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6655 上传时间:2025-07-09 格式:DOCX 页数:100 大小:60.6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0页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0页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0页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0页
劳务派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苏苏办公模板设计工作流程系列模版劳务差遣公司质量管理程序 行政 管理制度运营管理 工作流程员工手册 规章制度 XX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程序文献批准告知公司程序文献20个,编号XXXX/COP-110OA,版次号A,章修改状态0,系根据GB/T19001-201X idt ISO9001:201X质量管理体系 规定原则及公司质量手册制定,自发布之日起正式生效,X月X日在全公司范畴内贯彻执行。各程序文献由相应主控部门控制并负责解释。文献执行过程中如发现问题请通过所在系统或直接向相应主控部门反映,文献的更改按文献和资料控制程序执行,由管理者代表全权负责。管理者代表(签名):20XX年X月XX日

2、质量管理体系程序文献编写审批人员汇签表序号文献名称编制人审核人批准人主控部门页码1文献和资料控制程序综合办472记录控制程序综合办533管理评审控制程序综合办574设计开发控制程序差遣服务部625内部审核控制程序综合办726不合格品控制程序综合办827纠正措施控制程序综合办848避免措施控制程序综合办869客户开发控制程序市场运作部8810项目洽谈控制程序市场运作部9011客户订单解决程序市场运作部9112客户拜访服务控制程序差遣服务部9213招聘控制程序人力资源部9414差遣员工劳动合同签订控制程序差遣服务部9715差遣员工入职控制程序差遣服务部9816差遣员工暂住证办理控制程序差遣服务部9

3、917社会保险办理控制程序社保部10118工伤认定与理赔控制程序社保部10219劳务费结算控制程序财务部10420工资结算与发放控制程序财务部10521商业保险办理控制程序社保部106程序文献修改登记记录序号修改日期修改章节、页码修改告知号修改人审批人备注1 目的 对质量管理体系的有关文献和资料进行控制,保证在文献使用现场得到合用文献的有效版本,避免作废文献的非预期使用。2 合用范畴 用于我司与产品质量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文献和资料的控制。3 职责3.1综合办负责质量管理体系文献和行政文献的归口管理。3.2差遣服务部负责技术文献及有关资料的归口管理。3.3各有关部门负责本部门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的

4、控制与使用。4 程序4.1文献分类4.1.1质量管理体系文献按性质分为: a、质量手册;b、程序文献;c、支持性文献(多种技术规范、管理制度、操作规程、检查规范等) d、外来质量文献(法律、法规、原则等) e、质量记录(其管理按质量记录控制程序)4.1.2质量管理体系文献的编号,按本程序附件质量文献编号规则执行。4.2外部文献的收集 综合办负责到政府部门、认证机构、书店或其他有关部门核查和收集与服务质量有关的法律、法规、原则的最新版本,保证使用文献的有效版本。4.3内部质量文献的制定、审核、批准4.3.1质量手册由综合办主持编写,采用活页装订的方式,便于此后的修改撤换。质量手册/程序文献文头中

5、版本号/章修改状态”中的“版本号”采用A、B、C英文大写字母排序。“章修改状态”采用“0、1、2”排序,初次定稿为“A/O”,若第一次换版为B/O。4.3.2质量手册由综合办负责组织编写,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4.3.3程序文献由各责任部门负责编写、主管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4.3.4支持性文献由各有关部门负责编写,部门负责人审核,主管领导批准。4.3.5审批文献正本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碳素笔亲手签名。4.4文献发放4.4.1综合办填写“质量文献控制清单”。从清单中能清晰的查阅到现行有效文献的名称、发放状况、修改状态等内容。4.4.2文献的发放由综合办填写“文献发放登记表”。4.4.3

6、领用人在“文献发放登记表”上签名,每份文献均有不同的分发号,任何部门不得复制。4.4.4质量体系文献的每一使用部门都编列有本部门现行有效文献的控制清单。4.4.5综合办会同客服部对外来文献应定期(半年或一年)检查其与否有效,及时更换过期文献。4.5文献的评审与更改4.5.1文献发布使用后,可在觉得合适时进行评审,当需要更改时,由更改部门提出修改意见和因素,并附有充足证据。4.5.2文献更改后,由公司领导或授权人进行重新批准,以保证其合适性和充足性。4.6文献的作废 对于需要销毁的作废文献,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统一销毁(至少有两人在场)并作好记录。4.7本程序实行中产生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

