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常识80题.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754687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72.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文学常识80题.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古代文学常识80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常识80题.pdf(5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 古代文学常识练习80 题( 一) 1. 下列对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代男子18 岁时举行加冠礼,叫做冠。即戴上表示已成人的帽子,但体犹 未壮,还比较年少,故称“弱冠”,20 岁才为成年。 B“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科举殿试时的一甲 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即状元、榜眼、探花。 C郊祭犹郊祀。古代于郊外祭祀天地,南郊祭天,北郊祭地,是儒教礼仪中 的主要部分,祭对象分为三类:天神、地衹、人鬼。 D古人对死的称谓等级森严,“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 曰不禄,庶人曰死”。侯蒙属大夫,故死为“卒。 2.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2、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有的名与字含义相同或相近,比如诸葛亮, 字孔明,“亮”与“明”的字义十分相近;有的则含义相反,如袁盎,盎是充盈 的意思,字“丝”,则是少的意思。 B孝文帝即汉文帝,“孝文“ 是谥号。谥号是古代帝王、诸侯、贵族、大臣、 后妃等具有一定地位的人死后,根据其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所给予的称号,有褒 有贬,如范仲淹的“文正”是褒,周厉王的“厉”是贬。 C坐姿有多种:“常同席坐”这个“坐”与我们现在的坐姿是相同的,但是 “箕踞”的坐姿则是两脚张开,两膝微曲地坐着,形状像箕。是一种轻慢傲视对 方的姿态。如“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 D皇后,皇帝的正

3、妻。在后宫的地位就如同天子,是众妃子之主。古代皇后 所居的寝宫多位于后宫正中央,因此皇后寝宫称为“正宫”或“中宫”。“中宫” “正宫”也就成了皇后的别称。 3. 下列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结合孔雀东南飞、过秦论】 A“往昔初阳岁”中的“初阳岁”是指冬至以后,立春以前。 B“初七及下九”中的“初七”是指农历七月七日,旧时妇女在这天晚上乞 巧(用针作各种游戏);“下九”是指农历每月十九,在汉朝,这天是妇女欢聚 的日子。 C“六合正相应”中的“六合”,与过秦论中“履至尊而制六合”中“六 合”意思相同,它们都是指天地四方。 D“黄昏”、“夜半”、“人定”、“鸡鸣”、“平旦”五个词均为古代表 示时

4、段的名称, 若以时间先后为序,可排列为 “夜半、 鸡鸣、平旦、黄昏、人定”。 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牙门与牙旗一样,源起都有古人借猛兽利牙的图案彰显荣耀和威武之意。 B丁母丧是指遭逢母亲丧事。旧制,父母死后,子女要守丧,谓之“丁忧”。 C征、辟指征召布衣出仕,与“察茂才”“举孝廉”一样,是自上而下选拔 官吏的制度。 D乡、闾在古代各指一种行政区域名,合在一起还可以泛指家乡故里、父老 乡亲。 5. 下列对文中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迁在古代称调动官职,一般指升职,如:升迁。也指贬谪,放逐,如迁谪 指贬官远地,迁客指流迁或被贬谪到外地

5、的官。 B原文宣德二年中的宣德是年号。习惯上,唐朝以前对殁世的皇帝一般简称 谥号,如汉武帝、隋炀帝,而不称庙号;唐朝以后,由于谥号的文字加长,则改 称庙号,如唐太宗、宋太祖等,到了明清两代才用年号来称呼,文中的年号还有 英宗。 C明年进都督佥事中,明年指第二年,而在现代汉语中,明年指今年的后一 年,古今意义不同。进在文中指晋升提拔任用。 D文中谥武勇的谥是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 加的称号叫谥号,一般根据他们的生平事迹与品德修养,进行一种褒扬的评价, 也有表贬抑的评价。如称陶渊明为靖节征士,欧阳修为欧阳文忠公,王安石为王 文公,范仲淹为范文正公。 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

