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5805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79 大小:683.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十五五”电网规划报告1 .前言31.1 编制目的及意义31.2 规划范围及年限31.3 编制依据42 .乡村电网发展概况62.1 基本情况62.2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设与改造情况132.3 3乡村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163 .乡村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203.1 新形势下乡村电网现状203.2 新形势下乡村电网存在的问题203.3 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发展要求214 .电力需求预测231. 1地区经济发展趋势234. 2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235. 3用电量和用电负荷预测256. 4分压分区网供负荷预测305 .发展目标和原则335.1指导思想335.2规划目标345.3技术原则375.

2、4建设重点446 .规划方案及规模466.1 110千伏电网规划466.2 35千伏电网规划506.3 10千伏电网规划577 .乡村电气化专项工程(不属于)678 .投资估算与投资分析678.1 投资估算依据678.2 基建投资估算688.3 对电价影响分析699 .规划成效分析719.1 农村电网整体规划效果719.2 经济效益分析739.3 社会效益分析7410 .结论及建议7610.1 电量及负荷预测7610.2 高压配电网规划7610.3 中压配电网规划7610.4 投资估算7710.5 工作建议771 .前言1.1 编制目的及意义配电网是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区重要的基础设施,配

3、电网为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优质的电力供应。配电网规划是配电网建设的重要指引和依据。根据市供电公司对配电网规划管理工作安排,结合用电需求增长形势,完善配电网规划建设方案,进一步梳理优化规划项目,对于更好地引导20252035年配电网建设,保障配电网可靠供电,促进配电网发展质量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强化规划引领作用,提升配电网精准规划水平,促进电网精准投资,加快构建现代配电网,加强电网规划和县经济发展规划的互动,保证“十五五”配电网规划确定的规划目标及规划成果的实现,适应国家电网公司“一强三优”的企业发展战略要求,本着落实国家“三农”政策,践行“四个服务”宗旨,以实现城乡电力均等

4、化进程、满足全面实现小康社会对农村电力保障的要求为出发点,特开展县“十五五”乡村电网规划工作。1. 2规划范围及年限1.1.1 规划电压等级规划电压等级为11。千伏以下各级电网,包括11。千伏、35千伏、10(20、6)千伏、0.38千伏。1.1.2 规划内容规划项目包括新建、扩建及扩展性的改造项目。扩展性改造项目包括改变生产能力、改变电压等级、改变网络结构、改变通道资源使用方式,以及因系统参数、设备标准变化而实施的设备整体更换。整站、整变、整线、整间隔改造项目纳入扩展性改造。随一次电网建设改造之外的相关投资单独计列。1.1.3 规划年限基准年为2019年,规划年限为20252030年,202

5、5年为计划执行年,规划水平年为2030年,远景展望至2035年。规划期内按照要求逐年规划工程规模和投资,其中110千伏和35千伏电网要求20252035年逐年细化到工程项目,10千伏及以下电网要求20252022年细化到工程项目,2023-203。年以县(区、市)为单位,按项目属性打包。1. 3编制依据1.1.1 城乡总体规划、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1)县城市总体规划(2013-2030),省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2018年1月;(2)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四五”规划,2016年。1.1.2 电网规划、设计和运行应遵循的有关规程规范和规定(1)电力安全事故应急处置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第599

6、号令);(2)城市电力规划规范(GB/T50293-1999),建设部,1999年;(3)农村电力网规划设计导则(DL/T5118-2010),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2010年1月;(4)农网建设与改造技术导则(Q/GDW462-2010);(5)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Q/GDW738-2012),国家电网公司,2013年;(6)配网典型供电模式国网发策部,2014年。1.1.3 其它与配电网规划相关的资料(1)国网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中低压配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指导意见的通知;(2)国网省电力公司配电网规划指导意见;(3)国网省电力公司关于印发中低压配电网项目安排指导意见的通知;(4

