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医院消毒管理制度消毒管理要求消毒与隔离的工作原则消毒隔离实际操作消毒药械的管理规定消毒工作相关管理制度一、消毒管理要求1、观察室、抢救室、治疗室、重症监护室空气消毒同诊室的消毒, 地面湿式 清扫,保持清洁,遇污染时随时消毒。2、床头柜一桌一抹布,用后用有效氯 10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消 毒,每日擦拭 2 次,即要求一桌一抹布,一用一消毒,病人出院、转归随时清 洁消毒。3、诊察床、诊桌、平车、轮椅每日消毒 12 次,被血液、体液污染时 及时用有效氯 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消毒。4、卫生洁具分开使用, 治疗室、办公室、病房、厕所分别设置专用拖布, 标记明确,分开清洗,用后消毒,悬
2、挂晾干备用。5、特殊保洁场所要求配备专用清洁工具, 即一室一拖把, 一桌一抹布, 用后立即清洗消毒。6、配置专用的清洁车, 避免保洁用品乱放, 消毒各种清洁用具分区固定 使用。7、生活垃圾置黑色塑料袋内,医疗垃圾置黄色垃圾袋运至指定地点交 接;生活、医疗垃圾日产日清。二、消毒与隔离的工作原则1、保洁人员必须遵守消毒原则, 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 应先去污染, 彻底,再消毒。所有医疗器械在保洁前应先消毒处理。2、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 物 理 或化学 方法进 行 消毒。耐热、耐湿物品消 毒法;手术器具及物品、 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 油、 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 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
3、 精密仪器、 人工移植 等可选用化学消毒法,如环氧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 环化烷消毒或 2% 二醛浸泡消毒。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选化学方法。3、化学消毒,可根据不同情况分别选择高效、中效、低效消毒剂。使用化学消毒剂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 作用、使用方、 影响消毒效果的 因素等,配制注意有效浓度, 并按有关规定定期监测。 更换消毒剂时, 必须对用于浸泡消毒物品的容器进行处理。45甲、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的管道、早产儿暖箱的湿 化醛器等器材必须每日消毒,用毕消毒,干燥保存。气三、消毒隔离实际操作体消(一)空气的消毒 1、适用范围本节规范适用国家卫生部规定的医院
4、内I、H、皿、W类环境室内空气的消毒。2、I类环境的空气消毒I类环境包括层流洁净手术室和层流洁净病房。 这类环境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w 10cfu/m3 ,只能采用层流通风,才能使空气中的微 生物减到此标准以下。3、H类环境的空气消毒H类环境包括普通手术室、产房、婴儿室、早产儿室、普通保护性隔离室、 供应室无菌区、 烧伤病房、重症监护病房。 可选用下述方法:循环风紫外线空气消毒器:这种消毒器由高强度紫外线灯和过滤系统组成,可以有效地滤除空气中的尘埃, 并可将进入消毒器的空气中的 微生物杀死。按产品说明书安装消毒器。开机? 静电吸附式空气消毒器: 这类消毒器采用静电吸附原理, 加以过滤系 器 统
5、不仅可过滤和吸附空气中带菌的尘埃,也可吸附微生物。在一个32030川的房间内,使用一台大型静电式空气消毒器,消毒 30min后,0可达到国家卫生标准。可用于有人在房间内空气的消毒。m4、皿类环境的空气消毒这类环境包括儿科病房,妇产科检查室,注射室、换药室、治疗 室、供应室清洁区、 急诊室、 化验室、 各类普通病室和房间,这类环境 要求空气中的细菌总数w 500cfu/m3。可采用下述方法。臭氧消毒:市售的管式、板式和沿面放电式臭氧发生器均可选 用。要求 达到臭氧浓度20mg/川,在RH 70%条件下,消毒时间30min。消毒时 人必须离开房间。消毒后待房间内闻不到臭氧气味时 才可进入(大约在
