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市关于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交流汇报材料尊敬的各位领导、同志们:大家好!非常荣幸能在此次预算绩效管理经验交流会上,与大家分享*市以“精准化、精细化、精益化”为导向,推进预算绩效管理工作的实践经验。近年来,我市聚焦”三项基础建设”与“四项融合改革”,全面深化市级预算绩效管理,推动财政管理向科学化、现代化稳步迈进。现将主要做法和成效汇报如下。一、精筑根基,构建预算绩效管理坚实底座夯实基础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提质增效的前提。近年来,*市立足预算管理全流程,以绩效目标管理、自评结果审核、指标体系建设为抓手,着力打造绩效管理“三支柱”,实现管理模式从“粗放”向“精细”的转变,为财政资源高效配置筑牢根基。(一)强
2、化目标引领,把牢预算编制源头关。绩效目标是预算安排的“方向盘”。一是依托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绩效目标审核机制。对所有预算项目实行“线上+线下”双重审核,确保绩效目标与项目内容、资金需求精准匹配。截至目前,已累计审核预算项目*个,核减不合理预算*亿元,绩效目标填报完整率、审核通过率均达100%。二是严格执行绩效目标前置制度,将目标设定作为预算申报的必要条件。对未按要求编制绩效目标或审核未通过的项目,一律不予安排预算,从源头上杜绝资金浪费,提高预算编制科学性。三是建立绩效目标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政策变化、项目进展及时优化目标内容,确保目标设置始终契合实际需求,实现预算资金效益最大
3、化。(二)创新审核模式,提升自评结果公信力。科学严谨的自评审核是绩效管理的关键环节。一是整合多方力量,构建“绩效科+业务科+第三方机构”协同审核模式。通过专业人员与外部智库的深度协作,对市级预算单位*份自评报告开展全覆盖审核,重点核查数据真实性和评价客观性,有效提升自评质量。二是建立问题反馈与整改跟踪机制,针对审核发现的问题,及时向预算单位下达整改通知,要求限期整改,并对整改情况进行“回头看”,确保问题整改到位。三是将自评结果与预算安排挂钩,对自评质量高、资金效益好的项目优先保障预算,对自评不规范、问题突出的项目压减或取消预算,形成激励约束效应。(三)完善指标体系,夯实绩效评价标尺。科学合理的
4、指标体系是开展绩效评价的重要依据。一是指导预算单位结合行业特点和项目需求,分类构建绩效指标体系。目前,已初步建成涵盖*个重点领域、*项具体指标的绩效指标库,实现绩效评价有章可循、有据可依。二是定期对指标库进行更新完善,根据政策调整、实践反馈及时优化指标内容和权重,确保指标体系始终贴合实际。三是加强指标应用培训,组织预算单位开展专题培训*场次,提升业务人员指标运用能力,推动绩效评价标准化、规范化。二、创新突破,激发四项融合改革内生动力改革创新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泉。*市坚持问题导向,以“四项融合改革”为突破口,推动预算绩效与零基预算、过紧日子、评估评审、成本绩效深度融合,全面提升
5、财政资源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一)推进“预算绩效+零基预算”改革,优化资源配置机制。零基预算改革为预算绩效管理注入新动能。一是重塑预算安排逻辑,打破基数依赖,以绩效结果为导向,在山地特色农业、文旅康养等*个重点领域试行竞争性分配。通过公开比选、专家评审,将*亿元资金精准投向效益最优项目,资金使用效率提升*%。二是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对项目实施效果进行跟踪问效,根据绩效评价结果及时调整预算安排,实现“以效定资”。三是强化部门责任意识,要求预算单位在申报项目时,详细说明绩效目标、实施计划和预期效益,倒逼部门提高项目谋划水平。(二)深化“预算绩效+过紧日子”改革,严控一般性支出。过紧日子是财政管理的长
