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1558 上传时间:2020-01-03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8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三维设计一轮复习历史通用版: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 Word版含解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单元检测(二) 秦汉和魏晋南北朝时期(时间:45分钟满分:8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西周之后,姬姓家族的统治灭亡,但其他家族的统治相继而起。秦始皇统一中国,废分封、行郡县,建立公卿制度,但权力的核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据此可知()A分封制不及宗法制长久B中国的姓氏最早源于宗法制C秦朝时宗法制走向崩溃D宗法制的某些原则得以传承解析:选D根据材料“权力的核心仍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可知保持权力始终掌握在自己家族的手中,这和宗法制的目的一致,故D项正确。2(2018湖北百所重点学校联考)秦简语书说,如果官员对其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等不能及时察觉而失职,将被免职,称之为“

2、不胜任”。这从侧面反映出秦朝()A社会秩序比较稳定B地方官员失职现象十分严重C已经确立官僚政治D地方官员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解析:选C材料呈现的是秦简语书中对于官员不能及时察觉辖内吏民的犯法奸私行为和各种陋习的一项处罚规定,可知社会秩序并不是比较稳定,故A项错误;秦简语书中的一项处罚规定,只能说明当时存在这种失职现象,但仅凭一个现象无法确定失职现象严重,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当时官员因“不胜任”的失职行为将被免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命,中央对地方官吏的政绩进行考核,这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故C项正确;地方官员负责地方治理,需要负责地方经济、治安、

3、行政等方面,不是仅负责维护社会稳定,故D项错误。3(2018黄冈质检)汉武帝“设附益之法”,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诸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这一措施()A加强了对地方的监督B加强了君主专制统治C改良了地方社会风气 D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解析:选D“不许诸侯王招结宾客,限制诸侯王的活动”是为了对诸侯王进行控制,削弱其影响力,而不是直接对地方控制,故A项错误;“设附益之法”没有涉及中央机构,也没有对宰相权力的限制,故B项错误;“惟得衣食税租,不与政事”与地方风气无关,故C项错误;“限制诸侯王的活动”,从本质上讲是对威胁中央的诸侯王的限制,有利于中央集权,故D项正确。4(2018

4、河南中原名校联考)汉代天子下诏举贤,名目极多,例如:“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文学高第者”、“孝悌、有行义闻于乡里者”等等。汉代天子下诏举贤()A运用了名目众多的选举方法B推动选贤举能的制度产生C利于士人依据标准自由报名D形成了有规模的选官制度解析:选D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其选举方式都是自下而上的地方推荐,名目众多只是其现象,不是题目主旨,故A项错误;汉代天子下诏正是察举制这种选官制度的体现而非推动了这种制度的产生,故B项错误;两汉时期的察举制并不利于士人阶层的报考,故C项错误;汉天子下诏推选名目极多的地方人才,自然有利于这种选官制度渐成规模,故D项正确。5河南尹田歆的外甥王谌,以知人出名。田

5、歆对他说:“如今应推举六名孝廉,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我想自己选一位名士以报效国家,你助我求之。”这体现了()A地方无选官权 B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C察举制的弊端 D自上而下的选官方式解析:选C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史实准确理解材料。根据材料“推举六名孝廉”可知,题干考查察举制,察举制是古代一种自下而上举荐人才为官的制度。人才可以由地方官员举荐,所以A、D两项不符合史实。B项选拔官吏以品评为主,符合九品中正制,而不符合察举制,故排除。由“多有贵戚书信相命,又不好违背”可知,察举制有一定的弊端,故选C项。6(2018贵州黔东南州联考)如图是某考古资料对秦汉时期的墓葬、村落遗址和冶铁遗址出土的

6、铁制农具的统计情况。该图客观上反映了秦汉时期()A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B冶铁业以生产农具为主C官营手工冶铁业发达 D铁器已得到全面的推广解析:选A从图表可知,铁制农具包括犁铧、掘土工具、刨土工具、铲、锄等,表明农业生产的精耕细作,故A项正确;B、C、D三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7(2018石家庄模拟)荆襄地区的水利兴修早在春秋时已经开始了,而魏晋南朝时期水利的兴修更多。刘宋时,张绍为雍州刺史,在襄阳“筑长围修立堤堰,开田数千顷,郡人赖之富赡”。这折射出当时荆襄地区()A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B农业注重精耕细作C成为中央政府财政倚重D耕作技术不断提高解析:选B材料只反映荆襄地区的农业发展状况,不能体现荆

