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24233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2.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doc(3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目录第一章 、设计任务41.1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41.2原始数据41.3已知条件41.4设计内容41.5设计任务4第二章 、电动机的选择42.1选择电动机类型42.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52.3确定电动机转速5第三章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选择和计算63.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63.11计算总传动比63.1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6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63.2.1各轴转速63.2.2各轴输入功率73.2.3各轴输入转矩73.3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7第四章 、圆锥齿轮的设计计算84.1圆锥齿轮材料、热处理、精度及齿数84.2按齿

2、面接触强度设计84.2.1确定各项系数84.2.2确定接触疲劳许用应力:84.2.3计算94.2.4验算载荷系数:94.2.5校正直径:94.2.6齿轮的参数94.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104.3.1确定各项系数104.3.2计算当量齿数:104.3.3确定许用应力:104.3.4校核弯曲强度10第五章 、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115.1圆柱齿轮材料、热处理、精度及齿数115.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115.2.1确定各项系数115.2.2确定接触许用应力115.2.3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15.2.4计算125.2.5校正直径125.2.6齿轮的相关参数125.3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135.3

3、.1确定计算数值135.3.2确定许用应力:135.3.3校核弯曲强度:13第六章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136.1 轴的设计136.1.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146.1.2初步确定输入轴的最小直径146.1.3轴的结构设计146.1.4求轴上的载荷166.1.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176.2 轴I的设计176.2.1求作用在轴上的载荷176.2.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176.2.3轴的结构设计186.2.4求轴上的载荷196.2.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该轴的强度206.3 轴的设计206.3.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206.3.2初步确定输入轴的最小直径206.3.3轴的结构设计216.3.4求

4、轴上的载荷236.3.5校核轴的疲劳强度24第七章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277.1高速轴277.1.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277.1.2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和277.1.3轴承当量动载荷和287.1.4验算轴承寿命287.2中间轴287.2.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287.2.2求两轴承受的计算轴向力和287.2.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和297.2.4验算轴承寿命297.3低速轴297.3.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297.3.2求两轴承受的计算轴向力和297.3.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和307.3.4验算轴承寿命30第八章 、键联结的选择及计算30第九章 、联轴器的选择319.1高速轴用联轴

5、器的设计计算319.2低速轴用联轴器的设计计算32第十章 、箱体设计3210.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3210.1.1通气器3210.1.2油标3210.1.4放油螺塞3210.2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的计算32第十一章 、润滑和密封3311.1齿轮的润滑3311.2滚动轴承的润滑3311.3润滑油的选择3411.4密封方法的选取34第十二章 、设计小结34第十三章 、参考资料34第一章 、设计任务1.1题目:设计带式输送机传动系统,采用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传动系统参考方案,如下图1.电动机2.联轴器3.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4.联轴器5.滚筒6.运输带带式输送机由电动机驱动。电动机1通过联轴器2

6、将动力传入两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3,再通过联轴器4将动力传至输送机滚筒5,带动输送带6工作。1.2原始数据运输带的有效拉力F=2600N 运输带速度V=1.5m/s 卷筒直径d=300mm 减速器设计寿命为5年。1.3已知条件工作情况:两班制,常温下连续工作;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伏;1.4设计内容1、电动机的选择与传动装置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2、传动件的设计;3、轴的设计;4、轴承及其组合部件设计;5、键联接和联轴器的选择与校核;6、润滑设计;7、箱体、机架及附件的设计;8、装配图和零件图的设计与绘制;9、设计计算说明书的编写。1.5设计任务1、减速器装

7、配图一张2、零件工作图若干张3、设计说明书一份第二章 、电动机的选择2.1选择电动机类型因为本传动的工作状况是:两班制,常温下连续工作;空载起动,工作载荷平稳,三相交流电源,电压为380/220伏。所以选用常用的封闭式Y(IP44)系列的电动机。2.2选择电动机的容量电动机所需工作功率:又因为:因此:KW有电动机至主轴的传动总效率为:式中、中分别为联轴器、轴承、圆锥圆柱齿轮传动、和滚筒的传动效率。取=0.99(齿形联轴器),=0.98(圆锥滚子轴承),=0.97(齿轮传动效率),=0.99。则:所以:2.3确定电动机转速滚筒轴工作转速为:因为二级圆锥圆柱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1025所以总传

