四节 2005-2

4、008年劳保服装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35第五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35第六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产值利税率分析35第十一章中国劳保服装主要生产企业36第一节福州市方亚制衣36第二节福建捷福服装36第三节福州春晖制衣36第四节福州亿恒制衣36第五节福州兴茂制衣36第六节福建省泉州市锦美劳保服装厂36第七节福州宝马服饰36第八节泉州市鲤城亭店劳保用品厂36第九节泉州安康劳保用品36第十节南平市新美劳保服装厂36第十二章 2009-2012年中国劳保服装市场开展趋势预测36第一节产品开展趋势37第二节价格变化趋势37第三节渠道开展趋势37第四节用户需求趋势

5、37第五节服务开展趋势37第十三章劳保服装产业开展前景分析37第一节国际劳保服装产业开展趋势分析37第二节我国劳保服装产业开展趋势分析37第三节未来5年生产预测37第四节未来5年需求预测37第十四章劳保服装市场开展有关建议37第一节营销策略38第二节价格策略38第三节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38第四节促销策略38第五节服务策略38第六节品牌策略38第一章中国劳保服装产业概况第一节 劳保服装产品的定义及特点一、劳保服装产品的定义劳保服装主要是依据人体工程学、技术美学、安全系统工程、服装卫生学、企业形象设计、服装设计学等多项边缘科学设计制造,使劳动者在不同的劳动环境下身体减轻或免遭事故伤害或职业危害,提

6、高作业人员的身体灵敏性及舒适度的防护服装。据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劳动防护用品监视管理规定?,劳保服装可分为特殊劳保服装和一般劳保服装。除特种劳动防护用品目录内的服装如阻燃防护服、防酸工作服、防静电工作服等劳保服装外,其他劳保服装均为一般劳保服装,如军装、制服等。二、劳保服装产品的特点1、在材料的选择、设计和制作方面,劳保服装都要提据不同工作的特定要求,以科学数据为依据,不像普通的服装那样只是个款式问题,或随个人的喜好而定。例如,建筑工人的工作环境和温度条件决定了他们的服装要耐穿,符合其工作性质,用料要考虑到机械性能、保护性能,而且要穿着舒适;执行水上飞行作业的人员所穿的服装要求有一定的保

7、温性能,另一方面又要保证在正常飞行任务时尽可能不使人穿着太热而感觉不适等。2、在管理方面,中国劳动部将劳保服装产品的管理问题归入了安全生产的领域,并对服装的各种性能指标做出指令性的规定。国家和各省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和条例。相应的服装科研机构将劳动防护服作为特殊用途和功能的服装加以研究,分别从服饰材料、设计和构造方面进展广泛的开发,并配合政府安技部门管理鉴定工作。3、在购置方式上,一般大型企业都是由物质部门统一招标,统一组织面料采购,执行统一的服装标准,指定厂家生产,最后由技术监视部门监测合格后,发放到职工手里。第二节 影响我国劳保服装产业的宏观环境分析一、宏观经济开展对劳保服装产业的影响国内经

8、济受经济危机后续影响,国内市场呈现低迷局面。国内市场的不景气,直接影响着国内劳动就业情况。2008年,中国城镇失业率到达9.4%,仅小企业就有67万家被迫关门,约有670万的就业岗位就此蒸发。劳动人数的下降直接导致劳保服装的下游需求萎缩,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我国劳保服装产业的开展。2009年,中国政府为应对经济危机的后续影响,推出一揽子经济刺激方案。在该方案的作用下,中国经济增速逐季加快,投资快速增长,消费需求不断扩大,需求构造明显改善,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显著增强。为确保经济的安康稳定增长,国家新一轮宏观调控政策将以“稳增长、促内需、调构造为宏观调控的 基本取向。在国家政府的大力调控作用

