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学习重点+难点+练习-S学习重点(一)削弱地方势力1.背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王势力强大,在封地内有诸多权力,如任免官吏、收取租税、铸造钱币、拥有兵权等,严重威胁中央统治。地方豪强兼并土地,欺压百姓,且依附王公贵族,成为危及国家统一的离心力量。2措施推恩令: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推恩”建议,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其子弟作为侯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削爵除国: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严厉镇压诸侯王的叛乱,如酎金夺爵,因诸侯所献祭祀黄金成色不足等借口,废除了一百多人的爵位,收回封地。迁移豪强:将一些郡
2、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打破他们原有的社会关系,削弱其势力。刺史制度: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州部派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视州部内的地方官吏、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横征暴敛、滥用刑罚、结党营私等。1影响:有效地削弱了地方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国家的统一。(二)加强经济管控1农业:朝廷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修建了六辅渠、白渠等水利工程,灌溉田地数万顷,促进了农业的发展。新型播种工具楼车发明,大大加快了播种速度。2 .手工业:纺织、冶炼、制陶、酿造等手工业进一步发展。例如满城汉墓出土的长信宫灯,设计巧妙,体现了当时高超的手工业技艺。3 .经济控制措施统一铸巾: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
3、五铢钱。五铢钱形制规整,重量适宜,在我国钱币史上使用时间最久,对国家经济发展起重要作用。盐铁酒官营专卖:设置盐铁官,把煮盐、冶铁、卖酒等经营权收归国有,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全国范围内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稳定了市场秩序。征收商人车船税:对商人征收车船税,抑制了商业的过度发展,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1影响:使中央对经济的掌控大大加强,国家财政状况得到很大改善,为汉武帝许多政策的推行奠定了经济基础。(三)尊崇儒术1.背景:西汉初年,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各种学说流行,人们的思想不统一,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在这种宽松的环境下,西汉的董仲舒融合了法家、道家、阴阳
4、五行等学说,提出“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等思想,宣传君权神授,又提出“三纲五常”。2措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兴办太学:在长安兴办太学,以儒家的诗书礼易春秋作为教材,培养治国安邦的人才,儒士也进入各级政权机构。1.影响:从此,儒学为历代王朝所推崇,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四)北击匈奴1.背景:匈奴是北方的游牧民族,经常南下侵扰西汉边境,掠夺财物,杀害百姓,给西汉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带来极大威胁。汉初由于国力较弱,采取和亲政策,但未能从根本上解除
5、匈奴的威胁。2过程:汉武帝时期,国力强盛,具备了反击匈奴的物质基础。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多次出击匈奴。如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卫青和霍去病分道北上,卫青穿越沙漠与匈奴主力相遇,激战一天后,派兵迂回包抄,大败匈奴;霍去病也挥师北进,追击匈奴兵,匈奴受到沉重打击。3影响:使北部边郡得到安定,有利于中原文明的发展。西汉进一步巩固了对北部边境的控制,在河西走廊设置武威、张掖、酒泉、敦煌四郡,促进了边疆地区的开发和民族融合。二、学习难点(一)推恩令的背景和含义1.背景:汉初分封诸侯王,诸侯势力不断膨胀,严重威胁中央政权。虽然汉高祖、汉文帝、汉景帝采取过一些措施,但未能完全解决问题,汉景帝时还爆
6、发了“七国之乱”。在此复杂背景下,推恩令成为解决历史遗留问题的关键举措。2含义:表面上是诸侯王可将封地分封给子弟作为侯国,看似施恩,实际上侯国越来越多,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被逐渐分化,越来越小,从而达到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这种方式避免了直接削藩可能引发的激烈反抗,以较为温和的手段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体现了高超的政治智慧。(二)尊崇儒术1 .董仲舒新儒学的理解:董仲舒融合多种学说形成的新儒学,包含“天人合一”“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三纲五常”等思想。对于七年级学生来说,理解这些抽象的思想概念有一定难度。例如“天人感应”认为天和人能相互感应,天能干预人事,人的行为也能感应上天,这种
7、思想与学生日常认知有较大差异,需要教师结合具体事例详细讲解。2 .尊崇儒术的影响:一方面,尊崇儒术统一了思想,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统一,使儒学成为历代王朝推崇的主流思想,对中国古代思想文化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另一方面,它也在一定程度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限制了其他学说的发展。需要引导学生从正反两方面全面认识尊崇儒术带来的影响。三、练习(一)选择题1 .汉武帝为解决诸侯国势力过大问题,采取的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颁布推恩令C.分封同姓子弟D.实行禅让制2 .汉武帝时期,将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的货币是()A.半两钱B.刀币C.五铢钱D.蚁鼻钱3 .为了加强思想控制,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
8、建议,采取的措施是()A.焚书坑儒B.尊崇儒术C.八股取士D.文字狱4 .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哪两位将领出击匈奴,取得漠北战役的胜利()A.蒙恬、卫青B.张骞、霍去病C.卫青、霍去病D.蒙恬、霍去病5 .汉武帝时期,在长安兴办的培养统治阶级需要的儒学人才的学校是()A.国学B.太学C.大学D.郡国学(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愿陛下令诸侯得推恩分子弟,以地侯之。彼人人喜得所愿,上以德施,实分其国,不削而稍弱矣。”于是上从其计。史记(1)材料一中的“陛下”指谁?“从其计”中的“其”指的是谁?(2)材料一中的“计”指什么?该“计”起到了怎样的作用?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
9、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董仲舒(3)材料二反映了董仲舒向汉武帝提出的什么建议?这一建议被采纳后对儒家思想产生了怎样的影响?材料三:汉武帝时期,经济发展迅速,国家财政状况有了很大改善。(4)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汉武帝在经济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使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三)简答题1 .简述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在政治、经济、思想、军事方面的措施。2 .分析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措施的影响。答案(一)选择题1.B2.C3.B4.C5.B(二)材料分析题“陛下”指汉武帝;“其”指主父偃。(2)“计”指推恩令;作用:使诸侯王的封地和势力越来越小,中央大大加强了对地方的控制,削弱了诸侯国势力,加强了中央
10、集权。(3)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影响: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使儒家忠君守礼的思想成为大一统政权的精神支柱,从此儒学成为国家的统治思想,居于主导地位,为历代王朝所推崇,影响深远。(4)措施: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等。(三)简答题1政治方面: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以各种理由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将一些郡国豪强迁往京师一带;建立刺史制度。经济方面:注重发展农业生产,重视兴修水利;把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铸造五铢钱;实行盐铁和酒的官营、专卖;统一调配物资,平抑物价;对商人征收车船税。思想方面:接受董仲舒的建议,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在长安兴办太学。军事方面:派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出击匈奴。1.影响: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大一统王朝;使西汉王朝在政治、经济、军事和思想上实现了大一统,开始进入鼎盛时期;促进了民族融合和边疆地区的开发;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古代思想文化的主流,影响深远;国家财政状况得到改善,为汉武帝推行其他政策奠定了经济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