7、执行。5 有关文献XXXX/COP4.2.4-1102A记录控制程序6 附录6.1 XXXX/QR4.2.3-01-1100A文献发放登记表6.2 XXXX/QR4.2.3-02-1100A收文登记表6.3 XXXX/QR4.2.3-03-1100A文献资料销毁申请表附件:质量体系文献编号规则1、为使质量体系文献编号规范,便于实行、管理和检查,特制定本规则。 本规则合用于我司技术质量管理中所有与质量有关文献的编号以及所有质量登记表式的编号。2、质量体系文献按性质分为“质量手册”、“程序文献”、“支持性文献”、“外来文献”、“质量记录”五种。3、质量体系文献的编号3.1外来文献的编号凡合用于我司

8、的法律、法规或其他外来质量文献,将不再重新编号,仍按原文献的编号、名称或其他简称使用。 3.2质量手册、程序文献和支持性文献的编号编号形式:XXXX/QM或COP、WI-AHNPL:代表XX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QM:代表质量手册COP:代表质量体系程序文献WI:代表多种支持性文献:代表文献或ISO9001原则章节、条款编号;:代表文献发布年代,用四位阿拉伯数字表达;A:代表体系文献第一次发布的版本号。3.3质量登记表式的编号 编号形式:XXXX/QR- QR:代表质量记录 :代表ISO9001原则的章节条款号 :代表该章节条款中质量记录的序号:代表年月XXXX/QR4.2.3-01-110

9、0A文献发放登记表文献编号文献名称分发编号领用部门领取人日 期与否授控备 注发放部门发放人: 批准: 年 月 日XXXX/QR4.2.3-02-1100A收文登记表序号文献编号文献名称接受部门份数日期备注保存部门:综合办 保存人:XXXX/QR4.2.3-03-1100A文献资料销毁申请表文献编号文献名称销毁因素: 申请人: 年 月 日审批意见: 批准人: 年 月 日证明人: 年 月 日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有关质量记录的标记、编目、收集、查阅、贮存、保护、检索和处置的措施,旨在保证产品和服务达到规定的质量规定和为质量管理体系有效运营提供证据,需要时能实现可追溯性。2 范畴 合用于我司的产品、服

10、务和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记录。3 职责3.1差遣服务部负责质量记录的归口管理。3.2其他各部门负责设计本部门主管的质量活动的记录(需经综合办统一编号、备案)和对本部门开展的质量活动进行记录,并对其进行保管。4 程序4.1我司质量记录重要涉及: 运营的各类记录、合同、订单、合同、问题报告、评审记录、会议记录、审核报告以及必须提供质量活动证据的有关记录。4.2质量记录的标记、编目和收集4.2.1各部门根据质量活动的需要,设计登记表格,经主管领导确认后,送综合办编号备案。4.2.2综合办整顿各部门送来的登记表格,拟定需要采用的登记表格,并遵循文献和资料控制程序规定的编号原则,对公司所有的质量登记表格进

11、行编号,作为质量记录的标记。4.2.3差遣服务部会同综合办负责编制质量记录总目录。总目录应涉及我司使用的质量记录,并标明每份质量记录的编号、名称、使用部门、保存部门和保存期限。质量记录总目录应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2.4负责保管质量记录的部门,应根据质量记录的性质和使用状况,决定其收集时间。属于与质量管理体系有关的质量记录,应每半年收集一次,进行归档分析。 4.2.5所有的质量记录均规定:a) 笔迹清晰,内容完整,数据真实精确,记录齐全;b) 由记录人注明日期,并签名或盖章。若有新规定,应进行会签,办理审批手续;c) 质量记录不得用铅笔填写,不得任意涂改,不得添加与记录无关的内容。4.2.6各

12、部门应按质量记录总目录内容编制本部门的质量记录清单,并予以控制。4.3质量记录的归档、贮存和保管4.3.1质量记录分别进行归档,归档时应材料齐全、完整、书写整洁、装订整洁、便于检索。4.3.2质量记录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4.3.3各部门所有的质量记录均应按规定期间送交差遣服务部,由差遣服务部按质量记录的类别进行归档。4.3.4综合办每半年应对各部门质量记录的管理状况进行一次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规定规定,则规定限期整治,必要时向管理者代表报告。4.4质量记录的处置 超过保存期的质量记录应进行处置:a) 保管人员填写质量记录处置清单,其内容涉及:质量记录的编号、名称、归档时间、处置日期和处置措施等。