9、下,国内各行业均呈现出一定的复苏迹象。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11月中国经济运行数据再次验证了中国经济的强劲上升态势:11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6%,完毕了连续9个月的同比负增长;11月,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创下2007年中以来的最大增幅。经济危机影响,国内行业领域复苏程度快慢不一,但国内经济均朝着有利方向扭转。2009年中国宏观经济成功走出了自2008年3季度以来深度下滑的低谷,实体经济出现超预期反弹,通胀预期开场抬头,资产价格快速提升,宏观经济景气快速上升,但外需下滑严重。预计全年GDP增长8.6%,贸易顺差较2008年减少874亿美元。

10、另外,2009年1-11月,全国共实现城镇新增就业1013万人,预计全年城镇新增就业人数将超过1100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稳定在4.3%。随着国内经济的逐渐复苏,国内GDP、CPI的增长,劳动就业人数不断增加,这使得劳保服装市场的下游需求不断增大,在一定程度上拉动我国劳保服装市场的开展。二、国家政策对劳保服装产业的影响1、多项国家标准的出台随着国家对安全生产监视管理工作力度地不断加大,我国劳保服装的标准逐渐完善。相关部门先后陆续出台了GB/T13661-1992?一般防护服?、GB/T13459-1992?劳动防护服防寒保暖要求?、GB8965-1998?阻燃防护服?、GB12014?防静电防

11、护服?、GB12799-1991?抗油拒水防护服安全卫生性能要求?、GB16757-1997?X射线防护服?、GB6568.1-2000?带电作业用屏蔽服装?、GB9953-1999?浸水保温服?、GB/T13641-1992?劳动防护服号型?、GB/T14312-1993?防水服通用技术条件?、GB15701-1995?焊接防护服?、GB17956-2000?防尘服?LD5-1991?防砸背甲?、LD58-1994?森林防火服?、LD63-1994?劳保羽绒服?LD86-1996?100KeV以下辐射防护服?等标准,对多行业领域的劳保服装进展标准化管理。这些标准的出台为我国劳保服装市场的标准

12、开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2、劳动防护用品监视管理规定为加强和标准我国劳保服装的生产、检验、经营和使用的监视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安康,根据安全生产法及有关法律、行政法规,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监视管理规定。该规定的出台,系统完善了我国劳保服装从生产到使用各环节的监视管理措施,对我国劳保服装市场的开展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3、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为了加强劳动防护用品的管理,保障劳动者的安全与安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和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劳动部制定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国内劳保服装的研制、生产、经营、发放、使用和质量检验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劳动防护用品管理规定。该规

13、定的实施有利于我国劳保服装各环节的完善,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劳保服装产业的开展。4、劳动保护产业相关政策国家劳动部公布了“劳动科学与安全科技开展、“九五方案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文件指出,劳动保护产业要确定出明确的开展方向;劳动保护产业在产品质量、品种方面要有较大的开展,并形成相当的规模和体系。我国劳保服装将在这些政策与规划的指导下,将取得长远的开展。三、社会文化对劳保服装产业的影响我国的劳保服装市场形成较早。解放后,由于国家对劳动保护较为重视,许多国营企业都免费向职工发放劳保服装,使我国劳保服装生产和营销企业都得到了较快的开展。近年来,随着国民经济与社会文化的开展,国内企业及劳动者对安全意识

14、有了进一步的提高,这增加了市场对劳保服装的需求,另外,中国参加世贸组织以后,许多国际先进劳保服装及劳工安康保护标准,逐渐被国内企业及用户所认知,促进了我国劳保服装的开展。与此同时,我国劳动保护法规的逐步完善,企业劳动保护措施的日渐标准,将有效推动劳保服装市场的开展。另外,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开展,从业人员审美意识的提高,劳动者对劳保服装的款式、舒适性等方面的要求越来越高。总体来说,社会文化的开展,将提高国家、企业以及劳动者对劳保服装产业的认识,带动整个劳保服装产业的开展。四、技术因素对劳保服装产业的影响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以及劳动者自我保护意识的增强,劳保服装行业取得了一定程度的开展。劳保服装

