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

上传人:白大夫 文档编号:4913409 上传时间:2020-01-09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1.7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8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_第4页
第4页 / 共68页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_第5页
第5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届高考一轮复习备考资料之历史人教版课件:第十单元 第26讲 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pdf(6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26讲现代中国的思想理论创新与科教文化 第十单元中国现代化建设道路的新探索(1978年至今) 中国现代史 落实主干知识 研析考情考向 突破核心考点 课时作业 内容索引 落实主干知识 一一、邓小平理论邓小平理论 1.背景 (1)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促进了思想解放。 (2)1978年底,邓小平发表讲话,冲破“两个凡是”的禁锢,成为建设中 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理论的宣言书。 (3)1978年底,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阶段时间内容 明确提出1982年中共十二大提出要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系统概括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了理论 走向成熟1992年南方谈话 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和“” 的判断

2、各方面工作的是非标准 形成体系1992年中共十四大 明确提出改革的目标是建立_ _ 最终形成 1997年中共_ 把邓小平理论作为党的指导思想写入党章 2.过程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三个有利于 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 十五大 3地位: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是引导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_ _的伟大旗帜。 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 二二、“三个代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重要思想 1.内容: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 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的根本利益。 2.地位:在中共十六大上,被确立为全党的指导思想,写进了中国共 产党章程。 最广大人民 特别提示特别提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三大

3、理论成果的精髓 (1)毛泽东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2)邓小平理论的思想精髓是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3)“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共同的核心是实事求是。 三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重大科技成就 1.“两弹一星”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面临核威胁。 (2)成就 1964年,中国第一颗爆炸成功,打破美、苏的核垄断。 改革开放后,先后建成秦山核电站、大亚湾核电站,和平利用核能。 1964年,中国自行设计制造的中近程导弹试验成功,加强了国防力量。 1970年,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

4、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宣告 中国进入了。 原子弹 航天时代 2.载人航天技术 (1)决策:1992年,中国政府作出实施载人航天工程的战略决策。 (2)成就:2003年10月,“”飞船载人航天飞行成功。 (3)影响:中国成为世界上第三个掌握载人航天技术的国家。 3.袁隆平与杂交水稻 (1)成果: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2)意义: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 稻产量,也被认为有助于解决未来世界性饥饿问题。 神舟五号 南优2号 4.计算机技术 1983年研制成功“”巨型计算机,此后不断进步,加速了 国家信息化发展。 5.生物技术 (1)1965年,人工合成结晶

5、牛胰岛素在中国首次实现,开辟了_ _的时代。 (2)积极参与人类基因的研究,为提高国民生活和健康水平作出了贡献。 银河号 人工合成蛋 白质 特别提醒特别提醒“两弹一星”研制的目的 (1)“两弹一星”是指原子弹、导弹和人造地球卫星,其中“两弹”不是 指原子弹、氢弹。 (2)“两弹一星”研制的直接目的是打破美、苏的核垄断,保卫国家安全。 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着复杂的国际环境,因而其根本目的是为社会主义 建设创造和平的环境。 四四、“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1.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2.提出:1956年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提出。 3.内容:

6、艺术问题上“”,学术问题上“”。 4.特点:基本性的和长期性的方针。 5.贯彻实施 (1)初见成效 原因:受“双百”方针的鼓舞,艺术家创作热情高涨。 表现:优秀作品有老舍的话剧茶馆,郭沫若的历史剧蔡文姬, 杨沫的长篇小说等。 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青春之歌 (2)经历挫折 原因:政治运动的扩大化,特别是“文化大革命”的到来。 表现:学术问题被当成;一些优秀作品受到错误批判,作者 多被划为“右派”或“反动学术权威”。 危害:许多知识分子受到伤害,文艺园地百花凋零。自然科学和社会 科学研究受到很大影响。 (3)文艺的春天 原因:“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清算极“左”路线;邓小平强调坚持 贯彻“双百”方针。

7、 表现:学术讨论空前热烈,文学艺术创作欣欣向荣。 政治问题 辨析比较辨析比较“百花齐放”与“百家争鸣” “百花齐放”是指文学艺术的不同形式和风格,可以自由发展;“百家 争鸣”是指学术上的不同派别,可以自由争论。 五五、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开基创业 (1)制定方针政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确立教育要为国家建设服务,建立沿着社会 主义方向前进的新中国的事业。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确定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发展全日制学校教育的同时,建立起半工半读的学校教育制度。 (2)成就 逐步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 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建设人才。 人民教育 国民教育 2.遭遇挫折 (1)表

