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

上传人:田海滨 文档编号:484508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136 大小:392.4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6页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6页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6页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6页
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法华经原文与白话对照版原文姚秦鸠摩罗什译慧川同学搜集整理法华经原文法华经白话(前序未译)弘传序弘传序序品第一序品第一方便品第二方便品第二事喻品第三譬喻品第三信解品第四信解品第四药草喻品第五药草喻品第五授记品第六授记品第六化城喻品第七化城喻品第七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五百弟子受记品第八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法师品第十法师品第十见宝塔品第十一见宝塔品第十一提婆达多品第十二提婆达多品第十二劝持品第十三劝持品第十三安乐行品第十四安乐行品第十四从地涌出品第十五从地涌出品第十五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如来寿量品第十六分别功德品第十七分别功德品第十七随喜功德品第十八随喜功谯品第十八法师功德品第十九法师功t

2、品第十九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常不轻菩萨品第二十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如来神力品第二十一嘲累品第二十二嘱累品第二十二药王菩萨本领品第二十三药王菩萨本领品第二十三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妙音菩萨品第二十四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陀罗尼品第二十六陀罗尼品第二十六妙庄严王本领品第二十七妙庄严王本领品第二十七普贤菩那劝发品第二十八普贤菩那劝发品第二十八后序后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唐终南山释道宣述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缜结大熨,出彼千龄。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且,出彼东传密旦,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青门、炖煌菩千龄。东传震旦,

3、三百余载。西晋惠帝永康年中,长安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安帝、隆安年中,后青门、炖煌菩萨竺法护者,初翻此经,名正法华。东晋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安帝、隆安年中,后秦弘始,龟兹沙门鸠摩罗什、次翻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间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递,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叙历,故所非述。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等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侍。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

4、德,畅佛慈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一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妙法莲华经卷第一妙法莲华经序品第一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闿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逮得己利,尽诸有结,心得自在。其名曰:阿假设懦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

5、大目犍连、摩诃迦旃延、阿冕楼驮、劫宾那、懦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侯罗,如是众所知识、大阿罗汉等。复有学、无学二千人。摩诃波闱波提比丘尼,与眷属六千人俱。罗候罗母那输陀罗比丘尼,亦与眷属俱。菩萨摩诃萨八万人,皆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不退转,皆得陀罗尼。乐说辩才,转不退转法轮。供养无量百千诸佛,于诸佛所、植众德本,常为诸佛之所称叹。以慈修身,善入佛慈。通达大智,到于此岸。名称普闻无量世界,能度无数百千众生。其名曰: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

6、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如是等菩萨摩诃萨八万人俱。尔时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与其眷屈万天子俱。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二万天子俱。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与其眷属万二千天子俱。有八龙王、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和修吉龙王、德叉迦龙王、阿那婆达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龙王等,各与假设干百此经,名妙法莲华。隋氏仁寿,大兴善寺、北天竺沙门间那、笈多、后所翻者,同名妙法。三经重遇,文旨互陈。时所宗尚,皆弘秦本。自余支品、别偈,不无其流。具如叙历,故所非

7、述。夫以灵岳降灵,非大圣无由开化。适化所及,非昔缘无以导心。所以仙苑告成,机分小大之别。金河顾命,道殊半满之科。岂非教被乘时,无足核其高会。是知五千退席,为进增慢之侍。五百授记,俱崇密化之迹。所以放光现瑞,开发请之教源。出定扬德,畅佛慧之宏略。朽宅通入大之文轨,化城引昔缘之不坠。系珠明理性之常在,凿井显示悟之多方。词义宛然,喻陈惟远。自非大哀旷济,拔滞溺之沈流。i极悲心,拯昏迷之失性。自汉至唐六百余载,总历群籍、四千余轴。受持盛者,无出此经。将非机教相扣,并智胜之遗尘。闻而深敬,俱威王之余绩。辄于经首,序而综之。庶得早净六根,仰慈尊之嘉会。速成四德,趣乐土之玄猷。弘赞莫穷,永贻诸后云尔。叙品第