13、b) 质量记录处置清单经部门领导审核,管理者代表批准,处置完毕后,解决人和监督人在质量记录处置清单上签名。4.5 质量记录的借阅4.5.1质量记录的借阅,须经主管部门负责人批准并履行登记手续,填写质量记录借阅登记表4.5.2质量记录一般不外借。特殊状况下,如顾客或其代表需要查阅或评价时,经管理者代表签字批准后方可外借。4.6供方质量记录,是我司质量记录的构成部分,应按本程序规定的规定进行管理。5 有关文献HNPL/COP4.2.3-1102A文献和资料控制程序6 附录6.1 HNPL/QR4.2.4-01-1102A质量记录总目录6.2 HNPL/QR4.2.4-02-1102A质量记录处置清

14、单 HNPL/QR4.2.4-01-1102A质量记录总目录 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使用/保存部门保存期限编制: 日期: 批准: 日期:HNPL/QR4.2.4-02-1102A质量记录处置清单序号记录编号记录名称归档时间处置日期处置措施备注处置人: 日期: 监督人: 日期:1 目的 本程序规定了通过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评审,以保证其持续的合适性、充足性和有效性。2 范畴 合用于我司对质量管理体系的评审。3 职责3.1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3.2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质量管理体系的合适性、充足性和有效性的管理评审;综合办负责提供有关的资料和数据。3.3各有关部门负责提供本部门管理评审所需要的资料和数

15、据。4 程序4.1每年初,综合办负责编制年度管理评审筹划,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管理评审筹划应涉及:a) 评审的目的、范畴、根据;b) 评审的时间(前后两次管理评审的间隔时间不能超过12个月);c) 评审时需要的资料;d) 参与评审会议的人员名单;e) 评审工作规定;f) 评审会议议程。4.2评审一般是在一轮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全面完毕后1-2个月内进行。认证前例外,由总经理主持管理评审会议。4.3各评审人员根据评审程序规定,先对所要评审的内容收集信息,在充足分析研究的基本上,准备好自己在评审会议上的发言稿。4.4总经理对评审的成果进行总结,做出结论性意见。综合办做好会议记录。4.5管理

16、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涉及:a) 质量管理体系与否持续合适和有效,与否持续改善和有关法律、法规的状况;b) 审核成果(涉及内部审核,第二、三方审核);c) 顾客反馈(涉及顾客满意或不满意限度的测量成果,顾客抱怨等);d) 过程的业绩和产品的符合性;e) 避免和纠正措施的实行状况和有效性;f) 此前管理评审的跟踪措施;g) 也许影响我司质量管理体系的变更;h) 改善的建议等;i) 质量方针、质量目的的贯彻和实行状况。4.6管理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输出应对下列事项做出决定和提出改善措施,并在管理评审报告中体现:a) 质量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善;b) 与顾客规定有关的产品和服务的改善;c)

17、资源的需求;d) 其他规定和内容。4.7管理评审报告4.7.1管理者代表根据评审会议记录,组织编写管理评审报告,对质量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合适性做出评价。报告的重要内容应涉及4.6条款的所有内容。4.7.2管理者代表将管理评审报告及其发放清单,报总经理批准。4.7.3综合办按发放清单将管理评审报告发放到各部门,各部门认真组织实行纠正和避免措施,并按规定期间完毕。4.8纠正措施的跟踪验证4.8.1各有关部门对管理评审改善建议规定完毕后,填写管理评审改善建议规定表,由综合办对实行状况进行跟踪验证,其内容为验证明施的有效性,并报告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4.8.2管理评审决策波及文献变更时,按文献和资料控制

18、程序执行。4.9归档 下列管理评审资料由综合办负责收集、整顿、归档:a) 管理评审筹划,管理评审记录,管理评审报告;b) 实行管理评审决定的状况及验证的有关资料。5有关文献 HNPL/COP4.2.3-1102A文献和资料控制程序。6附录6.1 HNPL/QR5.6-01-1102A年度管理评审筹划(封面)6.2 HNPL/QR5.6-02-1102A管理评审报告(封面)6.3 HNPL/QR5.6-03-1102A管理评审改善建议规定表 HNPL/QR5.6-01-1102A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管理评审筹划 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 HNPL/Q

