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7963 上传时间:2020-01-06 格式:PDF 页数:30 大小:3.2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人民版精品课件:2-10-27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pdf(3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1目录 目录 CONTENTS 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第27讲 二战后各国经济体制的调整 0101 0202 0404代恒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代恒猛: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社会福利” 制度;苏联解体的原因制度;苏联解体的原因 考点一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0303唯物史观:认识唯物史观: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考点二考点二 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2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 考点一考点一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3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一、

2、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战后至20世纪 初期,西方国家盛行主张国家干预经济的 经济理论 ,普遍奉行 的政策,美欧经济进入“黄金时期”。 国家干预经济 70年代凯恩斯主义 2.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经济计划,国家干预经济。 据此有人认为经济计划就是实行资本主义的计划经济。( ) 提示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纷纷制定国民经济计划,但 不是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只是发展经济的手段,侧重于对经 济发展的规划与引导,是指导性的;计划经济是一种经济体制,历史上出现于 社会主义国家中,是指令性的。 3.1945年英国工党以其标榜为“社会主义”的竞选纲领(包括国有化,增加就 业,推行社会保障等)赢得大选

3、。对这一纲领认识正确的是( ) A外部有助于缓和与苏联的紧张关系 B本质上超越了资本主义改良方案 C手段上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C 4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4.图表史料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增长率比较表 答:1973年前数据高于1973年后。 资本主义工业生产从高速增长出现“黄金时期”到增 长缓慢,出现经济“滞胀”现象。 国别国别1950195019731973年年1973197319781978年年 日本日本14.114.11.11.1 西德西德7.67.60.90.9 法国法国6.16.11.31.3 美国美国4.34.32.52.5 问(1)以1973年

4、为界,主要资本 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怎样的变化?反 映了怎样的状况? 答: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发展“混合经济”。 (2)针对这种状况的各国如何调整的? 5.撒切尔夫人说:“你不能通过剥削强者来增强弱者你 不能不断通过包揽一切来帮助那些自己能够做到也应该做到的人。” 问结合战后英国经济政策,撒切尔执政时期发生了什么变化? 答:由实施国家经济干预政策变为国家有限干预。 5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二、建立“福利国家” 1. 20世纪80年代,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说:“社会有一个梯子和一张安全网, 梯子用来供人们自己努力改善生活,安全网则用来防止人们跌入深渊。” 问(1)这里“安全网”是指西欧资本主义国

5、家普遍实行 政策。 社会福利 (2)设这张“网”的主要目的是( ) A提高劳动者的积极性、刺激经济发展 B防止人民极端贫困和社会动荡 C实行社会保险制度,优化政府形象 D暂时缓和社会矛盾 B 2.二战后,西方发达国家建立起比较完善的福利制度。下列有关其影响的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扶危济困”,扩大了社会消费 B“削峰填谷”,缩小了贫富差距 C“惩勤助懒”,挫伤了工作积极性 D“劫富济贫”,激化了社会矛盾 D 6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二、建立“福利国家” 3.史料 二战给英国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人民生活水平急剧下降。1942年,英 国工党提出了不分阶级,不分贫富,人人都有权享有社会福利的主张

6、,得到越 来越多的民众的支持。1945年,工党在大选中获胜。1948年,工党政府首相 艾德礼宣布实行家庭津贴法国民保险法国民医疗保健法国民救 济法等一系列社会保障法,为英国建立福利国家奠定了基础。 问(1)概述英国建立“福利国家”的时代背景及方式。 (2)分析英国工党福利政策有何作用? (3)结合所学,你认为“福利国家”建立的实质是什么? 答 背景:第二次世界大战造成英国经济凋敝、人们生活困苦;工党的政治主 张赢得社会广泛支持。方式:以法律形式推行社会保障;实行国家干预。 答 有利于缩小贫富差距,改善民生;有利于社会稳定;促进“福利国家” 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答 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缓和矛盾