8、一以下教法是我亲身从释迦牟尼佛那里听说的:那时,释迦牟尼佛住在王舍城的耆闱崛山中。与佛随行共处的有一万二千多名大和尚,他们都已到达阿罗汉的果位,所以,他们已没有各种欲望和杂念,再也不会产生愚昧者日夜缠身的烦恼,使自身获得了真正的实惠。由于他们均已修身炼到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的精神境界,所以,个个身心快乐,逍遥自在。这些大和尚中有阿假设桥陈如、摩诃迦叶、优楼频螺迦叶、伽耶迦叶、那提迦叶、舍利弗、大目槌连、摩诃迦旃延、阿楼驮、劫宾那、梵波提、离婆多、毕陵伽婆蹉、薄拘罗、摩诃拘罗、难陀、孙陀罗难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须菩提、阿难、罗罗等群众所熟悉的大阿罗汉。还有未到达阿罗汉果位须继续学习修炼者及已

9、无须继续学习者二千人。释迦牟尼佛的姨母摩诃波闿波提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六千人以及释迦牟尼佛出家前的妻子、罗罗的母亲耶输陀罗比丘尼与其眷属亲朋也都来到耆闱崛山佛的住处。另有大菩萨八万人也来到今日的法华会上,这些大菩萨们皆已证得佛的无上圣智,并在此智道上精进不息,无论是果位、心念、还是行为,皆不倒退。他们精通一切咒语,又获乐说辩才,常转法轮,弘法利生。这些菩萨们已曾供养过成百上千以至无数无量个佛,并于这么多的诸佛世界中持戒修福,积德行善,植下了众德之本,时常受到诸佛的称扬赞叹。他们以慈悲之心修身养性,善于获得佛的智慈,所以,他们都通达大智大慧,均已到达了千眷属俱。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

10、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有四乾回婆王、乐乾回婆王、乐音乾回婆王、美乾四婆王、美音乾闲婆王,各与假设干百千眷属俱。有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怯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侯阿修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有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迦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假设千百干眷属俱。韦提希子阿闱世王,与假设千百千眷属俱。各礼佛足,退坐一面。尔时世尊,四众围绕,供养、恭敬、尊重、赞叹。为诸菩萨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佛说此经已,结现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

11、上、及诸群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闲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是诸群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佛放眉间白亳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于此世界,尽见彼土六趣众生,又见彼土现在诸佛。及闻诸佛所说经法。并见彼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修行得道者。复见诸菩萨摩诃萨、种种因缘、种种信解、种种相貌、行菩萨道。复见诸佛般涅槃者。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稀有

12、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稀有之相,我今当问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今当问谁?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人F士,悉见彼佛国界庄严?F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日: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亳,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梅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鹿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

13、千土,皆如金色,涅槃解脱的此岸。他们不但自身解脱,而且还以慈悲之心,救度成百上千以至数不清的芸芸众生,他们的名称传遍了无量无数个世界。他们的名字是:文殊师利菩萨、观世音菩萨、得大势菩萨、常精进菩萨、不休息菩萨、宝掌菩萨、药王菩萨、勇施菩萨、宝月菩萨、月光菩萨、满月菩萨、大力菩萨、无量力菩萨、越三界菩萨、跋陀婆罗菩萨、弥勒菩萨、宝积菩萨、导师菩萨等大菩萨。此类大菩萨一共有八万多人。那时,在天界作王的释提桓因与其眷属二万人同时来到法华会上。还有明月天子、普香天子、宝光天子、四大天王各与其眷属万多天子以及自在天子、大自在天子与其眷属三万多天子等也齐赴法华盛会。娑婆世界的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

14、也各自率领自己的眷属一万二千多人来到释迦佛说法的道场。八大龙王与其眷属假设干人也来了。这八个龙王分别是难陀龙王、跋难陀龙王、娑伽罗龙王、修吉龙王、谯叉迦龙王、阿那婆阚多龙王、摩那斯龙王、优钵罗成王。四紧那罗王与其眷属假设干人也到了说法的地点,这四紧那罗王是:法紧那罗王、妙法紧那罗王、大法紧那罗王、持法紧那罗王。四乾网婆王:乐乾阚婆王、乐音乾阔婆王、美乾阚婆王、美音乾阔婆王各其眷属百千之众也来到法会现场。四阿修罗王:婆稚阿修罗王、罗骞驮阿修罗王、毗摩质多罗阿修罗王、罗阿修罗王,也各与百千眷属同赴法会。四迦楼罗王:大威德迦楼罗王、大身迦楼罗王、大满楼罗王、如意迦楼罗王,各与假设干眷属同赴法会。韦提