7、)电网规划建设改造技术原则;(5)关于开展2018-2022年配电网滚动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6)国网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下达20182025年电网建设项目里程碑计划的通知;(7)国网省电力有限公司关于进一步加强电网精准投资的指导意见。2.乡村电网发展概况2.1 基本情况2.1.1 经济社会发展情况2.1.1.1 县2019年经济社会情况县国土面积1752.3平方公里,2019年GDP达到170亿元,年末在册户籍总人口19.1万人,人均GDP达到8.72万元/人,城镇化率为33.66%o表2-12019年县供电企业概况年份土地面积(平方公里)GDP(亿元)年末总人口(万元)人均GDP(万元/人)

8、城镇化率()20191752.317019.58.7233.662.1.1.2 交通区位县地理如图2-1所示,其坐标介于东经11l14,-Illo52,北纬30。53,31。22,之间。位于省西部、居市之东北。县地理如图2-1所示,其坐标介于东经Hl。14,-Illo图2-1县地理位置图县鸣凤镇东距省会武汉市355公里,西南距市117公里。县域之东、东南与荆门市、县毗邻,西南、西与夷陵区为邻,北与保康县、南漳县接壤,素有“西蜀门户、荆襄要冲”之称,是三峡移民重点安置区之一,为全省唯一整体不对外开放县。四邻边界总长327.06公里。境内东西横距6L3公里,南北纵距54公里。区位优越,交通便捷。距

9、市区和三峡坝区1。公里,距三峡国际机场和长江港运码头90公里,距焦枝铁路当阳站38公里。远当国防公路、宜保路、南远路3条省线贯穿全境,与宜黄高速公路、三峡机场、港、火车站相连。2.1.1.3行政区划和人口县共辖6个镇,1个乡,13条街道,102个村、15个居委会。图2-2县行政区划示意图1.1.1.4 气候特点属亚热带大陆季风气候,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216,年太阳辐射80107千卡/ku?,年日照时数为:1878.5小时。主要气候特点是:年平均气温,降水、日照均正常。年降水量为1040.0毫米。其时空分布为:冬、秋季雨水少,春、夏季降水多;夏季降水强为122天

10、年降水量为1040.0毫米,比历年平均偏少13.0毫米。最长连续降水日数10天,出现在7月16-25日,累计降水量237.8毫米;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27天,出现在11月16日一12月12日。1.1.1.5 资源概况自然资源丰富,全县森林面积162万亩,森林覆盖率达74%,人均占有林地9亩,是有名的“林海”,是中国红发薄皮马尾松的采种基地,是中国造林绿化先进单位,也是“省绿化达标第一县”。活立木蓄积量达330万立方米,有天然氧吧之称。水能蕴藏量10万千瓦,矿产资源丰富,已探明矿产7大类23种,其中磷矿石保有储量15.8亿吨,煤炭保有储量1900万吨,紫砂陶储量5亿吨,铜、铅、锌等金属矿藏和陶土

11、硅石、石灰石、白云石等非金属矿藏也广为分布。鹿苑茶、鸣凤米、花菇和鸣凤冲菜四大名优特产饮誉海内外。工业上以磷化工业、新型建材业、机械加工业、农产品加工业为主导产业和农业上以优质米、食用菌、桑蚕、草食畜为主导产业。2 .1.2供电企业及供区电网发展概况3 .1.2.1县供电公司概况截止2019年底,国网县供电公司管辖供电人口19.1万人,供电面积717平方公里,全社会用电量8.71亿千瓦时,售电量6.05亿千瓦时(不含大客户),供电最大负荷152.1兆瓦,供电可靠率99.84%,110(66)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3.39%,10千伏及以下综合线损率5.48%,综合电压合格率99.84%,一户一