8、现 “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地大中小学一度停课,教育战线一片混乱。 1966年夏,高考制度被废止,推荐制导致大学教育水平下降。 (2)危害:严重破坏了中国的教育事业,造成了人才的缺乏和断层,整个 民族文化素质大大下降,与发达国家的差距拉大。 3.复兴发展 (1)教育改革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教育战线上全面拨乱反正,恢复高考制度, 倡导尊师重教,实行“”发展战略。 科教兴国 20世纪80年代,邓小平提出“三个面向”的指导方针,国家制定义 务教育法,大力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20世纪90年代,实施发展高等教育的“211工程”计划。 (2)教育投资:在实行国家拨款的同时,倡导社会力量办学,启动 “

9、_”。 (3)边远和落后地区教育:国家加大西部地区教育发展力度,推动少数民 族地区教育的发展。 希望工程 轻巧识记轻巧识记“一、二、三、四”归纳现代中国的教育 一个方针: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 二种制度:全日制与半工半读教育制度。,三个阶段:新中国成立初期形成 体系;“文化大革命”时期一片混乱;新时期蓬勃发展。 四项决策:恢复高考、“三个面向”、义务教育、“科教兴国”。 突破核心考点 考点一现代中国科技、教育的发展 历史解释 1.“两弹一星两弹一星”的历史影响的历史影响 (1)打破了美、苏等国对核武器和空间技术的垄断,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 (2)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扩大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对维护

10、世界和平具 有重要意义。 (3)加强了中国的国防,为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安定的环境。 (4)带动了中国科技的进步,促进了中国科技水平的提高。 (5)促进了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高了我国的综合国力。 2.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的原因及评价新中国成立初期高等院校调整的原因及评价 (1)原因 国外因素:国际局势的推动与苏联教育模式的吸引。 政治因素:巩固政权、发展教育的需要。 经济因素:国民经济体制与工业化建设的要求。 思想因素:思想纯化提供的便利。 自身因素:革除高校自身弊端的内在要求。 (2)积极影响 适应了国家政治经济建设的要求,提升国民综合素质。 奠定了社会主义高等教育基本格局,优化了

11、教育结构。 扩大了高校规模,提高了办学效益。 改变了中国传统的教育理念,促进教育功能的转变。 改善高等教育的地理分布,促进教育平衡发展。 (3)消极影响 削弱了综合大学的影响力,人文社会学科被边缘化。 专业设置过细,学术生命萎缩。 过度重视意识形态导致指导思想偏颇。 准备不足、工作过粗、速度过快,有“左”倾倾向。 史料实证 1.论从史出论从史出 (1)实施“两弹一星”的目的与意义 史料一史料一我们要不要搞原子弹啊,我的意见是中国也要搞,但是我们不先 进攻别人。别人要欺负我们,进攻我们,我们要防御,我们要反击。 毛泽东 结论结论史料一表明中国研制“两弹一星”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保卫国家安全。 史料二

12、史料二如果60年代以来中国没有原子弹、氢弹,没有发射卫星,中国 就不能叫有重要影响的大国,就没有现在这样的国际地位。这些东西反 映一个民族的能力,也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 邓小平 结论结论史料二说明“两弹一星”的成功显示了中国国力,提高了中国的 国际地位。 (2)从时代变迁看语文教材内容的变化 史料史料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年浙江初中三册语文课本收录的文章统计表。 类别或 者内容 马列经典著 作和政论 本土文学农业、工业传统教育 篇数151394 2004年,广东教育出版社编写的语文新教材中特设了“走近经济”单元,收 录了经济学家王则柯的钱、茅于轼的市场经济中新的道德和法治等 文

13、章。在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关外国选文有92篇,占所有课文的 20%,内容涉及科学、人文、自然、风物等各个方面,而且,选文所涉及的 国家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摘自中国新闻网六十年语文书变迁 结论结论史料表明了随着时代的变迁语文教材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由 以马列原著和政论为主到突出经济;由偏重本地和工农业建设的文章到 所选编外国文学作品以西方发达国家为主。 2.史由证来史由证来 分析史料,论证1952年我国高校院系调整的缺失之处。 史料史料1952年6月至9月,中国政府大规模调整了高等学校的院系设置,把民国 时代的现代高等院校系统改造成了服务于集权体制的“苏联模式”高等教育体 系。1952年的