6、关机后 40min 左右)。紫外线消毒。可选用产生臭氧的紫外线灯, 以利用紫外线和臭氧的 协同作用。一般按每立方空间装紫外线灯瓦数1.5W,计算出装灯数。考 虑到紫外线兼有表面消毒和空气消毒的双重作用, 可安装在桌面上方 1 米处。不考虑表面消毒的房间。 可吸顶安装。也可采用活动式紫外线灯照 射。上述各种方式使用的紫外线灯,照射时间一般均应大于 30min。使 用紫外线灯直接照射消毒, 人不得在室内。 使用的紫外线灯, 新灯的辐 照强度不得低于90uw/c ,使用中紫外线的强度不得低于 70uw/c m2, 凡低于 70uw/c 者应及时更换灯管。测定紫外线强度应采用经过计量部 门检定的紫外线
7、强度计,按规定条件测定。含氯消毒剂:用酸性增效剂和二氯异氰脲酸钠干粉相混而制成的氯 烟熏剂或酸氯烟熏剂, 可用于空气消毒, 点燃后产生强大的杀菌性气体。 在室温20C,相对温度70%条件下,用药1.5mg/ m2,点燃后关闭门窗, 作用12h。5、W类环境的消毒中草药消毒剂:有些中草药消毒剂对空气中微生物有杀灭作用,可用于W类环境消毒,使用方法和用量可按说明书进行。(二)各种物体表面的消毒1、地面消毒医院地面经常受到病人排泄物、 呕吐物、分泌物的污染, 由 于人 员的流动量大,如果不能及时清除地面污染,极易造成病原菌的扩散。当地面没有明显污染情况下, 通常采用湿式清扫, 用清水擦拖地每 日12
8、次,清除地面的污秽和部分微生物。当地面受到病原菌污染时,通常采用含有效氯 500mg/L 的消毒液或 0.2%过氧乙酸溶液拖地或喷洒地面。 被肝炎病毒污染的表面可 用含有效 氯1 000mg/L 的消毒剂溶液擦洗。对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可用 0.2%过氧乙酸消毒液或用 5%煤酚皂溶 液擦洗。2、墙面消毒医院墙面在一般情况下污染程度轻于地面, 通常不需进行常 规消毒。当受到病原菌污染时, 可采用化学消毒剂喷雾或擦洗, 墙面消毒高 度一般为 2 2.5 米高即可。对细菌繁殖体、 肝炎病毒、芽胞污染者, 分别用含有效氯 250 500mg/L、2000mg/L与20003000mg/L的消毒剂溶液喷
9、雾和擦洗处理,有较好的杀灭效果。 喷雾量根据墙面结构不同, 以湿润不向下流 水为度,般为 50200ml/m2。? 过氧乙酸消毒:将过氧乙酸配制成 0.2% 水溶液,进行墙面喷洒和擦 洗。3、病房各类用品表面的消毒病房内用品有桌子、 椅子、凳子、床头柜等。 一般情况下室内用品表面只进行日常的清洁卫生工作, 用清洁的湿抹布或季胺盐类消毒液, 每日 2 次擦拭各种用品的表面, 可去除大部分微生物。 当室内各种用品 的表面受到病原菌的污染时必须采取严格的消毒处理。?含? 紫外线灯照射:有 效悬吊式或移动式紫外线灯消毒时, 离污染物表面不宜超过 1 米,消毒 氯有效区为灯管周围 1.52米。 紫外线灯
10、管表面必须保持清洁,每 12周用酒精纱布或棉球擦拭一0次,照射时间根据灯管强度及所杀灭病原微生物而定,时间不 得少于030min。高强度、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照射3060min,对物品表面消毒效果 5可靠。04、其它表面的消毒包括病历夹、 门把手、水龙头、 门窗、洗手池、 卫生 0间、便池等物体表面,这些地方容易受到污染。通常情况下,每天用洁净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洁。当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参照(二)1.2与二)/1.3 方法。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等金属制品,采用0.5 1%戊二醛 溶液进行表面消毒。5、床位的消毒床位包括病床、 床垫、枕芯、毛毯、棉被、床单等。 一般 情况下在日光下暴晒 6
