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

上传人:tbuqq 文档编号:4998225 上传时间:2020-01-24 格式:PDF 页数:47 大小:210.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pdf(4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安徽省发改委地区处 安徽省经济研究院 二 一一年三月 目录 一、基本情况 4b5E2RGbCb5E2RGbCb5E2RGbC (一)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 . 4p1EanqFDp1EanqFDp1EanqFD (二)发展基础与面临困难 6DXDiTa9EDXDiTa9EDXDiTa9E (三)优势与机遇 8RTCrpUDGRTCrpUDGRTCrpUDG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105PCzVD7H5PCzVD7H5PCzVD7H (一)指导思想 . 10jLBHrnAIjLBHrnAIjLBHrnAI (二)发展目标 . 10xHAQX74JxHAQX74JxHAQX74J 三、产业发展与结

2、构调整 . 11LDAYtRyKLDAYtRyKLDAYtRyK (一)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11 Zzz6ZB2LZzz6ZB2LZzz6ZB2L (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 14dvzfvkwMdvzfvkwMdvzfvkwM (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 16rqyn14ZNrqyn14ZNrqyn14ZN (四)衰退和落后产能退出 17 EmxvxOtOEmxvxOtOEmxvxOtO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 18 SixE2yXPSixE2yXPSixE2yXP 四、城市功能的综合提升 . 226ewMyirQ6ewMyirQ6ewMyirQ (一)老工业基地城市布局调整 . 22k

3、avU42VRkavU42VRkavU42VR (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22 y6v3ALoSy6v3ALoSy6v3ALoS (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23 M2ub6vSTM2ub6vSTM2ub6vST 五、社会事业与民生问题 . 240YujCfmU0YujCfmU0YujCfmU (一)社会保障 24eUts8ZQVeUts8ZQVeUts8ZQV (二)教育、医疗卫生、文化 25 sQsAEJkWsQsAEJkWsQsAEJkW (三)人才与科技支撑体系 26 GMsIasNXGMsIasNXGMsIasNX (四)棚户区改造 . 28TIrRGchYTIrRGchYTIrRGc

4、hY (五)其他特殊民生问题 . 297EqZcWLZ7EqZcWLZ7EqZcWLZ 六、节能减排与生态环境保护 . 29lzq7IGf0lzq7IGf0lzq7IGf0 (一)节约能源与温室气体减排 . 29zvpgeqJ1zvpgeqJ1zvpgeqJ1 (二)发展循环经济 . 30NrpoJac3NrpoJac3NrpoJac3 (三)加强资源节约与管理 311nowfTG41nowfTG41nowfTG4 (四)城市生态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 32fjnFLDa5fjnFLDa5fjnFLDa5 七、政策建议 32tfnNhnE6tfnNhnE6tfnNhnE6 附录 . 35HbmVN

5、777HbmVN777HbmVN777 附表一 . 35V7l4jRB8V7l4jRB8V7l4jRB8 附表二 . 3783lcPA5983lcPA5983lcPA59 附表三 . 38mZkklkzamZkklkzamZkklkza 附表四 . 39 AVktR43bAVktR43bAVktR43b 安徽省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规划研究报告 一、基本情况 我省老工业基地,主要包括合肥、淮北、淮南、蚌埠、芜湖、马 鞍山、铜陵、安庆等八座地级市。其中,合肥、芜湖、马鞍山、铜陵、 安庆市属于长江流域,淮北、淮南、蚌埠市属于淮河流域。2009 年末, 八市国土面积共3.97 万平方公里,占全省28.5

6、%,全国 0.4%;常住人 口 2258 万人,占全省36.8%,全国 1.7%。ORjBnOwcORjBnOwcORjBnOwc (一)发展历程和历史贡献 1、发展历程。 我省老工业基地工业起步较早,1863 年,曾国藩在 安庆建立安庆军械所,生产出全国第一台蒸汽机和第一艘机动船。1876 年,芜湖成为华东最早的通商口岸,一批民族工业相继兴起。新中国 成立后,我省老工业基地的工业,主要有四个来源,一是建国初期接 收的官僚企业,二是经过社会主义工商改造的私人企业,三是从沿海 地区内迁的企业,四是当地恢复扩建的工矿企业。“ 一五 ” 期间,老工 业基地工业进一步发展,新建、扩建了铜陵有色金属公司

