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

上传人:流浪地球 文档编号:4801392 上传时间:2019-12-19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校版【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6单元-百分数-教案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doc(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第六单元 百分数第18课时 互联网的普及教学内容: 课本第110-111页。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生活实际,通过调查、整理数据,让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百分率的认识。 2、让学生经历调查,收集数据的整个统计过程,体会选取样本进行调查收集数据进行统计,再利用样本的统计资料分析整体状况的统计思想。 3、使学生认识到我国人民生活水平迅速提高,增强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重难点: 通过调查、收集、整理数据,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课前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阅读与讨论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互联网吗?谁上过网,利用互联网我们可以做哪些事呢? 全

2、班交流。 说明:在互联网上,我们可以学习、工作、经商、娱乐等等,互联网已经走进了我们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2、出示P110表格。 问:你能读懂这个表格吗?互联网普及率是表示什么意思? 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多少?表示什么?2004年呢?2010年呢? 追问:你知道2002年互联网普及率是4.6%是怎样计算出来的吗?为什么用上网人数除以人口总数? 看了这段文字你有什么想法? 学生交流。二、统计与分析1、调查方案设计。 师:同学们,你们上过网吗?在哪里上的?要想知道我们班同学中互联网的普及情况可以从哪方面了解这个问题? 全班交流,教师引导:要知道我们班学生互联网的普及率就要知道我们班一

3、共有多少人,上网的有多少人。 追问:如果老师想知道我们六(2)班学生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又需要我们事先做怎样的调查呢? 学生交流,教师指导。2、数据统计。(1)分组设计统计表。 要求:自己设计统计表,统计出本小组接入互联网家庭户数、上网学生数及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 小组之间交流设计统计表的方法,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评选出最佳统计表。(2)学生分组统计。 利用刚才评选出的最佳统计表统计本小组的情况,并在全班交流。(3)全班情况统计。 讨论:怎样在小组统计的基础上进行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 汇总全班统计数据。3、统计计算普及率。(1)学生计算普及率。

4、师:我们已经把全班接入互联网户数、全班上网学生数及全班同学家庭成员上网人数统计出来了,仅看看这些数字我感觉还不够清楚,达不到数据分析的目的,我们最好还要怎样做?(算出普及率) 你们会算吗?试一试。(2)对普及率结果进行分析。 通过上面的统计和分析,你认为我们班同学家庭互联网的普及率怎样?有什么想法? 过渡:我们现在互联网的普及程度很高,说明我们国家的综合国力不断增强,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好,那你们在互联网上都做些什么呢,你能进行一个调查吗?想一想应该怎样设计统计表?4、学生上网内容调查。 先小组统计,再全班汇总。 让学生计算出查阅资料、学习知识、阅读新闻、联系同学、下载音乐的人数各占上网人数的百分比。 引导思考:通过上面统计结果,你有什么想法? 师适时引导学生:网络有利有害,要科学合理上网。三、回顾与反思 引导学生交流:通过这一节课的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体会? 向学生介绍数据统计的方法和作用。教学反思:最新精选优质数学资料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考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