12、表率100%,用户数为78534户,户均配变容量2.34千伏安。表2-22019年县供电企业概况供电面积(km2)供电人口(万人)售电量(亿kWh)供电可靠率RS-3(%)IlO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IOkV及以下综合线损率(%)综合电压合格率(%)一户一表率(%)用户数(万户)户均配变容量(kVA)71718.86.0599.843.395.4899.841007.852.342. 1.2.2电网现状2.1.1.1.1 110(66)千伏电网截止至U2019年底,县内由2座22。千伏变电站与5座110千伏变电站组成的高压电网覆盖全县,网络结构主要单链结构。县110千伏公用变电站5座,主变9

13、台,变电容量总计289.3千伏安;共有110千伏供电线路9条,线路总长117.47公里,单链结构,均为架空线路。表2-32019年县110(66)kV变电站综合情况类型电压等级(kV)变电站座数(座)公用变电站建设型式(座)主变台数(台)可扩建主变台数(台)变电容量(MVA)可扩建变电容量(MVA)10(20)kV馈出线间隔(个)(公用)公用专用全户内半户外全户外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间隔总数剩余间隔数合计110(66)51005923O289.350150O5117C110(66)20002301O90O50O212D110(66)31003622O199.350100O3015表

14、2-42019年县IlO(66)kV线路情况类型线路总条数(条)线路总长度(km)架空线路长度(km)电缆线路长度(km)电缆化率()合计9117.47117.47O0.00C39.069.06OOD6108.41108.41OO旧重线JLGIA-30035.7至董家河I旧县变I180*2MVAIl佐家坪变31.5+6.3MVA28.0z0sr91塞欲2.gtzlrt11xz笑亘.!8sg0ZTrfn当亘军国安远线LG:,S1远安变II63180MVAI远城一回-2X240/1.68远城二回-2X240/1.81当石线-240.150/16.426至岩叟庙I石头店变31.5+40MVA城石线L

15、GJ-240/19.56A吉星化工2*25吉星化工线-300/3.6I城东变II50MVAI图2-32019年县110(66)kV电网结构示意图2.1.1.1.2 35千伏电网现状截至2019年底,县35千伏变电站18座,主变29台、变电容量171.45兆伏安。其中35千伏公用变电站7座,主变12台,变电容量68.35兆伏安;35千伏专用变电站11座,主变17台,变电容量103.1兆伏安。35千伏公用供电线路17条,总长202.21km,均为架空线路,其中单链10条,单环网。条,单辐射7条。表2-52019年县35kV变电站综合情况表类型电压等级(kV)变电站座数(座)公用变电站建设型式(座)

16、主变台数(台)可扩建主变台数(台)变电容量(MVA)可扩建变电容量(MVA)10(20)kV馈出线间隔(个)(公用)公用专用全户内半户外全户外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公用专用间隔总数剩余间隔数合计3571100712172068.35103.17.0505521C35020000300012.820000D357900712142068.3590.287.0505521表2-62019年县35kV线路综合情况表类型线路总条数(条)线路总长度(km)架空线路长度(km)电缆线路长度(km)运行30年以上线路长度(km)电缆化率(%)C00.000.000.000.000.00D17202.212

17、02.210.0095.050.00合计17202.21202.210.0095.050.002.1.1.1.3 10千伏电网现状2019年,县10千伏公用架空线路共64条,总长度1060.674公里,平均供电半径为9.95公里,平均装接配变容量3.17兆伏安/条,线路装接配变容量超过12兆伏安的有1条,架空线路绝缘化率20.88%,电缆化率2.06%。10千伏专用线路23条,总长度49.8公里。架空网络以单辐射为主,占比31.82%;其次是单联络,占比53.18%,最后是多联络,占比15%。2019年县10千伏公用配变1322台,容量170.895兆伏安,其中高损配变2。台;专用配变383台