7、、淮南煤矿、 安徽造纸厂等一批重点骨干企业。从上海内迁了部分轻工业企业,主 要分布在合肥、芜湖、蚌埠、安庆等城市。“二五”期间,国家在八 个市重点投资了37 个项目,相当于建国以来国家投资安徽项目的一半。 1965 年以来,为适应战备需要,我省老工业基地开工建设了一批具有 军工性质的“小三线”企业,新建、扩建了一批民用企业,包括铜陵 市钢铁厂、安徽省东风塑料厂、蚌埠平板玻璃厂、安庆石化总厂炼油 厂等。改革开放以后,我省老工业基地工业得到进一步发展,逐渐形 成了钢铁、有色、化工、建材、汽车、家电、机械等特色产业。 2MiJTy0d2MiJTy0d2MiJTy0d 2、历史贡献。 我省老工业基地为

8、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 巨大贡献。 上缴大量利税。蚌埠市到 2005 年,累计上缴省和中央财政 达 222.5 亿元;铜陵市到 2009 年,累计上缴 313.8 亿元;安庆市到 2006 年,累计上缴300 多亿元,是国家对该市企业投资的25 倍。无偿或平 价提供大量产品。老工业基地为国家经济建设和改善人民生活无偿或低 价提供了大量能源、原材料、机械等产品。铜陵市生产的铜产品占全 国市场的三分之一,仅三年调整时期,就生产铜料3.9 万吨、粗铜3.9 万吨、铁精砂 41.万吨。淮北市从 1958 年到 2004 年累计产煤6.35 亿吨, 累计发电1302.5 亿千瓦时,为华东各省市和中

9、南地区提供了大量廉价 的煤炭资源和电力资源。输出大量技术人才。我省老工业基地为其它地 区输送了大量业务骨干,仅铜陵有色第一冶炼厂就为国家培养和输送 了 3500 多名有色冶金专业人才,有力地支持了其它地区有色金属工业 的发展。山东、福建、湖南等省的煤管局以及阜新、鹤岗、北京、阳 泉、大同等矿务局的总工程师,曾经由两淮煤矿调出的工程技术人员 担任。缓解社会就业压力。八市国有企业吸收了大量人员就业,缓和了 当时的就业矛盾。马钢职工到1980 年代末达到10 万人, 2004 年,马 钢部分主辅产业剥离后,仍有职工6.4 万人。铜陵市工业企业2009 年 从业人员达到14 万人,带动相关产业就业人数

10、达22 万人。蚌埠市 1980 年代工业企业职工总数达到22.7 万人。gIiSpiuegIiSpiuegIiSpiue (二)发展基础与面临困难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我省老工业基地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具备了 一定的经济实力。 1、经济总量显著增强。2009 年,八市完成国内生产总值6297.1 亿元, 实现财政收入480.0 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8745.5 亿元, 固定资 产投资总额5721.3 亿元,分别占全省的62.6%、55.5%、65.7%、61.8%, 已经成为我省区域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主力军。uEh0U1YfuEh0U1YfuEh0U1Yf 2、产业结构得到调整。八市产业结构由“

11、一、二、三”逐步演变 为“二、三、一”,产业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汽车、装备制造、煤 电化、铜材深加工、钢铁、石化等传统优势产业和以电子信息、生物、 新材料等为先导的高新技术产业,工业产值占到全省工业的70%以上。 IAg9qLsgIAg9qLsgIAg9qLsg 3、国企改革取得突破。八市紧紧抓住改革、调整、创新、管理等 关键环节,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国有企业经济效益和运行质量 显著提高,国有经济总量进一步增加,竞争力进一步增强。2009 年, 我省八个老工业基地城市共有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437 个,占全省 60%;完成工业总产值4276.5 亿元,占全省80%。WwghWvVhWwghW

12、vVhWwghWvVh 4、对外开放不断扩大。2009 年,八市外贸进出口总额128.2 亿美 元,实际利用外资27.9 亿美元,分别占全省的61.8%、82.0%、71.9%, 形成了以合肥为“ 龙头 ” ,以皖江流域和淮河流域为“ 两翼 ” ,以老工业基 地城市为重要节点的对外开放格局。 asfpsfpiasfpsfpiasfpsfpi 5、城市建设不断加快。2009 年,八市市区年末总人口878.3 万人, 占全省的45.0%;城市建成区面积925.7 平方公里,占全省的63.8%; 城市用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城市燃气普及率达到90%,每万人拥 有 公 共 交 通 车 辆 、 人

13、均 城 市 道 路 面 积 均 高 于 全 省 平 均 水 平 。 ooeyYZTjooeyYZTjooeyYZTj 6、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马鞍山、铜陵、芜湖、合肥4市城镇居民 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位居全省前列。2009 年,四市城镇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全省平均水平3000 元以上,农村人均纯收入 高出全省2000 元以上。淮北、淮南、蚌埠、安庆四市城乡居民收入也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BkeGuInkBkeGuInkBkeGuInk 但是由于体制、基础和管理等原因,我省老工业基地面临的问题 日益突出,主要表现为: 1、结构调整难度较大。我省老工业基地产业结构单一,严重依赖 矿产资源