6、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弹劾是指君主时代担任监察职务的官员检举官吏的罪状。 B经略是指明清两代有重要军事任务时特设经略,掌管一路或数路军、政事 务,职位高于总督。 C世荫是指在封建时代,子子孙孙因为先人或祖上有卓越的功勋而世袭官职。 D屯田是指中国历代封建王朝组织劳动者在官地上进行开垦耕作的农业生产 组织形式。有官屯与民屯之分,以官屯为主。 7. 下列对文中划线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即岁稔不足支数日”中“稔”意思是“庄稼成熟”。 B“前抚王之诰、魏学曾相继绥辑”中“绥辑”意思是安抚集聚。 C“厘两京、山东、陕西勋戚庄田”中“厘”意思是治理处理。 D“

7、致仕”中“致”意思是“获得”,“致仕”意思是获得官职。 8.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魏明帝太和年间始置进士科目。唐亦设此科,凡应试者谓之举进士,中试者 皆称进士。 B. 拜,按一定礼节授予(任命) 官职,一般用于升任高官。如“以相如功大, 拜为上卿”。 C.缘坐,是以家族本位、罪人以族的观念为基点,正犯本人和相关亲属连带受 罚的原则。 D.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致事、休致等名称,来指官员 辞职归家。 2 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解褐”,谓脱去布衣,担任官职。 B“外姻”,由婚姻关系而结成的亲戚。 C“临

8、幸”,专有名词,特指古代帝王亲自到达某处。 D“博士”,是对攻读博士学位的研究生的称呼。 1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嘉祐二年进士第”中“第”指科举考试及格的等次,“进 士”是古代科举制度中通过最后一级考试者,意为可以进授爵位之 人。 B.古代任命或调任官职的词语很多,“拜中书舍人”指“授予中 书舍人一职”,“徙明、亳、沧三州”指“调任明州、亳州、沧州 知州”。 C.“丁母艰”是指母亲去世,回乡守丧。守丧有一定的时间规定, 这在古代是一种孝顺行为,表明当事人对已故之人的崇敬和不舍。 D.“六经”指六部儒家经典著作,是指经过孔子整理而传授的六 部先秦古籍。它们是

9、论语诗经尚书礼经乐经 周易。 1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熊概,字元节”,古人幼时命名,成年( 男 20 岁、女15 岁) 取字,字和 名使用有别,名供长辈呼唤;字是供平辈和晚辈称呼。 B “署”表示授予官职,“兼”、“领”均表示兼任官职,“行”、“守” 均表示代理官职,“权”则表示暂代官职。 C.“海盐民”“民”是对百姓的称谓,常见的百姓称谓还有:布衣、黔首、黎 民、生民、庶民、黎庶、苍生、黎元、氓等。 D “蛮”,由于受时代的限制,古代学者对四方异族的了解十分有限,对他 们的异同也没有深入调查,认真识别,往往用蛮、夷、戎、狄、胡、越等来泛指 四方异族。史记,吴

10、太伯世家索引说:“蛮者,闽也,南夷之名,蛮亦称 越”。中原地区古人对南方各族通称“百越”或“越族”。 1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山东”,地理区域名,最早始于战国时期,当时称崤山以 东的地区为“山东. 。 B“万世”,万代,讳指国君死;讳称死,还有“崩”“薨” “卒”“不禄”等。 C“睚眦”,发怒时瞪眼睛;像瞪一下眼睛那样极小的怨仇也 要报复,形容心胸狭窄。 D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原名太史公 书,共130 篇。 1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中国古代官职名。“刺”是检核问事之意,即监察之职,“史”为 “御史

