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

上传人:奥沙丽水 文档编号:493795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1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疑似呼吸道传染病医院感染防控应急处置预案及防控措施一、目的(一)总体目标为做好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控工作,提高呼吸道传染病的防治水平和应对能力,健全应对呼吸道传染病突发疫情的调查处理机制,及时、有效地采取各项防控措施,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阻断呼吸道传染病传播,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社会稳定,特制定本预案。(二)工作原则政府领导,部门配合;依法防控,科学应对: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群防群控,分级负责。(三)适用范围适用范围内发生的呼吸道传染病突发疫情,造成或可能造成公众身体健康危害的事件适用本预案。已有专项应急预案的病种按照单项应急预案执行。(四)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

2、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二、组织管理(一)组织机构成立呼吸道传染病应急指挥小组:负责协调与上级部门以及其他相关机构关系,确保在上级行政部门领导下,统一领导医院医疗救治工作,统一调配全医院人员、物资、技术,使医疗救治工作及时有效地进行。具体成员如下:组长:院长副组长:主管院长其他副院长成员:医务科护理部感控科耗材科药剂科设备科总务科检验科保卫科发生医院呼吸道传染病暴发或疑似暴发科室主任及护士长(二)职责分工1.组长全面协调相关工作;2 .医务科长负责安排院内外病人的收治、会诊、转诊、组织抢救及医务人员的调配工作;3 .院长助理负责护理人员的调配及病区

3、医疗物品准备工作;4 .防保科科长负责督促相关专线人员传染病疫情的报告,并指导相关医务人员开展相对的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培训工作;5 .要有专人负责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制度、方案及资料的制定、整理工作;7 .防保科人员负责相关传染病的网络报送及资料整理工作;8 .耗材科、设备科、总务科、院感科等人员负责组织院内各种后勤物资的供应、后勤设备(施)的维护;负责院内环境的清洁、消毒工作;相关医疗物资的采购、储备和供应;9 .药剂科负责各类药物的采购、储备和发放,保障供应。三、监测与报告(一)病例发现医务人员人员发现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时,应遵循疫情报告,属地化管理原则,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内容、程序、

4、方法和时限报告。(二)疫情发现医务人员或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出现聚集性呼吸道传染病病例时,应及时报告当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必要时可开展主动搜索,以及时发现疫情。(三)报告制度本医院相关科室接到各科室或门诊报告的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后,应立即报告组长。对事件形成初步结论后,在组长的指示下,于2小时内向县卫健委及疾控中心报告及实施网络报告。四、工作措施与要求(一)健全发热门诊、加强管理流感样病例、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及候诊室其它呼吸道疾病患者和医务人员及其他密切接触者均需佩戴口罩。同时在门诊大厅设置醒目标志牌,防止传染扩散。(二)整合医疗救治资源,合理调配医疗服务力量抽调相关科室人员组建专家组,在预案启

5、动后,均安排到位,不得随意请假或外出,为积极有效、及时处理病人做好充分准备。由办公室保障后勤供应。所有必须设备均调试至应急使用状态,购入各种治疗所需药品,做好药品供应准备工作。(三)加强医务人员防护,落实各项防护措施要认真贯彻相关文件要求,严格落实各项防护措施,确保医务人员执业过程中的安全。1 .医务人员防护原则应当根据医务人员在工作时接触呼吸道传染病疑似患者或确诊患者,按照导致感染的危险性程度采取分级防护,防护措施应当适宜。医院所有区域应当采取标准预防。标准预防包括以下内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被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进行隔离,接触有明显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的物质,或者

6、接触非完整的皮肤与粘膜,必须采取防护措施。要防止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又要防止非经血传播性疾病的传播。强调双向防护。既要预防疾病从患者传至医务人员,又要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给患者。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包括:手的清洁与消毒是切断接触传播的重要措施,手的清洁与消毒应当符合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的要求。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等物质以及被其污染的物品时应当戴手套。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医务人员的工作服、脸部及眼睛有可能被血液、体液、分泌物等物质喷溅污染时,应戴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者面罩,穿隔离衣或防水围裙。处理所有的锐器时应当特别注意,防止被剌伤。对患者用后的医疗器械、器具应当采取正确的消毒灭菌措施2

7、 .常用防护用品。医务人员使用的防护用品应当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常用防护用品包括:口罩(包括外科口罩和医用防护口罩)、防护眼镜或面罩、手套、隔离衣、防护服、鞋套等。应当按照医疗机构隔离技术规范要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O3 .医务人员的防护。医务人员应当根据接诊患者的不同,采取不同的防护措施,并符合以下要求:一级防护:适用于普通门(急)诊、普通病房的医务人员。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时应穿工作服、戴工作帽和外科口罩,必要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诊,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留观室、呼吸道传染病隔

8、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相关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隔离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3。C及时就诊。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

9、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复苏操作等。除防护服、N95口罩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加强重点科室消毒和出院前消毒,严防疫情扩散传播感染控制人员在预案启动后,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规定要求,增加消毒工作人员和消毒次数,消毒剂改用含氯消毒剂、过氧化氢及过氧化酸,相关科室配发消毒剂以保证消毒效果。加强患者及其家属的院内和出院后管理,出院前要做好消毒、隔离和健康教育工作,避免成为新的传染源,造成疫情扩散传播。(五)设立预检分诊点,做好预检分诊工作要严格按照预检分诊管理办法要求,做好门(急)诊就诊病人的预检分诊工作。设立呼吸道传染病预检分诊点,加强对不明原因肺炎和流感

10、样病例等呼吸道传染病的症状监测,详细询问患者的流行病学史。(六)规范诊疗流程,建立双向转诊工作机制按照卫生部有关要求,完善制度,规范诊疗流程,加强管理。一旦发现医学观察病例,要按照规定程序组织诊疗活动,及时组织专家会诊和治疗,并采集标本,交由送区、市或省疾控中心实验室进行病毒分离鉴定。当初步确定为疑似H7N9禽流感病例时,要立即进行隔离并及时报告,严禁瞒报疫情,防止漏报、误报。疑似或确诊病人要严格按照卫生部要求进行转运至有条件诊治的医院,转运工作由具备呼吸道传染病患者转运条件的接诊医疗机构或急救中心承担。(七)严格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呼吸道传染病应急防控必须实行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做到分

11、工明确、责任到人。对在呼吸道传染病防控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室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对呼吸道传时戴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下班时进行个人卫生处置,并注意呼吸道与黏膜的防护。二级防护:适用于发热门诊,进入呼吸道传染病留观室、呼吸道传染病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接触从患者身上采集的标本、处理其分泌物、排泄物、使用过的物品和死亡患者尸体的工作人员,转运患者的医务人员和司机。严格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根据相关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途径,采取飞沫隔离与接触隔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各项规章制度。进入隔离病房的医务人员必须戴医用防护口罩,穿工作服、隔离衣或防护服、鞋套,戴手套、工作帽。正确穿戴和脱摘防护用品,并注意呼吸道、口腔、鼻腔黏膜和眼睛的卫生与保护。隔离病房工作的医务人员应每日监测体温两次,体温超过37.3。C及时就诊。三级防护:适用于为实施可引发气溶胶操作的医务人员。可引发气溶胶的操作包括雾化治疗、诱发痰液的检查、呼吸道痰液抽吸、气管切口的护理、胸腔物理治疗、鼻咽部抽吸、复苏操作等。除防护服、N95口罩防护外,应当加戴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四)加强重点科室消毒和出院前消毒,严防疫情扩散传播感染控制人员在预案启动后,根据卫生行政部门对医院感染管理规定要求,增加消毒工作人员和消毒次数,消毒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