14、。 2009 年,淮南、铜陵、马鞍山、淮北、芜湖的轻重工业比 分别是 3.3:96.7、5.1:94.9、9.4:90.6、21.1:78.9 和 29.5:70.5,而 全 省 是30.9 : 69.1, 全 国 是29.5:70.5 , 工 业 重 型 化 特 征 明 显 。 PgdO0sRlPgdO0sRlPgdO0sRl 2、调整改造资金不足。我省老工业基地基础设施建设、矿区改造、 下岗人员安置、社会保障以及接续产业发展等方面需要大量资金,如 铜陵有色为发展接续产业,未来五年就需投资350 亿元。由于这些老工 业基地上缴利税比重高,留利较少,自身积累不足,仅依靠自身力量 很难解决奖金缺

15、口。3cdXwckm3cdXwckm3cdXwckm 3、资源保障能力不足。铜陵、马鞍山、淮南、淮北等老工业基地, 同时也是资源型城市。经过长期开采,这些城市的煤炭、铜矿等资源 濒临枯竭。我省铁矿石产量仅能满足省内钢铁生产需求量的20%左右, 70%以上依赖进口;铜矿的自给率在10%以下, 90%以上依赖进口;淮 北煤炭可采储量为4.8 亿吨,仅可采13 年。h8c52WOnh8c52WOnh8c52WOn 4、生态环境难以恢复。能源和矿产资源的长期开采和加工,导致 老工业基地城市生态环境质量明显下降,淮南采煤沉陷区面积已经达 到 130 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5%。淮北采煤塌陷土地近200

16、 平方 公里,未治理土地133 平方公里, 治理任务相当艰巨。铜陵是全国典型 的 二 氧 化 硫 和 酸 雨 “ 两 控 区 ” 之 一 , 酸 雨 频 率 常 年 在60%以 上 。 v4bdyGiov4bdyGiov4bdyGio (三)优势与机遇 我省老工业基地具有自然资源、科教资源、交通区位、工业配套 等多方面的比较优势,未来的发展潜力巨大。 1、资源禀赋良好。矿产、土地、水等自然资源较为丰富,长江、 淮河的岸线条件良好,经济承载空间较大。人口密集,人口总数为全 省的四分之一强,具有广阔的市场腹地。土地成本约相当于长三角的 三分之一,劳动力成本约相当于二分之一,生产成本较低。拥有大批

17、熟练掌握生产操作技术的中高级技师和产业工人。J0bm4qMpJ0bm4qMpJ0bm4qMp 2、交通优势明显。 老工业基地城市是我省重要的交通节点,高速 公路、干线铁路、航空线路和长江黄金水道为骨架的综合交通网日臻 完善。京沪高铁完成全线铺轨,合蚌、合福、宁安等快速铁路及安庆 长江铁路大桥、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合肥新桥国际机场正在建设, 将极大地改善八市的交通条件。 XVauA9grXVauA9grXVauA9gr 3、科技水平优势突出。八市科教资源占我省的70%,拥有中国科 技大学、中科院合肥分院、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芜湖华东光电 技术研究所等一批重点科研院所。我省40 多个重点实验

18、室,40 多个国 家及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也主要分布在八市。bR9C6TJsbR9C6TJsbR9C6TJs 4、发展平台日趋完善。老工业基地城市新区建设和老城改造不断 加快,城市框架迅速拉开,八市已成为我省城市建设最好、城市化水 平最高的地区。我省的9 个国家级开发区,全部分布在八市;全省81 个省级开发区,有37 个分布在八市,具有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平台。 pN9LBDdtpN9LBDdtpN9LBDdt 5、产业加工配套能力强。我省老工业基地拥有世界级水泥生产基 地、国家级汽车生产和出口基地、国内重要的煤炭及深加工基地、铜 基材料精深加工基地和优质铸管生产基地、内河船舶及家电等装备制

19、造业基地、非金属矿及制品生产基地。发达的物流和金融服务业也为 工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配套条件。 DJ8T7nHuDJ8T7nHuDJ8T7nHu 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国内外产业转移深入推进和长三角区域发 展分工合作不断深化,有利于老工业基地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调整;国 家坚持扩大内需战略,实施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和主体功能区战略,推 动经济布局逐步从沿海向内陆延伸,有利于老工业基地整体振兴;工 业化城镇化加速推进,消费结构加快升级,持续投入效应不断释放, 有利于老工业基地转变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皖江城市带承 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和加快皖北地区发展战略的实施,合芜蚌自主创新 综合试验区和国家技术创新工