15、希的儿子阿闱世王也走出王宫,与其亲朋及文武百官一起,来到耆闱崛山听佛说法。他们各自时佛的双足行礼之后,便退坐一旁。这时的世尊,已被四众弟子团团围住。大家纷纷供养佛、顶礼佛、尊重佛、赞叹佛。佛为诸菩萨宣讲大乘经典,经名叫无量义经,这是教化大乘菩萨的一个方法,深得佛的护持与眷念。佛说完此经后,便打起坐来,进入了义趣无穷的实相之定,从而到达身心寂静、默然不动的境界。就在这时,天空中下起了五彩缤纷的天花,如小白花、大白花、小红花、大红花。这些天花散落在佛及法会现场所有群众的身上。整个佛世界也同时出现了震、吼、击、动、涌、起等六种震动。参加这次法会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等四众弟子以及天龙八部即:

16、天、龙、夜叉、乾阔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罗伽,还有人,非人以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所有群众从没有遇见过这种祥瑞的景象,他们深感惊奇,欢喜不已,纷纷合掌致礼,个个都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佛陀。这时,只见佛陀眉间放出白亳相光,照耀于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世界,无不周遍。下至阿鼻地狱,上至阿迦尼吒天,这个世界各个局部中生活着的六类众生即地狱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趋、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假设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

17、尽诸苦际。假设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假设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假设斯,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碎碳玛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楣华盖、轩饰布施。复见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士、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又

18、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新诸法王。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梅檀宝舍、众

19、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果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慈、求无上道。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众生,饿鬼、畜生、阿修罗、人、天等都有能清清楚楚地看见。除过这六凡之外,还能看见这个世界中的现在诸佛,并能听见诸佛所说的经法;同时还看见诸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那些修行得道者;还看见诸菩萨和大菩萨们以种种因缘修种

20、种法门,通过对种种法门的信解,而呈现出各种各样非凡的相貌和神通,并由此而行菩萨道。大慈大悲,普度众生。通过佛的白毫相光,大家还看到了已经涅槃的诸佛以及诸佛涅槃后以佛的舍利所建起的七宝佛塔。这时,弥勒菩萨心想:今天,世尊现出这般神变之相,到底是因为什么而得有此祥瑞?现在世尊业已进入-种不可思议的禅定之中,这是一般人很难到达的一种非常少有的奇事,到底应该去问谁呢?谁又能答复这样的问题呢?弥勒菩萨转念又想:文殊加利菩萨是上座法王子,他曾亲近供养过去世中的无量个佛,所以,肯定会见过这种稀有的瑞相,我今天可以去问他。与此同时,法会上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天龙、鬼神等都在这样想:佛陀的这种光明

21、神通之瑞相,今天当向谁去寻问?那时,弥勒菩萨很想消除自己的疑惑,加上又发现四众弟即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诸天龙、鬼神等与会群众也心存这种疑惑,于是向文殊菩萨问道:“到底是什么原因,佛陀今天现出这般祥瑞神通之相,并放射出如此绚丽的光荣,照耀于东方一万八千多个国度,从而尽见这些佛世界中的种种庄严之象?”于是,弥勒菩萨想重新表达这种意思,便以偈颂形式问道:文殊师利,我们的导师释迦牟尼佛何故眉间白毫大放光明,普照世间呢?这时,天空降下了白色和红色的曼陀罗及曼殊沙花,不但色彩美丽,而且散发出檀香味,使众人大饱眼福,心情欢畅。天花下过之后,大地一片庄严洁净,就在这时,世界又产生了六种震动。四众弟

22、子都因看到此种瑞相而身心畅快,这是前所未有的壮观景象。佛陀的眉间光明照耀于东方,万八千多个国度,天地一下子都变成了金色的瑞相。从阿鼻地狱一直到三界的最高处,各个世界中的六类众生,生生死死、死死生生,总在六道之中轮回,行善作恶之业缘及其各自引发的好与丑的果报,皆在佛的白毫光中展无余。在释迦佛的白毫光中,还看见了圣中之主,犹如兽中狮子i般的诸佛,他们在为众生演说最为微妙的经典。佛的声音非常清朗,非常柔和,以这种动听悦耳的声音讲经说法,教化无数亿万菩萨,其法音之深奥微妙,令众生百听不厌,深信不疑。同时,他方世界的每个佛也都在各自的世界中以这样的清净微妙之声,讲说正法。由于众生有种种根机及种种习气毛病