15、作为一种特殊的服装类别,其产品质量和性能直接关系到劳动者的自身安全,而技术因素是决定劳保服装产品质量和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而目前国内的劳保服装功能较单一,劳保服装科技含量较低成为该行业开展较慢的主要因素之一。另外,我国劳保服装在外观和穿着舒适度方面与兴旺国家也存在比较明显的差距,国内劳保服装存在款式陈旧,色彩单一,做工不精,这也是目前国内劳保服装行业存在的一个重要难题。以上情况充分反映出我国在劳保服装面料加工、产品设计以及新功能开发等技术方面存在一定的缺乏,国内劳保服装行业要想得到长远的开展,需加快面料、设计、新功能开发等方面的开展速度,从而缩小与兴旺国家劳保服装产业之间的差距。第二章劳保服装

16、行业总体开展概况第一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市场容量及增长速度2005-2008年中国劳保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增长情况单位:千元第二节 市场区域特性分析1、上游产业区域分布不均劳保服装的上游产业主要为纺织业,我国纺织业具有明显的区域分布特征,仅山东、江苏、浙江、福建、广东、上海这五省一市就集中全国76.38%的规模以上纺织企业。2、生产企业区域特征明显上游产业的区域集中特征决定了我国劳保服装的生产加工企业也具备了相似的区域特征,国内的劳保服装生产加工企业也主要集中在华东地区的江苏、浙江、山东等地,目前华东地区的企业数量占比约为45.6%。3、消费市场分布较广劳保服装应用比较广泛,涉及的下游

17、行业较多,有电力、冶金、石油、化工、水泥、建筑、交通等,其消费市场分布较广,遍布国内各省市及国外市场。从国内劳保服装下游企业的总体分布来看,华东等沿海地区仍是主要的消费市场。第三节 劳保服装产业企业数量和规模分析2005-2008年我国劳保服装产业企业数量单位:个我国劳保服装产业集中度分析2008年,规模企业主营业务收入的市场份额约占全行业收入的36.78%,按订单生产企业占63.22%。2008年规模企业资产总计占全行业的42.91%,按订单生产企业占57.09%,这说明了劳保服装市场的整体集中度偏低。第四节 劳保服装产业生命周期分析我国劳保服装行业目前处于市场开展期。尽管国内生产企业数量较

18、多,但以中小型企业为主,大多数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品牌影响力不强,产品以普通型的劳保服装为主,功能型劳保服装还比较欠缺。随着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内会有新的竞争者参加,一些国外品牌开场进入我国抢夺市场,我国劳保服装市场竞争的剧烈程度有加剧趋势,未来国内劳保服装市场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我国劳保服装所处生命周期第五节 生产工艺革新和技术变革目前,国内劳保服装技术水平比较低,中小型企业的劳保服装仅仅是一种制服,保护性比较差。而进入中国市场的国外劳保企业如美国杜邦公司、英国JSP等企业的技术比较先进,有些进口防护服重量低于200克,既透气又柔软,可以防尘、防腐蚀、防液体渗透、还能防辐射,可以用于水泥生

19、产、化学物质生产运输、污染地清洁、金属处理、油罐清洗等多种行业,甚至包括核电站维护,在功能方面比国内劳保服装先进很多。从中国专利网上得到的数据也可以看出,我国劳保服装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较少,这些专利主要集中在产品的设计及产品新功能的研发方面。我国有关劳保服装行业获得专利情况申请日期专利号专利名称2008-06-16200820081346.9一种劳保服2009-01-23200920113456.3劳保服装2008-04-14200810023426.3一种拒水拒油的劳保服装信息来源:中国专利局1一种劳保服专利名称一种劳保服申请号/专利号200820081346.9专利介绍一种劳保服,主要