18、容量160.256兆伏安。公用配电设施中有箱变64座、柱上变1258台,容量分别为39.76兆伏安、131.135兆伏安。智能电表86088块,覆盖率100%。际下:=s-=-4三l图2-52019年县IOKV电网线路拓扑图C类区域单辐射线路占比为50%,多联络占比为15%,单联络线路占比35%;D类区域单辐射线路占比为81.82%,单联络线路占比18.18%o2. 1.2.3各类供电区概况依据配电网规划设计技术导则,结合县总体规划,县分为C类和D类两个供区。表2-72019年县供电分区概况编号类型供电面积(km2)全社会用电量(万kWh)全社会最大负荷(MW)负荷密度(MWkm2)供电可靠

19、性用户数(万户)户均配变容量(kVA)二级及以上重要用户数(户)RS-3(%)户均停电时间(小时)1C2720381.467.172.48899.846.131.844.0402D69066718.684.930.12399.8418.46.011.6123合计71787100152.10.2127.852.342C类供电区面积为27平方公里,全社会用电量2.04亿千瓦时,全社会最大负荷67.17兆瓦,用户L84万户。负荷密度2.488兆瓦/平方公里,供电可靠性(RS-3)为99.8%,用户数1.84万户,户均配变容量4.04千伏安。D区D类供电区面积为690平方公里,全社会用电量6.67亿千

20、瓦时,全社会最大负荷84.93兆瓦,负荷密度0.123兆瓦/平方公里,供电可靠性(RS-3)为99.8%,用户6.01万户,户均配变容量1.61千伏安,二级及以上重要用户数2户。2019年县供电公司供电分区情况如图2-6所示。图2-62019年县供电分区情况示意图2.2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设与改造情况2.2.1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投资建设规模20162019年,县共完成16批次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项目,累计完成1.53亿元投资建设规模,共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275.61公里,新增台区312个,总容量35.21兆伏安,0.38千伏低压线355.45公里。2.2.1.12015年农网改造升级工

21、程年度完成批复金额8901.36万元,实际完成投资6910.16万元,实际完成批复金额的77.63%,其中:完成218个项目,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09.19公里,新增台区101个,总容量11390千伏安,。.38千伏低压线433.57公里。2.2.1.22016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年度完成批复金额4223.11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621.55万元,实际完成批复金额的85.76%,其中:完成50个项目及3批户表专项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91.01公里,新增台区38个,总容量4830千伏安,0.38千伏低压线322.53公里,户表18282个。2.2.1.32017年农网改造升级工

22、程年度完成批复金额3493.43万元,实际完成投资3165.26万元,实际完成批复金额的90.6%,其中:完成78个项目及1批户表专项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4.59公里,新增台区58个,总容量7430千伏安,0.38千伏低压线198.06公里,户表40894个。2.2.1.42018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年度完成批复金额3387万元,其中:完成129个项目,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0.90公里,新增台区79个,总容量1135。千伏安,0.38千伏低压线8L02公里。2.2.1.52019年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年度完成批复金额6212.76万元,其中:完成162个项目,完成新建及改造10

23、千伏线路158.27公里,新增台区146个,总容量1275。千伏安,0.38千伏低压线150.77公里。20152016201720182019批复资金(万元)完成资金(万元)100OO90008000700060005000400030002000100002.2.2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目标任务完成情况2016年3月,国家发改委关于做好“十四五”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规划编制工作有关要求的通知发布,其中着重提到:编制落实专项规划,形成抓手。一是制定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2016-2019年实施方案,落实到县到村,到2019年底之前完成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二是制定机井通电2016-20

24、19年实施方案,落实到乡镇范围内机井数量及农田面积,到2019年底之前实现平原地区机井用电全覆盖;三是制定贫困地区农网改造升级专项规划,提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以及革命老区农网改造升级工程目标、建设任务、投资需求和保障措施,着力解决电压不达标、架构不合理、不通动力电等问题,确保到2025年贫困地区供电服务水平达到或接近本省(区、市)农村平均水平。20162019年,县通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建设,完成14个中心村电网改造升级工作;完成26个村通动力电工作;改善9个提水站供电条件;完成23个贫困村的30个扶贫安置小区农网改造升级任务,协助政府完成125个光伏扶贫建设任务,成