8、动比的合理范围为:=1025故电动机转速的可选范围为:符合这一范围的同步转速只有:750r/min、1000 r/min和1500 r/min根据容量和转速,由有关手册查出此电动机的型号为Y132M2、额定功率为5.5KW、同步转速为1000 r/min、满载转速为960 r/min。 中心高H外形尺寸L(AC/2+AD) HD底角安装尺寸AB地脚螺栓孔直径K轴伸尺寸DE装键部位尺寸FGD132 5153453152161781238801041第三章 、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选择和计算3.1传动装置的总传动比及其分配3.11计算总传动比由电动机的满载转速和工作机转速n可确定传动装置应有的总

9、传动比为:3.12分配传动装置传动比由式得: 式中、 分别是圆锥和圆柱齿轮传动比。按展开式布置。考虑润滑条件,为使两大齿轮直径相近,可查表确定,3.2传动装置的运动和动力参数的计算3.2.1各轴转速轴:式中 电动机满载转速轴:轴: 滚筒轴: 3.2.2各轴输入功率电动机输出功率:各轴的输入功率:轴:轴:轴:滚筒轴:注:-轴的输出功率则分别为输入功率乘轴承效率0.983.2.3各轴输入转矩电动机输出转矩:各轴的输入转矩:轴:轴:轴:滚筒轴:注:-轴的输出转矩则分别为各轴的输入转矩乘轴承效率0.98。3.3和动力参数计算结果整理于下表:轴名功率P转矩T转速n传动比效率输入输出输入输出电动机轴4.7

10、6473529601.000.99轴4.714.624687845940960轴4.484.391114061091783842.50.95轴4.264.174236104151389640.95滚筒轴4.134.05410986402766961.000.97第四章 、圆锥齿轮的设计计算4.1圆锥齿轮材料、热处理、精度及齿数1、选择7级精度2、由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均为40(调质),硬度为280HBS;大齿轮材料45钢(调质),硬度为240HBS。3、选小齿轮的齿数,则:。4.2按齿面接触强度设计由设计计算公式试算得: 4.2.1确定各项系数1. 试选载荷系数。2.小齿轮传递的转矩。3.

11、对于锥齿轮传动的齿宽系数。4.齿轮的传动比。5.查得材料的弹性影响因素。6.确定区域载荷系数:标准直齿圆锥齿轮传动。4.2.2确定接触疲劳许用应力:1.循环次数:注:其中一年按300天,两班制,工作寿命为5年2.取接触疲劳寿命系数:,3.根据齿面硬度得齿面接触疲劳强度极限: 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0,由式(1012)得 4.2.3计算1.由接触强度试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2.计算圆周速度:4.2.4验算载荷系数:1.齿轮的使用系数:2.根据v3.35,7级精度查表得:。又:,依据大齿轮两端支撑,小齿轮作悬臂布置,查得轴承系数:。由公式得:3.接触强度载荷系数:4.2.5校正直径:取标准

12、值m=4 mm4.2.6齿轮的参数圆整取 4.3 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4.3.1确定各项系数1.弯曲强度载荷系数与接触强度载荷系数相同:2.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 4.3.2计算当量齿数: 4.3.3确定许用应力:1.弯曲疲劳寿命系数:2.取安全系数:(1.251.5)3.查得齿轮的弯曲疲劳强度极限:4.按脉动循环变应力确定许用弯曲应力,即: 4.3.4校核弯曲强度注:满足弯曲强度,所以所选参数合格。第五章 、圆柱齿轮的设计计算5.1圆柱齿轮材料、热处理、精度及齿数1、选择7级精度2、由表10-1选择小齿轮材料均为40(调质),齿轮硬度为280HBS, 大齿轮材料均为45钢(调质)齿轮硬度为

13、240HBS。3、选小齿轮的齿数=20,则 。5.2按齿面接触疲劳强度设计根据齿面接触强度设计计算公式得:5.2.1确定各项系数1. 小齿轮传递的转矩:2. 初选载荷系数3. 确定齿宽系数,小齿轮做不对称布置,取4. 确定弹性影响系数:查得5. 确定区域载荷系数:按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6. 齿数比:5.2.2确定接触许用应力1.循环次数: 2.查接触疲劳寿命系数:, 3.合金钢调质得齿轮的接触疲劳强度极限:5.2.3计算接触疲劳许用应力取失效概率为1%,安全系数S=1.0,得: 5.2.4计算1 由接触强度计算小齿轮分度圆直径 2.计算圆周速度:3.验算载荷系数:齿轮的使用系数:,根据v=1.

