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

上传人:韩长文 文档编号:5025401 上传时间:2020-01-29 格式:DOC 页数:137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7页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7页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7页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37页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炭煤业公司度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doc(13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煤业公司一矿第一章 总则1 编制计划的目的为了防止煤矿在生产过程中各类事故的发生,以及在事故发生后如何采取应急处理和救援措施,有效地发挥应急救援功能,提高各级预案之间的协调性,保障职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损失,指导煤矿安全生产。2 编制计划的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煤矿安全规程、河南省化学危险品储运专项治理整顿方案、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关于督促生产经营单位制定和完善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的通知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事故应急预案编制导则,结合矿井实际,特制定本计划。3 编制原则(1)救人优先的原则。(2)防

2、止事故扩大,缩小影响范围的原则。(3)保护救援人员生命安全的原则。(4)利于恢复生产的原则。4 适用范围云盖山一矿所属各单位在生产、建设、经营活动中,由于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的应急救援工作,适用本计划。5 应急救援体系云盖山内部实行两级应急救援体系。全矿井上下各基层单位为一级救援体系,矿为二级救援体系。6 应急工作原则(1)坚持以人为本,按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快速有效,救人优先”的原则,对发生的重特大安全生产事故实行统一指挥,分级负责,积极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及国家财产的损失。(2)平战结合,专兼结合。充分发挥各基层单位应急救援第一响应者的作用,将日常工作、训练、演

3、习和应急救援工作相结合。充分利用现有专业力量,引导、鼓励实现一队多能、一人多长。培养和发挥兼职、辅助应急救援力量的作用。(3)依靠科技,依法规范。充分发挥工程技术人员的作用,实现科学民主决策。依靠科技进步,采用先进的技术,不断改进和完善应急救援装备、设施和手段,提高应急救援的处置技术水平。7计划对各级领导和职工的要求(1)矿井灾害预防措施和处理计划,由矿长和总工程师负责贯彻落实,各单位各科室负责人负责组织本单位职工学习贯彻矿井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每季度组织有关单位和人员对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以下简称计划)进行补充修订一次。(2)各单位在贯彻本计划后,要有计划地组织职工熟悉避灾路线和安全出口。(

4、3)贯彻本计划时,有关单位要将各种灭火器材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向职工讲解清楚,能熟练使用,并熟悉受灾时切断本区电源开关的位置和方法。(4)调度室必须配齐各种图纸。(5)机电科和通风队应经常检查、检修主通风机的反风装置和井下的反向风门,保证需要反风时能顺利进行。(6)没有学习或考试不及格、不熟悉本计划有关内容的干部和职工不准下井工作。第二章 基本情况第一节 矿井概况1 井田位置及范围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一矿位于河南省禹州市磨街乡,地理坐标为东经11302411130558,北纬344251344504。云盖山煤矿一矿井田位于禹县矿区西部边缘的云盖山井田内,上部以花沟断层为界,下部以下白峪断

5、层为界,东部和枣圆煤矿以-117勘探线东75m为界,井田面积7.2 km。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2009年由河南省国土资源厅颁发的采矿许可证(证号:C4100002009081120032917),矿井划定开采范围:二1煤层由8个坐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开采标高为+200m600m;四2煤层由8个坐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开采标高为+200m450m;五2煤层由6个坐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开采标高为+200m400m;六4煤层由5个坐标点依次连接而圈定,开采标高为+200m250m。河南永锦能源有限公司云盖山煤矿一矿二1煤层拐点坐标:1、X:3781000.00 Y:38424235.00 2

6、、X:3782598.00 Y:38425993.00 3、X:3782957.00 Y:38425709.00 4、X:3783050.00 Y:38425870.005、X:3782740.00 Y:38426147.00 6、X:3783255.00 Y:38426713.007、X:3781788.00 Y:38428093.00 8、X:3779548.00 Y:38425689.002 煤层赋存情况云盖山一矿井田内可采和局部可采煤层有二1、四2、五2、六4四层煤,矿井主要开采二1煤层。二1煤层层位稳定,除井田西部边界处局部有不可采块段外,大部分可采。煤层厚度0 14.03m,平均4