14、院系调整虽然能缓解当时的技术人才短缺,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 中工科过于薄弱的痼疾,但其缺失不容轻忽。当时,中国政府对世界高等教育 的发展规律及实况缺乏了解,将苏联的教育经验作泛政治化理解,甚至与“社 会主义制度优越性”混同起来,进而全面否定欧美国家以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 的理念与有益的学术传统,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办学主体也从过去的多元 化改变成一元化。 据陈辉1952年中国高等院校的院系 调整“以苏联为师”的后果整理 提示:提示:1952年的院系调整缓解了当时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但也对20世纪 后半期中国的高等教育和社会进步产生了不利影响。 论证论证:_ _ _ _ _ 答案 虽然1952年的院

15、系调整解决了中国高等教育中工科过于薄弱的痼 疾,缓解了当时的技术人才短缺问题。但是,其对我国高等教育所造成 的缺失也不容忽视。主要表现在将教育政治化,全面否定了欧美国家以 及民国时期高等教育的理念与有益的学术传统,摒弃了本科的通识教育, 办学主体变成一元化等,使中国的现代高等教育发展走了很长的弯路。 考点二“双百”方针的实践 1“双百双百”方针的实质:方针的实质:“双百”方针的实质就是学术自由。具体地讲, 在文艺和学术问题上有独立思考的自由,有辩论的自由,有创作和批评 的自由,有坚持自己意见和保留自己意见的自由。 2.“双百双百”方针的现实意义方针的现实意义 (1)“双百”方针是党在总结我国文

16、化发展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符合文化发展的规律,为繁荣社会主义文化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2)“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是促进艺术发展、科技进步、繁 荣社会主义文化的方针。 历史解释 (3)我们要在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努力发展学术自由和创作自由。 (4)弘扬主旋律,提倡多样化。要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 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大力促进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文化的繁荣和发展。 3.“双百双百”方针的经验教训方针的经验教训 (1)党和政府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处理问题。 (2)在文学艺术领域要始终坚持“双百”方针,这对发展我国科学文化

17、事 业具有重大意义。 (3)要处理好科学、文艺工作同政治和人民生活的关系,以及继承传统和 不断创新的关系。 史料实证 阅读材料,找出在评价武则天问题上“双百”方针在不同时期的实践状况。 材料材料解放后,岑仲勉、吕思勉1957年、1959年先后在其论著中,认为武则天 是“暴主”“无棘毫政绩可纪”。1959年10月16日,中国戏剧家协会与北京文 联召开的会议上,著名史学家吴晗、翦伯赞、吕振羽等进行了发言,一致肯定 武则天在我国历史上的地位与作用。十年浩劫中,“四人帮”对武则天进行了 歪曲和利用,在“左”的教条主义的支配下,将武则天研究引上了邪路。1982 年,李必忠、陈贤华认为,武则天“继承了贞观

18、时期的基本国策。但是通观全 局,当时社会是继续向前发展的,是从贞观之治到开元之盛的一个重 要阶段,对于这一段历史的总导演,也应给予一定的历史地位”“武则天应得 到基本肯定”。 整理自李荷先武则天研究的历史回顾与探索 主要信息:主要信息:_ _ _ _ _ _ _ _ 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文化大革命”前,党和政府提倡 “双百”方针,主张文学艺术领域的百花齐放,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 出现了各抒己见、言论自由的良好氛围。 “文化大革命”时期,“左” 倾思想泛滥和“四人帮”对文化思想的控制,使“双百”方针遭到破坏, 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歪曲历史事实,严重阻碍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改革开放后,在

19、文化领域进行拨乱反正,提出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路 线,“双百”方针重新焕发生机,在对武则天评价问题上,给予了客观 公正的地位。在这一问题上典型地体现了“双百”方针的曲折发展历程。 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科技发展的历程历程 19521958年我国科研成果统计表 命题材料源 阶段第一阶段第二阶段第三阶段 时间19521956年19561957年1958年8月1日至9月10日 数据科研项目100项科研项目400项科研成果3 406项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从新中国科技基础、政治经济状况等角度分析。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新中国科技基础薄弱;科技方针、“一五”计划与科技发展的