14、2m/s,7级精度查得动载荷系数:,对于软齿面齿轮:,齿宽:。齿宽与齿高比:查得,故接触强度载荷系数:5.2.5校正直径 注:取标准值m=4mm。5.2.6齿轮的相关参数圆整后,取。5.3校核齿根弯曲疲劳强度5.3.1确定计算数值1.确定弯曲疲劳强度系数:2.齿形系数和应力校正系数:;5.3.2确定许用应力:1.弯曲疲劳寿命系数:2.取安全系数3.弯曲疲劳强度极限:4.按脉动循环变应力确定许用弯曲应力,得5.3.3校核弯曲强度: 注:满足弯曲强度。以上所选参数适合。第六章 、轴的设计计算及校核由要求得,输出轴与电动机相连,输出轴通过齿形联轴器与工作机相连,输出轴为单向旋转。已知电动机功率P=4

15、.76KW,转速n=960r/min。6.1 轴的设计轴 的输入功率,转速和转矩。6.1.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圆锥齿轮 圆柱齿轮 小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6.1.2初步确定输入轴的最小直径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取,得圆整得输入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轴承,故需选取轴承型号。选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20/28,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其尺寸为。所以。6.1.3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各段的直径和长度(1)为非定位轴肩,则取,由于大锥齿轮齿宽,小直齿轮齿宽,所以除去轴向紧固空隙,得,。(2)为满足大锥齿轮和小直齿轮的轴

16、向定位要求,轴段右端需要制出一轴肩,轴段左端需要制出一轴肩,由:取,则,。(3)确定两端轴承处的轴段长度左端右端注:至此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轴的周向定位采用平键联接。因为,所以选用平键为,键槽用铣刀加工,圆锥齿轮处键槽长,圆柱齿轮处键槽长。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的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n6过盈配合;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配合为H7/m6过渡配合。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如图。6.1.4求轴上的载荷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查取a=12.6mm。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

17、距。根据力的平衡,力矩的平衡求得:总弯矩: 扭矩:现将上述计算结果的值列于下表载荷水平面垂直面支反力F 弯矩M总弯矩扭矩T 6.1.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的强度,从轴的机构图以及扭矩图中可以看出,直齿轮作用处中心截面是轴的危险截面。取=0.6,所以校核直齿轮处:因,所以安全。6.2 轴I的设计轴I 的输入功率,转速和转矩。6.2.1求作用在轴上的载荷6.2.2初步确定轴的最小直径 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取,于是得: I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联轴器处轴的最小直径,故需选用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

18、算转矩,取,则:转矩应小于联轴器的公称转矩,查机械手册,选用LAK1型鞍形块弹性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63000Nmm,半联轴器的孔径,故,半联轴器的轴孔长度,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6.2.3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1)为了满足半联轴器的轴向定位要求,-轴段。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挡圈直径D=26mm。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段的长度比略短一些,现取,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20mm,根据轴承端盖的拆装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

19、离(2)初步选择滚动轴承。轴承同时承受有径向和轴向力的作用,故选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轴端左端需制出一轴肩,查机械设计手册,初步选取0基本游隙组、标准精度级的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5,其尺寸为,故选,又-、-轴段要略短于轴承长度,故取 ,左右两端采用轴肩来定位。查得32305型号的轴肩h2.5,故取,。(3)圆锥齿轮齿宽,因为右端需要挡圈和螺钉固定,所以取轴端与齿轮接触的长度,取固定轴承的挡圈长度a=15mm。得:注:至此,以初步确定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 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按查得轴与联轴器的平键尺寸,轴与齿轮的平键尺寸。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

20、寸取轴端的倒角,各轴肩的圆角半径为如图。6.2.4求轴上的载荷 根据轴的结构图做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查取a=13mm。因此,作为简支梁的轴的支承跨距。根据力的平衡,力矩的平衡求得: 总弯矩:。扭矩:现将上述计算结果的值列于下表载荷水平面H垂直面V支反力F弯矩M总弯矩扭矩T6.2.5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该轴的强度 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的强度。取,轴上的计算应力: 所以满足强度要求,此轴安全。6.3 轴的设计轴的功率,转速,转矩。6.3.1求作用在齿轮上的力大圆柱齿轮的分度圆直径6.3.2初步确定输入轴的最小直径初步估算轴的最小直径。选取轴的材料为4