11、h 以上可达到消毒目的。(三)感染病区的消毒感染病区的消毒分为污染区消毒和半污染区消毒的消毒。1、污染区消毒污染区指被病人直接污染的环境。病室空气的消毒。病室环境表面消毒。诊疗用品的消毒:一般诊疗用品的消毒(1)耐热、耐湿诊疗用品的消毒 煮沸消毒:将拟消毒诊疗物品充分洗净后放入沸水容器内高温煮沸120min; 干热消毒: 将拟消毒诊疗物品充分洗净后放入箱内, 物品间要留有空 间,常用温度160 C,消毒时间120mi n。 微波消毒:可用于部分诊疗用品的消毒,参照有关规定执行。(2)不耐热诊疗用品的消毒拟消毒物品按常规处理后用化学消毒剂进 行浸泡或擦拭消毒,消毒后的物品需用无菌水冲洗干净、 晾
12、干、干燥保存备 含氯消毒剂:常用的漂白粉精、二氯异氰尿酸钠、次氯酸钠等。根据有效氯含量稀释成使用液,常用的浓度为: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10 0 0 mg/L有效氯,作用3 0 min;肝炎和结核菌污染的诊疗用品2 0 0 0 mg/L有效氯作用6 0 min。污染严重时要加大消毒剂量和延长作用时 间或作两次消毒。 含碘消毒剂:一般病人污染后诊疗用品5 0 0 mg/L有效碘作用3 0 min。有机物污染严重的诊疗用品与铝、碳钢等制品不适宜用 此法消毒。 地氧化物类消毒剂过氧乙酸: 一般病人用过的诊疗用品 0.1%作用 15min;肝炎和结核菌污染的诊疗用品0.5%作用30min ;肝炎和结核
13、菌污 染的诊疗用品 1000mg/L 作用 60min。 双长链季铵盐消毒剂: 可用于一般诊疗用品的浸泡和擦拭消 毒,一般 病人污染后的诊疗用品 3000mg/L 作用 30min。2、半污染区消毒半污染区是指有可能被病人间接污染的地区,包括病室的二道间(缓冲间 )、内走廊、医护办公室、治疗室及医护人员穿白大衣出入的辅助 房间。1 )空气消毒 定时开窗通风,每天至少2次。空气消毒器消毒或用紫外线灯照射每次12h。 每月用气溶胶喷雾消毒一次,可用(0.2%过氧乙酸溶液或过氧化氢复方 消毒液 )。(2)半污染区内物品的消毒 病历、化验单、处方、饭票、各种报表等可和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消毒。 桌椅、药
14、柜、病历柜、冰箱、操作台面、电话机、饭车、推车、 暖瓶 等每日消毒一次或酌情每周 1 2 次,用含氯消毒剂 300mg/L 擦拭(污物 桶应浸泡 ),茶杯、暖瓶塞可煮沸消毒。 地面每天用清水拖地三次,含氯消毒剂 500mg/L拖一次。(四)病人生活用品的消毒 1、脸盆、痰杯、餐具、便器每个病人专用, 每周和要消毒用含有效氯1000mg/L的消毒剂溶液浸泡12h或煮沸1h。暖瓶外表每日 用含有效氯 300mg/L 的消毒济溶液擦拭,瓶塞在终末消毒时应煮沸 5min 再用。2、书报、信件、钱币用甲醛消毒箱消毒 3h、高强度紫外线消毒器消毒 15min 或压力蒸汽灭菌。五)病人衣服、被褥的消毒1 、
15、衣服、床单、被套等布类送洗衣房煮沸消毒或 500mg/L 有效氯溶液浸泡 30min ,烈性传染病人用过的上述物品先用压力蒸汽灭菌后,再洗涤。床垫、被、褥和不耐高温的化纤、毛料用福尔马林薰蒸 消毒或 600800mg/L环氧乙烷,作用4h。也可用床单位消毒器进行消毒。2、病人自带小件衣物可用微波消毒后,交家属带回。(六)消毒方法介绍 1 、消毒液配置根据有效氯含量,用水将含氯消毒 剂配置成所需浓度溶液。2、使用方法: 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浸泡、 擦拭、喷洒与干粉消毒等方法。 (1) 浸(2)擦拭法:对大件物品或其他不能用浸泡法消毒的物品用擦拭法 泡消毒。消毒所有药物浓度和作用时间参照浸泡法。法(3
16、喷洒法:对一般污染的物品表面,用 1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 :(墙面:200mim ;水泥地面:350ml/,土质地面:1000mg/瘵)作用30min以上;对肝炎病毒和结杆菌污染的表面的消毒,用含 有待效氯 2000mg/L 的消毒液均匀喷洒:喷洒量同前)作用 60min 消以上。毒4 )干粉消毒法:对排泄物的消毒,用含氯消毒剂干粉加入排的泄物中,含氯消毒剂用量是排泄物的1/5,略加搅拌后,作用2 -6h,对 物医院污水的消毒,用干粉按有效氯 50mg/L 用量加入污水中,并搅 品拌均匀,作用 2h 后排放。放3 、注意事项入装: 1 )粉剂应于阴凉处避光、 防潮、密封保存; 水