25、功助推县在2017年脱贫摘帽。2019年9月25日,国网公司宣布提前三个月完成了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两年攻坚战”任务,为省农业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电力支撑,农村地区供电能力和服务水平明显提升,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其中,专项工程完成情况如下:2.2.2.1 小城镇(中心村)工程2016年县1。千伏小城镇(中心村)农网改造升级工程项目共3个批次、22个项目,惠及全县范围14个中心村。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千伏线路1。.47公里,新增台区24个,总容量2.765兆伏安,0.38千伏低压线40.69公里,完成总投资1220.06万元。2.2.2.2 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县10千伏.村村通动力电项

26、目共1个批次,共40个子项目,涉及全县7个乡镇26个自然村,实现了县自然村动力电覆盖率1。,让6.5万户用上“舒心电”,有效解决农业生产用电突出问题,提高了农村供电可靠性,进一步满足了全县农村发展养殖、种植、副业加工、农业生产等用电需求。村村通动力电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13.09公里,新增台区25个,总容量3.115兆伏安,0.38千伏低压线73.79公里,完成总投资1376万元。2.2.2.3 井井通电工程县1。千伏井井通电项目共1个批次、1。个项目,惠及全县6个自然村9个提水站,受益农田1490亩,极大改善全县机井灌溉条件,为稳定发展粮食生产,巩固和提高粮食生产能力作出积极贡献。

27、井井通电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千伏线路。.24公里,新增台区9个,总容量1兆伏安,0.38千伏低压线。.36公里,完成总投资60.3万元。2.2.2.4 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供电工程20152019年县易地扶贫搬迁配套工程项目共2个批次,30个项目,惠及建档立卡贫困搬迁户数1141户,协助2068人集中安置。易地扶贫搬迁配套供电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3.83公里,新增台区29个,总容量3.165兆伏安,0.38千伏低压线19.12公里,完成总投资523.42万元。2.2.2.5 光伏扶贫并网工程公司依托配电网建设,协助各乡镇解决光伏电站并网配套设施建设困难,圆满完成安宁、横岩坪、旧县、田家

28、等125个光伏扶贫建设任务,共完成光伏并网6436.62千瓦,惠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3户。光伏扶贫并网工程完成新建及改造10千伏线路077公里,新增台区17个,总容量2.25兆伏安,。.38千伏低压线L59公里,完成总投资185万元。2.2.3 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成效县通过“十四五”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工程,农村电网水平得到显著提升。县供电可靠率由2015年的99.8350%提升到2019年的99.8406%,电压合格率由2015年的99.478%提升到2019年的99.84%,10千伏线路联络率由2015年的21.05%提升至U2019年的32.81%,高损配变由2015年的28台降至20

29、19年的20台,低电压台区由2015年的179台降至2019年的39台,户均容量由2015年的1.504千伏安提升到2019年的2.34千伏安,10千伏配电自动化覆盖率由2015年的0提升到2019年的78.13%o2.2.4 3乡村电网发展存在的问题2.3.1 供电能力高压配电网一一整体供电能力充裕,局部地区负荷不平衡造成部分变电站负载偏重。具体表现如下:县典型最大负荷日时刻110千伏容载比为2.33;35千伏容载比为1.21。从容载比指标来看,县高压配电网整体的供电能力较充裕,但局部地区供电能力不足。具体为:茅坪变电站供电卡口。县东部在建大型的香菇产业园,香菇生产企业进驻点多,负荷需求大。