20、适于煤矿工人穿用,其劳保裤的裤筒下段是双层裤筒,双层裤筒的内、外层之间连接在一起,在与胶靴佩穿时外层裤筒可套盖在靴筒上,有效防止矿渣掉落到胶靴内;在与矮帮劳动鞋佩穿时内层裤筒的裤口可束紧,能阻止井巷冷风吹入裤内;与上述劳保裤配套的劳保衣可采用直立式衣领或折叠式普通衣领,立领式劳保衣可更加有效防止矿渣、淋水掉落到衣领内,并提高了劳保衣的保暖性能。申请日2008-06-16公开日2009-04-15申请人/专利权人陈武彬申请人地址655004云南省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高家村村委会高家村小组创造设计人陈武彬专利代理机构昆明正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代理人陈左分类号A41D13/00(2006.01)I2

21、劳保服装专利名称劳保服装申请号/专利号200920113456.3专利介绍该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劳保服装,属于服装技术领域,它由扣子、拉链下止、拉链头、拉链齿、袖子、袋子组成,其特征在于服装衣领处留有拉链齿、拉链下止、拉链头构成的拉链与衣身连接,工人上班时可把服装穿上,工作完毕(下班)之后,把拉链头拉开拉链齿,脱离拉链下止,把衣领拆开,投入洗衣机中清洗晒干后可重新通过拉动拉链头装上即可,或将备用的衣领通过拉动拉链头装上即可,其有益效果设计简单,使用方便,具有实用性。申请日2009-01-23公开日2009-12-16申请人/专利权人邱民强申请人地址324004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巨化居委会滨一村9

22、幢502室创造设计人邱民强分类号A41D13/00(2006.01)I3一种拒水拒油的劳保服装专利名称一种拒水拒油的劳保服装申请号/专利号200810023426.3专利介绍本创造方案一种拒水拒油的劳保服装,其特征是采用不含PFOA、PFOA类边缘物质及其前驱体物质的拒水拒油剂“ASAHIGUARD E-SERIES通过后整理使面料具有拒水、拒油功能,再用该面料制成劳保服装,不但具有拒水、拒油功能,因其不含PFOA、PFOA类边缘物质及其前驱体物质,还具备高度环保,且功能持久,不会随使用次数增加而减弱,该面料可广泛用于制作成各种需要拒水、拒油特性的服装。申请日2008-04-14公开日2008

23、08-27申请人/专利权人江苏华佳丝绸申请人地址215227江苏省吴江市盛泽镇坛丘丝厂路12号创造设计人王春花分类号A41D13/00(2006.01)I第三章劳保服装产业供给分析第一节 2005-2008中国劳保服装产量统计分析2005-2008年我国劳保服装产量情况单位:万套第二节 我国劳保服装生产厂家区域分布我国劳保服装生产企业较多,但大局部企业的生产规模较小,国内市场上目前还缺乏大型的龙头企业,行业集中度较低。从生产厂家的区域分布来看,目前国内劳保服装生产厂家主要分布在华东地区,企业数量占比约为45.6%,其次是华中地区的湖北、河南等地,企业数量占比约为15.8%。我国劳保服装生产企

24、业区域分布情况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第三节 我国劳保服装产品产量区域分布2008年我国劳保服装产量为1000万多套,主要集中在浙江、上海、湖北、山东等地区。2008年我国劳保服装产量区域分布情况第四章 劳保服装产业需求分析第一节 2005-2008中国劳保服装需求统计分析一直以来,西方工业兴旺国家在劳动保护方面执行得比较好,其劳工的安康防护标准指标高、规那么细,我国参加世贸组织后逐渐与西方兴旺国家接轨,促进了劳保用品的开展,带动了劳保服装市场需求的增长,但增长幅度仍不是很大。2008年下半年,受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我国劳保服装的主要消费行业如电力、化工、电子、矿产等行业均受到明显冲击,

