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

上传人:极速器 文档编号:466520 上传时间:2025-07-28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4.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人应当坚持正义学习重点、难点与练习-S学习重点(一)理解“正义”理念内涵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提出了“正道”“道义”“道理”“正当”等一系列与“正义”相关的理念。1.正道:可理解为正确的道路、正路,是符合道德和事理的选择方向。在文中,苏格拉底认为行事应遵循正道,这是其坚守正义的基础方向指引。2道义:包含着道德和义理,强调行为要符合道德准则和内在的义理规范。它不仅仅是外在的行为规范,更涉及到内在的道德准则和价值判断。3 .道理:指事物的规律以及事情或论点的是非得失的根据、理由、情理。苏格拉底遵循道理,意味着他以对事物本质规律和合理依据的认知来指导行为。4 .正当:表示合理合法,从合法性和合

2、理性的角度界定行为的正义性。这些理念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苏格拉底所坚守的“正义”内涵。他认为,只有符合这些理念的行为,才是真正正义的,在面对格黎东的越狱劝说时,他始终以这些正义理念为判断标准。(二)理清论证思路文章开篇,苏格拉底表明自己一贯遵守的原则是听从道理,凡是经过研究见到无可非议的道理就会奉行。当格黎东劝说他越狱时,他先提出关键问题:格黎东的关心是否合乎正道。然后,通过举例从事体育锻炼且以此为业的人听从医生或教练意见,引出在其他事情上也应听从内行、专家意见的观点,否则会损伤为道义所改善、为不义所毁灭的部分。进而由身体层面延伸到灵魂层面,指出要听从真理,即一贯遵循的道理。最后,回到越狱行为

3、本身,判断其是否正当,得出不能做不正当之事,即便面临死亡威胁,也应坚守正义,不越狱的结论。整体论证层层递进,逻辑严密,从理念原则到具体行为判断,逐步深入阐述自己不越狱的理由。(三)掌握论证方法1.举例论证:苏格拉底以从事体育锻炼并且以此为业的人为例,这个人要听从医生或教练关于饮食、训练等方面的褒贬意见,而不是众人的意见。通过这个具体事例,生动形象地说明在其他事情上也应遵循类似原则,即听从内行、专家的意见,增强了论证的说服力和可信度,使抽象的道理变得通俗易懂。2对比论证:将听从明白人的好意见和听从糊涂人的坏意见进行对比,突出强调了应重视好意见,即符合真理和正义的意见,让读者清晰地认识到不同意见的

4、价值差异,从而更深刻地理解苏格拉底坚持正义、遵循正确意见的观点。同时,把一般人置人于死地或使人复活时不依据道理的行为,与苏格拉底慎重考虑行事是否正当、遵循道理和原则的行为相对比,鲜明地展现出苏格拉底对正义原则的坚守,突出了他与一般人的不同,强化了论证效果。3假设论证:在论述过程中,苏格拉底做出种种假设,如假设越狱逃跑这一行为,然后分析该行为是否符合正义原则。通过假设不同情况,引导格黎东进行思考,深入探讨行为的正当性,使论证更加全面、深入,让格黎东更易于理解和接受苏格拉底的观点,也使读者能更清晰地认识到苏格拉底判断行为正义与否的逻辑思维过程。二、学习难点(一)领会苏格拉底的提问方式和论辩逻辑1

5、提问方式:苏格拉底采用层层铺垫、步步设问的方式。他从格黎东的劝说切入,先询问其建议是否合乎正道,这是根本性的问题,奠定讨论基础。接着,通过生活中体育运动员听从内行意见的常见例子,自然地将话题引入到普遍行为应遵循的原则上,逐步引导格黎东思考。在讨论过程中,不断抛出相关问题,从身体层面的行为准则过渡到灵魂层面的价值坚守,每个问题都紧密相连,环环相扣。这种提问方式并非直接给出结论,而是引导对方自己思考,使对方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进入苏格拉底的逻辑轨道,最终认同他的观点。2 .论辩逻辑:其论辩逻辑严谨且连贯。以正义理念为核心,从对个别事例的分析(如体育运动员的例子)上升到普遍行为原则,再将

6、行为原则与灵魂、正义等深层次概念相联系。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苏格拉底始终围绕行为的正义性展开逻辑推导。他先确立判断行为的依据是正义相关的理念,然后通过对各种情况(包括越狱这一具体行为)的分析,依据之前建立的逻辑关系,得出行为是否正义的结论。整个论辩过程逻辑链条完整,从前提到结论,推理严密,展现出苏格拉底高超的论辩智慧和对正义理念的深刻理解与坚定捍卫。(二)理解苏格拉底舍生取义背后的复杂思想1.对法律和城邦的忠诚:苏格拉底认为自己是雅典的公民,雅典的法律是公民一致制定的协议。尽管法庭对他的判决不公正,但他觉得遵守法律是公民的义务,这体现了他对法律权威性的尊重和维护。他将法律视为城邦秩序和稳定的基