20、程试点省建设扎实推进,有利于老工业 基地加快调整改造步伐。综合判断,未来五到十年是我省老工业基地 的黄金发展期,加快发展的机遇前所未有。建议国家加大对我省老工 业基地的支持力度,帮助我省老工业基地加快振兴。QF81D7bvQF81D7bvQF81D7bv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 三个代表 ” 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观,以全面转型、加速振兴为主线,着力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发展 战略性新兴产业,建立现代产业体系;着力推进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加快城市新区建设,提升完善城市功能;着力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 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发展接续替代产业,加快资源型

21、城市转型;着 力推动下岗职工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努 力把老工业基地建设成为综合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和 结构优化、功能完善的现代产业基地。4B7a9QFw4B7a9QFw4B7a9QFw (二)发展目标 “十二五”时期的具体发展目标是: 综合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经济保持又好又快发展,在优化结构、 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实现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 年翻一 番,主要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列。ix6iFA8xix6iFA8xix6iFA8x 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传统产业进一步优化升级,衰退产业逐 步退出,新兴产业快速突破。自主创新能力增强,企业技术装备水

22、平 进一步提高。国有企业改制基本完成,形成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优 势企业。wt6qbkCywt6qbkCywt6qbkCy 城市功能显著提升。老工业区调整改造基本完成,交通、电力、 通讯、市政等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品位明显提升,综合承 载力显著增强,形成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 Kp5zH46zKp5zH46zKp5zH46z 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循环经济初具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 著提高。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淮河、巢湖重点流域水 污 染 和 两 淮 沉 陷 区 治 理 成 效 显 著 , 生 态 环 境 质 量 明 显 改 善 。 Yl4HdOAAYl4H

23、dOAAYl4HdOAA 社会发展水平明显提高。下岗职工基本得到妥善安置,覆盖城乡 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逐步完善。就业再就业持续增加,城镇登记 失业率控制在5%以内。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城乡居民人均收入进一 步提高,人民生活明显改善。ch4PJx4Bch4PJx4Bch4PJx4B 三、产业发展与结构调整 (一)传统优势产业优化升级 经过 50 多年的发展,我省老工业基地逐步形成了冶金、煤炭、装 备制造、汽车、化工、家电、食品、纺织服装、建材九大传统产业, 培育了马钢、奇瑞、江淮、安庆石化、海螺水泥、淮南矿业、淮化集 团、淮北矿业等一批国内知名企业。通过不断推进企业技术进步,加 快产业结构调

24、整,传统产业规模持续扩大,冶金、装备制造、汽车、 家电等产业产值已超过千亿元,钢材、精炼铜、汽车、冰箱、彩电、 洗衣机、空调等的产量在全省乃至全国都占有较大比重。但是我省老 工业基地城市传统产业存在着技术含量不高、产品结构不优、产业链 不长等诸多问题。在“十二五”时期,应加快对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 以规模化、集群化、品牌化、信息化、低碳化为导向,坚持自主创新 和承接产业转移并举,鼓励先进和淘汰落后并举,促进传统制造业向 高端化转变。到2015 年,实现产值1.8 万亿元。qd3YfhxCqd3YfhxCqd3YfhxC 冶金。 加大以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为中心的改造力度,淘汰落后 产能,重点发展

25、优质钢材、特钢产品,铜、铝精深加工产品和有色金 属新材料。推进马钢等与省内外相关企业实施联合重组,加快合钢搬 迁改造。提高废杂金属再生利用水平,建立铜陵废铜拆解加工园。推 进合肥铝厂节能环保改造,适时发展铝电联营。大力推进矿产资源合 理 开 发 。 建 成 全 国 重 要 的 精 品 钢 材 和 有 色 金 属 冶 炼 加 工 基 地 。 E836L11DE836L11DE836L11D 煤炭。 按照打造大基地、培育大集团的思路,继续推进两淮大型 煤炭基地建设。加快煤炭产业升级和安全改造,提高煤炭回采率和资 源综合利用水平,加强采煤沉陷区生态治理。建设芜湖港煤炭储配中 心,规划建设铜陵煤炭储配

26、中心。鼓励煤炭企业赴省外和境外开发煤 炭资源。S42ehLvES42ehLvES42ehLvE 汽车。 全面提升品牌影响力,提高整车产品质量,重点发展商用 车、乘用车、重型车、专用车、新能源车等整车产品,加大中高档轿 车比重。推进奇瑞、江淮、华菱等自主品牌汽车骨干企业联合重组, 引进世界知名零部件配套商和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龙头企业,构建完 善的汽车制造及零部件配套体系。加快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汽车及 零部件产业基地建设,巩固和提升在全国的地位。501nNvZF501nNvZF501nNvZF 装备制造。 加速规模扩张和结构升级,加强核心技术和系统技术 研发,培育自主品牌。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