7、,保障社会稳定,维护资本主义统治。 7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二、建立“福利国家” 6.“最穷的与最富的,在交税之前可以相差17倍,但是纳完税之后,差距可以缩 小到3倍”。材料表明北欧国家福利政策的推行,其深远影响是( ) A缩小了社会贫富差距 B有利于实现社会公平 C保障了家庭最低收入 D提供了良好社会服务 B 4.20世纪 年代,“福利国家”的发展日益完备。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 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但也是一些国家的 扩大,导致国 家财政不堪重负,同时也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 5.“经过20年社会、政治的剧变,一种新的政治浪潮在 西方世界逐渐抬头,开始于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

8、任英国 首相,直到1980年底里根当选美国总统后,这一浪潮才 真正发挥力量。”“新的政治浪潮”主要包括 。 适当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推行私有化 缩小“福利国家”的规模 增加政府的公共开支 六七十 财政支出 8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1.有学者说,在现代化发展的某一阶段上,“当非西方国家仍在为实行现代化而 伤透脑筋,西方国家则似乎已出现超越现代化的新动向。” 问(1)属于这一阶段“新动向”的是( ) A工业生产比例显著降低 B西方优势地位完全确立 C社会生活世俗化城市化 D现代经济模式趋于定型 答案 第三产业迅速发展。科技进步,生产力提高,人们生 活水平提高

9、及消费需求的多样化等。 (2)出现这一“新动向”的主要表现是什么?主要原因有哪些? 2.下列关于第三产业说法正确的是: 。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 言的。第三产业的繁荣,压缩了传统工业和农业的发展空间。拓展了经济 活动领域,增加了就业,扩大了市场,改善了资源配置;消除了经济的周期 性波动,使经济发展产生了质的变化。覆盖面很广如商业、金融、保险、房 地产业、电信业、水、电公共事业,也包括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旅 店等服务行业。 A 第三产业 9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三、第三产业的兴起和“新经济”的出现 3.创新者与企业革命中指出:“先进国家生产的

10、产品价值只有很少一部分 是从蓝领工人的劳动及从资本物中得来,而主要是从设想和创新中得到。” 答案 20世纪90年代美国“新经济”;第三 次科技革命的推动。 4.美国“新经济”是在 形势下的一 种以 为基础,以 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新经济”的兴起 推动 的进程和实现 。 经济全球化 知识经济信息技术 全球化可持续发展 问材料反映的是哪一种经济?由材料看出, 这种经济产生、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5.克林顿执政期间,美国迎来了新一轮的经济扩张,创下了美国经济发展史上 的新纪录。美国进入了一个“新经济”时代。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 A彻底克服通货膨胀,保持美元坚挺地位B实现充分就业,失业率几

11、乎为零 C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出现新经济增长点 C C 10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自主学习 考点二考点二 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二战后苏联的经济改革 11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一、赫鲁晓夫改革 1.赫鲁晓夫实行改革的背景不包括( )。 A.战后斯大林体制弊端日益暴露 B.农业集体化引起粮食短缺 C.片面发展重工业不利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D.斯大林的支持 D 2.右图宣传画反映的主题是什么?可能发生在谁主政 时期?据此简述其改革的认识。 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提倡垦荒,开展种植玉米运动。 改革选择农业为突破口,取得一定成效,但违背自然规 律,体现改革缺乏科学理论指导。 3.赫鲁晓夫对苏联经济、政治等各个

12、方面进行改革,首创了社会主义国家改革 开放之先河,我国可以从中获得的借鉴是( ) A大规模开垦荒地种植玉米 B苏共二十大的政治批判勇气 C扩大集体农庄经营自主权 D以经济管理方法代替行政命令 C 4.赫鲁晓夫改革的中心内容是权力下放:扩大集体农庄的自主权,下放中央企 业的管理权,调动生产者积极性( )。 12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一、赫鲁晓夫改革 D5右下侧苏联农业生产方面的统计数据示意图反映出( )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发展 B农业总产量有了大幅度提高 C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得到缓解 D赫鲁晓夫改革推动农业发展 6.历史学家黄安年曾经评价道:“他(赫鲁晓夫) 的经济改革,冲击了旧有的模式,具有