20、关系;“大跃进”对科技领域的影响。 2.新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新中国女性教育的发展 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比例(%)的统计表 年代高等教育中等技校中等师范中学小学 1975326 344 393 450 1980234 372 260 396 446 1985300 386 402 448 1990337 424 524 419 462 1995385 483 628 452 475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19751995年我国各级学校中女生占学生总数的比例不断增长。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教育改革、观念进步与女性教育的关系;女性教育发展的影响。 3.相对论在中国的遭遇相对论在中国的

21、遭遇 1968年6月,中国科学界印发了题为彻底批判自然科学理论中的资产阶 级反动观点评相对论的基础“光速不变原理”的文章, 给“相对 论”罗列如下罪行: “相对论是地地道道的主观主义和诡辩论,也就是 唯心主义和相对主义”; “根本违反了唯物辩证法,而且也没有得到实 验的直接验证”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1968年中国科学界对相对论予以否定。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相对论理论的特殊性;意识形态对中国科技的影响;中国科 技发展不与世界同步。 4.邓小平模式成功的秘诀邓小平模式成功的秘诀 邓小平模式,作为中国现代化的第六次政治选择,是毛泽东模式的改良 型,一方面,它具有市场经济的现代化导向性,这是邓小平模式与毛

22、泽 东模式最大的区别,另一方面,它继承了毛泽东模式原有的强大政治资 源,通过一个强大的有社会广泛基础的执政党,以实现市场经济发展过 程中的政治稳定,保持着强大的政治整合力。因此它在政治类型学上可 以归结为“后全能主义型的新权威主义”发展模式。 萧功秦二十世纪中国的六次政治选择从清末 新政到当代改革开放 发现问题发现问题萧功秦认为邓小平模式有两大特点:继承了毛泽东模式的政 治资源,充分利用了市场对经济的激活作用。 命题角度命题角度邓小平模式成功的原因;邓小平模式与毛泽东模式的关系。 研析考情考向 全国卷全国卷5年考题统计年考题统计 时间题号时间题号 2017 全国,31 全国,31 2015全国

23、,31 2013全国,31 已考视角 1.命题点: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命题点:改革开放以来高等教育的发展 (2017 课标全国,31)1977年,我国各大专院校录取新生273万人,至 1988年高校在校生总规模达206万人,2001年增长至719万人。在此期间, 高等职业教育和各种形式的成人高等教育的入学人数也有很大增长。由 此可知 A.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得到了解决 B.高等教育实现了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C.人才选拔制度的改革适应了经济社会发展 D.恢复统一高考制度促进了高等教育的普及 答案解析 123 2.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的扫盲教育 (2017 课标全国,

24、31)下图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 这一作品 答案解析 123 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 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 3.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确立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文化教育事业的确立 (2013 课标全国,31)新中国成立之初,全国各高校遵照中央政府要求 开设公共必修课,恩格斯所著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成 为指定教科书,文化部还举办了以“从猿到人”等为宣传主题的大型科 学知识展览会。其主要目的是 A.构建与国家政权相适应的意识形态 B.确立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 C.用科学文化知识

25、破除封建迷信思想 D.探索引导宣传舆论工作的全新形式 答案解析 123 待考视角 123 1.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科技的发展命题点:新中国初期科技的发展 (2017 凉山三模,31)1956年中国科学院图书经费由80万元增加为546万 元,增订的书刊中有资本主义国家期刊2 000种。成立了科学技术情报研 究所,搜集、研究并传播国内外科学发展的情况与最新成就。科学院的 每位导师带研究生从5个增加到10个。这反映了当时 A.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解除了对中国的封锁 B.中国科技已经全面领先世界 C.科技发展不适应社会主义建设的需要 D.中国科学院已成为科研的领导机构 4 答案解析 2.命题点:中国科技发展

26、的世界地位命题点:中国科技发展的世界地位 (2017 天津河北区二模,10)下面是部分国家19932003年科技论文每篇 平均被引用次数比较图。此图揭示的 实质问题是 A.中国的现代科技落后于发达国家 B.美国的科技水平一直领先世界 C.亚洲国家的科技论文数少于欧美 D.中国的科技创新能力相对薄弱 答案解析 1234 3.命题点:新中国教育对工业化建设的贡献命题点:新中国教育对工业化建设的贡献 (2018 全国卷高考模拟,31)1952年和1953年,国家通过从各方面调集 专业人员,提前一年毕业分配理工科大学生,采取大规模培训等办法, 迅速壮大了中国的地质勘探队伍,其人数由二百多人发展到数以万