17、剂应于阴凉处避光,密有封保存。所需溶剂应现配现用(2)配制漂白粉等粉剂溶液时,应戴口罩,橡胶手套。(3)未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有腐蚀性, 不应做金属器械的消毒; 加防锈剂的含氯消毒剂对金属器械消毒后,应用无菌蒸馏水冲洗干净, 并擦干后使用。(4)对织物有腐蚀和漂白作用,不应作有色织物的消毒。(5)消毒时,若存在大量有机物时, 应提高使用浓度或延长作用时间。(七)洗手要求 1、洗手指征(1)接触病人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的皮肤、粘膜、侵入性操作前 后;(2入和离开隔离病房、ICU、母婴室、新生儿病房、烧伤病房、感染性疾病病 房等重点部门时,戴口罩和穿隔离衣前后;( 3)接触血液、体液和被
18、污染的物品后;( 4)脱手套后。 2、洗手方法 用清洁剂认真揉搓掌心、指缝、手背、手指关节、指腹、指尖、拇指、 腕部,时间不少于 1015 秒钟,流水洗净。3、手消毒指征( 1)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穿隔离衣前后;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 的物品后;(2) 接触特殊感染病原体后4、手消毒方法(1) 用快速手消毒剂揉搓双手;(2) 用消毒剂浸泡双手。四、消毒药械的管理规定1、院方感染管理相关人员或机构负责对清洁绿化部使用的消毒灭菌药 械进行监督管理。2、清洁绿化部主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具体负责对保洁消毒灭菌药械的购入、储存和使用进行监督、检查和指导,对存在问题及时汇报医院 感染管理委员会。3、采购部
19、门应根据实际需要和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对消毒灭菌药械选 购的审定意见进行采购,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查验必要证件,监督进 货产品的质量,并按有关要求进行登记。4、清洁部自配消毒药剂,应严格按照无菌技术操作程序和所需浓度准确配制,并按要求登记配制浓度、配制日期、有效期等,以备查验。5、 使用人员应准确掌握消毒灭菌药械的使用范围、方法、注意事项;掌握消毒灭菌药剂的使用浓度、配制方法、更换时间、影响消毒灭菌效果的因素等,发现问题,及时报告主管予以解决。五、消毒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制度具体内容(1)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上班前要更衣换鞋, 做到衣帽整洁(2) 严格的无菌观念,认真执行各项技术操作规程,熟悉各品的性
20、能、洗涤要求及消毒灭菌方法,保证供应物品符合质量(3) 严格划分三个区域:污染区、清洁区、无菌区。人流、 物品由污到洁,不得逆流与穿梭。进入污染区、无菌区均应更衣、换鞋、扫工具应分固定专用,每次用后清洗消毒。(5) 每日各工作间用紫外线灯照射或空气消毒机消毒两次, 并登记。每月定时进行空气、物品表面、手及灭菌物品的监测, 合卫生标准。更换新的紫外线灯管应做强度测试,使用中的紫制度具体内容管理作管理制度每半年做一次照射强度监测。(6) 每日检查灭菌物品有效期,过期物品要重新灭菌,发放 不得返回无菌物品存放间。(7) 做好一次性无菌物品的入库登记,并有监测合格报告单 一次性无菌物品必须拆卸外包装后
21、方可进入无菌物品存放(8) 每日下班后,清洗清洁区、无菌区的拖鞋。(1) 供应室每日按时下科室交换物品,各科室应有专人与供 面清点物品,并在换物收据上签名。(2) 凡用过的物品先经科室初步处理,不能有药液、血液、胶布 防止凝血损坏器械。(3) 传染病人用过的物品按消毒隔离的要求经严格消毒处理 应室,并应标明,以便供应室按消毒隔离的要求进行处理。(4) 交换物品时,当面点收、签字,以免发生差错。如有破 须说明原因,按规定处理。(1) 进入洗涤间人员应更衣、换雨鞋。洗涤各种器械物品, 流程操作。(2) 各种物品应分类浸泡、根据物品的性能选择洗涤方法。(3) 使用超声机时应严格按超声机操作程序使用。