7、石,认为个人不能因自身遭遇不公就破坏法律。如果他越狱逃跑,就是对法律的公然践踏,会破坏整个城邦的法律体系和秩序,这是他所不愿看到的。他以遵守法律来表达对城邦的忠诚,即使付出生命代价,也认为是维护城邦正义的必要之举。2对正义理念的绝对坚守:在苏格拉底心中,正义理念高于一切,是一种绝对的、不可动摇的原则。他坚信只有坚持正义,人生才有价值和意义。在面对生死抉择时,他衡量的标准不是生命的延续,而是行为是否符合正义。越狱逃跑虽然能保全生命,但却是违背正义的行为,会使他的灵魂受到玷污。他认为,死亡并不可怕,可怕的是失去正义。所以,他宁可选择死亡,也要坚守正义理念,以自己的行动诠释正义的真谛,为后人树立坚守

8、正义的榜样,这种对正义理念的执着追求超越了生死考量,蕴含着深刻的哲学思考和道德信念。三、练习题(一)选择题(每题5分,共25分)1 .下列对苏格拉底所坚守的“正义”理念理解错误的一项是()A. “正道”是指正确的道路,是符合道德和事理的行为方向,是苏格拉底坚守正义的基础指引。B. “道义”强调道德和义理,只注重外在的行为规范,不涉及内在的道德准则。C. “道理”包含事物的规律以及事情的是非得失依据,苏格拉底以遵循道理来指导行为。D. “正当”意味着合理合法,从合法性和合理性角度界定行为的正义性。2 .苏格拉底在论证过程中,没有用到的论证方法是()A.比喻论证B.举例论证C.对比论证D.假设论证

9、3 .苏格拉底面对格黎东的越狱劝说,首先提出的关键问题是()A.越狱是否能成功B.格黎东的关心是否合乎正道C.越狱后会面临什么后果D.众人对越狱的看法如何4 .下列对苏格拉底论辩逻辑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以正义理念为核心,从个别事例上升到普遍行为原则,再与灵魂、正义等深层次概念相联系。B.论辩过程中逻辑链条完整,从前提到结论推理严密,围绕行为的正义性展开逻辑推导。C.先确立判断行为的依据是正义相关理念,然后通过对各种情况的分析得出行为是否正义的结论。D.苏格拉底的论辩逻辑比较松散,主要通过情感表达来打动格黎东接受自己的观点。5.苏格拉底选择舍生取义,主要原因不包括()A.对法律和城邦的

10、忠诚,认为遵守法律是公民义务,维护法律权威至关重要。B.对正义理念的绝对坚守,将正义视为高于生命的原则,不愿违背正义求生。C.害怕越狱后会受到更严厉的惩罚D.希望以自己的行动为后人树立坚守正义的榜样。(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请简要概括苏格拉底劝说格黎东放弃越狱建议的论证思路。2 .举例说明苏格拉底在与格黎东的对话中,是如何运用提问方式引导格黎东思考的。3 .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对苏格拉底舍生取义行为的看法。(三)拓展探究题(15分)在当今社会,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应该如何抉择?请结合苏格拉底坚持正义的思想,谈谈你的观点,并举例说明。四、答案(一)选择题1.B(“道义”

11、不仅注重外在行为规范,更涉及内在道德准则,B选项理解错误。)2.A(文章中未使用比喻论证,使用了举例、对比、假设论证。)3.B(苏格拉底首先提出格黎东的关心是否合乎正道。)4.D(苏格拉底论辩逻辑严谨,并非松散,通过逻辑推理而非情感表达打动格黎东。)5C(苏格拉底舍生取义并非害怕越狱后受惩罚,而是坚守正义等原因。)(二)简答题1 .苏格拉底首先表明自己一贯遵循听从道理的原则,然后通过举例从事体育锻炼的人应听从内行意见,引出在其他事情上也应如此,否则会损伤与道义相关的部分。接着由身体层面延伸到灵魂层面,强调要听从真理。最后回到越狱行为,判断其是否正当,得出应坚守正义不越狱的结论,层层递进地劝说格

12、黎东。2 .例如,苏格拉底先问格黎东其关心是否合乎正道,奠定讨论基础。接着举体育运动员的例子时,问格黎东运动员应听从谁的意见,引导其思考行为应遵循的原则。在探讨灵魂相关问题时,不断提问,如我们是否应看重灵魂等,逐步引导格黎东在回答问题过程中认同自己的观点。3 .苏格拉底舍生取义的行为体现了他对正义的执着追求和坚定信念,令人敬佩。他将正义置于生命之上,以遵守法律和坚守正义理念为使命,这种精神为后人树立了崇高榜样。虽然从生命角度看,放弃生命令人惋惜,但他用行动诠释了正义的价值,让正义的精神得以传承,对社会的道德和价值观念产生了深远影响,激励着人们在面对抉择时坚守正义。(观点明确,能结合文章内容合理

13、阐述即可)(三)拓展探究题在当今社会,当法律与道德发生冲突时,我们应像苏格拉底一样,深入思考两者的本质和目的。法律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基本准则,具有普遍性和强制性;道德是社会公认的行为规范和价值标准,更注重内在的良知和情感。当两者冲突时,不能简单抉择,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一些极端情况下,法律可能存在滞后性,某些救助行为可能不符合现有法律条文,但从道德角度是正义之举。此时,我们应在尊重法律权威的基础上,依据道德的指引,积极推动法律的完善和改进。同时,我们要学习苏格拉底对正义的坚守,以道德和正义为出发点,权衡利弊,做出既符合人性又能促进社会进步的选择。(观点明确,能结合苏格拉底思想,举例恰当,阐述合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