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一、对本项目服务总体要求的理解2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2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服务方案12四、服务说明15五、服务响应表及图片介绍资料16六、招标文件要求或者投标人认为其它应介绍或者提交的资料和文件17七、证明服务的合格性和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资料。17一、对本项目服务总体要求的理解压覆矿产资源是指因建设项目实施后导致的矿产资源不能开发利用的情况。我国在矿产资源法中明确规定:在建设铁路、机场、工厂、水库、输油管道、输电线路和各种大型建筑物或者建筑群之前,建设单位必须向所在省国土资源厅(或向县、市国土资源局)查询征地范围内有无探矿权、采矿权及矿产地
2、设置,为建设项目选址时注意避让已发现的重要矿区、重要的成矿靶区、采空区与开采塌陷区提供依据,避免或减少压覆重要矿产资源、切实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提高矿产资源保障能力,保障建设项目正常建设和运行,保护矿业权人和建设单位双方的利益关系。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是针对建设工程的特点和地质环境特征,分析工程建设与地质环境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对评估区现状地质灾害的类型、发育程度及危害性进行全面评估,并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可能引发、加剧的地质灾害以及建设工程本身可能遭受的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进行评估,在现状评估和预测评估的基础上综合评估地质灾害危险性程度,提出防治措施和建议。二、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服务方案(一)项目概况
3、本项目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是青岛市本项目区机场建设指挥部办公室委托青岛建通工程招标咨询有限公司公开招标的项目。本项目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项目规模约17km2,项目地点:青岛市本项目区。招标范围:压覆矿产资源评估报告的编制、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编制,项目评估方面的相关服务,配合招标人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质量标准:成果文件顺利通过相关部门的审批。编制工期:合同规定的日期内完成(含通过审批等的工作)(二)工作范围及内容1 .工作范围根据招标文件提供的项目范围的外围拐点作为建设项目范围(开展评估工作时,应当以审批通过的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或建设单位提供的建设项目
4、初步设计方案或有关图件资料中的范围为准)。根据建设项目征地范围初步外扩100Om作为调查区范围。2 .工作内容调查拟建工程区及周边区域内地质、矿产及自然地理概况。通过全面调查和搜集区域内的地质、矿产资料,了解区域的地质特征、成矿条件和已查明的矿产资源情况;调查调查区内地质、矿产情况,查明调查区范围内矿业权设置及矿产地情况,矿产资源开采情况及矿产资源总体规划情况;查明拟建工程压覆矿产资源情况,查明压覆的矿种、位置、范围,估算压覆的矿产资源储量。(三)工作指导思想和目标1 .工作指导思想有效保护和合理利用矿产资源,避免建设项目压覆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统筹兼顾矿产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促进项目合理
5、选址,为项目决策提供资料依据。2 .工作目标(1)必须客观、真实、准确地反映调查工作所取得的各项资料和成果。执行以下规范和技术要求:地质调查工作符合固体矿产地质勘查规范总则、有关矿种地质勘查规范及其它有关规范的技术要求等。(2)建设项目选址提出建议,应当尽量避免压覆矿产资源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统筹兼顾矿产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3)在建设项目的调研、踏勘阶段,当建设项目选址初步确定时,建设单位应持建设项目初步设计方案或有关图件资料,到项目所在地的市、县级国土资源主管部门了解拟建区域的矿产资源和矿业权分布情况,统筹兼顾矿产资源保护和项目建设,避免压覆或尽量减少压覆矿产资源。根据国家矿产储量登记
6、统计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重要建设项目必须进行压覆矿产资源查询,并委托具有地质勘查资质的单位进行压覆区的矿产资源的评估。(四)技术依据1、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实施细则;3、国土资源部关于规范建设项目压覆矿产资源审批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发2000386号);4、山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办法;5、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关于印发山东省国土资源厅建设项目压覆重要矿产资源管理办法的通知(鲁国土资发2012161号);(五)评估工作主要内容1、了解并掌握建设项目位置、方案、范围、项目来源等概况;2、调查并了解建设项目所在区域的地质及矿产概况,重点查明项目建设影响区内的地质和