7、.3m 。煤层厚度呈厚薄相间的复煤包体,厚度变化较大,具有增厚、变薄以至尖灭、挤灭现象,无明显规律。属“两软一硬”较稳定不稳定型煤层。3 开拓方式云盖山煤矿一矿现为两斜井一立井开拓。落底标高+88m,二级提升设计到云盖山断层落底,落底标高为-149m,现生产水平为-23m水平。4 开采方法矿井现在在一采区进行开采,布置有一个21303采煤工作面,开采方法为走向长壁后退式综采放顶煤采煤法;另有综采工作面21110采面准备明年接替。5“一通三防”情况(1)矿井通风系统矿井现采用中央分列抽出式通风,主、副斜井进风,回风立井回风,安装两台型号为FBCDZ.22型轴流式风机,配套电机型号YBF315-8

8、,功率2132KW,两台风机一用一备,运行正常。矿井目前总进风量为4567m3/min,回风立井回风风量4866m3/min,有效风量率为87.3%,矿井通风阻力h阻=1850Pa,等积孔2.14。反风方法为风机反转进行反风,矿井有完善的反风装置和防爆门,目前矿井能够在10min内反风。各工作面需风量:21303采煤工作面438m3/min,21110综采工作面453m3/min,变电所硐室300 m3/min。现有9个掘进工作面,一个掘进工作面采用型号FBD. 5.0局部通风机,功率25.5KW,直径500mm风筒,五个掘进工作面采用型号FBD. 5.0局部通风机,功率27.5KW,直径50

9、0mm风筒,三个掘进工作面采用型号FBD. 5.0局部通风机,功率211KW,直径600mm风筒,总需风量约1832m3/min,矿井供风量能够满足生产需要。表2-1 矿井现主要通风机运转情况项目风机名称通风机型号电 机功 率(KW)风量(m3/min)风 压(Pa)转数或叶片角 度(。)反风方式负担区域轴流式风机FBCDZNO.222132495020000风机反转全矿井下(2)瓦斯情况根据2010年度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瓦斯相对涌出量为5.69m3/t,绝对涌出量5.16m3/ min,属低瓦斯矿井,矿井目前井下无冲击地压、高温、突出现象。(3)煤尘爆炸性及爆炸指数根据煤炭科学院抚顺

10、分院2008年煤层煤尘爆炸性鉴定报告,煤尘干燥无基灰发份为17.26%。有爆炸危险性。6 煤的自燃倾向性、自然发火期根据煤炭科学院抚顺分院2008年煤层自燃等级鉴定报告,该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且我矿及相邻同煤层矿井,均没有发生过自燃现象。7 水文地质情况云盖山煤矿一矿位于颖河与汝河的分水岭,区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井田地表水系不发育,属贫水区;井田内地下水有八个含水层,二1煤层顶板有五个含水层,平顶山砂岩含水层厚77.98m,六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厚16.8m,五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厚10.04m,四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厚23.14m, 二1煤层顶板砂含水层厚37.39m。 二1煤层底板有三个

11、含水层,二1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主要由L11、L10、L9、和L8四层灰岩组成,其中L9、L8两层较稳定,平均厚度12.14m,二1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属岩溶裂隙含水层,是二1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来源,富水性弱,对煤层开采无威胁;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平均厚度22.56m,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含水层距二1煤73m,含水层厚度115m,岩溶发育,充水量大,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距二1煤层距离较远,并有多层隔水层,但是通过断层破碎带等地质构造弱面,下覆厚层灰岩水可通过裂隙、溶洞等渠道,辗转补充给太原组下段灰岩,对二1煤开采构成威胁。矿井涌水主要为二

12、1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底板灰岩含水层涌水,水文地质条件为简单。根据水文地质资料和矿井实际涌水量可知,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0m3/h,最大涌水量120m3/h。8 主排水系统矿井主排水系统供电电源为平地6KV变电所沿主斜井筒敷设两路电缆下井到-23中央变电所,由云9线和云19线两路6KV。做为-23排水系统双回路供电。矿井主排水系统在-23水平中央泵房,中央泵房安装4台MD155-677型离心式水泵, 一用、二备、一检修,供电电压为6000KV,配套电机型号YB2-400-2,功率为315KW,电压为6KV,转速2950r/min,排水能力130m3/h 。从-23泵房-23管子道回风暗斜井二西