27、工程机械、电工电器、 机床、泵阀、环保节能设备等行业,积极发展冶金、水泥、煤炭、石 化等行业大型成套设备,鼓励发展高性能船舶及新型船用机械制造。 jW1viftGjW1viftGjW1viftG 化工。 进一步提升原油加工能力,延伸石油化工产业链,加快推 进安庆原油加工炼化一体化改扩建和化工园区建设。加快传统煤化工 向新型煤化工转变,建设两淮新型煤化工基地。积极培育精细化工、 盐化工、生物化工、硫磷化工、日用化工、橡胶轮胎等,推动产业向 高端化发展。xS0DOYWHxS0DOYWHxS0DOYWH 家电。 加强研发能力和配套能力建设,提高冰箱、空调、洗衣机、 彩电中高端产品比重,提升区域品牌知

28、名度。积极发展各类小家电。 推进研发、生产、营销一体化,建成全国重要的家电产业基地。 LOZMkIqILOZMkIqILOZMkIqI 食品。 积极培育龙头企业,加快创建知名品牌,建设安全原料基 地,重点发展水稻、小麦、油料、肉类、水产品、乳制品、茶叶、果 蔬等精深加工产品。建成全国重要的食品工业基地。ZKZUQsUJZKZUQsUJZKZUQsUJ 纺织服装。 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加快产业集聚步伐,培育自主品 牌,促进棉纺业 “ 精细化 ” 、服装鞋帽箱包业“ 品牌化 ” 、产业用纺织品业 “ 特色化 ” 、家用纺织品业 “ 配套化 ” 发展。加快安庆、芜湖、马鞍山、铜 陵等纺织服装基地建设,

29、形成若干龙头企业及一批主业突出的特色产 业集群。dGY2mcoKdGY2mcoKdGY2mcoK 建材。围绕节能环保加大结构调整力度,坚持 “ 上大压小 ” 发展水泥, 大力发展新型干法水泥。积极发展非金属矿精深加工及改性材料,突 出发展新型节能环保墙体材料、装饰装修材料及卫生陶瓷产品。建成 一批非金属矿深加工产业集群。rCYbSWRLrCYbSWRLrCYbSWRL 专栏一 传统产业各市发展重点 冶金。 马鞍山、合肥钢材深加工产业;铜陵、芜湖等铜及铜材深加工产业;合肥铝深加工产业。 煤炭。 两淮煤炭基地。 汽车。 芜湖、合肥、马鞍山等汽车及零部件产业基地,安庆、蚌埠等汽车零部件产业集群。 装

30、备制造。 合肥、马鞍山、蚌埠工程机械产业;合肥、芜湖等电器设备产业;马鞍山、铜陵等冶金设备产 业;淮南、淮北煤机装备产业;安庆、芜湖、马鞍山等船舶制造产业;合肥、芜湖水泥设备产业;合肥、 马鞍山、芜湖、铜陵、蚌埠等环保设备产业。 化工。 安庆石化产业;淮南、淮北煤化工产业;合肥、铜陵、马鞍山、蚌埠、芜湖等特色化工产业。 家电。 合肥、芜湖家电产业。 食品。 合肥、淮南、淮北、马鞍山、芜湖、安庆农副产品加工及食品、饮料制造产业;芜湖、合肥、蚌埠 烟草产业。 纺织服装。 安庆、芜湖、合肥、淮北纺织服装产业。 建材。 安庆、芜湖水泥及新型建材产业;蚌埠玻璃及新型建材产业;淮北水泥、陶瓷及新型建材产业

31、。 (二)新兴产业发展培育 近年来,我省老工业基地新兴产业也得到了较大的发展,在电子 信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领域 具有一定的产业基础和特色,涌现了铜陵精达、芜湖海螺川崎、合肥 京东方、蚌埠丰原生化等一批在行业中技术处于领先地位的优势企业, 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 “十二五” 时期,我省老工业基地应抓住机遇,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大力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按照领军企 业重大项目 产业链 产业集群 产业基地的思路,促进电子信息、 节能环保、新能源、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汽车、 公共安全产业快速发展,力争到 2015 年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突破70

32、00 亿元,形成若干支撑老工业基地未来发展新的支柱产业。FyXjoFlMFyXjoFlMFyXjoFlM 电子信息。 重点发展新型显示、智能家电、集成电路、软件和物 联网,积极发展与重大整机项目相配套的数字化音视频、船舶电子、 汽车电子、矿用电子、电子材料及新型元器件产业,打造中国(合肥) 国家级新型平板显示产业基地,建设合肥语音产业基地,形成一批电 子元器件产业园区。TuWrUpPOTuWrUpPOTuWrUpPO 节能环保。 重点发展节能环保装备、节能产品,促进资源综合利 用和循环利用,发展节能环保服务,建设芜湖、马鞍山绿色照明产业 基地,加快合肥、马鞍山、芜湖、铜陵、蚌埠等节能环保设备基