13、开创性, 兼有成功和挫折、经验和教训、创新和夭折。它 基本上是纠正某些偏差,是在维持原有结构基础 上的局部改革。我们既不能把它看成是异端,也 不视为划时代的创举。反映赫鲁晓夫改革的实质是什么?结果如何? 答案 赫鲁晓夫改革是对“斯大林模式”的调整。一定程度上冲击了斯大林模 式,但未从根本上突破这一模式,最后失败。 7.赫鲁晓夫时期的苏联是社会主义改革的一次失败的尝试,违背科学规律,没突 破斯大林模式束缚,不值得肯定。( ) 13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2.右图是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苏联和美国工业产值 的增长速度图,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 A苏联改革突破了斯大林模式使工业产值超过美国 B经济

14、多极化催生政治格局多极化 C经济政策不同导致两国经济此消彼长 D扩军备战争夺霸权导致美国经济持续下滑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答:扩大国营企业的经营自主权;运用经济手段,刺激企业改进经营管理等。 1.勃列日涅夫指出:农业改革要“必须坚决抛弃行政命令、包办集体农庄和国 营农场的领导者和专家的工作的做法,根除华而不实和喧嚷的表现”。这表明 当时苏联政府( ) A把农业作为改革重点 B意识到现有体制的不足 C政治倾向发生了转变 D基本放弃旧的经济体制 问为此,勃列日涅夫做了哪些举措? B C 14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二、勃列日涅夫改革 3.勃列日涅夫与赫鲁晓夫改革的目的都是为了解决“斯大林模式”的弊端

15、;两 者的政治改革都强调 的原则,经济改革前者侧重于农业,后者侧重于 ;两者都没有从根本上破除“斯大林模式”。 集体领导 工业 4.史料 现在俄国的社会主义,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 制,以使得这个体制拥有更大的生产动力。同时,资本主 义也经历了与之相关的过程,它借助于类似于半社会主义的 立法,通过财富再分配政策,来限制个人所得。对资本主 义的恐惧,迫使社会主义不断扩大自由;而对社会主义的恐 惧,则迫使资本主义不断增加平等。 历史的教训生物学与历史(美)威尔杜兰特 阿里尔杜兰特1968年著 问材料中俄国“正在恢复个人主义的激励机制”有哪些表现?(4分)它是否使民 众实现了真正自由?为什么?(4

16、分) 答案 表现:苏联进行了一系列鼓励物质利益原则的改革(或答赫鲁晓夫改革、勃列日 列夫改革的具体措施);实现:没有; 理由:因为这次改革并未打破高度集中的政治 经济体制,民众的生活水平长期得不到较大提高,经济上、政治上的自由都是极其有 限的,改革最终陷于停滞。 15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1.戈尔巴乔夫认为:“改革就是坚决克服停滞现象和打破阻碍机制,建立加快社 会经济发展的可靠而有效的机制,使它具有更大的活力。”为此他采取的措施有 ( )对经济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 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 制定经济发展“ 加速战略” 推行“物质利益原则”调动积极性 A B C D A 2.1987

17、年,苏联通过了一个经济和社会发展基本方针,正式提出 了“加速战略”,规定经济方面的首要任务是加快经济发展的速 度,并对经济进行质的改造,将整个国民经济转向集约化轨道。 下列属于这一时期经济“改造”的措施是( ) A用经济管理代替原来的行政命令 B优先发展重工业并实行计划经济 C注重发展与军事有关的工业部门 D用收购制代替农产品义务交售制 A 3.战后的三次苏联经济改革都是对斯大林体制的彻底否定。( ) 16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三、戈尔巴乔夫改革 5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苏联的解体有着密切的关系。 下列对该改革内容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推行政治多元化,实行多党制 B政治领域改革失败后被迫转

