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国”是根本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1 .地位至高无上: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其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例如,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这一重要内容由宪法明确规定,其他法律围绕社会主义制度展开具体规范。2 .法律效力最高: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制定,必须以宪法为依据,保障公民的民事权利等规定不能与宪法中关于公民基本权利的规定冲突。任何法律如果与宪
2、法相抵触,则相抵触部分无效。3 .制定和修改程序严格: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为严格。这是为了确保宪法内容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使其能长期适应国家发展的需要。宪法的修改,需要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或者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而普通法律只需一般程序即可。(二)宪法保障公民权利1 .公民基本权利广泛:宪法赋予公民广泛的基本权利,涵盖了平等权、政治权利和自由、宗教信仰自由、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多个方面。例如,公民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
3、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这体现了公民在政治参与方面的平等权利。2 .权利保障的根本性:宪法是公民权利的根本保障书,当公民的权利受到侵犯时,可以依据宪法寻求最终的法律救济。其他法律对公民权利的具体保护,都是在宪法保障公民基本权利的框架下进行的。如当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受到非法侵害时,可依据宪法关于人身自由不受侵犯的规定,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身权益。(三)维护宪法权威1.全民责任:维护宪法权威是每一个公民的责任。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都没有超越宪法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应该受
4、到追究。无论是普通民众还是国家公职人员,都要遵守宪法。2树立宪法意识:公民要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积极主动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的内容和精神,将宪法意识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在学校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中,认真学习宪法条文,理解宪法对自身权利和义务的规定,在生活中遇到问题时,能从宪法角度思考解决办法。二、学习难点(一)理解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1 .抽象概念难把握: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较为抽象,对于小学高年级学生来说,理解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依据,以及普通法律是宪法的具体化这一关系存在一定困难。因为他们对法律体系的整体架构认知有限,难以直观感受宪法在其中的核心地位以及对普通法律的指导作用。2 .
5、区分规定内容困难: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具体问题。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较难准确区分哪些内容属于宪法规定范畴,哪些属于普通法律规定范畴。例如,对于国家的基本经济制度由宪法规定,而具体的市场交易规则由相关经济领域的普通法律规定,学生可能会混淆。(二)将宪法意识落实到日常生活行动中1 .知行转化有差距:学生虽然在课堂上学习了宪法知识,知道要维护宪法权威,但在日常生活中,由于缺乏具体的行为指引和实践经验,难以将宪法意识切实转化为实际行动。比如,在面对一些生活场景时,学生可能意识不到其中涉及的宪法问题,不知道如何运用宪法知识去处理。2现实影响因素
6、多:现实生活中的各种复杂情况和因素,可能会干扰学生将宪法意识落实到行动中。例如,在一些情况下,学生可能会因为从众心理或者个人利益的诱惑,做出与宪法精神相悖的行为,却没有意识到自己的错误。三、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2 .我国的根本法是()A.刑法B.民法C.宪法D.教育法3 .以下属于宪法规定的内容是()A.未成年人保护B.消费者权益保护C.国家的根本制度D.交通规则4 .宪法具有最高法律效力,这意味着()A.宪法可以替代其他法律B.其他法律都要依据宪法制定C.宪法是最严厉的法律D.宪法的字数最多5 .每年的国家宪法日是()A.9月10日B.12月4日C.3月15日D.6月(日
7、6 .下列行为中,体现维护宪法权威的是()A.故意损坏公共设施B.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C.在网上随意辱骂他人D.不按时完成作业(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15分)1 .宪法是治国安邦的(),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最重要的问题。2 .我国现行宪法是()年宪法,历经()次修订。3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基本权利。4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为根本的活动准则。5.普通法律的制定要以()为依据。(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1 .请简要说明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2 .作为小学生,我们应该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维护宪法权威?(四)案例分
8、析题(10分)小明的爸爸是一名国家公职人员,在一次工作中,他发现领导的决策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小明的爸爸应该怎么做?请结合宪法知识进行分析。四、答案(一)选择题1C2.C3.B4.B5.B(二)填空题1.总章程;根本2.1982;五3 .政治权利和自由(或人身自由权利、社会经济权利、文化教育权利等其中一项均可)4 .宪法5 .宪法(三)简答题1.答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法律权威和法律地位。宪法是普通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其内容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无效。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普通法律规定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
9、面的具体问题,普通法律是宪法内容的具体化。2答案:作为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以下方式维护宪法权威:认真学习宪法知识,了解宪法内容;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宪法宣传活动;尊重国旗、国徽等国家象征,遵守升国旗仪式等相关规定;在生活中,尊重他人权利,遵守公共秩序,践行宪法精神;如果发现有人违反宪法相关规定,及时向老师、家长或有关部门报告。(四)案例分析题答案:小明的爸爸作为国家公职人员,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当发现领导决策违反法律规定时,他应该勇敢地指出领导决策的错误之处,建议领导纠正决策,使其符合法律规定。因为宪法规定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国家公职人员更有责任维护法律的尊严和权威,保障宪法的正确实施,不能对违法的决策视而不见。如果小明的爸爸不采取行动,可能会导致违法决策得以执行,损害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同时他自己也违反了宪法和相关法律对公职人员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