33、地建 设。7qWAq9jP7qWAq9jP7qWAq9jP 新能源。 重点发展光伏、生物质能源、洁净煤、核电和风电,加 快新能源产业研发、制造和示范应用,建设合肥光伏、蚌埠光伏及生 物质能源基地。llVIWTNQllVIWTNQllVIWTNQ 生物医药。 重点发展生物制药、现代中药、生物育种等产业,配 套发展医疗器械以及医药包装、医用材料等产业,做大做强蚌埠、芜 湖、合肥生物医药产业基地。yhUQsDgRyhUQsDgRyhUQsDgR 高端装备制造。重点发展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的重大基础 装备,工业领域重大成套技术装备,新型基础零部件,提升合肥工程 机械、两淮煤机装备、宜芜马船舶、芜湖

34、大型铸锻件、马铜冶金装备 等装备制造基地。 MdUZYnKSMdUZYnKSMdUZYnKS 新材料。 重点发展高性能金属材料、硅基材料、膜材料、纳米材 料、碳纤维材料、新型显示材料、复合材料及特种材料等,培育和打 造铜陵铜基新材料产业基地、马鞍山高性能铁基新材料产业基地、安 庆化工新材料产业基地。 09T7t6eT09T7t6eT09T7t6eT 新能源汽车。重点发展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小排量节能 汽车,积极开发新能源客车、乘用车和专用车,加快发展动力电池、 高性能电机、电控系统等关键零部件,打造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 业基地,促进新能源汽车整车产业化。e5TfZQIUe5TfZQIU

35、e5TfZQIU 公共安全。 重点发展通讯安全、生产安全、食品安全、信息和交 通安全等产业,促进量子通信技术产业化,建成具有重大战略意义的 信息安全堡垒,打造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s1SovAcVs1SovAcVs1SovAcV 专栏二 新兴产业各市发展重点 电子信息。 合肥新型平板显示、集成电路、智能语音、软件等产业;芜湖汽车电子、元器件、量子信息等 产业;蚌埠新型显示、集成电路、电子元器件等产业;马鞍山汽车电子及元器件、软件等产业;淮南、淮 北矿用电子;安庆船舶电子、汽车电子及电子元器件等。 节能环保。 合肥、铜陵、蚌埠、马鞍山、芜湖节能环保装备;合肥、芜湖、铜陵、马鞍山LED 产业;淮南

36、 淮北煤炭综合利用。 新能源。 合肥、淮南、安庆、马鞍山、铜陵、蚌埠光伏太阳能产业;淮北、蚌埠生物质能源产业。 生物医药。 蚌埠生物制造及生物医药产业;合肥、马鞍山生物医药及生物育种产业;芜湖、淮北生物医药 产业;淮南生物医药及医药包装产业。 高端装备制造。合肥、芜湖数控机床、轨道交通;合肥高端工程机械;淮北、淮南高端煤机装备;安庆、 芜湖、马鞍山特种船舶、马鞍山、铜陵高端冶金装备。 新能源汽车。合肥、芜湖新能源汽车产业。 新材料。 铜陵铜基新材料;安庆化工新材料;马鞍山铁基新材料及磁性材料;合肥、淮南特色新材料。 公共安全产业。合肥公共安全产业基地。 (三)特色产业集聚区发展 我省老工业基地

37、共有9 个国家级开发区,37 个省级开发区和一批 特色鲜明的产业集聚区,这些园区已成为带动老工业基地城市产业结 构调整升级的重要载体。 “十二五”期间,各园区依托自身优势和产业 基础,进一步明确园区产业定位和发展方向,选准主导产业,推动关 联产业和要素集聚,完善产业链,发展产业集群,形成园区特色品牌。 加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完善配套条件。提高入区项目质 量和投入强度,建立园区项目用地退出机制,强化污染治理和清洁生 产,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园区。积极探索园区合作共建。创 新园区管理体制,建立精干高效的管理队伍。加快园区整合、扩容、 升级,力争建成合肥经开区、合肥高新区、芜湖经开区