13、回风巷暗斜井地面,敷设2趟200mm排水管路,一趟工作,一趟备用。9 提升运输系统主提升系统为大倾角强力皮带运输,输送机型号:PVG1250;配套电机功率为2160KW,减速机:M3PSF60;配套给煤机:GLD800/5.5/S.辅助提升为2.5米绞车串车提升,绞车型号:JK-2.5220, 配套电机型号YB450L-10,功率315KW,担负矿井提矸、下料和人员上下;提矸和下料每勾串6辆矿车;上、下人员使用三节XRB15-6/6型人车车厢。运输大巷采用5t蓄电瓶电机车牵引1tU型矿车串车运输;机巷采用GSJ80/40/255KW胶带运输机和DCY250-25-IN胶带运输机,速度V=1.6

14、m/s,输送能力250t/h;SGB-420/40型刮板运输机运输,速度V=0.86m/s,输送能力150t/h。采煤工作面均采用SGB-42040型刮板输送机把原煤运送到下机巷,下机巷均采用DTL65/20/230型胶带运输机将煤运分别运至主暗斜+13和 -23煤仓,通过PVG1250主暗斜皮带输送机将煤运送到上仓皮带输送机DTL65/245;然后通过主提升皮带输送机运送到地面煤场。10 供电系统云盖山35KV变电站,采用双回路电源:一路贺北线,来自文殊变电站,一路神后线,来自神后变电站;向平地供电;通过平地变电所高压控制柜,控制云9线和云19线向矿井供电。矿井沿主斜井筒敷设两路电缆下井,一

15、路型号为MYJV32-350(6KV),另一路型号为MYJV32-350(6KV),每路长750m,分列运行。11 井上、下通讯系统矿井通讯系统井上下采用DDD-17D型程控调度交换机进行调度管理,容量120门,交换机安装在地面调度室,通讯电缆对数50对,沿主皮带井铺设二条通讯电缆,在主井分站分两路各25对供采掘及使用地点,并安装了传真机、录音电话、移动电话,可以实现井上下、矿区内外通讯畅通便利。对通讯线路进行了优化,安装在井下各工作地点及平地各科室各区队,矿内外采用程控直拨电话与外界联系,通讯调度简洁方便。调度室负责井上下电话维修保养、更换、电缆敷设等日常管理工作。第二节 2011年生产计划

16、1 矿井当前生产情况云盖山煤矿一矿为两斜井一立井汇合开拓,井底车场布置在+88水平,主要开采二1煤层,煤层厚度0-14.03m,平均4.3m,煤层倾角为1520。现有三采区21303回采工作面正在进行生产,现施工的掘进工作面8个,岩巷(回风暗斜井、-150泵房),煤巷(二西回风巷、21110回风巷、21203皮带巷、21203回风巷、21110切眼、21110东回风巷)。目前生产情况良好。2 矿井2011年生产计划安排2011年矿井年产量计划50万吨,有2个采煤工作面(21303采面、21110采面)保证生产(采煤工作面接替情况详见附表四)。2011年掘进进尺计划,掘进总进尺为4440米,其中

17、开拓735米,回采3420米,其他285米(开拓掘进情况详见附表五)。3 2011年安全技措工程(1)构筑井下风门5套,工作量5万元(2)构筑密闭9处,工作量1.8万元(3)-23轨道巷扩巷697米,工作量278.8万元(4)二级架空人车巷道230米,工作量46万元2011年矿井安全技措工程计划资金331.6万元(详见附表五)。第三章 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自然条件、地点和原因第一节 瓦斯灾害情况和可能发生瓦斯灾害事故地点和原因1 瓦斯灾害情况(1) 根据我矿2010年7月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5.69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5.1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83

18、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6.19m3/min,属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2)矿井历年来瓦斯涌出情况一览表:时间瓦斯涌出量相对涌出量(/t)绝对涌出量(/min)20012.391.4220023.161.5620032.681.6920042.562.4320052.462.1720065.465.3520074.104.1720084.264.6920094.334.0520105.695.16根据历年来的瓦斯等级鉴定情况,矿井均属低瓦斯矿井,无瓦斯涌出异常、煤与瓦斯突出现象。(3)矿井瓦斯地质的其他情况:根据矿井生产过程中煤层揭露情况,我矿在掘进过程中局部(煤层较厚地段)瓦斯涌出量较