18、向经济领域改革 C以“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代替原先的苏联 D用“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代替了“科学社会主义” 4.“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 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B B 问上述材料是如何评价戈尔巴乔夫改革的? 答案:突破旧体制,进行根本性变革。缺乏科学的 改革思想,更缺乏配套措施。政治改革偏离了社会主 义方向,导致苏联解体。 17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对接高考 (2017课标全国,34) 赫鲁晓夫农业体制改革 (2017课标全国,35) 尼克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2016课标全国,40)中 外福利救济政策

19、的对比 18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例1】 (2017课标全国,34)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革集体农庄劳动报酬 发放办法,由以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者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 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工人一样每月领取工资。这一措施旨在( ) 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体制 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道路 知识定位 苏联社会主义改革 素养解读 从“历史解释”角度考查赫鲁晓夫的农业改革。 考查素养 点拨说明 历史解释 从题干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的变化阐释了苏联的改革:“由以 前每年发放一次物质报酬改为按季度或按月发放”“农民可以像工人 一样每月

20、领取工资”可以看出承认了农民的物质利益。 A p 对接高考对接高考4848分选择题分选择题 史论链接苏俄(联)农业政策的调整 见创新设计 19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例2】 (2017课标全国 ,35) 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 出庞大。总统尼克松在咨文中呼吁,应当“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 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人民手中。我们要使各州和地方担负更多的责任,我们将 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试图 ( ) A. 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 将权力下放到州政府 C. 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 恢复自由放任的传统 知识定位 战后美国等国资本主义

21、的新变化 素养解读 从“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考查尼克松减少国家干预经济。 考查素养 点拨说明 时空观念 据材料“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推知此时与美国发生经济危机, 经济陷入“滞涨”有关。 历史解释 因“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而提出“使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 流回到州和地方”体现其减少干预的意图。 A 史论链接二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的方式及实质 见创新设计 20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例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p 对接高考对接高考2525分综合题分综合题 史料一 16 世纪以前英国穷人的救济问题多是通过基督教会、个人慈善捐款等 方式解决。国家并没有将其视为自己的责任。

22、相反,视贫困为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经常制定惩治流浪者(大多是失地的农民)的血腥法律,并引起农民的强烈反抗。这 种情况下,为稳定社会秩序,1601年都铎王朝颁布了伊丽莎白济贫法把贫民区 分为三种:(1)强壮有力而不愿工作的;(2)老弱残疾而不能工作的;(3)不幸而找不到 工作的。第一种贫民不能得到任何救济,他们要接受强制劳动,对拒绝工作的人则 要被关入惩戒所,为酷刑所惩罚甚至被处死。第二种无劳动能力的贫民可以得到救 济,对第三种不幸找不到工作的人规定济贫官有帮助其找到工作的义务。 陈晓律英国福利制度的由来与发展 学会读史 史料一论述了 17 世纪英国一系列福利政策的颁布与实施。 学会用史 依据史

23、料一,分析指出英国福利制度的特点。 提示 特点:逐渐把福利制度作为政府的义务;以立法形式推动福利制度建设;最初 的目的是稳定社会秩序;有针对性的选择救济对象等。 21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例3】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福利”制度p 对接高考对接高考2525分综合题分综合题 史料二 1945 年,英国工党逐步推行贝弗里奇计划,先后颁布了家庭补助金法 案、保险法、工伤福利法、医疗保险法等。 1948 年艾德礼宣称 英国已经是福利国家。社会保障制度作为“社会安全阀”对社会经济政治稳定做 出了贡献,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成为政府干预国民收入再分配 的重要手段。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高德