38、等一批产值超 千亿元的特色园区,建成淮南煤化工产业基地等一批特色鲜明的专业 化园区。“十二五”期间,各市重点培育的特色产业集聚区见附表1。 GXRw1kFWGXRw1kFWGXRw1kFW (四)衰退和落后产能退出 “十二五”期间,我省老工业基地将以电力、煤炭、钢铁、水泥、 有色金属、焦炭、造纸、制革、印染等行业为重点,按照国家和我省 产业政策和相关规定,加快淘汰落后产能,努力为企业发展腾出空间。 加大奖励惩罚力度,对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较好的地区和企业,在 资金、土地、融资等方面给予倾斜;对未按期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 的地区,暂停对该地区项目的环评、核准和审批;对未按要求淘汰落 后产能的企业

39、,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责令停产或予以关闭。制定实施主 要用能产品能耗限额标准,对达不到能耗限额标准的落后产能坚决予 以淘汰。切实加强对落后产能企业执行环境保护标准、产品质量标准、 能耗限额标准和安全生产规定的监督检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作用, 提高落后产能企业成本,推进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提高土地使用价 格,实行差别电价,提高差别电价加价标准。研究制定职工安置措施, 认真落实安置政策,通过多种渠道、多种手段,促进淘汰落后产能企 业职工再就业。 2011年我省老工业基地落后产能淘汰具体计划见附表2。 UTREx49XUTREx49XUTREx49X (五)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 加快我省老工业基地现代服务

40、业发展对调整老工业基地产业结 构、提升城市功能、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具有重要意义。“十二 五”时期,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应大力发展金融、物流、科技等生产 性服务业,促进服务业与工业的融合,强化服务业对产业发展的支撑 作用;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商贸流通、房地产、社区服务业等就业吸 纳能力强、市场需求大的生活性服务业,不断推动城市服务功能提升。 结合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自身发展特点,大力发展服务外包、文化创 意、会展经济等新兴服务业。8PQN3NDY8PQN3NDY8PQN3NDY 物流业。 统筹规划,合理布局,完善快速铁路、高速公路、航空、 现代港口等基础设施,加快形成高效快捷的现代物流体系。大力发

41、展 综合物流中心、专业物流中心和配送分拨中心。积极培育引进第三方 物流企业。加快推进公共物流信息平台建设,促进物流信息资源共享 和物流网络互通互联。加速融入长三角物流圈。将合肥、芜湖建成全 国重要的物流枢纽,建设蚌埠、安庆等区域性物流中心,支持其他城 市建设物流基地。mLPVzx7ZmLPVzx7ZmLPVzx7Z 金融业。 支持现有金融机构提高服务水平。推进地方金融体系建 设,做大做强徽商银行、国元证券、华安证券等地方金融机构,深化 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发展农村银行、村镇银行、社区银行、资金互 助社等金融机构和小额贷款公司等新兴金融组织,进一步发展壮大证 券、期货、信托、金融租赁等金融业态及

42、担保、典当等融资服务机构。 积极引进国内外金融机构设立分支机构和后台服务机构,加快合肥全 国金融后台服务基地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建设。加快企业上市步伐,支 持上市公司再融资及并购重组,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扩大企业债券、 短期融资券和中期票据发行规模。积极引进和开发新型金融衍生产品, 积极谋划建设地方期货交易所。大力发展创业投资和股权投资基金。 充分发挥保险的经济补偿、资金融通和社会管理等功能,努力扩大保 险业的规模和比重。加大地方金融监管力度,营造良好的金融生态环 境。AHP35hB0AHP35hB0AHP35hB0 商务服务业。鼓励发展法律、会计、咨询、评估、广告、策划、 就业和劳务中介等商务服务

43、业,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创新。建设 中央商务区,集中布局商务服务机构,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引进国内 外大型企业设立地区总部、研发机构和服务中心。 NDOcB141NDOcB141NDOcB141 科技和信息服务业。鼓励发展科技研发、技术推广、工业设计、 节能环保服务等行业,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积极兴办各类 科技服务机构。大力发展系统集成、电信服务、计算机网络和数据库、 软件开发等信息服务业。努力推进物联网产业发展,培育物联网龙头 企业,完善物联网标识、感知、处理和信息传送产业链,形成物联网 基础数据库、研发体系及公共技术服务平台。1zOk7Ly21zOk7Ly21zOk7Ly2 商贸服

44、务业。完善城市商贸服务功能,规划建设新型城市商业综 合体,发展大型精品百货购物中心和大型超市,建设一批大型专业市 场和批发市场,以社区为重点加快便民化商业和服务体系建设,着力 形成多层次、多功能、系统化的社区商业体系,加快培育商业特色街 区。鼓励信用消费,积极推动集中配送,大力发展品牌连锁店、专业 店、便利店、网上购物等特色流通新业态。推进大众化、特色化、连 锁型餐饮及酒店服务业发展。完善农村流通网络,深入实施 “ 万村千乡 ” 市场工程,推动现代流通方式向农村市场延伸。大力培育重点流通企 业,形成一批龙头流通企业和商业品牌。fuNsDv23fuNsDv23fuNsDv23 旅游业。 立足丰富