30、老观、银子等地页岩气开采项目,目前日采气量5万一6万吨,用电负荷有上升趋势,预计日采气量达到1。万吨时实现量产,届时用电负荷将进一步上升,仅靠35千伏茅坪变已不能满足符合增长需求,卡口严重。变电站布点不合理出现卡口。旧县镇地区没有35千伏及以上变电站布点,主要依靠鸣凤镇的安鹿变和洋坪镇的佐家坪变供电。县洋坪、旧县片区建材加工企业负荷增长迅速,旧县镇军民融合产业园(原江北工业园)用户容量为:600。千伏安,预计2023年,负荷增长30%,该地电网无法满足负荷增长需求。2.3.2 电网结构高压配电网一一单线单变情况较为突出,高压网架结构不够坚强。表现如下:单线单变变电站较多。35千伏变电站中有2座

31、单变变电站(苟家垃变和九女变)、1座单线变电站(河口变),供电可靠性差。中压配电网一一单射、辐射式线路比重大,线路分段不合理,网架结构薄弱。表现如下:中压网架辐射型接线较为普遍。10千伏架空网中存在42条单辐射线路,占比65.625%;10千伏线路联络率较低,线路转供能力不足。县鸣凤城区23回公用线路中仅有12回线形成联络,农村41回公用线路仅有9回线路形成联络。部分中压线路供电半径偏长。县有19条中压线路供电半径超过标准化创建的要求(C区供电半径不超过5公里,D区供电半径不超过15公里),占比29.6%。线路分段数适中。中压线路平均分段数为3.03段/每条,达到标准化创建的要求,但是开关位置

32、并不合理,难以完成配电自动化要求。2.3.3电网设备高压配电网一一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存在部分设老旧和存在安全隐患现象,部分设备影响电网安全运行。表现如下:11。千伏电网设备中大部分主变及断路器的投运年限基本集中在10年以内,设备健康状态良好,但是一小部分设备运行年限过长;佐家坪2#主变运行时间较长,超过30年;苟#2主变、安#1主变运行时间超过25年,且受过冲击,有渗油缺陷,存在安全隐患。11。千伏架空线路存在运行年份在30年以上的线路,为远佐一回线,需要在规划年考虑对运行超过30年的线路进行改造,避免因线路老旧造成的停电和不必要的安全隐患。35千伏电网设备中主变及断路器的投运年限均不超过3

33、0年,设备健康状态良好;但架空线路存在运行年份在30年以上的,为茅晓线、旧庙线、佐苟线、棚河线、安棚线及安茅线,需要在规划年考虑对运行超过30年的线路进行改造,提高供电可靠性;架空线路存在导线截面偏小的线路,导线截面为70mm2,为旧庙线、棚河线及棚苟线。中压配电网一一老旧配变、高损配变多,设备安全隐患较多,健康状况问题较多。具体说明如下:运行年限超过30年的配变527台,占比43.3%;高损耗配变台数为20台,高损耗配变不利于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建议对此类配变进行更换,以提高电网运行的经济性;架空线路存在运行年份在30年以上的,占比59.06%,需要在规划年考虑对运行超过30年的线路进行改

34、造,提高供电可靠性。鸣凤城区电缆供电网络,修建于2007年至2009年,主干电缆为3*185铜缆,随着鸣凤城区的棚户区改造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电缆线路长时间重载运行,电缆及相应电缆分接箱、电缆接头老化严重。严重制约城镇发展。2.3.4 建设环境依托丰富的生态人文环境和美丽乡村建设,县规划大力发展全域旅游,将旅游业培育成县域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撑,实现转型发展。县政府规划在城区预留了电缆通道,未预留架空线路廊道,但电缆建设规模受省公司管控严格,而县城城建部门要求电缆入地,导致高压线路廊道选择困难,很多配网工程很难落实。电网规划与城市规划尚未形成有机互动。变电站建设选址、选线始终处于“一事一议”的状