7、矿产特征。3、确定建设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征地范围、选址范围)、评估区范围(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的安全范围,需要查明是否压覆矿产资源储量的空间范围、可能受到矿产勘查和开采影响的范围等)、压矿范围(实际压覆矿产资源的范围)。4、查明评估区范围内矿业权(包括探矿权、采矿权)设置及占用矿产资源储量登记情况。5、计算压覆范围内的矿产资源储量、确定资源储量类型。(六)工作程序压覆矿产资源评估工作,一般流程见工作流程图(图-1),具体程序如下:1.项目分析、资料收集和野外调查(1)划定调查区项目实施方接受委托后,成立项目部,组织人员整理甲方提供的可研报告(设计报告)、地形图、坐标等资料划定调查区,编制调查图件
8、查询表,开具实施单位介绍信。(2)项目分析、收集资料建设项目初步分析,根据项目分析情况,收集购买区域地质矿产等资料。(3)开展野外调查,并到项目所在地区国土资源局查询压覆矿产资源情况野外调查,并携带调查图件、查询表,介绍信到项目所在区国土资源局查询要我方恨,仲可研假由黛ArelIt文.Q日甘M瘠WW*.C54376中国20142台式电脑联想1中国20123越野车4轮驱动2中国20094手持GPSeTrex203中国台湾20135数码相机索尼3中国20146扫描仪DJF5-22瑞士20107绘图仪HP5001中国20108打印机HP20501中国2012(八)工作纪律及工作制度我院依据GB/T
9、1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24001-2004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8001-2011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要求,结合我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实际情况编制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手册(简称管理手册),它阐明了我院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的方针,描述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一体化管理体系。一体化管理体系文件包括:(1)管理手册。阐明了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方针与目标,并对一体化管理体系进行描述,是我院控制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活动和有关结果的法规性文件,也是向顾客提供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保证及第三方认证的依据。(2)程序文件。阐述
10、一体化管理体系要求涉及的部门、岗位的职责和活动,明确控制方法和接口关系,是管理手册的支持性文件。(3)作业文件。阐述具体的作业方法和有关规定,是确保管理手册和程序文件正确实施的工作性文件。(4)质量、环境和职业健康安全记录。与质量、环境和安全有关的各类报告、报表、单据和台账均是一体化管理体系运行的证明性文件,作为评价一体化管理体系有效性的客观证据。三、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服务方案(一)评估依据1、地质灾害防治条例(国务院令第394号);2、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3、山东省地质环境保护条例(山东省人大2003年9月);4、山东省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032020年)(鲁
11、政字20048号);5、山东省国土资源厅转发国土资源部关于加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工作的通知的通知(鲁国土资字2004133号);(二)技术要求1、开展工作前,组织项目有关技术人员认真学习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规范DZ/T0286-2015,统一认识,熟悉了工作程序,明确了本次工作的重点。2、在调查前,熟悉收集到的资料,了解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和工程建设规模、特点。在分析和研究收集到的资料基础上,经野外踏勘后,划分评估级别、确定评估范围,制订详细的评估工作大纲。3、野外调查采用1:10000、1:1000地形图为工作底图,手持GPS定点。4、室内资料整理按评估规程工作程序,在综合分析研究既有资料和实
12、地调查资料的基础上,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现状评估、预测评估和综合评估,并提出相应的防治工程措施和建议,编制“建设项目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报告及图件”。(三)评估区范围及评估级别评估范围确定的原则是:根据建设工程的特点及工程建设对地质环境的影响程度,结合场地地质环境条件,考虑地质灾害危险性的来源及可能影响范围。本建设项目属面状工程,评估范围一般为由用地红线外扩100200m。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分级进行,根据评估区地质环境条件复杂程度和建设项目的重要性进行划分。(四)工作部署、工作量(1)资料收集收集建设场地及临近建设场地的工程地质(岩土工程)勘察资料和建设项目规划、可行性研究设计的有关资料,以及区域