45、的旅游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休闲旅游、度假旅 游、文化旅游、工业旅游、商务旅游等,建设泛巢湖国家旅游度假区, 加快开发天柱山、巢湖等山水文化旅游景观,积极开发合肥、芜湖、 安庆、马鞍山等城市文化旅游景观,建成布局合理、设施完备、功能 完善、管理高效、竞争力强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完善旅游基础设施, 加强旅游产品开发和线路设计,实施精品旅游战略,将旅游观光与休 闲度假、购物娱乐、商务活动结合起来,延伸旅游产业链,开发具有 老工业基地特色的旅游商品。支持旅游企业规模化经营,打造具有全 方位服务功能和较强竞争力的旅游集团,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目的地。 tqMB9ew4tqMB9ew4tqMB9ew4 房地产

46、业。 切实增加普通商品住房有效供应,增加中小套型、中 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供应。大力发展健康住宅、绿色环保住宅和节能 省地型住宅,积极推进工业、科技等房地产开发。培育房地产品牌企 业,提高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加大房地产市场监管力度,进一步规 范和完善房地产交易、中介、物业管理服务体系,促进房地产业健康 有序发展。HmMJFY05HmMJFY05HmMJFY05 社区服务业。建立政府扶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现代社区服 务发展机制。加快发展养老托幼、家庭医疗、家庭教育、清洁卫生、 保养维修等便民利民家政服务,形成广覆盖、多层次、社会化的居民 服务体系。大力推广社会化养老服务。ViLRaIt6ViL

47、RaIt6ViLRaIt6 服务外包。 抓住国际服务外包业务高速发展的机遇,壮大一批服 务外包企业,培育一批人才,取得国际认证,开拓国内外服务外包市 场,大力发展以信息技术外包业务和业务流程外包服务为重点的离岸 服务外包。大力推进合肥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建设。 9eK0GsX79eK0GsX79eK0GsX7 会展经济 。以中国国际徽商大会、中国(合肥)自主创新要素对接 会、中国(芜湖)汽车博览会、淮南国际煤炭装备及采矿业博览会为 平台,打造一批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会展品牌。以安徽国际会展中 心、奥林匹克中心及各类大型体育场馆为基础,进一步加强会展设施 建设。培育有竞争力的会展企业,提升会展竞

48、争力。以合肥、芜湖等 城市为重点,努力打造全国重要的会展城市。naK8ccr8naK8ccr8naK8ccr8 文化创意。 充分挖掘老工业基地城市文化资源潜力,加大政策支 持,加快发展演艺业、出版发行业、工艺美术业、音像电影业、动漫 游戏业等文化产业。规划建设一批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组建若干个具 有规模优势和竞争实力的文化产业集团,大力引进和培育创意机构和 创意人才,建设合肥、芜湖国家级动漫产业基地和文化影视基地,构 建影视动漫游戏一体化产业体系。 B6JgIVV9B6JgIVV9B6JgIVV9 四、城市功能的综合提升 (一)老工业基地城市布局调整 在调整改造过程中,应坚持经济建设和城市建设相

49、结合,按照节 约土地、合理布局的要求,整合土地资源,推动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实施退二进三和退市进园(郊),优化产业布局;切实加快老城区更新, 建设城市新区,拉开城市框架,扩大中心城市规模,强化区域性中心 城市地位,提高综合承载力,增强辐射带动作用,逐步建设成为实力 强大、环境优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的现代化城市。加强县城和中 心镇建设,鼓励县城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中小城市,扶持一批条件较 好的重点镇加快发展,提高带动周边农村发展的能力,进一步提高城 镇 化 水 平 。 各 市 城 市 布 局 调 整 思 路 及 发 展 目 标 详 见 附 表3 。 P2IpeFpaP2IpeFpaP2IpeFpa (二)老工业区调整改造 因缺乏科学规划,我省老工业基地城市市区内仍存在一些耗能巨 大、污染严重、布局不合理的企业,这些企业已严重制约城市的进一 步发展。“十二五”期间,将加快推进市区退二进三和退市进园(郊)工 作,加快重点企业搬迁改造,在城区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 业,不断提升产业层次,构筑“外工内商”的用地布局形态,改善城 区环境,促进城区传统工业区向现代化新城区转变。重点企业搬迁改 造详情见附表 4。3YIxKpSc3YIxKpSc3YIxKpSc (三)城市基础设施提升改造 在老工业基地城市调整改造中,基础设施建设尤为重要,应通过完 善老工业城市的交通、水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其他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