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17098 上传时间:2020-01-2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登鹳雀楼》教学设计.doc(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中小学“教学中的互联网搜索”优秀教学案例评选安徽省庐江县龙桥镇中心小学教案背景:1、面向学生:小学2、学科:语文3、学生课前准备:(1)自学生字。(2)初读古诗,了解古诗大意,给不明白的地方做上记号。(3)用百度搜索查阅王之涣和鹳雀楼相关资料。(4)画纸、彩笔。4、教师课前准备:百度搜索登鹳雀楼相关教学资料。(1)找登鹳雀楼一课教学设计作参考。(2)依据新课程标准、班级学生学情,结合百度搜索,确定登鹳雀楼一课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制定课堂教学形式和方法。(3)用百度搜索登鹳雀楼朗读录音学习参考,指导学生正确朗读古诗。搜索登鹳雀楼歌曲音频资料,引导学生学会用多种形式学古诗。(4)用百度搜索登

2、鹳雀楼一课课件作参考,搜索相关图片整理制作PPT课件用于课堂教学。教学课题:苏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17课登鹳雀楼。教材分析: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五言绝句,为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王之涣所作,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时的所见所思。诗虽短小,但内容却很丰富。整首诗气势恢弘,意境高远。这首诗由两个工整的对偶句组成,巧合天成,意境浑圆深远,读起来琅琅上口。诗的前两句写登楼所见。前一句是眼见之景,诗人登上鹳雀楼举目远望,看见太阳依着连绵起伏的群山渐渐落下去;后一句由实及虚,抒写目送黄河远去,想象黄河入海的开阔意境。诗人融情于景,为后两句析事明理铺垫。诗的后两句写登楼所思。作者由景生情,抒发了他高瞻远瞩、蓬勃向上的

3、情怀-“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也道出了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的人生哲理。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初步理解诗的意境及蕴含的哲理,学习诗人王之涣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精神。教学重难点:重点是学习生字,背诵课文。难点是理解诗句含义,想像诗句描写的景象,体会诗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教学方法: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这节课学生要通过读、想、议、画、比、写等形式,主动地探求知识,进入古诗的意境。教师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引导学生全程积极参与,在探究活动中达到自悟自得。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受祖国传统诗

4、文的韵味美,在潜移默化中学语言,受教育。教学思路:这首古诗千百年来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诗融情于景,寓理于事,记叙了作者登上鹳雀楼的所见所思。教学时,要以读为主,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紧扣“登”字,引导学生了解“登楼”所见,理解“登楼”所思,由“见”及“思”,“思”中悟“理”,让学生在自问中读诗,在自探中品诗,体会古诗所蕴含的人生哲理,在想像中发展语言。教学预设为利用多媒体计算机网络把抽象的难以理解的诗句变成直观形象、生动活泼的画面,通过图、文、声、画,全方位地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触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进入情境感知、体验,然

5、后引发他们思维、想像,为理意、体情奠定基础,突破教学难点。教学方法预设为采用自问自探的方式学习,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乐趣,通过探究获取知识,发展学生个性,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轻轻松松、快快乐乐地学古诗。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喜不喜欢古诗呀?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古诗一起来背一背。(学生背诵)简评学生背诵。导入:请同学们坐端正,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古诗。出示课件揭题。(板书登鹳雀楼)提醒“雀”和“楼”写法。【百度课件】登鹳雀楼教学课件)2、学生齐读课题,注意正音。师质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疑问吗?学生交流疑问。二、互动解题,简介作者。1、登鹳雀楼是什么意思? 交流

6、。2、“登”还可以说登什么?交流。3、介绍鹳雀楼:出示课件。【百度图片】鹳雀楼【百度百科】【百度图片】http:/ 交流。(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交流方法:你知道应该怎么学古诗吗?出示课件。师交给学生学习方法。2、借助工具书,读准生字字音。【百度网页】登鹳雀楼电子教材http:/ 轻读,边读边看插图,看看天上的那一轮红日是夕阳还是朝阳?从哪看出?师带读。2、 除了夕阳,那滚滚黄河水又将奔向哪里呢? 你能说说黄河的流水声吗?(生模仿)你能把这黄河入海的气势通过朗读读表现出来吗?自读、指读、赛读。3、谁来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小结:这两行诗主要讲诗人在鹳雀楼上看到傍晚的太阳靠着山慢慢落下去,

7、黄河滚滚地流入大海 。(2)过渡:看到如此美丽的景色,诗人产生什么想法呢?生说。学习第三、四句诗:1、师设置情境:太阳从遥远的山边落下,天空中布满灿烂的云彩。黄河滚滚向大海奔腾而去,发出巨大的声响。可是,在遥远的山那边,景色是不是更加吸引人,大海中的波浪是不是更为壮观呢?你想不想看到呀?其实诗人王之涣也很想看到。小朋友们想一想要看到更远更美的景色,该怎么办呢?学生交流。2、下面请大家轻轻拿起书,读一读诗文,边读边想,读完后把书轻轻放下,再举手说一说。3、 请仔细观察图,鹳雀楼共有几层?哪一层有人?出示课件。【百度图片】4、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板书: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知道什么意思吗?5、

8、是呀,只有站得高,看到的美景才会更多,所以诗人就这样发出了感慨:“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谁愿意来读一读这句诗,当一下小老师?6、 这两句诗是诗人在鹳雀楼上所想到的,并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什么道理呢?小结: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五、朗读比赛。1、 老师提个建议,诗歌还要讲究韵律,如果掌握了词与词之间的停顿,也许会读的更好? 让我们一起比一比,看谁读得最棒?最像我们的小诗人,好不好?2、 指名读,师生共同点评、再读、齐读。六、小结:1、 古诗是我们的国粹,学习了这篇课文,知道了什么?2、你懂得了什么?参考:只有站得高,才能看得远。这是诗人写下这一千古名句所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要多学习一些知识、本领,眼界才能开阔。七、延伸拓展,布置练习。播放登鹳雀楼背景音乐。【百度音乐】登鹳雀楼歌曲http:/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