25、企业普遍出现资金周转困难,直接导致企业对劳保服装的资金投入下降。2008年,我国劳保服装的需求量在前几年的连续增长后出现萎缩现象。2005-2008年中国劳保服装需求量单位:万套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第二节 中国劳保服装区域市场需求分析劳保服装的需求市场主要和下游的化工、电力、电子、机械设备、矿产等行业企业的分布有关。由于行业分布区域广泛,劳保服装需求市场的地域特性不是特别突出。在工业兴旺的华东、华南、华北、东北等地区,需求量相对大。另外,由于体制等原因,劳保服装的市场需求和企业性质有一定关系。相对来说,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对劳保用品采购相对正规,采购数量也比较大。私营企业往往在劳保产品

26、的采购商压缩资金。国内劳保服装区域市场需求分布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第五章劳保服装市场渠道分析第一节 销售渠道形式分析第二节 销售渠道要素比照第三节 重点企业销售渠道分析第四节 各区域市场主要代理商情况分析第六章劳保服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第一节 产业竞争分析理论基础第二节 劳保服装产业竞争格局分析一、潜在进入者威胁二、替代品的威胁三、价格竞争力第三节 行业竞争群组分析第四节 重点企业竞争优势分析第七章劳保服装产业的产业链分析第一节 劳保服装产业链组成劳保服装产业链的上游产业主要为纺织面料产业,中游产业为劳保服装加工产业,下游产业为煤炭、石油化工、建筑等对劳保服装有大量需求的产业。劳保服装

27、产业链构成形式合成纤维劳保服装加工上游中游下游销售渠道纺织面料天然纤维煤碳产业化工产业建筑产业其他产业经销代理电子商务第二节 我国劳保服装产业上游产业分析2009年1-10月份,国内面料纺织行业累计坯布的产量到达了459.29亿米,同比上升了3%。同时,中国服装面料市场容量位居世界第一。近年来,我国年均消耗服装面料超过250亿米,共进口各类面料50亿米左右,以档次较高的化纤制品和毛制品为主。其中,国内大局部劳保服装所需的纺织面料,已 基本实现外乡化,并且国内有相当一局部功能性面料用于出口。目前,国内功能性纺织品的需求突破500亿元人民币,并且呈现出稳定增长的态势。随着功能性纺织品市场的不断扩大

28、将有效带动功能性面料的研发与使用。据调查,国内有61%的功能性面料生产商为外销企业,其功能性面料主要销往美国、欧洲和日本等兴旺国家及地区,国内功能性面料生产企业市场开展空间较大。但是应该注意的是,虽然国内面料行业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国内面料的质量、知名度和价格与兴旺国家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面料行业呈现出一方面是面料产量居世界第一,另一方面却大量进口高档面料的为难局面,特别是国内特种功能性面料,如防阻燃,防油拒水等功能性面料在生产水平、产品质量及产品的稳定性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之间的差距较大。面对巨大的市场机遇,国内的功能性面料生产企业还需继续努力,完善产品品质。第三节 我国劳保服装产业下

29、游产业分析国内劳保服装下游产业众多,其中煤矿、化工、建筑等行业是使用劳保服装的使用大户。2009年,随着国内经济形势的好转及国家政策的有力扶持,煤炭、化工、建筑等行业取得了较快的开展。一、煤炭产业2009年,国内煤炭行业在经历全球经济危机的影响之后,已逐步走出低谷,恢复较快增长。2009年1-11月,我国原煤产量达27.05亿吨,同比增长12.61%。11月份,我国煤炭单月产量到达2.89亿吨,创出历史新高,同比增长为26.3%。同时,煤炭行业的从业人数也在逐年增加,2005年,煤炭行业从业人数为420.8万人,2006年,上升到445.3万人,2007年为 552万人,2008年,该数字已到