21、0Cr调质处理。取, ,于是得:输出轴的最小直径显然是安装在联轴器处。为了所选的轴直径与联轴器的孔径相适应,故需同时选取联轴器的型号。联轴器的计算转矩,取,则:转矩应小于联轴器的公称转矩,查机械手册,选用 LAK6型鞍形块弹性联轴器,其公称转矩为630000Nmm,半联轴器的孔径,故,半联轴器的轴孔长度,半联轴器与轴配合的毂孔长度。6.3.3轴的结构设计1.拟定轴上零件的装配方案2.根据轴向定位的要求确定轴各段的直径和长度(1)为非定位轴肩,则取,轴承端盖的总宽度为30mm,根据轴承端盖的拆装及便于对轴承添加润滑脂的要求,取端盖的外端面与半联轴器右端面间的距离,左端用轴端挡圈定位,按轴端直径取

22、挡圈直径D=60mm。为了保证轴端挡圈只压在半联轴器上而不压在轴的端面上,故取-长度比略短一些,取(2)因轴承同时受径向力和轴向力作用,故取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因为,选取单列圆锥滚子轴承型号32911,其尺寸,故。左右端滚动轴承采用轴肩进行轴向定位。取。由于大直齿轮的齿宽,所以除去轴向紧固空隙,。(3)为了使轴的次轴与轴二配合,取,又、处需一轴肩,取。至此,以初步确定了轴的各段直径和长度。3.轴上零件的周向定位齿轮、半联轴器与轴的周向定位均采用平键连接。齿轮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尺寸为,键槽用铣刀加工,同时为了保证齿轮与轴的配合有良好的对中性,故选择齿轮轮毂与轴的配合为H7/n6;同样,半联轴器

23、与轴的连接,选用平键尺寸为,半联轴器与轴的配合为H7/k6。滚动轴承与轴的周向定位配合为H7/m6。4.确定轴上圆角和倒角尺寸取轴端倒角为,各轴肩处的圆角半径如图。6.3.4求轴上的载荷 首先根据轴的结构图作出轴的计算简图。在确定轴承的支点位置时,查得a=14.3mm,得,。根据力的平衡,力矩的平衡求得:总弯矩:扭矩:现将上述计算结果的值列于下表载荷水平面垂直面支反力F弯矩M总弯矩扭矩T 从轴的机构图以及扭矩图中可以看出,齿轮作用处中心截面是轴的危险截面。6.按弯扭合成应力校核轴的强度进行校核时,通常只校核轴上承受最大弯矩和扭矩的截面(即危险截面)的强度,取=0.6,以下是轴计算应力:所以,故

24、安全。6.3.5校核轴的疲劳强度(1)判断危险截面只需校核截面左右两侧即可。(2)截面右侧抗弯截面系数抗扭截面系数截面右侧的弯矩M为截面上的扭矩T为截面上的弯曲应力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由教材表151查得。截面上由于轴肩而形成的理论应力集中系数及按教材附表查取。因,经插值后可查得。又由教材附图31可得轴的材料的敏性系数为故有效应力集中系数为:可得轴的尺寸系数;轴的扭转尺寸系数轴按磨削加工,得表面质量系数轴未经表面强化处理,即,得综合系数为:又碳钢的特性系数:,取,取于是,计算安全系数值得:故该轴在截面IV右侧的强度是足够的。(3)截面左侧抗弯截面系数抗扭截面系数截面左

25、侧的弯矩M为截面上的扭矩T为截面上的弯曲应力截面上的扭转切应力轴的材料为40Cr,调质处理。由教材表151查得。过盈配合处的,用插值法求出,于是得,=2.85轴按磨削加工,得表面质量系数于是,计算安全系数值:故该轴在截面IV左侧的强度也是足够的。第七章 、滚动轴承的选择及计算7.1高速轴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单列圆锥滚子轴承30305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7.1.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7.1.2求两轴承的计算轴向力和对于30000型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为,由手册查得30305型圆锥滚子轴承Y=2,e=0.3。则:,。又由受力分析可得:,则,。,。7.1.3轴承当量动载荷和

26、查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为:对轴承1:,;对轴承2:,。因轴承运转中载荷平稳,查得: 则:7.1.4验算轴承寿命由已知的,预期寿命因为,所以按轴承2的受力大小来验算故所选轴承满足寿命要求。7.2中间轴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圆锥滚子轴承320/28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7.2.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7.2.2求两轴承受的计算轴向力和对于30000型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为,由手册查得320/28型圆锥滚子轴承Y=1.4,e=0.43。则:,。又由受力分析可得:,则,。,。7.2.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和查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为:对轴承3:,;对轴承4:,。因轴承运转