19、大。(4)容易发生瓦斯事故的地点及原因根据矿井现在掘进情况和2011年工程安排情况, 21303采面在回采期间留有预抽空白带,很有可能出现局部瓦斯积聚,是瓦斯事故易发地点;21110西回风、21110皮带巷在掘进过程中发生多次预测效检超指标现象,所以21110综采面也应作为瓦斯事故易发地点。 第二节 火灾情况和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和原因1 矿井火灾隐患根据煤炭科学院抚顺分院2008年煤层自燃等级鉴定报告,该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且我矿及相邻同煤层矿井,均没有发生过自燃现象。容易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设备失爆、电缆及油脂引起的人为火灾等。2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原因和波及范围根据煤炭科学院抚

20、顺分院2008年煤层自燃等级鉴定报告,该煤层无自燃发火倾向,且我矿及相邻同煤层矿井,均没有发生过自燃现象。容易引起火灾的原因主要有:设备失爆、电缆及油脂引起的人为火灾等。2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地点、原因和波及范围(1)内因火灾:无内因起火条件。(2)外因火灾:可能发生外因火灾的地点主要有:21303采面下机巷皮带摩擦起火、,波及范围主要是21303采煤工作面;21303轨道巷皮带摩擦起火,波及范围主要有21303轨道巷、1320轨道下山、矿井总回风。放明炮、糊炮、装炮、装药密度过大或过小、钻孔内有水、炸药受潮以及封泥长度不够或用可燃物(如煤粉、煤块或炸药包装纸等)代替炮泥的违反操作规程操作的

21、爆破作业等引燃的火灾。可能发生地点:副暗斜井工作面及其它需要爆破作业的地点。发生火灾波及范围为:掘进工作面波及范围:掘进工作面及其回风系统内全部巷道;采煤工作面波及范围:采煤工作面及其回风系统内全部巷道;其它地点波及范围所在巷道及其回风系统内全部巷道或工作面。明火:明火的产生与加热器、喷灯、焊接和气割作业,井下吸烟等有关。可能发生火灾的地点:违反操作规程或安全技术措施在井口附近20m范围内或井下焊接和气割作业的地点。发生火灾波及范围为:井口附近波及范围为全矿井;井下焊接和气割作业的地点波及范围为所在巷道及其回风系统内全部巷道;井下扔有烟头地点波及范围为所在巷道(工作面)及其回风系统内全部巷道。

22、电流短路和电气设备过载也能引起井下火灾。第三节 粉尘情况和可能发生粉尘事故的地点和原因1 经检测,我矿采面回风巷粉尘浓度没有超过10mg/m3;但在矿井生产过程中,如钻眼作业、爆破作业、锚喷作业、顶板管理、煤(矸)转载、运输等等各个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的粉尘。井下作业人员长时间接触粉尘且无采取个体防护措施的,极易产生尘肺病。开采煤层具有煤尘爆炸性,煤尘悬浮于空气中并达到一定浓度;存在引燃煤尘爆炸的高温热源,当三个条件同时具备,就会发生煤尘爆炸事故。煤尘爆炸事故危害极大,可以摧毁整个矿井,造成矿毁人亡。 2 根据粉尘产生的环节和地点,判断可能发生粉尘事故的地点有:采、掘工作面、采煤工作面下机巷刮板、

23、胶带运输机转载点、风速大产尘量大的巷道等。发生粉尘事故原因为:采煤工作面煤层薄采取煤层注水影响到工作面工作环境及安全,因此采面在生产过程中各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粉尘,采用爆破作业、人工装煤、刮板机运输及机电设备失爆等原因产生引燃粉尘爆炸火源,因此,可能发生煤尘事故;掘进工作面采用电煤钻打眼或风钻打眼无采取防尘措施、爆破作业、转载机、刮板运输机转载运输等各个环节都产生大量粉尘,若遇到引燃粉尘爆炸火源,就可能发生煤尘事故;采煤工作面下机巷刮板、胶带运输机转载点及井下风速大产尘量大的地点若无采取防尘措施,风速过大、煤质较干会产生大量粉尘若遇到引燃粉尘爆炸火源,就可能发生煤尘事故。 可能发生事故的地点为回

24、风粉尘堆积处。可能发生粉尘事故的原因为防尘不到位等。第四节 水害情况和可能发生水害事故的地点和原因我矿井田范围内属贫水区,建矿以来无发生过水灾事故,井田内地层有八层含水层,其中平顶山砂岩含水层、六4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五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四2煤层顶板砂岩含水层和二1煤层顶板砂含水层等五个含水层,富水性均弱,对煤层开采均无威胁;二1煤层底板太原组上段灰岩含水层,属岩溶裂隙含水层,是二1煤层开采的直接充水来源,富水性弱;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是二1煤层底板间接充水含水层,富水性较好;寒武系白云质灰岩含水层岩溶发育,充水量大,为岩溶裂隙强含水层,距二1煤层距离较远,并有多层隔水层,但是通过断层破碎