19、R5.6-02-1102AXX人力资源管理有限公司 年度管理评审报告编 制: 年 月 日审 核: 年 月 日批 准: 年 月 日HNPL/QR5.6-03-1102A管理评审改善建议规定表部门:改善建议规定:管理者代表: 日期:实行状况:实行人: 负责人: 日期:验证状况:验证人: 综合办负责人: 日期:1 目的 为满足顾客的规定和盼望,强化新差遣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需要。2 范畴 合用我司新差遣服务项目的设计和开发的控制。3 职责3.1市场运作部负责提供有关市场信息、顾客规定信息等。3.2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员招聘、培训。3.3差遣服务会同市场运营部、人力资源部负责新差遣服

20、务项目设计和开发过程的控制,以及设计和开发过程的管理工作。3.4差遣服务部负责编制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和开发文献,总经理审批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书、设计任务书等。4 程序4.1 设计和和开发的筹划4.1.1 市场运营部负责进行市场调研,理解本行业发展动态和顾客需求,编制市场调研分析报告,报总经理决策;并将顾客对服务项目有关的规定提供应有关部门。4.1.2 市场运营部会同差遣服务部有关部门根据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和国家、行业有关法律法规对市场调研分析报告进行评审,编制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书,经总经理批准后实行。4.1.3 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内容涉及:a) 拟定设计和开发阶段;b) 明确各阶段

21、任务、职责和权限、人员、资源配备和进度安排;c) 明确适合各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d) 明确参与设计和开发过程之间的接口和互相关系,保证有效沟通。随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合适时,筹划的输出应予更新。4.2 设计和开发输入4.2.1 设计和开发输入是设计和开发的根据。4.2.2 差遣服务部根据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书,组织编制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使其输入具体化。内容涉及:a) 顾客对新差遣服务项目的规定;b) 合用的法律、法规和强制性原则的规定;c) 设计和开发的必需的其他规定。4.2.3 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由差遣服务部组织有关部门进行评审,对其中不完善的、矛盾的,应协调或解决,

22、以保证其充足性和合适性,并形成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经批准后,做为设计的根据。4.3 设计和开发输出4.3.1 设计人员根据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等文献,开展设计和开发工作,并编写相应的设计和开发输出文献。4.3.2 设计和开发输出文献,应明确新差遣服务项目接受准则。4.4 设计和开发的评审。4.4.1 在设计和开发的合适阶段,应根据所筹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列的评审,评审由项目负责人提出,差遣服务部负责人批准并会同有关人员和部门进行。4.4.2 设计和开发评审应评价设计和开发成果满足规定的能力、资源配备的合适性,以及辨认和预测也许存在的问题和单薄环节,提出

23、纠正措施,保证最后设计满足顾客的规定。4.4.3 每次评审都应有结论,改善建议,并形成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项目负责人对评审结论,根据具体状况,采用相应的改善或纠正措施。差遣服务部负责跟踪记录措施的执行状况,并填入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的相应栏目中。4.5 设计和开发验证4.5.1 根据所筹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即通过提供客观证据,表白规定规定已得到满足。4.5.2 设计和开发验证的措施可采用与已证明的类似差遣服务项目设计的成果比较和设计输出成果的评审等。4.5.3 验证成果和由验证成果所引起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并填写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4.6 设计和

24、开发确认4.6.1 为保证产品可以满足规定的或已知预期使用的规定,应按照筹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确认应在新差遣服务项目交付前完毕。4.6.2 设计和开发确认的方式可以选择:a) 组织召开新差遣服务项目评审会议,形成新差遣服务项目评审报告;b) 组织邀请顾客新差遣服务项目进行评价,形成顾客评价状况报告;c) 将新差遣服务项目送行业专家进行评价,形成评价报告。4.6.3 确认成果和采用任何必要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存,并填写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4.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4.7.1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范畴是指已输出的设计和开发过程,也涉及阶段输出的文献,如:对已经批准的新差遣服务项目