11、”之意。 B大业、义宁:隋代年号。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继位后开始使用,封建王朝 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 C江表:长江以南地区,从中原看,地处长江之外,故称江表。 D弑:封建时代称子杀父、臣杀君、侄杀叔、甥杀舅等为“弑”。 1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冠族指的是当地最有势力,人口最多的豪门世族。 B 大夫是古代官职名称,各朝代大夫的职能和级别多有不同。 C 辎重是指行军时由运输部队携带的军械、粮草、被服等物资。 D 社稷原指君主祈求国泰民安所祭祀的土谷之神,后也指国家。 1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署”有代理、暂任或试

12、充官职之义,文言文中假、代、摄、权、行等字皆 有相似的含义。 B.年号是我国从汉武帝开始帝王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每个皇帝对应着一个年 号。如文中的“嘉靖”即明朝第十二位皇帝朱厚熄的年号。 C.“太师”一职为周代首设,后世多作为重臣的加衔以示荣宠,并无实职。 D.“行伍”是古代军队编制,二十五人为行,五人为伍。后世多用“行伍”泛 指军队。 1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国子监,我国封建时代最高的教育管理机关,在有的朝代兼为最高学府。 B.教授,学官名。始于宋代,为讲解经义、掌管课试的一种文职官员。 C.礼部,中国古代官署,掌管国家的典章制度、祭祀、贡举、户籍

13、等事项。 D.受禅,是中国古代推举部落首领的一种方式。文中指新皇帝接受旧皇帝让给 的帝位。 1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受禅,也叫禅让制,是中国上古时期以来推举首领的一种方式,即群体中个 人表决,以多数决定。 B. 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 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 都。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奉行长子继承制,君位只能由最年长的儿子 继承。 D.乞骸骨,自请退职的意思,即请求使骸骨归葬故乡。 18.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解褐”指脱去平民穿着的粗布衣服,换上官员服饰,比喻开始进入仕途。 B.“南

14、面” 指担任大臣, 因为古代坐北朝南为尊位,大臣朝见天子时立于南面。 C.“故事”有多种含义,也指一种文学体裁,文中用以表示旧日的典章制度。 3 D.春秋是儒家的经典,叙事简要,深寓褒贬,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体史 书。 19.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总角”指的是古时男子未成年时的发型,常用来指儿童时代。 B.“部伍”指的是军队的编制单位部曲行伍,泛指部队。 C.“嗣位”指的是继承君主之位,“嗣“本义是传位或传业给嫡长子。 D.“伯”是古代爵位称呼,旧时周代爵位有公、侯、伯、子、男五种。 20.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孤”在古代一般指幼

15、年丧父或父母双亡,“鳏寡孤独”泛指没有劳动力而 又无人赡养的人。 B.“台阁” 在东汉时是尚书省的别称,因汉尚书台在宫禁内,因此有这一称谓。 后泛指中央政府机构。 C“功曹”是古代官名,亦称功曹史。西汉始置,除掌人事外,得以参与一 郡事务。 D“桎梏”,中国古代的刑具,指脚镣手铐。在手上戴的为桎,在脚上戴的 梏。 21.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苟合”是一个古今异义词,在古代汉语中,它指曲意逢迎。 B.“舅姑”指丈夫或妻子的父母,在本文指的是丈夫的父母。 C.“国家”在古代有国家和帝王别称两个意思,在本文中是前一种。 D.“易”指的是周易,它是儒家重要经典,是六经之

16、一。 22.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荫补”,旧指因祖先功勋而补官。“荫”指庇荫,封建时代子孙因先世有 功而得到封赏或免罪。 B.“中国”,古指中原地区,古代华夏族建国于黄河流域一代,以为居天下之 中,故称“中国” C.“谏官”,指掌谏诤的官员,即古时专规劝天子改正过失的官。 D.“宿儒”,“宿”指努力工作的人,“儒”指读书人,词语的意思是努力读 书的人。 23. 下列对文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内艰”,古代指遭逢父母丧事。赵豫在担任兵部员外郎时,母亲去世。 按照当时的规定,父母死后子女要家居守丧,赵豫服丧期满后复出做官。 B“夺情”,指夺去官员孝

