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28988 上传时间:2019-12-0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530.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1.pdf(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高三地理高考第一轮单元复习 世界政治经济地理格局 网络体系总览 考点目标定位 1. 世界政治地理格局。世界政治多极化趋势。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2. 世界经济地理格局。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区域发展中经济全球化中的意义和作用。国际经济的区 域合作与竞争。 3. 综合国力。综合国力的影响因素。提高综合国力的途径。 知识梳理 一、世界政治地理格局 1. 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世界上除美国这一超级大国外,世界上还形成了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等多个政治经济力 量中心。两极格局不复存在。 2. 国际政治的地缘合作与冲突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许多国家和地区基于此建立起区域性国际组织,同

2、时地区冲突不断。 例如阿以冲突不断,和平步履维艰,主要围绕巴勒斯坦问题、耶路撒冷问题、被占领土问题、水源问题。 这里既有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资源纠纷等内部原因,也与帝国主义国家维护其全球战略利益、插手中 东事务有关。 思考讨论 为什么说当前世界政治地理格局向多极化方向发展? 提示: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苏两国关系从战时的联合结盟不断走向紧张直至全面冷战,并按意识 形态差异分别组建了经济集团和军事政治联盟。但由于世界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 不断遭受冲击。20 世纪 60 年代末,社会主义阵营解体,西方阵营也出现分化,西欧和日本重新崛起,独 立自主的倾向增长,美国控制能力有所减

3、弱。 20 世纪 80 年代末,欧洲政治地图发生剧变,捷克斯洛伐克分裂,德国统一,南斯拉夫分成5 个国家, 苏联分成15 个国家。除美国这个唯一的超级大国外,世界上还形成了西欧、日本、俄罗斯、中国、印度 等多个政治经济力量中心。目前,多极化的趋势已经得到国际公认,与两极格局阵线分明、相互对峙、针 锋相对和全面对抗的态势不同,多极化的世界政治格局呈现出既有矛盾和联系,又有斗争的特点。 二、世界经济全球化 经济全球化一般指资本、商品、 服务、 劳动、 信息及人员等超越国界,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扩散的现象, 在国际规模尺度上,经济的空间扩散主要表现为产品、资本和技术从先进国家向落后国家流动,从工业化 国

4、家向发展中国家流动,它是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和经济区域化并不矛盾。二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 日益密切,竞争越发激烈,区域性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特别对广大中小国家来讲,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 是走向经济全球化的阶梯,是增强自身全球经济地位的一项对策,而不是将自己的对外经济依附于区域内 的某一大国。一些大国热衷于搞区域集团化,则是为了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排斥和遏制其他大国,进 而在全球经济中争取有利地位。一般认为:区域化是全球化的基础,没有区域化不可能一步实现全球化; 区域化本身是全球化的阶段性表现,区域化的最终结果应是全球化,只有全球化才能真正实现资源共享, 优势互补。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一体化的

5、基础,全球经济一体化一旦形成又会大大推进经济全球化的进 一步发展。 思考讨论 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互相矛盾吗? 提示:经济全球化是一个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过程。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全球经济联系日益密切,竞 争越发激烈,区域性合作组织应运而生。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区域化并不矛盾,这是因为区域化是世界经济 走向全球化的一个阶段或组成部分。特别是对广大中小国家来说,加强区域内部经济联系是走向经济全球 化的阶梯,是增强自身全球经济地位的一项对策,而不是将自己的对外经济依附于区域内某一大国。一些 大国热衷于搞区域集团化,则是为了在区域内占据主导地位,排斥或遏制其他大国,进而在全球经济中争 取有利地位。 国际合

6、作最早出现在欧洲,以荷兰、 比利时和卢森堡三国建立的荷比卢联盟为代表。在此基础上, 1951 年,法国等六国成立了欧洲煤钢共同体,1957 年,欧洲共同市场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奠定了欧洲共 同体的框架,1993 年 11 月 1 日,关于欧共体一体化的马斯特里赫特条约(又名欧洲联盟条约, 简称马约)开始生效,包括建立经济货币联盟、共同外交和安全政策、司法和警务合作等三大支柱在内的 欧洲联盟正式宣告诞生。到2000 年,成员国增加到15 个, 2002 年元旦启动欧元,实现欧盟统一货币。 北美自由贸易区和亚洲及太平洋地区经济合作组织(简称亚太经合组织)是另外两个影响较大的区域 经济集团。北美