6、期方针。一是严格落实中央要求,出台*项严控一般性支出措施,明确市直单位压减比例和重点领域。截至目前,全市一般性支出同比压减*%,非刚性、非重点项目支出压减*%。二是完善支出标准体系,组织开展*项支出标准修订工作,建立“基本支出按标准、项目支出按绩效”的预算编制机制,从制度层面规范支出行为。三是加强预算执行监控,对预算执行进度缓慢、资金沉淀的单位进行预警提醒,督促加快支出进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三)深化“预算绩效+评估评审”改革,提升项目决策科学性。事前评估和评审是把好项目入口关的重要手段。一是将事前绩效评估作为项目申报的“必经之路”,对所有新增重大项目开展全覆盖评估。近三年,累计评估项目*个
7、核减不合理预算*亿元,从源头上规避财政风险。二是强化财政承受能力评估,对跨年度、持续性项目进行中长期财政承受能力测算,确保项目支出与财力水平相匹配。三是推进评估评审融合,优化评审流程,创新评审方法,引入大数据分析、专家论证等手段,提高评审质量和效率。(四)推进“预算绩效+成本绩效”改革,强化成本效益意识。成本绩效管理是提升财政资金效益的重要途径。一是以市级重点项目前期费为切入点,引入第三方机构开展成本测算*次,科学核定项目成本标准,为预算编制提供精准依据。二是建立成本效益分析机制,对项目投入产出进行量化评估,推动预算单位树立“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理念。三是将成本绩效理念贯穿预算管理全过程
8、从项目立项、预算编制到执行监督、绩效评价,全方位强化成本控制,实现预算与绩效协同提升。三、协同发力,织密预算绩效管理保障网络强化组织保障是推动预算绩效管理落地见效的关键。*市坚持系统思维,通过加强宣传培训、完善监督机制、强化结果应用,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的保障体系,为预算绩效管理提供坚实支撑。(一)加强宣传培训,提升业务能力水平。业务能力是推进预算绩效管理的基础。一是开展精准化培训,针对市直单位重点业务人员,举办预算绩效管理专题培训班*期,培训人员*人次,实现部门办公室主任培训全覆盖。二是创新培训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理论+实践”相结合的模式,邀请专家授课、开展案例教学,提高培训的针对性
9、和实效性。三是编发培训资料*份,建立线上答疑平台,及时解答预算单位在绩效管理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提升业务人员政策水平和实操能力。(二)完善监督机制,强化部门协同联动。健全监督机制是确保绩效管理规范运行的重要保障。一是建立预算绩效管理与财会监督联动机制,实现信息共享、结果互用。将考核排名靠后、评价结果不佳的*个单位和项目列为重点监督对象,对财会监督中发现问题较多的*个单位和项目,优先开展绩效评价,形成监督合力。二是加强外部监督,主动接受人大、审计和社会监督,定期公开绩效评价结果,提高财政资金使用透明度。三是强化内部监督,开展预算绩效管理专项检查*次,对发现的问题及时督促整改,确保制度执行到位。(三
10、强化结果应用,发挥绩效管理效能。结果应用是预算绩效管理的“生命线”。一是建立多元反馈机制,将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评价结果全面应用于政策优化、管理改进和资金安排。近三年,根据绩效结果调整预算*亿元,优化政策*项,推动*个项目整改落实。二是强化激励约束,对绩效管理工作成效显著的*个部门给予预算倾斜和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的*个部门进行约谈整改,树立鲜明导向。三是建立绩效问责机制,对绩效目标未实现、资金使用效益低下的项目,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责任,倒逼责任落实。各位领导、同志们,推进预算绩效管理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市将以此次经验交流会为契机,认真学习借鉴兄弟地区先进经验,
11、进一步完善制度机制、创新管理方式、强化责任落实,不断提升预算绩效管理水平,为推动财政管理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更大贡献!谢谢大家!赠篇:【写材料用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例文】“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人生起伏,境遇多变,或顺或逆,或吉或凶,难以预料,但不论在何种境遇,都有所应行之道,循道而行,方能泰然处之。因此,找准自身定位,校准价值坐标,尤为重要。(中国纪检监察报为政之要,贵在恪尽职守)【典故】出自战国子思中庸,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