25、带等地质构造弱面,下覆厚层灰岩水可通过裂隙、溶洞等渠道,辗转补充给太原组下段灰岩,对二1煤开采构成威胁。根据2011年采掘工程安排,2011年采掘区域内受到老空水及底板含水层的威胁。副暗斜井延伸已经在-150标高处掘进,将水平穿过云盖山断层。目前,矿井水头最高值为195米(-23水文观测钻孔寒武系含水层水头静压值为2.22Mpa),矿井太原组上、下段灰岩间隔水层的厚度为14.58-32.84米,平均22.56米。矿井在-69水平以上开采时,形成“可以带水压开采”。主、副暗斜受底板水的威胁。21110回风巷、21110东回风巷及21203回风巷等掘进地点在掘进工程中,分别受到老21108采面及2

26、1201采面老空水的威胁,所以在掘进工程中,要按照“有疑必探、不探不进”的原则严格执行探放水措施。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地点和原因2011年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地点为-150石门、21110回风巷、21110东回风巷及21203回风巷,-150石门现在在二1煤层底板中掘进,下距太原组下段灰岩含水层距离较近(约22米),形成“带压开采”。 21110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受到老21108采面老空水的威胁;21110东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受到老21108采面老空水的威胁;21203回风巷在掘进过程中,受到21201采面老空水的威胁;-150石门在掘进过程中,受底板寒武系灰岩水威胁。第五节 顶板情况和能发生

27、冒顶事故的地点和原因1 顶板灾害情况云盖山井田的基本构造形态为走向北东,倾斜南东的单斜构造,岩层走向以东北至西南呈弧形弯转,井田东北部岩层走向NE4050,西南部岩层走向NE2030至牛头山一带,岩层走向为近南北向,岩层倾角1525,深部边缘有所增大。井田内构造类型为简单-中等,以断裂构造为主,褶曲不发育。影响矿井二1开采的主要走向断层为下白峪、云盖山、花沟等断层,均为南东盘上升,西北盘下降,构成两个阶梯状块段。顶板:二1煤直接顶板为厚而坚硬的灰白色中粒岩屑石英砂岩,井田中部零星部位直接顶板为深灰色粉砂岩和砂质泥岩;属类顶板。采煤工作面支护形式为单体柱配型钢梁二梁五柱支护,顶、帮用竹笆闭严闭实

28、。顶板在推采过程中不易冒落,跨落步距为16米。掘进工作面支护形式为工字钢对棚支护,稍子、川杆闭帮闭顶;副暗斜井开拓工程采用锚杆、锚网、钢带配合混凝土喷浆联合支护。矿井近几年来无发生顶板事故。2 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和原因2011年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21 21303采煤工作面和21110切眼,主要因为采面煤层厚度变化较大,个别地段顶板坚硬,顶板大面积不落,冒落时压力较大;有顶煤地段煤层较松软,不易控制且压力较大,棚子变形严重;21110切眼下段属地质变化带,巷道压力大。22 采煤工作面过断层、过老巷、过薄(厚)煤带、沿空留巷、初采初放、采面回撤等特殊地点(时间段)。采煤工作面在上述情况下

29、,不易管理,人员情绪不稳定,自然条件较差,极易出现压力集中、顶板破碎、支柱走形、支撑力达不到要求,易发生冒顶事故。23 掘进工作面迎头10m范围内。由于掘进工作面迎头首次揭露煤层或岩层,顶板不稳定,支架稳定差支撑能力差,工人主要工作场所,违章空顶作业,防倒装置、超前抬棚不起作用或无使用等因素,易发生冒顶事故。24 锚喷巷道临时支护地段。锚喷巷道临时支护地段空顶面积大,巷道高,无及时打锚杆或初喷,临时支护距离超过作业规程规定,顶板离层无及时处理,工人违章空顶作业,顶板破碎无采取有效措施等条件下,极易发生冒顶事故。25 掘进工作面开口、交岔点、贯通施工地点。开口、交岔点、贯通施工地点空顶距大,压力