7、襄地区对区域经济的带动,故A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荆襄地区注重水利兴修,说明荆襄地区的农业注重精耕细作,故B项正确;材料未提供荆襄地区经济对中央政府财政收入的影响,故C项错误;材料只反映荆襄地区注重水利兴修,未体现荆襄地区的耕作技术,故D项错误。8汉承秦制,私有土地的买卖并不受法律限制,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这一做法()A加快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B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条件C推动国有土地制度的瓦解D培植了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解析:选A材料“贫民一旦无法正常经营土地便只能将其出售”反映了土地的流转和兼并,故A项正确;地主土地兼并依靠剥削而非为农业技术的发展提供条件

8、,故B项错误;国有土地制度瓦解是在战国时期,故C项错误;封建政权的经济基础在于小农经济,“地主的势力便越来越大”不利于国家统治的稳定,故D项错误。9(2018衡水金卷)东汉豪强地主在庄园内纳宾客附徒,兴办教育,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田庄()A是王国问题的延续B有助于为国家培养人才C有利于维护君主专制D不利于对地方有效管理解析:选D王国问题指的是西汉时期地方诸侯割据一方,从而威胁到中央集权,田庄与此不符,故A项错误;材料仅仅涉及田庄兴办教育,并未说明为国家培养人才,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田庄的描述,特别是“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不利于维护君主专制,故C项

9、错误;根据材料中田庄有自家的宾客附徒,可以“经营各种经济事业,豢养军队,甚至通过舆论控制地方政权”说明对地方的影响极大,不利于中央对地方的有效管理,故D项正确。10(2018吉林百校联盟联考)董仲舒重建了天上神权与地上王权的联系,认为君主受命于天,就应遵守自然规律,管理好社会人事,使百姓安居乐业、丰衣足食。这说明董仲舒()A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B借助于神权思想来保护环境C强调了天与民众互动的作用D提高了儒家学说的政治地位解析:选A材料反映出董仲舒认为君主应有安定百姓生活的责任,可知其发展了先秦时期的民本思想,故A项正确;材料中董仲舒认为君主遵守自然规律的目的是为百姓提供生活来源,不是借助神

10、权保护环境,故B项错误;从材料可知董仲舒强调的是天与君主的互动,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董仲舒对君主的要求,没有涉及儒学地位的内容,故D项错误。11(2018安阳一模)从汉武帝正式设立太学,至西汉末年王莽辅政,太学弟子的数量从最初的50人剧增至10 000余人。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汉代这些举措()A使儒学正统地位得以确立B导致精英教育走向世俗化C有利于培养大批实用人才D不利于学术思想自由发展解析:选D儒学正统地位早在汉武帝时期就得到了正式确立,故A项错误;在两汉四百多年的时间里,太学始终是中央一级和全国最高等级的学府,这是明显的精英教育而非世俗教育,故

11、B项错误;根据材料“经学习考核,一般可任郡国文学职务,优异者可授中央或地方行政官”可知,太学培养的是封建官僚而非实用型人才,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一方面是太学录取人数的剧增,另一方面则是太学子弟被广泛授予官职,这必然会造成大量的士人研习儒家经典而不利于各种思想的自由发展,故D项正确。12贾思勰所著齐民要术共九十二篇,其中饮食烹饪有二十五篇,包括造曲、酿酒、制盐、做酱、造醋、做豆豉、做齑、做鱼、做脯腊、做乳酪、做菜肴和点心。列举的食品、菜点品种约达三百种。据材料可知齐民要术()A介绍了当时食品加工与贮藏等方法B汇集了当时最高超的烹饪技术C是北方民族大融合在文化上的反映D是实用价值很高的综合性

12、著作解析:选A材料介绍的酱、豆豉等烹饪是关于食品加工和储存的方法,故A项正确;材料不能说明该书汇集的烹饪技术程度,故B项错误;由材料中食物烹饪的方法等不能得出民族融合的结论,故C项错误;材料介绍烹饪的相关情况,不能说明该书是综合性著作,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史载武帝好公羊,昭帝传孝经、论语、尚书,明帝通春秋、尚书。东汉不少皇帝还亲自讲经,参与诸儒的学术论辩。“议礼、制度、考文,皆以经义为本”,这成为武帝以后汉代政治中较有特色的制度。在发展过程中,儒学不断汲取其他学说的成分以充实和完善自己,为特别注重精神生活的知识

