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公司火灾事故现场处置方案1.事故风险分析1.1 事故类型概述公司办公、生活区域主要面临的火灾风险种类包括电器火灾、电线老化引发的火灾、厨房用火不慎引发的火灾、蓄意纵火以及外来火源引发的火灾等。1.2 危害程度评估办公区域、宿舍区、食堂等地均可能因人为或自然因素引发火灾。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详情如下:火灾危险程度分析表序号事故类型危险程度分析1电器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2电线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3食堂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4人为纵火可能性:甚低;可控性:低;危害性:大5下、临楼层火灾可能性:低;可控性:中;危害性:中1.3 事故早期征兆火灾
2、事故通常在初期阶段即可察觉,表现为浓烟、可见火焰等明显迹象。引发火灾的必要条件通常包括可燃物、助燃剂以及引火源。2 .应急工作职责2.1 应急处置小组构成(1)组长:项目总负责人(2)副组长:项目安全分管负责人/安全总监(3)成员:各部门负责人、安全管理员等2.2 工作角色与职责(1)组长负责全面了解事故现场状况,及时向上级汇报,并在上级应急指挥机构到达前主导现场救援和指挥工作。(2)副组长协助组长进行现场应急救援的组织和实施。(3)事故现场人员负责实施初步的现场救援行动。(4)各部门/小组负责人及安全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秩序维护,保护事故现场免遭破坏。(5)现场值班人员有权在遭遇险情时,第一时间
3、下令停止生产并组织人员撤离。3 .应急处置流程3.1 事故应急处置程序(1)针对首现事故征兆的人员,应迅速判断事故性质,根据现场情况报警,并立即启动应急措施,按照本预案提供的指导进行自救或互救。(2)在紧急救援的同时,现场人员应立即向公司应急处置小组报告,小组根据事故规模和发展趋势启动相应级别的应急预案。(3)当事故超出了公司自身应急处置能力时,应立即向当地政府有关部门及上级主管部门求助。3.2 现场应急处置措施3.2.1 电器及电线老化火灾事故应对(1)遇到电线、电气设备起火,首先切断电源线路及电气设备电源。(2)使用现场消防设施器材,由熟悉电气设备的专业人员指挥或组织消防小组扑救电气火灾。
4、3)迅速疏散现场人员,并抢救、转移火源周边的物资。(4)扑救电气火灾时,应使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不可使用水、泡沫灭火器。3.2.2 明火火灾事故应对(1)对于火势较大的情况,应采取围堵措施延缓火势蔓延。(1)使用现场消防水源或手持式灭火器进行灭火,并阻止火势扩大。323食堂火灾事故应对(1)对于食堂油料或燃气引发的火灾,可选用卤代烷1211灭火器、干粉灭火器或二氧化碳灭火器进行灭火。(2)疏散现场人员及抢救、转移火源周边物资,严禁用水或泡沫灭火器扑救食堂电气、油料火灾。3.2.4 火灾事故受伤人员救治(1)对于衣物着火的伤员,采用翻滚、覆盖等方式灭火,并迅速送往医院救治。(2)对大
5、面积烧伤、呼吸心跳异常的伤员,进行心肺复苏等急救措施。(3)对骨折出血的伤员进行包扎固定,搬运伤员时要避免压迫伤口,遵循不影响呼吸和不加重伤情的原则。(4)在救治伤员的同时,拨打急救电话“120”,请求专业医护人员现场救治,并派人迎接急救车辆。3.2.5 火灾事故现场疏散路线火灾发生后,所有人员必须从标记为“紧急通道”的出口沿楼梯疏散,禁止使用电梯。3.3 事故报告(1)事故发生后,由项目应急处置小组组长向公司上级主管单位报告事故详细信息。(1)报告内容要求详实准确,主要包括单位名称、地址、性质、事故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统计等信息。4 .注意事项4.2 消防设施、器材配置及使用指南(1)根据实
6、际情况配置消防栓、灭火器、消防砂、应急照明设备和防毒面具等消防器材,并熟悉其使用方法。(2)提供消防栓、灭火器、火灾逃生面具等器材的使用教程。4.3 消防常识普及(1)强调火势初期是最易扑灭的阶段,在消防队到达前全力以赴,往往能成功化解危机。(2)遇火警应及时拨打“119”报警,越早报警损失越小。(3)遇到火势较大时,要迅速逃生,切忌贪财滞留火场。(4)保持冷静,遵守秩序,有序疏散,以防相互拥挤引发踩踏事故。(5)高层建筑火警时,不可乘坐电梯,应选择楼梯逃生。(6)若被困室内,可利用床单、窗帘等制作简易救生绳,沿外墙逃生。(7)遇邻室起火,应紧闭房门,从窗户或阳台呼救或利用救生绳逃生。(8)火场逃生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态前行;携带婴儿逃生时,可为其佩戴防烟面罩,采取匍匐方式撤离。(9)逃离前务必将着火房间的门窗关闭,减慢火势蔓延速度,为自己和他人争取更多逃生时间。(10)浓烟环境下,应采取膝肘着地的低姿爬行方式前进,呼吸要浅且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