17、亲之情,官员不必离职居家守丧。荆州知府刘永 遭父亲去世,他本应弃官归家为父亲守丧,但因深受军民爱戴,英宗命他留任。 C“乞留”指百姓请求挽留官员。明朝重视当地百姓对地方官任期届满后去 留的意见。赵豫、赵登、孙遇都因百姓“乞留”而提升官级留任原职。 D“大计”是明代考核外官的制度,根据官员德业表现的等第来定赏罚。在 正统十年春的“大计”中,赵豫成绩出众,从而得到皇帝的赏赐。 2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登进士第,又可称为进士及第,指科举时代经考试合格后录取成为进士。 B. 兵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掌管全国武官选用和兵籍,军械,军令等事宜。 C.庙号是皇帝死

18、后,在太庙立室奉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祖,太宗,钦宗。 D.太子指封建时代君主儿子中被确定继承君位的人,有时也可指其他儿子。 25.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古代男子有名有字,名是出生后不久父亲起的,字是二十岁举行冠礼后才取 的。 B. 谥号是古代帝王、大臣等死后,据其生平事迹评定的称号,如武帝、哀帝、 炀帝。 C.嗣位指继承君位,我囯封建王朝通常实行长子继承制,君位由最年长的儿子 继承。 D.阙是宫门两侧的高台,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 都。 2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古代设于京城的最高学

19、府。博士,古代设置的国家最高学位。 B知贡举,主试者称为“知贡举”,就是“特命主掌贡举考试”的意思。 C经筵是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经论史而特没的御前讲席。 D循吏,正史中记述的那些重农宣教、奉公守法、爱民富民的地方官。 27.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郎,古代为议郎、中郎、侍郎、郎中等官员的统称。战国始有,本文中是 指为为君主侍从之官。 B迁,移动、搬换、转变之意,在古代也可指官职的变动。 C奉钱即资助之钱,如史记萧相国世家中“高祖以吏繇咸阳,吏皆送 奉钱三,何独以五”的“奉钱”即是此意。 D疏是在朝官员专门上奏皇帝的一种文书形式,“疏”原意是疏通的意思, 引申

20、为对问题的分析。 28.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起居注是我国古代记录帝王的言行录,包括除了皇帝宫中私生活外的种种 言行,一般不外传,仅作为撰修国史的基本材料之一。 B制诰,皇帝的诏令。知制诰,官名,指承命草拟诏令。南北朝时已有知诏 诰、掌诏诰、典诏诰等名称出现,到唐代发展成为知制诰这一专门的职称。 C古代帝王、诸侯、卿大夫、高官大臣等死后,朝廷根据他们的生平行为给 予一种称号以表彰其功绩,称为谥或谥号。 D致仕,交还官职,即退休。古代官员正常退休叫作“致仕”,古人还常用 致事、致政、休致等名称,盖指官员辞职归家。 29.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

21、,不正确的一项是() 4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的一种大学,始设予汉代,为中央官学、最高学府。隋 代以后改为国子监,面国子监内同时也设太学。宋代太学仍为最高学府,隶国于 监。 B冠,指古代男子二十岁行加冠礼,也称弱冠,表示成年。冠礼在宗庙里进 行,一般由指定的贵宾给行加冠礼的青年加冠。 C进士,是古代科举会试及第者之称,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 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 D书是对帝王的呈文,有不同的称呼,如章、奏、表、疏、封事等,封事是 预防沿漏的意思,是一种秘密的奏议。 30.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太学,是中国古代的国立学校。太学博士是学