13、阶层提供了一种安身立命之道。加之汉代通经致仕政策的刺激,于是“专事经学,其风甚笃”。儒学特别注重德治,讲求调适人伦,纯化风俗,其义理易为“匹夫匹妇”所认知和认同,故而狱吏走卒、农夫牧人、幼童白首纷纷诵读儒经,研习章句。当时流传这样的话:“遗子黄金满籝,不如一经。” 据孔毅汉晋之际儒学信仰的危机与演化材料二东汉后期至两晋,儒学信仰日渐失效。据汉书载:“一经说至百余万言,大师众至千余人,盖利禄之路然也。”同时,“五经”博士解释经文,谶纬附会,各家弟子只能严守家法。而且,身处乱世,人的生命有如草芥,所谓“民富则安乡重家,敬上而从教;贫则危乡轻家,相聚而犯上”。随着东汉王朝的分崩离析,一些儒者开始逾越

14、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其仍奉孔子为圣人,力图用道家语言解释儒家经典,并开始为儒学体系探求本体论基础,即“名教出于自然”。经过玄学挣扎在理想与现实间的洗礼,国人在两晋时期突然拥有了少见的思辨能力和兴趣,这为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对话奠定了基础。 据胡绍军魏晋玄学研究三十年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两汉之际儒学成为重要社会信仰的主要表现。(10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晋之际儒学信仰危机出现的原因,并简析玄学兴起的意义。(15分)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的相关信息从统治阶级、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对待儒学的态度来概括其表现。第(2)问第一小问

15、,根据材料二中的相关内容从儒学自身地位的变化和社会形势变化来分析;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中“一些儒者开始逾越儒家礼度和经学家法,杂采老、庄之说,魏晋玄学兴起”得出推动了儒学的发展,导致玄学产生,根据所学可得出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答案:(1)表现:受统治集团尊崇,成为国家正统思想;是知识阶层的安身立命之道;被普通民众认同,民间影响日益扩大。(2)原因:儒学的繁琐化、神秘化、封闭化导致自身活力丧失和影响力下降;社会动荡侵蚀了儒学信仰的政治、物质基础;佛道思想对知识阶层和普通民众具有较大的吸引力。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国人的抽象思辨能力(推动了中国文化与佛教思想的交流);解放和开阔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

16、儒学的复兴(新儒学的产生)。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是一种圈层结构,它以中原地区为核心,不断向外部空间进行扩展。从秦汉到明清,圈层结构经过两千年的空间扩散,外部达于自然边疆,内部结构相互融合,逐步形成核心边缘边疆的圈层梯度分布,行政管理层次上的政区、城、镇、 乡村的等级系列并逐渐成为一种稳定的模式。摘编自姚晓瑞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过程及模式研究解读材料,从中提炼出一个观点,并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史的相关史实加以论述。(要求:观点合理,史实明确,史论结合。)(12分)解析:解读材料,从材料中的关键信息“圈层结构”“圈层梯度分布”“稳定的模式”提炼出一个观点。如果选

17、择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是一个圈层的梯度分布,则论述可从先秦到明清时期地缘政治空间上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逐渐扩展到边疆,这一圈层性梯度分布的形成;如果选择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圈层空间结构是一种稳定的模式,则论述可从先秦到明清时期以中原地区为核心,逐渐扩展到边疆,政治上统一的凝聚性的形成。言之有理即可。答案:示例一观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空间结构是一个圈层的梯度分布。论述:中国古代先秦时期,形成了以中原地区为核心的地缘政治空间;秦汉时期此地缘政治空间向外扩展到了北至长城、南及岭南地区;最终到明清时期地缘政治空间达到了北至蒙古高原、东至大海和西至新疆的自然地理边疆,从而体现了圈层性的梯度分布。示例二观点:中国古代地缘政治的圈层空间结构是一种稳定的模式。论述:中国古代自先秦时期形成了中原地区的政治中心区后,秦汉后以此核心区不断地进行政治空间的扩展;历代政权对地方管理也是由核心区向边缘区管理;核心区无论是政治大一统时期还是政治分裂时期,都表现出了政治统一的凝聚性,这都说明地缘政治空间结构具有很强的稳定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