25、设计任务书的更改等。4.7.2 设计和开发更改,一般在下列状况下进行:a) 在后一阶段设计中发现已评审的前一阶段的设计成果有问题;b) 顾客投诉、新差遣服务项目变更和差遣服务项目的改善等。4.7.3 设计和开发更改,应填写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告知单,并按文献控制程序执行。4.7.4 对任何设计和开发的更改,都应根据更改的具体状况来决定与否需要对该更改善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正式实行前得到授权人的批准。4.7.5 更改的评审成果和由此产生的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存。5 引用文献5.1 文献控制程序。6 记录6.1 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书。6.2 新差遣服务项目任务书。6.3 新差遣服务

26、项目设计评审报告。6.4 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6.5 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6.6 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告知单。HNPL/QR7.3-011102A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筹划项目名称起止日期编制部门背景资料综述(市场需求、顾客盼望、竞争对手状况等)可行性分析(人员、资金、成本等):总经理批示:HNPL/QR7.3-021102A 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任务项目名称:新差遣服务项目开发阶段划分及重要内容责任部门负责人配合部门完毕时间 审 核: HNPL/QR7.3-021102A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任务书项 目 名 称设 计 依 据设 计 部 门项目规定:质量目的:顾客特殊规定:此前类

27、似设计提供的通用信息:备 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31102A 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评审报告 项目名称评审日期设计输入规定:设计输出内容:评审内容:设计缺陷及改善建议:评审结论:改善或纠正措施实行成果验证:评审参加人员部门职务或职 称评审参加人员部门职务或职 称HNPL/QR7.3-041102A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验证记录单项目名称验证日期参与人员:设计输入综述:设计验证方式:设计验证结论:对验证结论的跟踪成果:备注: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51102A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确认记录单项目名称确认日期确认的方式:确认成果(可另附有关资料

28、):确认成果采用的措施:参与人员: 编 制: 审 核: 批 准:HNPL/QR7.3-061102A新差遣服务项目设计更改告知单项目名称更改日期更改因素及内容:会 签:编 制: 审 核: 批 准:1 目的本程序规定了我司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职责和具体做法,旨在验证质量活动和有关成果与否符合我司筹划的安排或原则的规定,并拟定质量管理体系的符合性。2 范畴 合用于我司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内部审核。3 职责3.1总经理负责批准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筹划。3.2管理者代表负责:a) 编制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筹划;b) 组织建立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组;c) 协调和监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实行;d

29、) 负责批准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和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筹划;e) 协调或仲裁纠正措施中部门与部门之间浮现的难以解决的争执问题。3.3审核组长负责:a) 组织编制具体审核筹划日程表,并组织实行;b) 分派审核任务到每个审核构成员,并审核每个审核员制定的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c) 编制本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3.4综合办负责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的管理,协助管理者代表组织实行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活动。3.5各受审核部门负责制定本部门浮现的不合格项的纠正措施筹划,并组织实行。4 程序4.1编制年度审核筹划4.1.1管理者代表每年初组织筹划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编制年度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筹划

30、经管理者代表审核后,报总经理批准。4.1.2审核筹划涉及:审核目的、审核范畴、审核频次、审核根据、审核时间、审核构成员及具体安排等内容。4.1.2.1审核范畴:质量管理体系波及的原则条款,部门及区域,每年至少所有审核一次。4.1.2.2审核的频次:根据质量管理体系运营的现状和年度工作的安排而决定,但每年至少一次(前后两次内部审核间隔时间不得超过12个月)。遇到特殊状况,如:我司质量管理体系组织机构修改发生重大变化;第三方审核认证或复审前。由管理者代表修改审核筹划,报总经理批准后,及时组织实行。4.1.2.3审核安排:综合办可采用集中某段时间的持续审核或分散时间审核4.2审核前的准备4.2.1成

31、立审核组4.2.1.1审核组由管理者代表指定的审核员构成。并委任审核组长。4.2.1.2审核员的资格:a) 通过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员培训合格并颁发合格证书,且受总经理聘任为审核人员;b) 审核员不得审核自己的工作。4.2.2审核组长将审核任务分派到每个审核构成员。4.2.3审核员收集研究受审部门的有关质量体系文献和资料,以及理解受审部门的质量活动状况,编制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并送审核组长批准。4.2.4审核组长制定当次的审核筹划,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于审核前5天内将审核筹划印发给受审部门。审核筹划内容涉及:a) 受审核的部门;b) 目的范畴;c) 重要审核活动的原则条款和日期安排;4