30、达570.7万人。从目前煤炭行业的开展状况来看,该数字仍有上升趋势。2005-2008年我国煤炭行业从业人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二、化工产业2009年,国内化工行业前三季度累计实现总产值4.68万亿元,同比下降7.9%。分月来看,国内化工产业单月产值保持稳定增长,特别是从2009年9月以后,化工产业单月产值同比增速呈现加速上扬态势。国内化工企业大多数为资源和劳动密集型企业。我国仅石油和化工行业(化学原料及制品、化纤、橡胶、塑料)的从业人员就到达500万人,仅国有及规模以上的化学原料及制品生产企业就有200多万人。单就涂料行业来说,我国规模以上涂料企业的职工总数已突破16万人

31、而且近三年来,我国涂料行业的从业人数保持稳定的增长率。三、建筑产业建筑业是我国重要的支柱产业,其增加值占GDP比重的7%。截止到2009年10月,全国建筑产业总产值增速达23.9%,利润总额到达1206.4亿元,同比增幅为44.5%,建筑产业逐步走出低谷。建筑产业形势的逐渐好转,将促进建筑业就业人数的增加。据统计,建筑产业的从业人数已占到全社会从业人数的4.8%,2009年仅安徽省建筑业企业的从业人数就到达176.6 万人。建筑产业规模的扩大,带动了建筑业从业人数的增加,同时也带动了从业人员对劳保产品的需求。2005-2008年我国建筑行业从业人数单位:万人数据来源:中国市场调查研究中心总体

32、来说,2009年随着经济形势的好转,劳保服装产业的下游行业如煤炭、化工、建筑等产业逐步呈现复苏迹象,下游市场的兴旺将有效促进劳保服装的市场需求,带动劳保服装产业的开展。第八章 影响2009-2012年中国劳保服装市场开展因素第一节 有利因素一、经济的开展促使下游需求不断增大随着国民经济的开展,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尤其是中国将为世界制造业的中心,种种因素都将促使就业人数不断增加,就业人数的增加将直接导致对劳保服装需求的增大。另外,随着世界总人口的增加和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各国对劳保服装的需求也会不断增加。二、市场逐步完善和标准我国劳动保护规那么也将逐步完善,市场标准化已经势在必行。为标准和整治劳保

33、服装及用品市场,局部省市已经在近期着手对辖区内的劳保服装及用品市场进展彻底摸底调查和标准整治,并将引入“准入制度以整顿市场。这将有利于劳保服装市场的标准开展。第二节 不利因素一、科技含量不高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劳保服装的时尚化、科技化已开场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目前,世界市场对劳保服装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往往要求种种复合性功能,既要防尘、防水,又要透气;既要结实、耐磨、使用寿命长,又要轻便柔软,这就要求劳保服装的面料必须经过特殊处理和参加稳定剂。对于这些不断提升的市场需求,都需要用开展劳保服装高科技来应对,而决不是仅仅依靠价格优势就能取胜的。但是,目前我国劳保服装在外观和穿着舒适

34、度方面与兴旺国家的产品都存在着比较明显的差距。国产劳保服装和劳防用品的科技含量不高成为了阻碍这个行业开展的主要原因之一。二、非法经营者较多由于劳防用品的发放形式发生了转变,使质量有保证的劳保服装及用品市场的开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同时,小型的个体劳防用品店逐渐增多,一些廉价但质量低下的劳保服装强烈地冲击着通过正规渠道进货的高价优质劳保服装,扰乱了市场秩序。第三节 政策因素近年来,国家和地方逐步采取一些劳保用品、服装方面的政策措施,以促进展业的开展。主要表达在:一、为加强和标准劳动防护用品的监视管理,保障从业人员的安全与安康,国家安全生产监视管理总局于2005年7月22日公布了?劳动防护用品监视管

