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4年小学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应对预案为了有效预防、及时妥善处理学校内可能发生的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切实保障全体师生的生命安全与身体健康,根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的相关规定,并结合我区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以下师生食物中毒事件的应对预案。一、可能导致师生食物中毒的风险因素食物中毒的发生可能源于多方面原因,包括但不限于:学校供应食品的采购源头把控不严,食品质量不合格;存储环境的温度控制不当、消毒措施不到位;加工操作过程中的卫生状况欠佳;从业人员健康状况未达标等。任何环节的疏忽都可能导致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二、预防措施1 .学校应坚守“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原则,建立健全相关制度和操作规程,并
2、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人,加强日常监督与教育。2 .所有直接接触食品的从业人员必须按规定进行健康体检,取得有效的健康证明后方可上岗。3 .严格实施食品进货验收制度,严禁来源不明、质量低劣、过期变质或无证无照的食品进入校园,所有验收记录需完整保存。4 .规范食品加工流程,严格执行煮熟烧透的操作标准,加工完毕的食物应及时移至专用熟食间存放。5 .强化熟食间的卫生管理,防止二次污染,保证食品安全。6 .制定并执行食品留样制度,对每餐次食品进行留样并记录,留样食品需在冰箱中保留至少48小时备查。7 .在各个环节加强消毒作业,确保消毒方法正确、时间充足。三、应急处理程序一旦发生师生食物中毒事件,应迅速启动以
3、下应急处理流程:1 .立即向局办公室、业务科室报告,并同时通知区卫生监督所。立即组织将疑似中毒师生送至区级以上医疗机构救治。2 .学校主要负责人应紧急召集安全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分析研判当前情况,制定具体有效的应对策略,明确各成员职责,确保分工协作、快速响应。四、后续处置及善后工作1 .紧急救治与病情追踪:持续关注送医师生的治疗进展,及时了解病情变化,并协助医疗机构做好医疗费用报销等相关事宜。2 .事件调查:配合卫生监督部门和疾控中心对食物中毒事件进行深入调查,查找引发中毒的具体原因,包括但不限于食品原料来源、加工制作过程、存储条件等。3 .校内排查整改:对学校食堂进行全面彻底检查,针对发现的问
4、题进行立即整改,消除安全隐患;同时,加强全校食品安全教育,提高全体师生的食品安全意识。4 .涉事人员处理:根据调查结果,对负有责任的相关人员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确保责任追究到位。5 .信息公开透明:及时向全体师生及家长通报食物中毒事件的处理情况和结果,保持信息畅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和社会舆论压力。六、总结反思与改进措施1 .召开专题会议:在食物中毒事件妥善处理后,组织召开安全工作专题会议,全面回顾事件经过,分析问题根源,总结经验教训。2 .制定整改方案:针对暴露出来的食品安全问题,制定针对性的整改方案,强化薄弱环节管理,提升食品安全防控水平。3 .完善应急预案:结合本次事件的经验,修订和完善学校食物中毒应急预案,使之更具有针对性和操作性,提高应急响应速度和效率。4 .加强培训演练:定期组织从业人员进行食品安全知识培训,开展应急演练活动,增强教职工应对食物中毒事件的能力。5 .建立长效监管机制:建立健全食品安全长效监管机制,从源头采购到食品制售全程严格把关,做到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切实保障广大师生的生命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