23、所以,诸佛以无量无数的比喻,揭示佛法真谛,开导众生觉悟。如果众生遭受到各种苦难,惧怕衰老、疾病、死亡,那么,佛便为他们讲说涅槃寂灭、清净解脱之法,从而度脱无边的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稀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24、尔时文殊加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令得阿褥多罗三藐三菩提,成切种智次复

25、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二名善意,三名无量意,四名宝意,五名增意,六名除疑意,七名向意,八名法意。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群众中、结魏1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

26、华,而散佛上、及诸群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阚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侯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群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亮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如今所见、是诸佛土。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味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苦海。如果众生积德行善、广种福田,并曾供养于佛,一心追求殊胜的妙法,那么佛便为他们宣讲十二因缘之法,使他们观察世间因缘,景物

27、人生本质,从而获得开悟。如果佛弟子,止恶行善,持戒修福,追求至高无上的圣智,那么,佛便为他们将讲说至清至净的佛道。文殊师利菩萨,我住在这个世界,借助于佛的白亳光,而得以看到如此奇妙的景象,我所见之佛境,所闻之佛音还有成千上亿种之多,如此众多的见闻,我今日将向您大概地叙说一下。我看到在那些世界中,有恒河沙数那么多的菩萨,他们在各种珍宝如金银、珊瑚、珍珠、摩尼、碟、玛瑙、金刚等都奉献出来,甚至连自家的佣人、车子包括那些装饰豪华的高级车乘也都高快乐兴地拿出来布施,以此追求成佛大业,表现出趋向佛的宏大誓愿。成佛解脱是欲界、色界、无色界中最彻底、最圆满的解脱,三界中的六道众生假设能以成佛为志向,并为此而

28、精进努力,那么,他们必然会受到诸佛的赞叹。在佛的白毫光中,我还看到有的菩萨以驷马宝车、栏花盖等装饰华贵的宝物进行布施。我还看见一些菩萨以自己的肉体、手足甚至自己的妻子进行布施,以求获证无上圣道。我还看见有的菩萨为了追求佛的无上智慧,欣然将自己的头颅、眼睛以至整个妪体来布施。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见有许多国王都到佛居住的地方寻问无上的圣道,经佛讲解教化之后,这些国王纷纷舍弃享乐的国土以及所有宏丽雄伟的宫殿和臣子、妻妾,剔除自己的须发,穿上了出家僧人的袈裟,跟随佛陀一心修行去了。我还看见有的菩萨以和尚的面目出现,他们单独呆在空闲寂静的地方,一心一意地读诵经典。有的菩萨目标远大,意志坚决,进趣不息,为

29、了冷静地思考体悟佛道之理,他们进入深山老林之中。那些离欲之人,经常在空旷郊外修习禅定,豪无间断,从而获得了天眼通、天耳通、他心通、宿命通、神足通等五种神通。还有一些菩萨,安住于禅定之中,并端心一意,恭敬合掌,以千偈万颂赞叹三世十方一切佛的功德。又有一些菩萨,智慈深邃,志向坚决,他们能经常向佛请问佛法,听佛讲解之后便依教奉行,受持不怠。我还看到一些佛弟子们,不但定力深厚,而且智慧具足,他们通过无数种比喻为众生讲解佛法。他们乐于从事这种讲经说法的善举,从而教化菩萨,破除邪魔,使法鼓常击,法音常鸣。又有一些菩萨打坐入定,心清意净,不为外境而动念,天龙神圣前来恭敬礼拜,他们也不会因此而生出欢喜之心。另

30、有一些菩萨在山林之中打坐入定,功行圆满,身上发出清净的光辉,直照地狱深处,从而使地狱中受苦难的众生获得救济,使他们都进入圣洁的佛道。那些苦行菩萨,终日不坐不卧,一刻也不眠睡,他们游荡夜森林之中,极其勤奋地寻求着成佛的道路。我还看见那些受持萨法、佛所护念。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假设身假设心而生懈倦。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时有菩萨,名日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