30、集中,老巷开口、贯通地点顶板破碎离层等原因。26交岔口、十字口等巷道维修地点。由于交岔口、十字口等巷道维修地点空顶距大,压力集中,顶板破碎、支架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冒顶事故。27 处理高冒顶地段。由于冒落比较高,人员高空作业,避灾不畅通便利,顶板压力集中,顶板破碎、传递物料不及时,工人操作不熟练,周围支柱支撑能力达不到要求,极易发生冒顶事故。28其它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地点,比如:老巷修复。主要原因为顶帮破碎、冒落面积大不易支护,支架不稳定,易推跨,空顶作业、无加固工作地点支架情况下,极易发生冒顶事故。第六节 机电运输情况和可能发生机电运输事故的地点和原因1 机电运输事故情况历年发生的机

31、电运输事故11 2005年11月14日零点,主井发生跑车事故。12 2007年5月22日零点,主井2米绞车西码滚筒固定螺栓扭断事故。13 2007年6月4日四点班,139主提升皮带发生断带事故。14 2007年7月10日四点班,2米绞车发生溜车事故。15 2007年11月7日四点班,风机房主通风机发生断电停风事故。16 2007年11月23日八点班,21301回风巷发生停电停风瓦斯超限报警事故。2 可能发生机电运输事故的地点和原因:21 主井和副暗斜井、1320轨道下山,可能发生跑车、溜车事故,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是:断绳、联结装置损坏;把钩工责任心不强,检查不细;绞车保护失效;采面机巷皮带

32、运输机司机不按规程操作可能发生的皮带输送机卷人事故。22 采面下机巷胶带输送机卷人事故,下机巷行人不小心或胶带司机操作失误或违章清煤等原因,造成胶带卷人事故。刮板运输机由于强拉或链条磨损等原因造成断链伤人。23 掘进工作面因停风,造成瓦斯超限事故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风机无实现双电源、双回路;风机自动倒台开关不起作用;风机可能有一台损坏等。24 电火花可能引起火灾或点燃瓦斯爆炸事故事故可能发生的主要原因:监控系统出现故障;无实现瓦斯、风电闭锁或闭锁不起作用;电气设备或电缆失爆;无使用风机自动倒台开关或自动倒台开关不起作用;维修人员违章作业;井下使用电气焊安全技术措施不到位。25 四西大巷电瓶

33、车运输可能发生机车掉道矿车掉道伤人事故。26 窄轨斜巷绞车提升易发生运输伤人事故。第四章 可能发生各种灾害事故的预兆第一节 可能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的预兆1 煤层结构:层理紊乱,煤层由硬变软,煤层厚度发生变化,煤由湿变干,光泽变暗,煤层松软、煤层内有响炮声,有时煤体温度降低或出现冒顶和片帮、夹钻等。2 地压增大:底板鼓起、压力增大,棚子严重变形。3 瓦斯地质及环境:瓦斯涌出量增大,煤层变厚。第二节 可能发生火灾事故的预兆1 内因火灾巷道内空气温度和水温比正常情况下高;煤体及围岩发热;巷道围岩出现煤焦油现象;空气中有煤焦油味;巷道风流中以及围岩出现烟雾,有CO出现,其浓度呈上升趋势,而氧气浓度呈

34、下降趋势。2 外因火灾皮带摩擦生热,出现冒白烟;电器设备失爆引起明火。第三节 可能发生水灾事故的预兆1 巷道壁或煤壁“挂汗”。(这是由于压力水渗过小裂隙凝聚在煤层或岩石表面,而形成了小水珠)。2 巷道内空气变冷。3 顶板来压,顶板淋水加大或底板鼓起并渗水。4 出现压力水流。(这是离积水区较近的现象,此时应观察水流情况;出水清净则表明水源尚远,若出水浑浊,则表明水源较近)。5 煤层有水挤出。6 有害气体增加。7 巷道壁或煤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8 煤壁发潮发暗。(这是由于水的渗入,使煤层变的潮湿光泽变暗,如果挖去一层仍是这样,说明附近有水)。9 采掘工作面温度下降。(可见到淡淡的