35、态。预留变电站站址和线路廊道方面,政府在城建规划中没有完全落实,项目征地和建设过程中没有政府部门的统一协调,推进困难,支持电网长远发展的工作机制亟待形成。2.3.5 建设资金县供电公司由于代管时间长(1999年一2On年),投资渠道不畅,2011年以前,六个代管乡镇无新开工项目。随着县经济的发展对电网的要求逐渐提高,随之所需的投资逐渐增加,需要确定合理的投资分摊原则,拓宽筹资渠道,农网投资政策不一,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和运维成本高,县供电企业不具备自我投资能力。建议政府针对架空杆线入地工程的建设,出台相应的优惠政策。2.3.6 “低电压”问题经过新一轮农网改造升级建设,存量低电压现象基本消除。但是

36、在2019年迎峰度夏和迎峰度冬期间,由于推广以电代柴等工作,调温负荷大,出现了一批低电压台区,并且都是末端低电压。县人口年年保持在19万人左右,许多人外出打工,春、夏、秋季负荷均不大,过年时在偏远地区会出现用电高峰,且这些地区的台区供电半径过大,个别超过1.5公里,且末端一般为1至3户。新架设变压器,会导致无法收回投资,现有188台轻载变压器,均在偏远山区。改造低压线路,过大的供电半径导致无法满足电压校核。3.乡村电网发展面临的形势和要求3.1 新形势下乡村电网现状3.1.1 农村电网更加坚强随着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工程的实施,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农村电网结构不尽合理,网架薄弱,部分变电站单电源供电

37、中低压线路供电半径过长的不合理局面。农村电网的供电能力、安全性、可靠性及电能质量水平都获得了较大幅度的提高。3.1.2 电网装备水平明显提高乡村电网建设中大力推广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取得了显著效果。节能型配电变压器、有载调压主变压器应用显著增多;综合自动化装置占有率达大幅提升;非晶合金配电变压器和调容配电变压器得到了应用。3.1.3 现代化管理水平得到显著提升用电营销管理系统、线损理论计算系统、95598客户服务系统、办公自动化系统等一大批成熟系统得到了广泛使用,大幅提升农网管理效率和管理水平。3.2 新形势下乡村电网存在的问题3.2.1 电网线路问题部分线路供电半径长,尤其是乡

38、村电网由于变电站布点少,供电线路少而且长,供电半径大,部分线路线径偏小,传输负荷能力不强,或者线路负荷过大,导致线路之间虽然形成了联络,但线路发生故障时,备供容量不足,使线路之间无法相互转供,降低了整个配电系统的供电可靠性。部分配变轻载,线路设备闲置、线损较高。县城网及农村网单辐射线路依然多,不能实行负荷转供,线路检修或故障时将造成局部停电。3.2.2 配电台区问题3.2.2.1 负荷波动较大由于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农村务工人员的流动性,以及居民用户昼夜时段性差异,导致电网负荷波动较大,配变长期“大马拉小车”造成配变损耗较高。农村配变长期空载运行的特征也导致相应的低压补偿设备长期不能投运,电容投

39、运率极低,不能达到预期补偿效果。1.1.1.1 负荷不平衡配变三相负荷不平衡情况普遍存在,影响变压器出力,并增加了损耗,严重时会烧毁配电变压器。3.2.2.3 台区保护不可靠配电台区常规采用低压侧断路器对用户负荷进行简单保护,对配变的保护也只有简单的跌落式熔断器短路保护。台区或低压负荷故障往往导致整条线路跳闸,甚至导致配变烧毁。3.2.2.4 变电站出线困难县域城镇发展迅速,变电站出线间隔和线路廊道日趋紧张,变电站出线困难。3.3新形势下农村电网发展要求3.3.1 农网电网发展一般要求农网规划应统筹考虑、合理规划,应遵循以下原则:(1)农网建设应统一规划,优化电网结构应与农村电气化、现代化及城