32、2.5受审核部门收到审核筹划后,应拟定陪伴人员和参与审核首末次会议的人员,并做好必要的准备工作,迎接审核。如对审核筹划有异议,应在两天内反馈到审核组,通过协商,修改审核筹划。4.3审核的实行4.3.1审核的初次会议4.3.1.1审核开始前,审核组应与受审核部门领导及有关人员召开初次会议,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简要阐明审核的目的、范畴及具体做法,简介审核构成员及其审核任务,商定末次会议的时间及地点。4.3.1.2与会人员应在年第 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4.3.2现场审核4.3.2.1审核员根据编制的检查表,实行具体审核活动。通过到受审区域察看、问讯和审视有关文献等措施,

33、收集客观证据,并作好记录。4.3.2.2审核员在审核中如发现不合格项,应在现场向受审核部门领导或代表阐明,并规定其确认不合格项。4.3.2.3在现场审核完毕后,如有不合格项,审核员应填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并请受审核部门负责人拟定及签名后送交受审核部门。审核员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中应填写:a) 受审核部门及其负责人;b) 审核员姓名;c) 审核日期;d) 不合格事实的描述;e) 不合格的根据;f) 不合格的类型;g) 审核员签名。4.3.3末次会议4.3.3.1末次会议的准备 审核结束后,审核组应召开内部会议,填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项目分布表,对所有审核状况进行

34、综合分析,做出客观、公证的结论性意见,为末次会议的召开做好准备。4.3.3.2召开末次会议 末次会议由审核组长主持。参与初次会议的人员必须所有出席,也可合适增长人员。参与会议的人员,均应在年第 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上签到。审核组长就审核状况、发现的不合格项和审核结论,加以阐明。4.4.审核报告的编写、审批及发放4.4.1审核报告的编写 末次会议后,审核组长应于5日内编写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其内容涉及:a) 审核的目的和范畴;b) 审核构成员和受审核部门及其负责人;c) 审核日期;d) 审核所根据的文献;e) 不合格项的观测成果,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报告作为附件,附于

35、审核报告之后;f) 质量管理体系运营的有效性、符合性及结论意见;g) 审核报告的分析状况。4.4.2审核报告的审批 审核报告应报管理者代表批准。4.4.3审核报告的分发 审核报告由综合办按其分发清单,分发至有关领导和部门。4.5纠正措施筹划的制定和实行4.5.1纠正措施筹划的制定 受审核部门接到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不合格报告后,应于3日内在报告中填写纠正措施筹划,送审核员签名承认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4.5.2纠正措施筹划的实行4.5.2.1受审核部门制定的纠正措施筹划经批准后,应在规定期限内完毕。4.5.2.2受审核部门在规定期限内未制定纠正措施筹划时,管理者代表应加以追查,并向总经理报告。

36、4.5.2.3在实行纠正措施过程中,如浮现部门之间对实行产生争执时,由管理者代表进行协调仲裁。4.5.2.4纠正措施如发生问题,不能按期完毕时,受审核部门应向管理者代表阐明因素,祈求延期,经管理者代表批准后,可修改完毕纠正措施筹划的时间。4.6纠正措施的跟踪与验证4.6.1 综合办跟踪纠正措施筹划的实行状况;如有问题,及时向管理者代表反映,并委派一名审核员对该纠正措施完毕状况进行验证,并在内部质量管理体系不合格报告中的相应栏内填写验证成果和签名。4.6.2审核员在验证中,如发现纠正措施筹划未完毕,应向管理者代表报告,由管理者代表追究该部门责任,并责令限期完毕。4.6.34.7审核组应将每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所产生的资料、报告等送综合办归档保存,作为管理评审的输出文献。5附录5.1 HNPL/QR8.2.2-01-1102A年度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筹划(封面)5.2 HNPL/QR8.2.2-02-1102A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报告(封面)5.3 HNPL/QR8.2.2-03-1102A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检查表。5.4 HNPL/QR8.2.2-04-1102A年第 次内部质量管理体系审核首/末次会议签到表。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论文 > 管理论文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