35、雾气,使人感到阴凉)10 有水声,一种是水受挤压易发出的“嘶嘶嘶”声;另一种是空洞漏水声。这些都是离水源很近的危险预兆。第四节 可能发生冒顶事故的预兆1 回采工作面11顶板的预兆:有响声、煤层翻帮、漏顶、有时出现台阶下沉。12煤帮的预兆:片帮、裂缝增大、脱层。13支架的预兆:支架变形、底板较软时,支柱会大量钻入底板。14瓦斯、淋水的预兆:瓦斯涌出量增大;煤壁“挂汗”; 煤层变冷;淋水加大;巷道壁或煤壁挂红、酸度大、水味发涩、有臭鸡蛋味等。2 巷道煤层翻帮、漏顶、片帮、支架变形、瓦斯涌出量增大。第五章 矿井灾害事故的预防计划第一节 组织措施成立预防各种重大灾害事故的领导机构11 成立“一通三防”

36、领导小组组 长:陈红涛副组长:王 浩成 员:王炎棕 黄晓远 陈红召 孙晓伟 高占辉 冯 功 苏高峰 孙 青 吴西恒 包殿营 王清欣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黄晓远(兼)职责:12在组长统一指挥下负责搞好“一通三防”业务范围内的灾害预防工作。13负责“一通三防”业务范围内的技术管理、安全管理。14负责贯彻落实上级“一通三防”文件、指令。15负责监督检查“一通三防”安全技术措施的落实及整改。16负责解决预防“一通三防”事故所需人、财、物、保证现场需要。17负责组织追查、分析“一通三防”事故,制定防范措施。18负责矿井“一通三防”质量标准化工作,组织对“一通

37、三防”工作进行检查和问题整改落实的监督。21成立防治水领导小组组 长:陈红涛副组长:刘健康成 员:王炎棕 陈红召 孙晓伟 高占辉 于吉伟 冯 功 苏高峰 孙 青 吴西恒 包殿营 王清欣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科,办公室主任:王炎棕(兼)职责:22负责矿井防治水的领导工作,以预防采掘工作面突水为重点,依据防治水计划组织实施防治水工程,保证所需人力、物力。23负责防治水技术管理工作,组织有关人员研究解决防治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24负责审批地测部门提出的水情水灾分析报告、各施工单位编制的防治水措施。25督促落实防治水措施,预防各种突水事故的发生。31成立顶板管理领导小组组 长

38、:陈红涛副组长:晁林山成 员:王炎棕 陈红召 孙晓伟 高占辉 冯 功 苏高峰 孙 青 吴西恒 包殿营 王清欣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生产技术科,办公室主任:王炎棕(兼)职责:32经常了解工作面顶板情况,组织或参加顶板管理和作业规程的编制、审定。33全面督促落实顶板管理措施和作业规程。34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顶板管理工作,总结经验教训,推广新技术、新工艺。35负责顶板事故抢救和事故追查分析、处理、总结,防止类似事故发生。36负责采掘工作面质量标准化工作,对全矿顶板管理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预防顶板事故发生。 4 成立机电运输管理领导小组组 长:陈红涛副组长:赵金明成 员:高占辉 王

39、炎棕 孙晓伟 陈红召 王清欣 苏高峰 包殿营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张春星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电科,办公室主任:高占辉(兼)职责:负责矿井机电和运输质量标准化工作加强对机电运输设备的维护与管理。对全矿的机电、运输工作进行日常检查和监督,预防各种机电运输事故发生。5 成立夏季“三防”领导小组组 长:陈红涛副组长:韩海波成 员:孙晓伟 王炎棕 陈红召 孙晓伟 高占辉 冯 功 陶中江苏高峰 孙 青 吴西恒 包殿营 王清欣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保卫科,办公室主任:陶中江(兼)职责:搞好夏季“三防”(防雷电、防排水、防洪)各项工作的检查和落实:搞好夏季“三防”所需各种材料的采购、

40、保管工作;负责制定夏季“三防”实施方案,预防矿井在夏季出现地面洪水倒灌井底事故发生。6 成立突然停电应急抢险领导小组组 长:陈红涛副组长:赵金明成 员:高占辉 王炎棕 陈红召 孙晓伟 王清欣 杨 晓 苏高峰 包殿营 罗永艳 张小伍 王少亭 孙 青 吴西恒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机电科,办公室主任:高占辉(兼)职责:61 负责应急抢险方案制定和实施,指挥和协调相关单位正常开展工作。62 负责组织事故抢险人员及时赶到事故现场。63 负责调度指挥系统和通讯系统完好。64负责各种应急救援物资的储备与调拨。65负责矿井发生停电事故后供电系统的停送点指挥和协调联系工作。66负责组织停电事故抢险处理工作,快捷高效