31、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佛灭度后,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巩固阿梅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己,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燃灯。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著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尔时文殊师利于群众中,欲重宜此义,而说偈言: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

32、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群众中,而为广分别。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助Il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稀有事,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网紧那罗,各供养其佛。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世尊在群众,敷演深法义。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群众。

33、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说是法华经,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具足圆满的清净大戒的修行者,他们在日常生活中,事无巨细,皆循规蹈矩,一切

34、以佛法戒律为准,从而具足了完满无缺的威仪,犹如明净的宝珠一样,纯洁无暇,他们试图通过这种方法求取无上佛道。又有一局部弟子,他们专心致志地修忍辱行门,那些傲气凌人的低俗之辈无论如何对他们恶意辱骂,甚至施暴捶打,他们都能忍受,毫无怨气。他们想借助于这种高超的忍辱功夫以到达佛的境地。还有一些不苟言笑、清净脱俗的菩萨,他们远离那些愚痴不化的亲朋眷属,亲近功行圆满、智慧具足的善者。他们专心一意,消除散乱,收摄心念于山林之中,在千年万载的岁月长河里,矢志追求着成佛解脱的道路。我还看见有这样一些菩萨,他们将时间最美妙的东西都布施给佛陀与僧人,如:美味佳肴、名贵汤药、华美服饰、包括一些价值千万甚至无价的珍贵衣

35、服、千万种用檀香木作成的宝舍、各种微妙的卧具、清净无染的园林,茂盛鲜嫩的花果、清澈明净的流泉浴池,等等。他将诸如此类的微妙之物欣然尽情地拿来布施,以求证得无上的佛道。还有i局部菩萨,大慈大悲,以种种方便之门教化无数众生,为他们讲说涅槃寂灭之佛法。我也看到有的菩萨以智慧之力,观察万事万物的本质,体悟到一切事物和现象非实非虚,非真非假,犹如虚空一样,无形无象。一些佛弟子们体悟到这种法性空寂的道理,从而在其内心对任何事情都无所执著,他们通过这种般假设妙意而求趋无上圣道。文殊师利菩萨,我还看到,有的菩萨在佛灭度后,供养佛的舍利。有些佛弟子们建造起恒河沙数那么多的塔庙,以庄严佛国世界。这些宝塔高大而美妙

36、其高约五千由旬,四面各宽约二千由旬。没座塔庙上都布置着上千幅宝幢和宝幡,并以珠交罗作露塔幔,风吹宝玲,发出雅和之声。诸天神、龙神、人及非人时常以各种香、花、伎乐供养这些塔庙。文殊师利菩萨,诸佛弟子为了供养这些舍利,建造并装饰塔庙,使各佛过世界出乎自然,美妙殊胜,像长在帝释天园内的树王一样,花开四方。释邈牟尼佛所放的白毫光,使我及法会中的群众得见-万八千国土这的各种殊妙之象。诸佛神力高绝,智慧稀有,放出道清净之光即可照到无数个国土,我们见到这种景象真是三生有幸。文殊菩萨,您是佛的大弟子,就请您为我们解答疑问吧。所以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都欣然仰慕于我二人。人民都看着我们,心里在问,世尊

37、到底为什么要放出这种白亳光?请您现在就答复他们,以决其疑惑,令其欢喜。今天,释迦牟尼佛是为了饶益什么,而放出如此的光明?佛端坐于道场之中,是为了演说自己所得的微妙之法?还是为了给大家授菩提记呢?佛通过白亳相光为我们展示出各种佛国世界,各世界之中,众宝严饰,洁净无染,我们甚至还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之王,抚慰无量众,我假设灭度时,汝等勿忧怖,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

38、以求无上道。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巩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号曰燃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那么我身是。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诸人今当

39、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诸求三乘人,假设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妙法莲华经方便品第二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舍利弗:诸佛智慧,甚深无量,其智慧门,难解难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知。所以者何。佛曾亲近百千万亿无数诸佛,尽行诸佛无量道法,勇猛精进,名称普闻。成就甚深未曾有法,随宜所说,意趣难解。舍利弗,吾从成佛已来,种种因缘,种种譬喻,广演言教,无数方便、引导众生,令离诸著。所以者何。如来方便知见波罗蜜、皆已具足。舍利弗,如来知见,广阔深远,无量无碍,力、无所畏、禅定、解脱三昧、深入无际,成就切未曾有法。舍利弗,如来能种种分别,巧说诸法,言辞柔软,悦可众心。舍利弗