24、步著世界经济史 提示 作用:促进社会经济政治的稳定;保障了公民的生存权利,有利于促进公平。 影响:过分关注公平导致效率低下;政府的财政负担加重;经济发展速度下降;人们的 工作积极性降低。 学会用史 依据史料二,指出二战后英国采取的“福利国家”的措施有哪些积 极作用? 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其又产生了哪些消极影响? 学会读史 史料反映了英国立法保障“福利国家”带来的经济影响。 史论链接“福利国家”的发展历程及评价 见创新设计 22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史料 苏共垮台和苏联解体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意识形态领域来看,很重要的一点 是当时苏联国内历史虚无主义大行其道。具体表现,第一是在“说事”时,改变历史

25、 结论,美其名曰“新视角”。当时有人认为,十月革命给俄国带来的不是进步,而是倒 退。因为“革命前的俄国已经在朝着西方式的资本主义民主发展,如果革命在二月 革命推翻沙皇以后就中止,那么俄国就可以建立资产阶级制度,发展资本主义,因而可 能早已实现现代化并与西方先进国家并驾齐驱了。第二是在“论人”时,颠覆历史 评价,美其名曰“复杂论”。对于斯大林的批判和全盘否定。在赫鲁晓夫时期批判 的主要是斯大林个人,以及他在领导工作中的各种错误,到戈尔巴乔夫时期已经由此 发展到批判和否定斯大林时期形成的苏联社会主义制度,且进一步直接诋毁列宁。 第三是在“讲史”时,歪曲历史事实,美其名曰“再思考”。最初,有人把勃列

26、日涅夫 时期简单地说成是一个“停滞时期”,毫无成就可言。后来针对斯大林时期,否定国 家工业化、农业集体化。 摘编自陈之骅苏联解体前夕的历史虚无主义 【例4】苏联解体的原因 p 对接高考对接高考1212分开放题分开放题 学会读史 史料从历史虚无主义的角度阐述了苏联解体的原因。 23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例4】苏联解体的原因 p 对接高考对接高考1212分开放题分开放题 学会用史 据史料和所学知识,任选一个角度并运用苏联(俄)的相关史实对历史 虚无主义进行批判。(12分,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 案例分析 选择角度 批判论证 形成认识 史料中史料中 “一二三一二三” 批判论证:如考生

27、选择的“论人”,结合苏俄和苏联时期的具体史实,客观公正 的评价列宁和斯大林,考生只回答了历史功绩,缺乏对二人历史局限性的阐述。 批判错误观点批判错误观点, , 提出正确论点提出正确论点, , 此处考生答题缺此处考生答题缺 失失, ,论证不完整。论证不完整。 24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答题提示 示例一 历史虚无主义在“说事”方面(对历史事件的认识),用历史假设否定史实, 编造历史、混淆是非。批判:运用十月革命爆发的背景(历史条件)及历史意义等相关 史实进行批判,以说明认识历史事物要科学真实。(略) 示例二 历史虚无主义在“论人”方面(人物的评价),无视历史事实、孤立片面的 看待历史人物、用支流否

28、定主流。批判:列举斯大林或列宁的历史功绩及失误等相 关史实辩证地进行批判,以说明评价历史人物要一分为二、要客观公正。(略) 示例三 历史虚无主义在“讲史”方面(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用现象否定本质,裁剪 事实曲解历史。批判:运用勃列日涅夫时期或斯大林时期的历史贡献和问题等相关史 实辩证地进行批判,以说明对历史事实的认识评价要全面准确。(略) 总之,要坚持运用唯物史观正确认识历史事实和人物,尊重史实,明辨是非。 25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例 1981 年,里根发表就职演说时说:“政府不能解决问题,它本身就是问 题。”撒切尔夫人则主张,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

29、的边界并让市场在更大的领域与 程度上主导英国经济转型。据此可知,两人都强调 ( ) A. 加强政府干预,促进经济转型 B. 扩大政府开支,增加货币发行 C. 恢复自由放任,激发市场活力 D. 限制政府权力,发挥市场作用 D 命题突破探讨当代资本主义经济领域的新变化,我们可以尝试从以下四个方面 进行研究:一是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形式方面的变化,二是资本主义国家产业结构方面 的变化,三是资本主义国家社会阶层结构方面的变化。四是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管理 体制方面的变化。并结合上述史料分析出现新变化的原因、影响及发展趋势。 26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史料选读 史料 关于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原因,有些学者认为当代