13、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最新成果资料。(2)工作方法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本次评估工作以采用收集现有资料、野外实地调查访问为主,野外以1:100001:100O地形图作工作底图,采用GPS定点定位,皮尺,罗盘量测,记录本或卡片描述记录,室内对所获取的数据采用定量、半定量分析法进行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3)工作次序安排1、前期工作准备、搜集资料;2、进行野外踏勘、编制评估报告工作大纲及野外调查;3、室内资料整理、编制图表、编写报告、进行内审;4、复制、送专家组审查;5、按专家组审查意见进行修改后,提交正式报告。(4)项目组成员及相关设备成立评估工作项目组,其相关人员组成及设备配置如下表:
14、人员配置高工(人)1工程师(人)2助工(人)2技术人员(人)2设备配置小汽车(辆)1GPS(台)2数码相机(台)2罗盘(只)2(五)地质灾害调查内容及重点(1)调查内容本次调查工作内容包话评估区的气象、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地质构造,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人类工程活动等地质环境条件。野外调查重点除评估区内地质环境条件之外,还包括评估区内现状是否存在如下灾害:1 .崩塌):崩塌类型,规模、范围、崩落方向、形成原因;崩塌区岩体的岩性特征、风化程度和水的活动情况;崩塌区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土体结构类型、结构面的产状、组合关系、开闭程度、力学属性,并编绘崩塌区的地质构造图;崩塌前的迹象和崩塌原因
15、气象水文和地震情况。2 .滑坡:滑坡区的基本地质、地貌特征;滑坡体特征调查,包括形态及规模和边界,岩体结构、岩性组成,滑坡数量及物质成分、滑动面的特征及与其他结构面的关系;调查滑坡变形活动特征,滑坡成因因素。3 .采空地面塌陷:通过调查访问了解采空地面塌陷位置、发生时间、规模、危害、成因及其稳定性、潜在危险;搜集矿区地质、水文、储量等有关技术报告,了解采空区具体位置,规模等。(2)野外工作重点初步查明评估区地质环境的基本特征,包括崩塌、滑坡及采空地面塌陷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性特征和风化程度、岩土体结构类型等。初步查明评估区地质灾害类型、分布、规模、危险性及其形成原因。包括崩塌、滑坡、采空
16、地面塌陷等发育的类型、规模、所处的自然地理位置,灾害的运动特征、危害程度以及它们稳定性、潜在危险等。(六)服务保障措施1、质量保证措施:野外调查各观测点用GPS或罗盘交汇确定其位置。对原始资料、报告编写均实行“三级检查制度”:即班组自检、项目部复检、单位质检部门终检,然后将该项目的评估报告送地质灾害评审专家组成员评审,依专家组修改意见修改后提交正式报告。2、进度保障措施:根据合同规定的日期,科学、合理地安排设计进度。根据设计方案,由项目经理、技术负责人牵头,会同技术人员深入沟通,逐步深化、细化设计。根据标准规范,结合项目自身的特点进行“资料收集一野外调查一分析研究一报告编写一初步审查一审定一提
17、交正式报告的过程。为保证按期保质完成此项工作,我公司将合理调剂参与该项目专业技术人员的现阶段工作,确保技术人员有足够时间完成本项目野外调查工作。各技术人员将在项目负责人的统一协调下,在公司技术负责人的指导下抓紧工作,如期完成。我公司承诺,会保质保量、快速的完成本合同任务。3、后期保障措施:各专业技术人员严格遵守职业道德,牢固树立“服务第一、用户至上”的观念。我司承诺后期项目建设中,会派一名本工程技术人员驻施工现场解决处理施工中的问题,并保证,期服务满足招标人的要求。四、服务说明(一)质量说明为确保按质按量完成调查、评估项目的全部任务,必须依据国家颁布的评估规范、规程、规定以及本调查、评估工程招
18、标书的要求,进行全过程的评估质量控制。认真贯彻我院的GB/T19001-2008/IS09001-2008认证质量方针。按方案中的质量目标、保证措施,按时、按质、按量完成该评估项目的所有工作,并且通过二检一验收,争取达到“优良”设计产品的要求。(二)期限说明保证在合同规定的日期内提交全部成果。(三)技术说明严格按照方案中的技术要求、规范完成本次项目。(四)其他本项目如中标,严格按照GB/T19001-2008/IS09001-2008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要求,在项目建设中,用户如发现存在有关问题,我单位无偿迅速给予解决。五、服务响应表及图片介绍资料服务响应表投标人名称(公章):序号招标文件要求投标文件响应偏离情况1完全响应完全响应无偏昌2完全响应完全响应无偏昌3完全响应完全响应无偏昌4完全响应完全响应无偏昌注:投标人应根据投标设备的性能指标、对照招标文件要求在“偏离情况”栏注明“正偏离”、“负偏离”或“无偏离”。法定代表人或者被授权代表:(签字)日期:六、招标文件要求或者投标人认为其它应介绍或者提交的资料和文件招标文件要求中的其它资料在商务标书已体现。七、证明服务的合格性和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技术资料。证明服务合格性的技术资料在商务标书已体现。八、投标人需要说明的其他文件和说明(格式自拟)。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