22、4) 各种器械洗涤后应符合质量要求。(6) 做好标准预防,严格执行防护措施。(7) 每日上午、下午作紫外线空气消毒各一次,并做好记录。(8) 每日温式拖地两次,每周大清洁一次。(1) 进入包装间人员须穿戴工作服、帽子、口罩和换拖鞋。(2) 包装前应清洁包装台,洗手方可接触包装器械。(3) 应仔细检查包装物品数量、质量及清洁度。所有器械是否完 发现物品规格不合应及时更换。(4) 装配好器械应该经两人查对无误后方可进行包装,严谨(5) 包装锐器如:针头、刀片等应有防刺保护。(6) 包布应清洁干燥无破损,一用一换洗。(7) 清洁后的物品应4小时内尽快灭菌,如未包装应妥善保 间,应重新清洁处理后才可
23、包装。(8) 所有包装好的物品必须标明品名、包装人、日期,包外 胶带,手术包包内防止化学指示卡。(9) 操作完毕整理物品,清洁工作台。(10) 定时通风换气,保证空气质量,每月做一次空气培养。(11 )每天上午、下午做紫外线空气消毒各一次,并做好记(12)每日湿式拖地两次,每周大清洁一次。(1 )操作人员应持有上岗证,熟悉灭菌器的性能,严格按灭规程操作,不得擅离职守。(2) 每日检查火菌设备一次,确保火菌设备的正常运转;定 安全阀、温度表、压力表进行检测,确保安全使用。(3) 正确选择灭菌方法,避免损坏器材或未达到灭菌目的。(4) 无菌包装载量适当,物品摆放有序,排列整齐,保持适作管理装规格应
24、符合标准,每包有品名、打包人、灭菌日期、失效日及消毒员签名。(5) 每月做一次生物监测一次,新炉或检修灭菌炉后应做生 格方可使用。(6 )每日上午、下午做紫外线空气消毒一次,并做好记录。(7)每日湿式拖地两次,每周大清洁一次。(1) 出入无菌室应衣帽整洁、更衣、换鞋、洗手,严格执行无 常规。(2) 做好无菌物品的贮存和发放工作。 无菌物品存放符合要求, 20cm,距离墙壁5cm,离天花板50cm的货架式柜内,分类放 先后发放,定期清点,杜绝过期物品存放无菌室内。(3) 抢救包应定基数,常用无菌包根据临床用量准备,避免过 成过期浪费。(4) 无菌物品一经发出,不能再返回无菌室。(5) 次性无菌物
25、品应拆除包装方可进入无菌室存放。(6)临床科室急需借用无 用,如有违者,发生不良情况,后果自负。(7 )保持无菌室内清洁干燥,有抽湿设施,每天湿式拖地两次, 洁一次。(8) 控感员每月对空气、物表、工作人员的手、无菌包细菌培 果归档备查。(9) 每月统计无菌物品出入数量,有明细账目。(1) 无菌包应标记明确,有品名、灭菌日期、有效日期、包者,标记不清、记录不全,均不得发放。(2) 灭菌后的物品存放在洁净区的橱柜或架子,按顺序分类(3) 检查包装的完整性,若有破损或启闭式容器关闭不完全, 无菌包使用。(4 )湿包或有明细水渍的包,以及疑有污染的包不可作为灭菌包使用。或状态,未达到或有疑点者,不可
26、作为无菌包使用。(6) 灭菌的物品不得与未灭菌的物品混放。(7) 无菌物品存放间应保持干燥、清洁,每天空气消毒、定 养并将监测结果存档。(8) 运用无菌物品车应保持清洁干燥,每日清洁消毒。领物、借物(1)各科室如需特殊物品,应事先与供应室联系,以便准备。制度(2 )各科室对供应室的物品,护士长应指定专人负责保管,供应室定期抽查、清点。(3) 各科室需临时借用物品时,要在借物本上详细登记。急救物 小时内归还,凡借故不还或归还时物品有缺损,个人或科室要 格赔偿。(1) 护士长全面负责物资管理,建立账目,分类保管,定期 相符。(2) 掌握各类器材、设备的性能。做好保养及维修工作。(3) 建立登记本,重要物品需经护士长同意方可借出。(4) 对损坏的器材、物品,应查明原因,按规定处理。(6)建立物品耗损、报废登记本,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登记。消毒应用(7)年终结算损坏物品总数,并上报按规定处理。母(1)发放班、敷料班每天登记出、入物质,当面清点交接,如帐应及时查问。(2)各班交接常用设备,确保设备性能良好,如有故障。及 科维修,并挂设备故障标识。接班管理(3)交接班应为下一班做好必需用品的准备,便于接班者工行。(4 )下班前各班填写交班本,如有特殊情况应详细记录,由 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