27、中载荷平稳,查得: 则:7.2.4验算轴承寿命由已知的,预期寿命因为,所以按轴承3受力大小来验算故所选轴承满足寿命要求。7.3低速轴查机械设计手册可知圆锥滚子轴承32911的基本额定动载荷,基本额定静载荷。7.3.1求两轴承受到的径向载荷和7.3.2求两轴承受的计算轴向力和对于30000型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的派生轴向力为,由手册查得32911型圆锥滚子轴承Y=1.9,e=1.31。则:,又由受力分析可得:则,。,。7.3.3求轴承当量动载荷和查得径向载荷系数和轴向载荷系数为:对轴承5和轴承6:,。因轴承运转中载荷平稳,查得: 则:7.3.4验算轴承寿命由已知的,预期寿命因为,所以按轴承4的受力

28、大小来验算故所选轴承满足寿命要求。第八章 、键联结的选择及计算代号直径(mm)工作长度(mm)工作高度(mm)转矩(Nm)极限应力(MPa)高速轴2022347.35271.752030346.87852.09中间轴30203.5111.406106.130623.5109.17833.54低速轴50564.5415.13865.8960525.5423.61049.37由于键采用静联接,冲击轻微,所以许用挤压应力为,所以上述键皆安全。第九章 、联轴器的选择由于弹性联轴器的诸多优点,所以考虑选用它。9.1高速轴用联轴器的设计计算由于装置用于带式传动机,原动机为电动机,所以工作情况系数为,计算转

29、矩为由于联轴器一端与电动机相连,其孔径受电动机外伸轴径限制,选用LAK1型鞍形块弹性联轴器其主要参数如下:型号: LAK1公称转矩Tn/(Nm): 63许用转速n/(r/min): 3700轴孔直径 dl、dz: 2032轴孔长度|Y: 5282轴孔长度|J1、Z1: 3860转动惯量/(kgm2): 0.005重量/kg: 3.4 9.2低速轴用联轴器的设计计算由于装置用于带式传动机,原动机为电动机,所以工作情况系数为,计算转矩为选用LAK6鞍形块弹性联轴器其主要参数如下:型号: LAK6公称转矩Tn/(Nm): 630许用转速n/(r/min): 2400轴孔直径 dl、dz: 427l轴

30、孔长度|Y: 112、142轴孔长度|J1、Z1: 84、107转动惯量/(kgm2): 0.043重量/kg: 16.1 第十章 、箱体设计10.1减速器附件的选择10.1.1通气器由于在室内使用,选通气器(一次过滤),采用M181.510.1.2油标选用游标尺M16.1.3起吊装置采用箱盖吊耳、箱座吊耳10.1.4放油螺塞选用外六角油塞及垫片M161.510.2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的计算名称符号尺寸关系机座壁厚机盖壁厚机座凸缘厚度机盖凸缘厚度机座底凸缘厚度地脚螺钉直径地脚螺钉数目8轴承旁联接螺栓直径机盖与机座联接螺栓直径联接螺栓的间距200轴承端盖螺钉直径窥视孔盖螺钉直径定位销直径至外机壁距

31、离40、34、26至凸缘边缘距离34、24轴承旁凸台半径凸台高度根据低速级轴承座外经确定外机壁至轴承座端面距离大齿轮顶圆与内机壁距离齿轮端面与内机壁距离机盖、机座肋厚轴承端盖外经1.25D+10,D轴承外径轴承端盖凸缘厚度轴承旁联接螺栓距离第十一章 、润滑和密封11.1齿轮的润滑采用浸油润滑,由于低速级周向速度,所以浸油高度约为六分之一大齿轮半径,取为20mm。11.2滚动轴承的润滑开设油沟、飞溅润滑。11.3润滑油的选择齿轮与轴承用同种润滑油较为便利,考虑到该装置用于小型设备,选用L-AN15润滑油。11.4密封方法的选取选用凸缘式端盖易于调整,采用闷盖安装骨架式旋转轴唇型密封圈实现密封。轴承盖结构尺寸按用其定位的轴承的外径决定。第十二章 、设计小结 由于时间紧迫,所以这次的设计存在许多缺点。但是我相信,通过这次的实践,能使我在以后的设计中避免很多不必要的工作,有能力设计出结构更紧凑,传动更稳定精确的设备。第十三章 、参考资料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指导书,高等教育出版社,龚溎义主编,第二版;2机械设计(第八版),高等教育出版社,濮良贵,纪名刚主编,第8版;3机械设计手册V3.0,软件版;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图册,高等教育出版社,龚溎义主编,第3版;5机械制图,机械工业出版社,马兰主编,第1版;6互换性与技术测量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胡凤兰主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