27、计。 这一措施旨在 A.促进国民经济恢复 B.完善地质勘探工作 C.实现教育体制改革 D.服务国家战略需要 答案解析 1234 4.命题点:改革开放后命题点:改革开放后“百花齐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方针的实施方针的实施 (2018 安阳高三调研,15)近年来,80后作家的“青春文学”和魔幻小说 兴起,网络艺术风起云涌,丰富着当下文艺创作的题材、方法和传播途 径。这一现象表明我国 A.网络主导文艺创作 B.传统文学已趋向衰落 C.文艺创作趋向成熟 D.文艺创作走向大众化 答案解析 1234 课时作业 1234567891011121314 一一、选择题选择题 1.(2017 北京海淀高三

28、期末,17)20世纪60年代,美国遏制中国,中苏关系 恶化。提高国防能力,保证国家安全成为当务之急。在这个阶段,我国 成功的研制出 A.原子弹和导弹B.喷气式战斗机 C.人造地球卫星D.神舟载人飞船 答案解析 2.(2018 荆州一模,13)1964年10月,境外媒体报道:“中国首次核试验 成功,要求接纳中国进入联合国的呼声将会更加高涨,中国进入联合国 的理由也会愈加充分。”材料表明中国核试验成功的主要意义是 A.加强了中苏联合抑美的力量 B.成为中国重返联合国的主要条件 C.对世界政治格局施加了影响 D.中美苏三国之间实现了力量均势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3.20

29、07年度“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某著名科学家的颁奖词中写道: “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 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这位科学家是 A.钱学森B.袁隆平 C.吴阶平D.华罗庚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4.(2017 商丘三模,31)据西方媒体报道:“这是一个具有高度标志性的 事件,它表明中国的航天技术在21世纪已经走到了欧洲和日本的前面。” 这评论的是我国 A.“南优2号”的成功培育 B.“东方红一号”卫星的升空 C.每秒向量运算过亿次计算机诞生 D.“神舟5号”飞船成功发射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30、 5.(2018 大连高三双基测试,14)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因为她于 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像屠呦呦一样抵御干扰、潜心钻研的科学家还有 很多。下列科技成就属于“文革”期间世界首创的是 A.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实验成功 B.银河I型巨型计算机的研制成功 C.袁隆平成功培育出籼型杂交水稻 D.神舟5号载人宇宙飞船发射成功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6.(2017 山东大教育联盟高三期末,24)“文革”结束后,文艺创作上开 始更加尊重个体尊严,更加强调人文关怀。主旋律电视剧中的英雄人物 开始走向多元化的局面。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双百”方针的恢复 B.对

31、外开放的全面实施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D.社会道德风尚的变革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解析解析材料突出反映出文艺政策对文艺重新繁荣的影响,“更加强调人 文关怀”“走向多元化”体现出“双百”方针的恢复,故A项正确。 7.(2018 湖北部分重点中学高三第一次联考,14)1980年,潘祎和黄晓 菊两位青年因为不堪生活的揉搓发出了一个引起全国大讨论的哲学疑 问“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杂志社收到6万多封来信参与 讨论。以下结论错误的是 A.经济高速发展中青年们的迷茫 B.“文革”对人们心灵造成巨大伤害 C.此后出现反思“文革”的伤痕文学 D.人们的思想观念呈现多元化

32、趋势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8.(2017 北京丰台二模,19)1979年中国电影观众达到293亿人次,成为后 来难以逾越的高峰,电影界喜称为“中国电影复兴之年”,与此时电影 大发展相关的背景是 A.中国进入对外开放的新阶段 B.逐步建立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C.科教兴国成为国家发展战略 D.中国共产党开始全面拨乱反正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A.国家对职教也逐渐较为重视 B.中国中等教育体系日趋完备 C.人们轻视职教的理念已转变 D.中国精英教育的意识在淡化 9.(2018 全国名校联盟高三联考,30)观察中国各类学校招生图(单位:万人)。

33、 由此图信息可以推知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0.(2017 天津红桥二模,11)1978年底,邓小平作了题为解放思想,实事 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1992年初,邓小平发表了在武昌、 深圳、珠海、上海等地的谈话要点。这两次讲话都 A.推动了经济特区的发展 B.深化了体制改革 C.加速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D.冲破了思想樊篱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1.(2017 湖北新联考高三第四次联考,31)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中 央对经济进行整顿,造成经济增长率在4%6%的低点徘徊。在民间, 有人说:“中央要取消个体户了”,“改革开放