40、镇化发展相统一,要与输电网的规划、分布式电力规划相衔接。(2)农网规划应遵循安全可靠、节约、高效的原则,提高电网的经济效益。(3)农网规划要从改造现有电网入手,技术改造与新建相结合,规划要适度超前。(4)农网规划要方便用户、服务用户,有利于电力市场管理。3.3.2 振兴乡村战略对电网规划提出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要接续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随着乡村全面振兴,农业产业用能占比快速增长,农业大规模标准化生产用能结构日趋复杂,农村从“有电用”向“用好电”转变。对比乡村振兴战略要求,要进一步做好政策研究,服务农村现代化,推广应用智慧用能技术,构

41、建以电气化为核心的清洁高效的农村绿色能源供应体系和便捷服务体系。3.3.3 新基建项目对电网规划提出新要求。需要持续优化电力营商环境,充分考虑新基建带来的新增电力需求,着力消除薄弱环节,针对性提高建设标准,保持必要裕度,适应未来发展要求。3.3.4 数字化规划对电网规划提出新要求。按照目标导向、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合理安排项目投资规模、布局和时序,体现时代性、规律性和全局性。4.电力需求预测1 .1地区经济发展趋势县2019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GDP)171.08亿元,同比增长6.24%o按产业划分,第一产业15.31亿元,同比增长5.29%;第二产业114.74亿元,同比增长6.26%;第三

42、产业41.03亿元,同比增长6.53%o三次产业结构为15.31:114.74:41.03o2019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77万元,同比增长6.24%。4 .2负荷增长趋势及负荷特性分析4.2.1 负荷增长趋势分析县“盘子小,波动大”,全社会最大用电负荷受地方大用户影响较大。一五”期间从2005年的34.1兆瓦增长至2010年的78.5兆瓦,“十二五”期间,受宏观经济政策影响,全社会负荷增速相对“十一五”有所放缓,从2010年的78.5兆瓦增长至2015年的142.4兆瓦,负荷增长率趋缓,2019年全社会用电量较2016年增长0.67亿千瓦时。2005年一2019年,县第二产业用电量比例一

43、直维持在80%左右,全社会用电量的波动主要受第二产业尤其是大工业用电的影响。第一产业用电比重最低,占比1%左右,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乡差距的不断缩小,第一产业用电量将趋于稳定。县第三产业用电量自2010年以来长期保持高速增长。县居民生活用电量“十二五”期间增长较为稳定,进入“十四五”以来,居民生活用电量增长加快,主要原因一是伴随经济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结果,人均生活用电量显著增加;二是自2014年以来国网公司对农村配电网加大投入,农网改造升级释放了用电潜能;预计20252030年居民生活用电仍将保持较快增长。县历史年电力负荷发展情况如表4-1所示。表4-1县电量负荷历史数据年份全

44、社会最大用电负荷(MW)全社会用电量(亿kWh)三产及居民用电量(亿kWh)人均用电量(kWh/人)人均生活用电量(kWh/人)农村居民人均生活用电量(kWh/人)一产二产三产居民200534.11.990.021.510.120.34201078.54.700.023.530.190.962011110.16.740.025.730.240.752012117.37.600.026.540.330.712015142.48.260.026.940.430.872016157.88.040.036.560.470.982017143.78.880.037.320.491.042018131.4

45、8.550.036.80.581.144.2.2 负荷特性分析4.2.2.1 年负荷曲线图4-1为2019年县年负荷曲线,由图可知,县8月达到负荷高峰、2月为全县负荷低谷,这主要是由县的产业结构及气候因素所决定,7月、8月由于气温较高,存在大量降温负荷,因此达到全年负4.2.2.2 典型日负荷曲线图4-2为2019年县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由图可知,县夏季日负荷曲线在1012时及1820时出现两个低谷,这是由吉星化工避峰停产造成的。而12时、2。时之后的两个负荷高峰也是由于吉星化图4-22019年县夏季典型日负荷曲线(单位:MW)4.2.2.3 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图4-3为20112019年县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示意图,由图可以看出,县年最大负荷利用小时数从2011年到2019年增长浮动不大,而从2011年到2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通信/电子 > 运营商及厂商资料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