40、取要言之,无量无边未曾有法,佛悉成就。止,舍利弗,不须复说。所以者何。佛所成就第i稀有难解之法,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所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如是体,如是力,如是作,如是因,如是缘,如是果,如是报,如是本末究竟等。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世雄不可量,诸天及世人、一切众生类,无能知佛者。佛力无所畏、解脱诸”昧,及佛诸余法,无能测量者。本从无数佛,具足行诸道,甚深微妙法,难见难可了。F无量亿劫,行此诸道已,道场得成果,我已悉知见。如是大果报,种种性相义,我及十方佛,乃能知是事。是法不可示,言辞相寂灭,诸余众生类,无有能得解,看到了各世界之中的许多佛。我们能遇到如此难得的盛事,这可不

41、是很小的因缘呀!文殊菩萨,您应当知道,在座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以及各类龙神,都在仰望观察着您,您就为大家讲讲其中的微妙吧!这时,文殊师利菩萨对弥勒菩萨及诸群众说:让我看来,今天释迦牟尼佛将要说大乘佛法,如下大法雨滋润众生,吹大法螺号召众生,击大法鼓惊醒迷梦,演大法奥义,觉悟众生。诸位善男子,我在过去世随诸佛修行的时候曾见过这样的瑞相。以我的经验,但凡放出这种神奇的佛光,必然会讲说大乘无上之法,所以,你们应当知道,今日释迦牟尼佛现出这种瑞光,也同过去诸佛一样。他是想让众生都能听闻知悉切世间之中最神妙难信的佛法,所以才现出这种瑞相的。各位善男子,譬如过去不可思议无数无量劫中,有一古佛名叫

42、日月灯明如来一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此佛为众生演说纯粹的佛法,从初期到中期,再到后期,始终义趣深远,语言巧妙,纯一圆顿之法门,具足清白梵行之相。日月灯明佛随机说法,因人施教,他为求声闻乘者说苦、集、灭、道等四谛之法,以使他们度脱生、老、病、死,进入涅槃解脱的境界。他为求辟支佛乘者说十二因缘之法。他为诸菩萨说六波罗蜜之法,以使他们证得无上佛智,从而断除无明,到达无所不知的切种智。此佛之后又有-佛同样名叫日月灯明佛。如此一共有二万位佛都是同一名字,号日月灯明,所有的佛都是十种称号具足,他们演说佛法也都分初、中、后三个阶段。最后那位日月灯明佛未出家时

43、有八位王子,其一名叫有意,其二叫善意,其三名叫无量意,其四名叫宝意,其五名叫增意,其六名叫除疑意,其七名叫响意,其八名叫法意。这八位王子皆有威仪德行,各自统领四天下。诸王子听说其父出家为修行,已获无上圣智,便都舍弃王位,跟随父王出家为僧,发誓要求证大乘佛法。他们一心修习清净的法门,成为福慧具足的大乘法师。这些王子已于成千上万的佛面前,种植下了众善的根本。那时,日月灯明佛正在演说大乘法经典,经名叫无量经。这是教化菩萨的法门,深受佛的护持眷念。这位日月灯明佛说完无量义经后,便于群众中结痴趺坐,进入义趣无穷的禅定之中。入定中的佛陀,身体安安稳不动,心地纯洁不乱。这时,天空中下起了曼陀罗花、大曼陀罗

44、花、曼殊沙花、大曼殊沙花。这些天花散在日月灯明佛及听法群众身上。与此同时,大地也产生了六种形式的鹿动。这时,法会中的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闷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候罗迦、人、非人以及诸小王、国王等皆惊喜不已,叹为观止,他们都双手合十,目不转睛地看见日月灯明佛。突然,佛在其眉间放出一道白毫光相,这束佛光灿除诸菩萨众、信力巩固者。诸佛弟子众,曾供养诸佛,一切漏已尽,住是最后身,如是诸人等,其力所不堪。假使满世间,皆如舍利弗,尽思共度量,不能测佛智。正使满十方、皆如舍利弗,及余诸弟子、亦满十方刹,尽思共度量,亦复不能知。辟支佛利智,无漏最后身,亦满十方界,其数如竹林,斯