35、理规定?,其中对劳动防护用品的生产、检验、经营做了明确的规定,标准了市场秩序,有利于劳保服装行业的安康开展和良性竞争。二、云南省将对生产、销售劳保服装及用品的单位进展资格审查,按照定点生产、定点经营的原那么,换发新的?云南省劳动防护用品定点生产、销售许可证?。通过审查与换发,市场“终端将得到严格的掌控:新证换发后,有关部门将依据相应的法规严厉执法,建设严格的生产和销售的准入制度,对劳保服装及用品的质量严格把关,并将联同公安、工商等监管部门,共同发力,不断加强监管力度,坚决取缔非法经营和假冒伪劣商品,以净化劳保服装及用品市场,使其切实保证劳动者的安全。三、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市场的不利变化

36、缓解出口企业承受的压力,国家屡次调整纺织和服装产品的出口退税率,这有利于缓解企业的资金压力,提高劳保服装企业的盈利水平。第四节 次贷金融危机影响分析2008年下半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纺织工业造成严重影响,其直接后果之是国际纺织品市场需求萎缩,进出口额大幅度下降。美国市场直在中国纺织品服装出口中占据重要地位,支撑着众多国内纺织企业的出口贸易。随着金融危机渐进向实体经济扩张,美国失业人口逐步增加,美国消费者需求持续呈下降趋势。由于欧洲经济对美国经济的过度依赖,德国、英国等国家,相继出现经济萎缩、消费者需求缺乏的现象。我国纺织工业陷入多年未见的困境。劳保服装业作为纺织业的一个较大的细粉市场,

37、也受到了不小的冲击,订单直线下滑,企业经营困难、亏损增加,劳保服装业出现了负增长。第九章劳保服装产业国际市场分析第一节 劳保服装产品国际市场现状分析劳保服装随着世界工业化而产生,在欧美等日等工业兴旺国家,其下游市场已经相当成熟。这些国家的纺织服装业配套技术相对完善,生产的劳保服装在功能、款式、舒适度等方面都要领先于开展中国家。在这些兴旺国家,许多企业已经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品牌,如美国杜邦、Indura、英国JSP、法国巴固等。随着世界制造中心向亚太地区转移,西方兴旺国家的成熟劳保服装品牌,一方面以高价打入开展中国家的高端市场,另一方面兴旺国家从开展中国家大量低价进口劳保服装。中国是世界最大的纺织

38、服装出口国,劳保服装每年有大量出口。但目前中国的出口市场也受到其他开展中国家的竞争威胁,东盟国家的劳保服装出口增长迅速,如越南2006年前8个月,劳保服装出口386万套,出口总额到达2075万美元,同比数量增长167%,金额增长125.6%。中国的人力本钱逐渐上升,和东盟等开展中国家相比,人力本钱优势逐渐下降,逼迫中国结合技术优势来争夺世界市场。总体来看,兴旺国家在劳保服装技术上将继续引领世界先进水平,带动世界劳保服装增强防护功能和穿着舒适性,提升款式的美观程度。在市场空间上,兴旺国家已经接近饱和,市场开展空间有限。在开展中国家,由于劳动保护的观念相对薄弱,政府和社会机构对劳动保护监视体制不完

39、善,以致企业对劳保服装的资金投入要远低于兴旺国家。但从长远来看,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开展中国家是拉动市场上升的主要力量。第二节 我国劳保服装企业进入国际市场的方式我国一直是纺织服装出口大国,劳保服装每年的出口量也非常大。2008年经济危机严重影响我国劳保服装的出口,国家连续实施降低出口关税,以示支持。国内劳保服装企业大局部都有进入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如河北金广源集团的劳保服装和安全工作鞋100%都是出口,出口地有英国、美国、加拿大、德国、日本、意大利、香港等国家和地区。各个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方式主要是通过自身或有进出口权的公司,将产品出口到国外的劳保服装贸易公司,再销售到终端市场。一些没有出口资质

