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09050 上传时间:2020-01-07 格式:PPTX 页数:33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2020学年高中历史岳麓版选修1课件: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pptx(33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五单元 改革开放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第17课 改革开放的新时代,目标导航 1.我国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重大成就及经验教训。(重点) 2.宏观调控与计划经济的区别。(难点),内容索引,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自主学习 基础知识 把握教材知识体系,一、进入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标志: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1.背景 (1)“文化大革命”结束,“两个凡是”的方针阻碍了“左”倾错误的纠正。 (2)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原因: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错误与“ ”错误。 目的:冲破理论禁区,纠正“文化大革命

2、”以来的“左”倾错误。 意义:肯定了 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为即将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奠定了思想基础,也起了思想解放作用。 (3)邓小平重新恢复工作。,两个凡是,实践,2.重大决定 (1)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口号,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 (2)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重新评价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 3.意义 (1)是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 (2)标志着中国进入 的新时期。,概念阐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解“两个凡是” 这是教条主义和个人崇拜的体现,“两个凡是”本身是绝对化和形而上学的,违背了辩证法的基本原则,以狭隘、片面的观点看问题。

3、其实质是在拥护毛主席的旗号下,以形而上学和唯心主义的思想方法坚持“左”倾错误路线,反对彻底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二、经济领域的改革 1.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1)1978年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1984年产业调整:发展乡镇企业和非农产业;农村改革向专业化、 和社会化方向发展;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3)合同定购制与 制代替统购派购制。 (4)2000年税费改革 目的:理顺 关系。 内容:“三个取消、一个逐步取消、两个调整和一项改革”。,商品化,市场收购,分配,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1)步骤 扩大企业自主权:积极发展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 “ ”:大力改革国有企业,实行所有权

4、和经营权的分离。 (2)城市经济体制改革过程和结果 70年代末开始,逐步扩大企业自主权。 1984年,全面展开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1992年,不断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21世纪初, 初步建立,以 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格局基本形成。,放权让利,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公有制,(3)对外开放:我国已经形成了“经济特区 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 的对外开放格局。,沿海开放城市,宽领域,思维点拨,全面认识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质: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2)前提:在土地公有制的基础上,即坚持社会主义所有制不变。 (3)内容:包产到户

5、,变集体生产为分户自主经营,自负盈亏。 (4)意义:使农民获得了生产和经营的自主权,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也为乡镇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市场空间、资本和劳动力。,三、反腐倡廉与政治体制的改革 1.整顿党风 (1)原因 改革开放过程中不正之风蔓延。 是党风建设的重要内容。 (2)方针:从 上着眼,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效果。 (3)方向: 的提出。,反腐倡廉,政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2.政治改革 (1)含义:在坚持和完善 的国体和 的政体的同时,积极探索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各种形式。 (2)过程 初期:实行党政分开等。

6、20世纪80年代:农村 产生。 20世纪90年代:加强与完善原有体制优势的部分。,人民民主专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村民自治,(3)改革目标:进一步扩大 ,健全 ,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 (4)结果:政治体制从集权模式向 过渡。,思维点拨,社会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法制,民主模式,史论要旨,1.民主和法制的关系: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高度民主和完备法制相统一的国家,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密不可分,民主是法制的前提和基础;法制是民主的体现和保障。民主必须法制化,法制必须保障民主,社会主义民主是民主化与法制化的统一。 2.村民自治的意义:村民自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内容;是促进农村党风廉政建设,密切党群、

7、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是进一步推进农村改革和发展、加快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1.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标志着中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2.中国的改革从农村兴起,包括了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的改革,经过改革逐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3.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进一步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四、改革战略:团结一心奔小康 1.宏伟目标:从“小康水平”到全面小康社会。 2.形成 (1)提出:20世纪70年代,邓小平用“ ”来表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2)定量表述:党的“十二大”。 (3)“三步走”

8、战略:党的“十三大”。 (4)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党的“十六大”。,小康,知识图示,史料实证 深化探究 理解重要史料史论,史料一 30多年前,安徽省小岗村迎来发展的“第一春”。一天晚上,村民严金昌与当地18位村民秘密签下了分田到户、自主生产的“生死契约”。契约说:“我们分田到户,每户户主签字盖章。如此后能干,每户保证完成全年上缴的公粮,不再向国家伸手要钱要粮。如不成,我们干部坐牢杀头也甘心。”改革模式后来得到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的高度认可,随之获得中央政府的肯定,并被推向全国。 中国国土资源报,主题 经济体制改革,史料二 1978年、1992年我国经济成分比较表,史料解读 意即分户自主

9、经营,自负盈亏。也就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都是自己的”。 “1978年”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1992年”,中国共产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示,问题思考 (1)史料一中提到的“改革模式”是指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一改革模式实行的过程。“分田到户”带来了什么积极作用?,提示 模式: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过程:秘密自发,政府肯定,全国推广。 作用: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示,(2)根据史料二分析从1978年到1992年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什么变化?,提示 从单一的公有制经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转

10、变为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史论总结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的成就 (1)在现代化经济建设中,农村经济得到全面振兴,粮棉产量稳步增加。 (2)乡镇企业异军突起,产值已经超过农业总产值。农村改革向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方向发展。 (3)工业方面,基础建设和技术改革取得重大发展,建成一批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的工程项目。 (4)建立并逐步完善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形成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基本格局。 (5)城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已经基本实现小康。,反馈训练 随堂巩固 会做题才是硬道理,1.十一届三中全会之所以成为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

11、的伟大转折,最根本的一点是 A.作出了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 B.确立实事求是的马克思主义思想路线 C.停止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错误方针 D.决定拨乱反正,平反冤假错案,1,2,3,4,答案,解析,解析 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后,中国历史发生的最大变化是党的工作重心的变化。在这次会议前,党以阶级斗争为工作重心,在此之后,党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从这一点来衡量四个选项,A项应为最佳答案。,1,2,3,4,2.外国媒体评价中国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实行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主要是因为它 A.调整了农村产业结构 B.完成了土地由私有向公有的转变 C.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

12、主权 D.使农民获得了土地的所有权和经营权,答案,解析,解析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获得了生产与分配的自主权,而不是所有权,因而被称为“新中国的第三次土改”。,3.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事件是 A.“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 B.进一步深化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C.农村新的组织管理形式村民自治产生 D.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解析 20世纪80年代,村民自治产生,标志着我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故答案为C。,1,2,3,4,答案,解析,1,2,3,4,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对办特区,从一开始就有不同意见,担心是不是搞资本主义。深圳的建设成就,

13、明确回答了那些有这样那样担心的人。特区姓“社”不姓“资”。 邓小平 材料二 邓小平同志在南方谈话中强调,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100年,动摇不得。,答案 因为设立经济特区,扩大对外贸易,吸引外资,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经营管理方式,目的在于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并且是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实行的,并没有改变我国的社会主义制度。,1,2,3,4,答案,(1)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邓小平说“特区姓社不姓资”,为什么?,解析 回答时要把握好特区的性质和设立特区的目的;,解析,答案 国内背景是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想泛滥,国外背景是东欧剧变、苏联解体。,1,2,3,4,答案,(2)材料二中的观点是在当时国内外发生了哪些重大事件的背景下提出的?,解析 要从国内的资产阶级自由化思潮和苏东剧变入手;,解析,答案 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加快改革开放,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3)这一思想又是怎样在中共十四大上进一步阐述的?,解析 结合“十四大”的内容作答。,本课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