34、该收一收了,该转一转 阶级斗争了”。面对这一局面 A.我国全面开展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B.邓小平视察南方,发表“南方谈话” C.国家开始改变所有制结构和分配制度 D.国家作出开发开放上海浦东的重大决策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12.(2017 菏泽一模单科,12)当今中国,中小学孔子课堂呈现繁荣发展; 各地儿童读经,国学班、德育班等遍地开花;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 不断发展。材料现象有利于 A.中国文化的国际化 B.对儒家经典著作重新解读 C.增强民族认同感 D.约束未成年人的个性发展 答案解析 1234567891011121314 二二、非选择题非选择题 13.(2

35、017 唐山二模,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材料一邓嗣禹在中国考试制度史中论及科举制:“(隋创进士科 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 公。”1910年梁启超说“科举非恶制也”,“此法实我先民千年前之一 大发明也”。1912年,孙中山在临时政府公报第24号中提及考试的 重要意义:“任官授职,必赖贤能,尚公去私,厥惟考试。”孙中山的 观点导致了后来民国考试院的建立,实际上是科举制的复活。 1234567891011121314 材料二材料二高考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其基本立 场应立足于服务普通高等学校的人才选拔。1997年,为纪念恢复

36、高 考20周年,人民日报有这样一句评价:恢复高考,挽救了我们的民族 和国家。原教育部考试中心主任杨学为曾一针见血地指出:高考的社会 作用远远超出了考试、招生、教育;1977年高考恢复的不仅仅是一项考试, 更是知识的价值、知识分子的地位,是社会流动的渠道、社会的公平。 于涵高考制度恢复40周年内容改革评述 (中国考试2017年第3期) 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特点,并指出 1905年清政府废止科举制度的根本原因。 答案 答案答案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 影响

37、深远。 原因:科举制度不能适应近现代化的现实需要。 1234567891011121314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古代科举制和当代高考制度的主要异 同点。谈谈你对当前高考制度改革的看法。 答案 答案答案异:前者是为国家选拔官吏,后者是为高校选拔新生。 同:都由国家统一组织考试,具有多方面社会功能;都坚持择优录取, 成绩面前人人平等;都有利于弘扬知识价值,提高知识分子地位,推动 文化教育普及;都促进了社会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 看法:利用考试选拔人才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高考改革应合 理扬弃传统,实事求是,改革创新。(言之成理即可) 14.(2017 北京延庆一模,37)阅读材

38、料,回答问题。 材料材料19世纪40年代,兵器家龚振麟借鉴英军火轮,并参考林则徐提供 的车轮船图仿制成“车轮战船”。1905年,清政府成立学部。1909 年,詹天佑主持修建的京张铁路通车。 1914年,任鸿隽等一批留美学生,组织民间的中国科学社。1928年,在 蔡元培推动下,国民政府成立了中央研究院。随后,在殷墟发现了大量 青铜器和甲骨卜辞,筹建了紫金山天文台,还对我国的地下资源作了大 量的地质勘探工作。20世纪30、40年代,涌现出叶企孙、吴有训、吴大 猷等一批有世界影响的科学家。 1234567891011121314 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中国科学院(中国自然科学最高学术机构)。195

39、6年, 毛泽东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号召。国家先后制定实施了19561967 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年至1972年科学技术发展规划。 20世纪60、70年代,我国取得了人工合成胰岛素、“两弹一星”、杂交水 稻等尖端科技成果。 1978年,全国科技大会召开。1995年,我国提出“科教兴国”战略。2000 年,设立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15年,屠呦呦获诺贝尔奖。2016年,中 国科学院共拥有12个分院、100多家科研院所、130多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建成了完整的自然科学学科体系,整体水平已进入世界先进行列。经国务 院批准,2017年5月30日,将成为我国首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

40、1234567891011121314 1234567891011121314 阅读材料,概括中国近现代科技发展的特点;结合时代背景对此特点进 行分析。 答案 答案答案特点:水平方面:科技发展从学习西方到领先世界(或科技水平由 落后到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原因方面:政府对科技的重视程度是影响科技发展的关键因素。 分析:晚清时期,面对民族危机,开始向西方学习近代科技;清末新政 推动科技的发展,取得一些成就,但中国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落后。 民国时期,政府组织科学家开展科技研究,取得一些显著的科技成果。 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科研机构,制定科学规划,取得一批尖端科技成果。 改革开放后,提出科教兴国战略,科技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先进行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