40、的小型劳保服装公司,一般通过有出口资质的服装公司将出口海外市场。出口前需要先对产品进展报关检疫装船,由船运公司负责运输到海外贸易公司指定港口。这种普通的贸易形式是国内劳保服装出口企业的主要出口方式。另外,来料加工、进料加工也是我国劳保服装出口方式的有力补充。一些企业通过这种模式进展给国外品牌进展劳保服装OEM生产。由于国内的劳动力本钱、环境保护本钱等有上升趋势,不少国内服装公司已经有在越南、缅甸等临近开展中国家建设国外生产基地,从而实现产品的出口销售。在劳保服装行业,国内企业也有向外投资的趋势。第三节 劳保服装产品进出口形势分析劳保服装产品国内市场开展不是很标准,消费市场未真正翻开。生产企业数

41、量众多,而真正高端的品牌很少,功能性劳保服装产品不成熟,产品以一般型劳保服装为主。其原因和我国高性能面料的研发生产落后于兴旺国家有关。但我国服装加工业兴旺,生产本钱低,我国劳保服装在国际市场有较大的本钱优势。2007年我国劳保服装出口增长较大,但2008年,受国际经济危机影响,我国出口劳保服装在数量和价格上都出现下降趋势。目前,国际经济危机仍在持续,我国劳保服装出口形式也比较低迷,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在世界各大服装出口大国中,我国是纺织服装产业配套相对齐全,技术开展比较完善的国家,并且服装加工具有一定的本钱优势,因此,我国的劳保服装的国际市场前景看好。劳保服装产品在海关统计分类中隶属的海关编码

42、为62032300类释意为合成纤维制男式便服套装。从下边海关数据可以看出,2005年到2008年,我国这类产品的2007年出口增长形势喜人,到达历年出口量峰值。2008年的出口量萎缩,同比下降18.04%。2005-2008年我国合成纤维制男式便服套装含劳保服装出口数量情况单位:套数据来源:中国海关我国因功能性面料技术尚不如兴旺欧美日等兴旺国家,一局部高端劳保服装产品仍需要从国外进口。从该类产品的进口来看,2008年进口量到达近几年的历史最低点,仅为577128套,同比2007年下降34.76%。2007年进口量为国内近几年最高,达884582套。2008年进口数量的下降主要是由于经济危机对国

43、内工业产生明显影响,尤其是使用高性能劳保服装较多的化工、电子、机械、能源等行业影响明显,资金周转一度比较困难,影响企业对劳保服装的购置投入。2005-2008年中国合成纤维制男式便服套装含劳保服装进口数量情况单位:套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8中国合成纤维制男式便服套装含劳保服装出口国家单位:套数据来源:中国海关2008中国合成纤维制男式便服套装含劳保服装进口国家单位:套数据来源:中国海关第十章 国内劳保服装主要生产企业盈利能力比较分析第一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行业利润总额分析一、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利润总额分析二、不同规模企业利润总额分析三、不同所有制企业利润总额比较分析

44、第二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销售毛利率分析第三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销售利润率分析第四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总资产利润率分析第五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净资产利润率分析第六节 2005-2008年劳保服装产业产值利税率分析第十一章 中国劳保服装主要生产企业第一节 福州市方亚制衣第二节 福建捷福服装第三节 福州春晖制衣第四节 福州亿恒制衣第五节 福州兴茂制衣第六节 福建省泉州市锦美劳保服装厂第七节 福州宝马服饰第八节 泉州市鲤城亭店劳保用品厂第九节 泉州安康劳保用品第十节 南平市新美劳保服装厂第十二章 2009-2012年中国劳保服装市场开展趋势预测第一节 产品开展趋势第二节 价格变化趋势第三节 渠道开展趋势第四节 用户需求趋势第五节 服务开展趋势第十三章劳保服装产业开展前景分析第一节 国际劳保服装产业开展趋势分析第二节 我国劳保服装产业开展趋势分析第三节 未来5年生产预测第四节 未来5年需求预测第十四章 劳保服装市场开展有关建议第一节 营销策略第二节 价格策略第三节 渠道建设与管理策略第四节 促销策略第五节 服务策略第六节 品牌策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纺织服装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