7、自由贸易区包括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比较松散的非正式集团,成 立于 1989 年 11 月,中国在1991 年加入。 在东南亚、东北亚、南亚、西亚、北非、南美等地,区域合作进程发展也很快,形成了很多区域的经 济集团。 疑难突破 知识经济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1)知识经济与工业生产和工业布局 知识经济是指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其在现实经济活动中主要表现为两种 发展趋势:一是信息化,二是全球化。其对产业的影响是推动“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促进“第四产业” 信息产业、知识产业的诞生,但也不可避免地对第二产业工业产生深刻影响。 工业经济时代知识经济时代 战略资源资

8、本知识信息技术 原料能耗多少 区位因素资源、能源、交通人才、信息网络的通达性、环境 (2)高科技工业园区 高科技工业园区集企业、大学与科研于一体,是知识经济社会的新细胞。始自美国“硅谷”,它是在 20 世纪 50 年代末,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斯坦福大学附近的一片谷地开始的,由于实现了科研、开发与生 产结合,“硅谷”一经出现就显示出其强大的生命力,成为高科技工业园区的典范。迄今全球已有900 多 个有一定规模的高科技工业园区。 中国自 1985 年 7 月中科院在深圳建立第一个科技工业园,至今已有100 多家,其中国家级53 个,被 誉为中国的 “硅谷” 北京中关村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被称为 “

9、慧谷” 的上海漕河泾新技术开发区, 自 1988 年成立至今,已形成了计算机、光纤通讯、生物工程、新材料、电子元器件、工业自动化、仪器 仪表、航空航天等新兴技术产业集聚的工业园区。此外,青岛、苏州、西安、武汉等地的高新技术工业园 区均以良好的势头向前发展。 知识经济是信息化经济,知识经济社会是信息化社会。互联网、卫星通讯等使地球空间变化,距离对 经济活动的约束日益弱化。知识无国界,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知识,必然导致经济活动突破国界而成为全 球活动,工业生产的全球化趋势也就日益明显。 工业生产的全球化主要表现为世界性的分工。知识经济时代是以现代化工艺、技术为基础的分工,同 一产业内部的不同行业之间

10、分工逐渐扩大,并进而发展到同一行业不同产品之间的国际分工和同一生产过 程内部各种零部件和工艺流程的国际分工。于是,整个世界变成了一个大的工厂,各个国家只不过是这个 工厂内部生产某一零部件的车间。 典例剖析 【例题】读下图所示的地理区域,回答下列问题。 (1)该区域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_。该区域的气候特点是_,原 因在于这里常年受_控制。所以 _资源是当地生活和发展生产的限制性资源。 (2)根据 1947 年 11 月第二届联合国大会的决议,由什么民族在该地区的什么地方建立什么国家? 在该地区建国的原因是什么? (3)近年来,图中所示地区多次发生地区性冲突与局部战争,这些冲突与战争主要有_,

11、 冲突与战争产生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美国为什么插手该地区事务?如何插手? 命题意图: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判读和分析区域地图的能力,对世界热点问题、热点地区的认识和相关 问题的分析。 易错分析:图示地区冲突及战争的表现、原因分析是难点,也是易错点。 解题思路:解答第(1)题的关键是能够从图中已有信息(国家或地区的轮廓形状、所在经纬度、海 和海峡形状等方面)认知此区域为中东(西亚) 地区, 由此得知该区域最具有世界意义的自然资源是石油; 该区域的气候特点的判断从纬度位置入手,判断其气候类型并分析其气候特点及成因等。后面其他问题也 就不难回答了。 答案:( 1)石油高温少雨(或炎热干燥)副热带高气

12、压(或下沉气流)水(淡水) (2)犹太民族在巴勒斯坦地区建立以色列国。巴勒斯坦地区是犹太人(希伯来人)的祖居地;历史 上,尤其在二战中,犹太人受尽迫害,希望建立自己的国家;犹太民族有强烈的认同感(如答出文化、宗 教原因也给分);世界大国的支持。 (3)阿以冲突、两伊战争、海湾战争、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等既有民族和宗教矛盾、领土和 资源纠纷等内部原因,也与帝国主义插手本地区事务有关。 (4)中东地区在美国全球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美国在本地区有重要的经济利益(石油)。支持以 色列,在以色列与阿拉伯国家间维持力量平衡;美国打击“国际恐怖组织”等。 教师下载中心 教学点睛 本单元是地理、历史和政治三

13、科知识的综合,最能体现文综的特点,在复习时应注意以下两点: 1. 注意留心收集与教材和考纲要求相关的时政热点,并以地理的视觉去看待、分析。这往往是高考知 识和能力考查的切入点或载体。 2. 注重三科教学的交融、交汇,让学生对某一问题都应具备相应的综合知识。特别是从地理角度分析 问题,如国家的空间特征、政治的多极化、经济的全球化、和平发展已成为主流;对涉及的一些新概念, 如国力、基本实体等有基本的认识和明确的观点。要重视通过反映国家特征的数据、图表和不同区域社会 经济的统计资料和图表等相关材料,进行信息提取认定、推理、 判断、 评价, 并提出对不同国家综合国力、 世界政治格局、经济格局的认识、看