45、等共一心,于亿无量劫、欲思佛实智,莫能知少分。新发意菩萨,供养无数佛,了达诸义趣,又能善说法,如稻麻竹苇,充满十方刹,一心以妙智,于恒河沙劫、咸皆共思量,不能知佛智。不退诸菩萨,其数如恒沙,一心共思求,亦复不能知。又告舍利弗,无漏不思议、甚深微妙法,我今已具得,唯我知是相,十方佛亦然。舍利弗当知,诸佛语无异,于佛所说法,当生大信力,世尊法久后,要当说真实。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我令脱苦缚,逮得涅槃者,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众生处处著,引之令得出。尔时群众中,有诸声闻漏尽阿罗汉阿假设慵陈如、等,干二百人,及发声闻辟支佛心、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各作是念:今者、世尊何故殷勤称叹方便、而

46、作是言,佛所得法,甚深难解,有所言说,意趣难知,一切声闻、辟支佛、所不能及。佛说i解脱义,我等亦得此法,到于涅槃,而今不知是义所趋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而白佛言:世尊,何因何缘,殷勤称叹诸佛第一方便、甚深微妙、难解之法。我自昔来,未曾从佛、闻如是说,今者、四众咸皆有疑。惟愿世尊敷演斯事,世尊何故殷勤称叹甚深微妙难解之法尔时舍利弗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慧日大圣尊,久乃说是法,自说得如是力无畏三昧、禅定解脱等,不可思议法。道场所得法,无能发问者。我意难可测,亦无能问者。无问而自说,称叹所行道,智慧甚微妙,诸佛之所得。无漏诸罗汉、及求涅槃者,今皆堕疑网,佛何故说是。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

47、诸天龙鬼神、及乾阔婆等,相视怀犹豫.瞻仰两足尊,是事为云何,愿佛为解说。于诸声闻众,佛说我第,我今自于智、疑惑不能了,为是究竟法,为是所行道。佛口所生子,合掌瞻仰待,愿出微妙音,时为如实说。诸天龙神等,其数如恒沙,求佛诸菩萨,大数有八万,又诸万亿国、转轮圣王至,合掌以敬心,欲闻具足道。尔时佛告舍利弗:止,止,不须复说。假设说是事,一切世间诸天、及人、皆当惊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惟愿说之,惟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百千万亿阿僧祇众生,曾见诸佛,诸根猛利,智慈明了,闻佛所说,那么能敬信烂无比,绚丽多姿,一直照到东方一万八千多个佛过世界,所到之处,无不明亮清晰,就像今天大家所见到的那些佛国世界

48、一样。弥勒菩萨,你应当知道,那时法会中共有二十亿菩萨,个个喜欢听佛说法。这些菩萨看见佛的白亳相光照耀东方诸佛土后,都深感自己从未见过,所以很想知道这种佛光之所以发放的有关因缘。那时,有一位菩萨,名叫妙光,他一共有八百个弟子,都防他一起来日月灯明佛的居处听法。日月灯明佛,从禅定之中起来后,为妙光菩萨讲说大乘经典,经名叫妙法莲华经。此乃教化大乘菩萨的无上法门,常受诸佛的护持与关心。日月灯明佛讲说妙法莲华经一共历时六十小劫(注:相当于十几万年的一种时间单位)。在这么长的时间里,佛一直端坐不动,身心不乱。那时,法会中的听众也都各坐一处,不起于座,历时六十小劫而身心不动。他们听佛宣讲如此妙法,个个全神贯注,如醉如痴,六十小劫犹如i顿饭工夫就过去了。当时,法会之中的所有听众,没有一人身体疲倦,心神懈怠。日月灯明佛历经六十小劫,说完此经后,便当着梵天王、魔王、沙门、婆罗门以及天神、人众、阿修罗等群众之中宣布道:如来佛将于今天夜里进入无余涅槃。那时,在场的众人中有一位名叫德藏的菩萨,日月灯明佛当众为他授记,告诉比丘们说:这位德藏菩萨将在我涅槃后成佛,其号为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日月灯明佛授完记后,便于半夜之时,入于无余涅槃。日月灯明佛灭度后,妙光菩萨便传承师说,一心受持法华经,为众生演说开示,历时八十小劫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学习 > 托福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