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九年级下册第16课冷战学习重点、难点及练习-S学习重点(一)冷战的含义冷战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40多年间,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之间既非战争又非和平的对峙与竞争状态。美国带领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采取了除武装进攻之外一切手段的敌对行动,以“遏制”共产主义。(二)冷战发生的原因1 .美国的野心:二战后,美国成为世界上军事、经济实力最强大的国家,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2 .苏联的阻碍:苏联的实力也不断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东欧一些国家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3根本原因:美苏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4.时代潮流:二战刚刚结束,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
2、渴望和平,和平成为时代潮流,美国不敢贸然发动战争。(三)冷战的表现1政治上:杜鲁门主义提出:1947年3月,美国总统杜鲁门在国会发表演说,声称希腊和土耳其受到共产主义威胁,要求国会拨款援助这两个国家。实质:遏制共产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加紧控制其他国家。影响: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1.经济上:马歇尔计划提出:1947年,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以遏制苏联。实质:是杜鲁门主义的一次大规模运用,是美国实施冷战政策的重要步骤。作用: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复苏,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在经济上遏
3、制了苏联。1.军事上:北约与华约对峙北约成立:1949年,美、英、法等12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北大西洋公约,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简称“北约”。北约是一个以美国为首的军事联盟,它的成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华约成立:1955年,苏联同7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缔结了华沙条约,华沙条约组织成立,简称“华约”。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1 .国际关系:德国分裂背景:二战后,德国被美、英、法、苏四国分区占领。随着冷战的加剧,美苏在德国问题上的分歧越来越大。分裂:1948年爆发柏林危机,之后秘密谈判双方同时解除封锁。1949年9月,在美、英、法占领区成立了
4、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又称“联邦德国”或“西德”;10月,在苏占区成立了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又称“民主德国”或“东德”。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二、学习难点(一)理解冷战对世界格局的影响2 .消极影响威胁世界和平:美苏争霸,进行军备竞赛,使世界长期不得安宁,全面冷战与局部“热战”相交织,如朝鲜战争、越南战争等,给当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阻碍经济发展:双方为了争夺势力范围和资源,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经济竞争,如贸易战、资源争夺等,影响了世界经济的正常发展。限制文化交流:由于意识形态的对立,美苏对彼此的文化输出进行严格审查和控制,阻碍了文化的多样性和世界文化的发展。3 .积极影响避免世界大战:美苏双方势均
5、力敌,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推动科技发展:为了在军事和空间领域取得优势,美苏两国在科技方面投入大量资源,客观上推动了科技的发展,如太空竞赛促进了航天技术的进步,核武器研制推动了核技术的发展。促进多极化趋势:在冷战的大环境下,第三世界国家崛起,不结盟运动兴起,这些国家团结起来,为改变旧的国际政治经济秩序进行了不懈的斗争,冲击了两极格局,推动了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二)分析冷战中的外交政策与战略1美国的“遏制政策”:美国提出杜鲁门主义,实施马歇尔计划,建立北约组织,这些都是“遏制政策”的具体表现。其目的是通过政治、经济、军事等手段,遏制苏联和共产主义在全球的扩张,维护美国的霸权
6、地位。4 .苏联的应对战略:苏联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组建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华约组织,以应对美国的冷战政策。苏联的战略是巩固社会主义阵营,与美国进行对抗,争夺世界霸权。在分析这些外交政策和战略时,要结合当时的历史背景,从国家利益、意识形态等多个角度进行思考。(三)评价冷战的历史意义1 .从国际关系角度:冷战导致了两极格局的形成,改变了二战后的世界政治格局。在冷战期间,美苏主导了世界事务,其他国家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美苏的影响和制约。同时,冷战也促使了国际关系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为冷战结束后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奠定了基础。2 .从历史发展角度:冷战虽然带来了紧张和冲突,但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历史的
7、发展。例如,美苏在科技领域的竞争,促进了科技的进步,这些科技成果后来在民用领域得到广泛应用,推动了社会的发展。此外,冷战也促使各国更加重视和平与发展,推动了国际合作和国际组织的发展。评价冷战的历史意义时,要全面、客观地看待,既要看到其消极影响,也要看到其积极作用。三、练习题(一)选择题1 .二战后,美国提出的“冷战”是指()A.战争与经济手段相结合的对抗形式B.除战争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和对抗形式C.在欧洲用经济手段,在亚洲用军事手段D.进行核对抗2 .冷战开始的标志是()A.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B.杜鲁门主义的出台C.马歇尔计划的提出D.北约组织的建立3.马歇尔计划的实质是()A.帮助欧洲经
8、济复兴B.是“金元外交”政策的延续C.以经济手段控制西欧D.引诱东欧各国摆脱苏联控制4.二战后,德国被一分为二,分别成立了联邦德国和民主德国,这一局面出现的根本原因是()A.德国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B.美苏冷战对峙C.德国人民的选择D.雅尔塔会议的决定5北约和华约的共同之处是()A.都是由大国控制的军事政治集团B.都是帝国主义性质的大国集团C.都是政治经济一体化集团D.都是代表不同意识形态的大国集团(二)材料分析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美国应该尽力协助世界回复至经济健全的常态,没有它,也就没有政治的安定,没有牢固的和平。我们的政策不是反对任何国家、任何主义,而是反对饥饿、贫穷、悲惨、
9、混乱。我们的任务是唤起合理经济的再生,促使政治社会的结构容纳自由制度存在。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说材料二: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个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攻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攻击。因此,缔约国同意如此种武装攻击发生,每一缔约国按照联合国宪章第五十一条所承认之单独或集体自卫权利之行使,应单独并会同其他缔约国采取视为必要之行动,包括武力之使用北大西洋公约(1)材料一中马歇尔所说的“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什么?美国实施马歇尔计划的目的是什么?(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军事组织的建立?其建立的目的是什么?(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二所反映的历史事件对世界格局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三)简答题1 .
10、简述冷战发生的原因。2 .简述北约和华约建立的影响。四、答案(一)选择题3 .B2.B3.C4.B5.A(二)材料分析题(1) “合理经济的再生”指的是帮助西欧恢复经济。目的:通过援助西欧恢复经济,稳定资本主义制度,加强美国对西欧的控制,遏制苏联。(2)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目的: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对抗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加强军事合作,遏制共产主义。(3)马歇尔计划的实施,加强了美国对西欧的控制,在经济上遏制了苏联;北约的建立,加剧了冷战的程度,标志着资本主义阵营在军事上的联合。两者共同促使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两极格局逐渐形成。(三)简答题1 .原因:二战后美国军事、经济实力世界最强,称霸世界的野心日益膨胀,强大起来的苏联,成为美国称霸的障碍;国家战略的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根本原因);二战刚刚结束,人民厌战,和平成为时代潮流。2 .影响:北约和华约两大集团的建立,标志着美苏两大集团全面冷战对峙局面形成,也标志着以美苏为首的两极格局形成。美苏两大军事集团长期对峙,严重威胁了世界和平与各国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