22、校里学位最高、学问最渊博 的人。 B忧,又称丁忧。古代官员的父母死去,官员必须停职居丧,期间不准为官。 C爵,是古代皇帝对贵戚功臣的封赐。中国古代有公、侯、伯、子、男五等 爵位。 D拜,本是一种礼仪,后来引申为接受官职或封赐,受职者不拜表示不接受 封赐。 3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黜陟”指人才的进退,官吏的升降。其中“黜”指对官员的晋升或进用, “陟”指对官吏的降职或罢免。 B“陛下”原来指的是帝王宫殿的台阶之下,后来引申为与帝王面对面应对 时,对帝王的敬称。 C“逆龙鳞”比喻犯人主或强权之怒。传说龙喉下有逆鳞径尺,若人有触之 者则必杀人。后人用“龙鳞

23、”指皇帝或其威严。 D“徒流”是古代刑法。“徒”是剥夺罪犯一定期限的自由并强制其服劳役, “流”是将罪犯放逐到边远地区进行惩罚。 32. 下列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大理寺,中央司法机构。北齐定制,历代沿置,掌司狱定刑,长官为大理 寺卿,文中的周三畏和薛仁辅都曾担任大理寺卿一职。岳飞和岳云被捕后都关押 在大理寺的监狱中。 B黄河在古代被称为“河”或“河汉”,习惯上人们把注入外海外洋的称为 “河”,把注入内湖或内海的称为“江”。文中所提到的“河北”,指的是黄河 以北的广大地域。 C宋代实行重文抑武的国策,文官地位比武将要高,宰相的权力比较大。文 中的秦桧,为了控制诸将,特意把岳飞、韩世

24、忠、刘錡等人的军职罢免,转为文 官。 D 雅歌投壶, 是古代秦汉以后贵族内部的吟诗与游戏活动,雅歌谓歌 雅诗 , 投壶就是将箭矢投入到装有小豆的小口壶中,能够投中者即获胜。后常用以指武 将之儒雅行为。 33.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进士即科举时代称殿试考取的人,举进士,指参加进士科考试。 B谏议大夫,秦代置谏议大夫之官,专掌议论。隋唐仍置谏议大夫,分属门 下省与中书省,另设补阙和拾遗。唐代的谏官有权力驳回明显不合理的诏书。 C庙号是君王死后会建筑专属的家庙祭祀,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唯一名号,如 高祖、明宗、太宗。 D字指古代男子成人,不便直呼其名,故在本名以外所

25、起的表示德行或本名 的意义的名字。 34.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东,古地区名。黄河流经山西、陕西两省,白北而南的一段之东部,指 今之山西省。 B卜筮,古时预测吉凶,用龟甲称卜,用蓍草称筮,合称卜筮。古代也称以 占卦为业的人。 C五行,即儒家所说的“五常”:仁、义、礼、智、信。又可指孝的五行, 即庄、忠、敬、笃、勇。 D黔黎,即黔首和黎民的合称,指百姓。黔,黑色;黎,古通“黧”,亦指 黑色。也有“众多”的意思。 35. 下面对文中相关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嘉靖”是明世宗的年号。汉武帝开创了年号纪元先例,自此,历朝诸帝 皆立年号纪元。 B中国古

26、代官吏变迁制度中,“擢”是指选拔提升职务,“迁”是指调动官 职,“左迁”是指降职, C文中“中国”指中原一带,泛指黄河中下游地区,“山东”是行政区划名, 不是指崤山以东地区。 D文言文中,人名称谓前往往加上籍贯名称,如“咸宁侯仇鸾”,即咸宁人, 姓“侯”名“仇鸾”。 36.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京兆:地名,古代的二级行政单位,所管辖范围大致相当于陕西西安及其 附近所属地区。 B奉诏:接受皇帝的命令。奉,这里意为恭敬地献上。诏,帝王所发的文书 命令,亦即诏书。 C御史中丞:官名,汉朝为御史大夫的次官,唐复置御史大夫,亦往往缺位, 仍以中丞代行其职。 D仪同三司:非三司而仪制同于三公。三司即三公。唐代称御史大夫、中书、 门下为三司。 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