14、法及相应措施等。 拓展题例 【例 1】 (2003 年上海)西亚历来是西方强国激烈争夺的地区。读“西亚地理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03 年,美国先发制人对西亚国家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发动战争。该国的 _平原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它是世界著名的_农业区。 (2)西亚地处亚、非、欧三洲交界地带,周边有许多重要的海上交通和战略要地,其中,_ 海峡扼主要产油区石油运输重要通道的出口处;曼德海峡是_海通往印度洋的咽喉要道。 (3)西亚油田集中分布在_及其周围地区。世界上五大储油国中唯一的非阿拉伯国家是 _(填图上英文字母代号)。西亚石油主要运往西欧、_和美国,石油运输的方式 主要有 _和_

15、。丰富的石油资源带动了西亚大部分地区经济的发展, 除产油国外,有些国家通过_,或 _,或 _,都获得很大的经济效益。 解析: 2003 年美国对伊拉克发动战争,伊拉克两河流域的美索不达米亚平原是人类文明发祥地之一 古代巴比伦王国属地,也是世界著名的灌溉农业区。第(1)题,主要考查本区的基本特征。西亚是世 界最大产油区,也是世界主要石油输出区,本区石油主要输往美国、日本、西欧各国。第(2)题主要考 查本区两个重要海峡。第(3)题则考查了本区的石油输出路线。本区的非产油国借助有利的地理条件, 也从石油生产与运输中获得较大的经济效益,如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向产油国输出 劳务等。 答

16、案:( 1)C 美索不达米亚(或两河)灌溉 (2)霍尔木兹红 (3)波斯湾 E 日本海运输油管道运输收取油管过境费进口原油加工后再出口 向产油国输出劳务 【例 2】 (2003 年江苏, 34)纺织和服装工业在全球分布广泛,生产和销售的全球化程度较高。根 据所给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出口纺织品和服装专业生产 镇分布图(每点表示一个专业镇) 图 1 注:产品销往市场的箭头粗细表示销售量的相对多少 图 2 某服装生产专业镇工业联系示意图 图 3 (1)纺织和服装工业的跨国生产一般先向工资较低的邻近国家转移。依据下表资料判断,美国纺织 服装业应先向_(国家)转移,德国纺织服装业应先向_、 _(国

17、家)转移。 每小时工人工资国 家 20 美元以上日本、丹麦、瑞士、比利时 1418 美元美国、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以色列 2 美元以下 捷克、埃及、匈牙利、印度、叙利亚、巴西、巴基斯坦、墨西哥、印 度尼西亚 (2)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服装生产和出口国,并出现了众多专业镇。专业镇从 事纺织、服装生产的企业可达数千家,从业人员可达数万人。从图1 可以看出,我国纺织、服装专业镇的 分布特点为: 集中分布在 _省、_省、_省;主要分布在 _地区。 (3)根据图2,简述该镇服装产业的特点。 (4)读图 3,说明目前我国多数出口服装企业所从事的经济活动,在整个服装产业价值链中所处的

18、地 位及今后的发展策略。 解析:( 1)先把握住题干要求,再从表中找出每小时工人工资在2 美元以下的美、德邻国。(2)可 从我国纺织品分析图直接读出,点状密集的省份为江苏、浙江、广东,它们又都分布在我国的东南沿海地 区。( 3)仔细阅读其工业联系图后,可以从这几个方面分析其特点:原料、设备等基础设施;生产 和社会服务方面;产品销售方面;企业分布特点等。(4)我国服装业所处的地位,从图中可以看出: 生产的附加值低,利润也小;主要从事来料加工环节。今后的发展策略应向附加值高的方向发展:一是服 装设计,二是品牌经销。 答案:( 1)墨西哥捷克匈牙利 (2)江苏浙江广东沿海经济较发达(或长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 (3)原材料、设计、设备来自海外;多个服装加工企业形成产业集聚;该镇服装生产专业化突出; 同时提供了比较完备的生产和社会服务;产品主要销往海外,也有部分产品在国内及本地销售。 (4)中国服装企业与发达国家和跨国公司之间有明确的生产分工,中国主要从事裁剪缝纫等劳动密 集型的来料加工环节。生产的附加值有限,大部分利润为发达国家服装公司和跨国连锁商所获取。 今后的发展策略是:第一,加强服装设计,培育著名品牌;第二,加强市场营销,努力进入国际市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