12、狄;素患难,行乎患难。君子无人而不自得焉。【释义】意思是,君子在自己所处的低位上行使自己所奉行的道理,从来不会倾慕本位之外的东西。【赏析】古人讲,“居官者,须精励敏捷以勤政;碌碌无能者,草木同朽。”权力不是一种荣耀,而是一副担子,意味着责任担当。不担当、不作为,就是尸位素餐,就是对事业和工作极不负责。”为官避事平生耻,视死如归社稷心。”敢于担当,是共产党人的鲜明品格,靠的是信念,讲的是付出,比的是智慧,拼的是定力。担当的大小,体现着干部的信仰、胸怀、勇气和格局。为官避事,不敢担当,在人格上就是懦夫,在事业上就是败者,在战场上就是逃兵。事实证明,没有敢于担当的精神,是不可能迎难而上的,更解决不了
13、矛盾和问题。“为政之要,重在履事,贵在成事。”担当和作为是一体的,不作为就是不担当,有作为就要有担当。战争年代,敢担当才能打胜仗;和平年代,敢担当才能开新局。不担当不作为,不仅成不了事,而且注定坏事、贻误大事。新时代党员干部要敢于担当,无论使命任务多么艰巨,无论风险挑战多么严峻,都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大胆地干、坚决地干,把该管的事情管好,该担的责任担起来,不能“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用法】主要适用于动员部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担当作为,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在知责担责、履职尽责,把职责履行至U位。【写材料用典】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例文】朱熹在其家
14、训中以“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来训诫子弟。在对待钱财的态度上,确实可以洞见一个人的品德、修养和智慧。诚然,人人都有维持正常生产生活所需的物质需求,可君子爱财取之有道,物质需求应囿于合纪合法的行为边界。因此,能够做到清不可事以财,体现的是一种尚俭戒奢的作风、一种严于律己的境界、一种公私分明的品质。(中国纪检监察报清不可事以财)【典故】出自宋代朱熹朱子家训,临财欲其勿苟,见利欲其勿争。【释义】意思是,面对钱财利益,要克服贪欲,保持定力,不是自己的,一分一毫都不能妄取;见到有利可图的事情,不要去争抢。【赏析】礼记曲礼上有云:“临财毋苟得”,意在告诫人们面对金钱财产,不要采取不正当的手段获取,后
15、人常用“临财不苟”形容君子清廉自爱的高尚品格。古人讲,“道德当身,故不以物惑”。德是安身立命之基,也是自我修炼之首。古往今来,对国家负责,对人民有感情的正直官吏,都十分重视自己的气节操守和道德修养,以“贪取一钱,即与千百金无异”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据资治通鉴汉纪记载,姑臧是一个很富饶的地方,每一任县官,没有几个月,便都会富裕起来。而孔奋在此任职四年,却“身处脂膏不能自润”,“财产无所增”。离任之日,当地百姓凑上牛马器物相赠,均被他谢绝。古人云:“一德立而百善从之”,以财润身,受益眼前;以德润身,则惠及终生。孔奋的行为彰显了从政之道,传下了政绩政声。中国共产党人心怀为大公、守大义”的信仰,老一
16、辈革命家无论多么贵重的钱财,无论身处什么样的境况,都能克己慎独、清廉自爱。江西省苏维埃政府主席刘启耀,在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后,与组织失散,他背着裙褪一路乞讨。直到找到党组织,人们才知道,这个衣衫褴褛的讨米人腰间竟藏着13根金条和一些银元首饰,这是组织交他保管的活动经费。他宁愿乞讨却不动分毫。这位“腰缠万贯的讨米人”临财不起念、守财不毁节,正是心中刻有一个“廉”字。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党员干部要牢记清廉是福,贪欲是祸,绷紧廉洁自律这根弦,知敬畏、存戒惧,管得住小节、守得住底线。【用法】主要适用于廉政教育类、作风建设类讲话,侧重强调清廉自守,教育引导党员干部自律自持,不为物惑,对钱财不贪求、不妄取,坚守住名节操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