30、资本主义的新发展是 由多种因素造成的:一是新科技革命为资本主义经济的增长提供了强大动力;二是 资本主义国家对社会经济活动的自我调节,在一定程度上暂时缓解了生产资料私 人占有对生产力发展的制约;三是在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继续存在、新的国际经济 秩序还没有建立的条件下,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其经济、科技甚至军事优势,在 世界市场上获得了巨大利润。 对当代资本主义变化的作用和影响,大多数学者认识到,资本主义的任何调节和改 良都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没有触动资本主义统治的根基,没有从根本上 克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和由此产生的经济危机与社会冲突,也不可能改变资本主 义终将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历史命运。所以它

31、尽管有用,但也相当有限。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7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史料选读 史料 (续)另外一些学者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在总体 上仍然有力地促进着生产力的发展,因而资本主义的主要趋势是发展。资本主义 的各种固有矛盾依然深刻,其前景必然是被社会主义所代替,但社会资本主义显示 出相当强的生命力、竞争力和调节力,社会资本主义(有社会主义因素的资本主 义)有可能推进到资本社会主义(有资本主义因素的社会主义),再发展到未来完全 的社会主义。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从唯物史观角度认识“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28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命题素材】战后

32、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 20 20世纪世纪7070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年代中期以后,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福利陷入了重重困境。随着 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蓬勃兴起与加速发展,资本可以随意跃出国界,工会 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对福利的任何进一步要求和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都会促使资本“外逃外逃”,资,资 本本“外逃外逃”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反过来又加剧国内的失业压力。庞大的社会福利支出用于消费,增加 了西欧国家

33、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了西欧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导致这些国家在对外经济竞争中处于劣势。国民对 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福利国家福利国家”培养出一培养出一 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批坐享其成的懒汉,诱发了长期困扰西方社会的“福利道德福利道德”问题。问题。 代恒猛代恒猛全球化与欧洲全球化与欧洲“福利国家福利国家” 【解读观点】 (1)政府扩大福利支出的政策,导致资本“外逃”,加剧国内失业压力, 增加国家产品的生产成本,降低对外竞争力。 (2)国民对福利的过度依赖导致

34、工作积极性不高和劳动力市场僵化。 29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命题预测】19651970年西欧各国的社会福利支出增长了11.6%,1970 1975年间增长了15.3%,社会福利开支占GDP的比重也从60年代的20%上升 到了70年代的30%。社会福利的增长速度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了一倍 左右。据此可推知( ) A政府干预经济未惠及所有国民 B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展的负担 C国有化是实施福利政策的前提 D福利政策带动了西欧经济增长 解析 材料反映了西欧福利支出的比重不断增加,没有涉及政府干预经济惠及 所有国民的问题,A项错误;福利支出比重不断加大,说明高福利会增加经济发 展的包袱,B项正确

35、;材料没有涉及国有化的问题,C项错误;福利政策会加重 经济增长的负担,D项错误。 B 30目录创新设计创新设计 2.史论观点苏联解体的原因 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没有认识到苏联社会主义的特殊性,错误地认为资本主义进入 最后灭亡的总危机阶段,改革了列宁时期极其有益的探索,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 革,追求纯粹的社会主义,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最终导致苏联的剧变。 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 新知识 1.史论观点福利政策的影响 从本质上说,福利国家政策是由国家主持的实现社会收入再分配的一种方式, 它主要通过抽肥补瘦的方式来实现。福利国家政策的长期实行必然与经济 发展的效率发生矛盾,巨额公共开支,国家不堪负担,社会成员的劳动积极 性下降,产品竞争能力不强,中产阶级日益削弱,国家生产和国民收入增长 缓慢。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