41、的处理故障,解除事故隐患,保证矿井安全。第二节 物资准备和培训教育为确保发生灾害时,能够迅速抢险救灾,确保物资及时到位,现将处理灾害必要的准备物资列表叙述如下:1 救灾物资的存放地点、种类、型号、数量见下表:序号品名规格单位数量存放地点地面井下1柔质风筒500mm米10仓库2局 扇11kw台1仓库3干粉灭火器台5仓库4灭 火 桶台5仓库5胶 管1寸米50仓库6塑料纺织袋条50仓库7铁 丝Kg10仓库8砂 子m32料厂9黄 土m32仓库10木 板180252200块50木料厂11尖 镐把5仓库12斧 子把5仓库13铁 锤把5仓库14铁 锨把5仓库15CO2灭火器台5仓库16管 钳把2仓库17撬

42、棍根2仓库18潜 水 泵台2仓库19伸 缩 梯副1仓库20木 锯把2仓库21水 泥m31仓库22砖m35仓库23消火水龙头m200仓库24消火水枪支2仓库2 救灾物资储存保管制度 2.1 救灾储备物资实行封闭式管理,专库专储,专人负责。要建立健全各项救灾储备管理制度,包括物资台帐。救灾储备物资入库、保管、出库等要有完备的凭证手续。2.2 管理人员要保管好救灾物资,做到数量准确,工具完好,确保安全使用。2.3 一般情况下,救灾物资应放入库房内分类储存,任何人不得借用。2.4、特殊情况下需要使用救灾物资时,必须经矿长批准,方可发放救灾物品。3 每月由安全矿长组织,有机关各科室科负责对全矿井机电设备

43、、提升运输、“一通三防”等进行全面检查两次,对查出的问题要有记录、有落实。4 所有特殊工种必须持证上岗,每月有安检科、人劳科组织对全矿井的职工进行培训一次。五、批准后的灾害预防措施有各队队长负责组织,有技术员负责向本队传达批准后的灾害预防措施,并签字存档,经考试合格后方准下井作业,考试不合格的进行补考,补考合格后才准下井作业。第三节 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及瓦斯突出事故应急处置方案一、预防瓦斯事故的措施1 回采 1) 根据我矿2010年7月矿井瓦斯等级鉴定结果,矿井相对瓦斯涌出量5.69 m3/t,绝对瓦斯涌出量5.16m3/min,二氧化碳相对涌出量6.83m3/t,二氧化碳绝对涌出量6.19m

44、3/min,属低瓦斯、低二氧化碳矿井,但矿井应加强瓦斯管理。1.2采煤工作面回风流中要按规定检查瓦斯浓度,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1.3采煤工作面必须由专职瓦斯检查员进行瓦斯检查,发现瓦斯超限立即停止作业。1.4采煤工作面上隅角出现瓦斯超限时,要及时用挂风幛引导风流的方法把瓦斯吹散。1.5采煤工作面放顶煤时,要掌握好推进度和顶板垮落之间的关系,确保老空区顶板能随放随落,并严格执行作业规程规定,防止瓦斯聚积现象发生。1.6采煤工作面严禁放炮落煤。若需放炮,必须按操作规程进行打眼、装药、放炮,并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换牌放炮制”。2 掘进2.1 局部通风机停止运转时要立即撤人。送风时严

45、格按送风制度执行,严禁向瓦斯超限区域送电复工,所有掘进工作面必须使用双风机、双电源、自动倒台。2.2 暂时停工的掘进工作面不得停风。长期停工、停风时要在距巷道口不超过5米处打上密闭,并设置栅栏,揭示警标,严禁人员进入;在密闭处按规程规定检查瓦斯浓度。2.3 风筒被挂断或砸脱节时,要立即接上,防止巷道无风造成瓦斯积聚。煤巷在接换风筒前要先向调度室汇报,调度室做好安全监控工作,及时指挥现场人员先撤出工作面。接换时通风工不少于2人,并有值班长、安检员在场。对于瓦斯较高地点(如21110切眼),接换风筒要选择瓦斯探头显示最低时段(最高不超过0.4%),并至少稳定20分钟方可接换。2.4 在编制作业规程时,必须有防止瓦斯超限和处理瓦斯积聚的措施。2.5 巷道开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研究报告 > 商业贸易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