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047647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24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doc(28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电大本科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重点期末考试练习题及参考答案绪论一、判断并说明理由(先判断正误,然后说明理由。每题3分,其中判断1分,说明理由2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1、中国各民族使用的语言文字是汉语和汉字。错,(1分)在五十六个民族中,语言种类较多,约80种左右,亦有不少民族形成了自己的文字,约15种。除汉族、回族同语同文,满族、畲族通用汉语汉文外,其余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语言。(2分)2、新中国建立前,少数民族地区的政治体制呈现多种状况。正确,(1分)除了大多数少数民族和汉族地区一样,实行地主封建制度下的保甲制度外,在内蒙古部分地方实行的是盟旗制度。西藏地区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专政制度。大

2、小凉山彝族地区是家支制度(奴隶制)等。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1、中国民族理论 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1分)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2分)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2、民族观 是人们对民族问题的总认识,(1分)它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1分),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政策和方法上三、材料分析(请分析下面的材料说明了什么问题和观点。每题10分。)1、根据下列材料请谈谈当代中国的民族状况:材料1:“经解放初期科学的民族识别,在当代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的

3、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大家庭里,共同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据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共有近13亿人。其中,汉族人口最多,有11.5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91.59%;其余55个民族共1亿多人,约占全国总人口数的8.41%,”材料2:“我国幅员辽阔,地域广大,东西相距约5000公里;南北相距5500公里,全国面积约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其中,居住着各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分布遍及全国,主要聚居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在其它几乎所有地区,也有居住。少数民族人口相对较少,但居住很广,约占全国国土面积的64%,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西藏、广西、宁夏五大自治区和黑龙江、吉林、辽宁

4、、甘肃、青海、四川、云南、贵州、重庆、广东、海南、湖南、湖北、河北、河南、山东、福建和台湾等省市部分地区;在山西、陕西、安徽等省亦有分布;即使在北京、上海、天津等直辖市,随着改革开放以来的族际流动,也居住了一些少数民族。”(1)当代中国民族结构的特点是什么?(2)当代中国民族分布的特点是什么?1)当代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结合的国家,它由56个民族组成。(2分)其中汉族是主体民族,人口众多,而55个少数民族的人口较少。(2)作为主体民族的汉族主要集中在黄河、长江、珠江三大流域和松辽平原等地区,但在其他地区也由分布;少数民族分布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64%。(2分)从总体上看,现在我国的民族分布,呈现出大

5、分散、小聚居、相互杂居、流动频繁的特点,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犬牙交错,难以分割。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中国民族理论的特点?1、(1)实践性:不论毛泽东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或是邓小平民族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理论和新世纪新阶段的民族理论新发展,都来自于党领导的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来自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践,中国民族工作本身就是中国革命和社会发展总问题的一部分。(2分)(2)继承性:中国民族理论的思想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民族理论,在一些基本观点上乃至语言表述上,都是一贯相通、一脉相承的,都来自于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经典论述。(2分)(

6、3)创新性:中国民族理论在继承中,根据变化着的实际不断创新的。如在毛泽东的“和平过渡”的观点,就是对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在落后民族如何实现社会变革这一重大问题上的理论创新。(2分)(4)科学性: 作为对中国民族和民族问题发展规律科学认识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也是科学的,是我们党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锐利武器。中国民族理论也是一套严密的科学体系。(2分)(5)世界意义:国际社会一致公认,我国几十年的革命和建设实践,在纷繁复杂、跌宕起伏的时代背景下,保障了中国社会稳定团结、欣欣向荣的局面,这是具有国际性借鉴意义的典范。(2、学习中国民族理论的意义?2、(1)学习中国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

7、阶段的中国民族理论新发展,是树立正确的马克思主义民族观的需要。(3分)(2)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是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是继续认真贯彻党的民族政策,搞好当前民族工作的需要。(3分)(3)学习中国的民族理论,在当前,尤其是学习新世纪新阶段中国民族理论的新发展,对我们进行各项民族研究工作,也有其重要的指导性意义。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20分。)1、论述中国民族理论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过程?迄今为止,中国民族理论经历了毛泽东思想的民族理论、邓小平民族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三个阶段。目前,正处于新世纪新阶段新的发展之中。(2分

8、)(1)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老一辈革命家,在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以马列主义民族理论作指导,并吸取中国历史上传统民族观的优良营养,创建了中国民族理论。其间毛泽东先后发表了论民众的大联合、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论、论联合政府、论十大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问题等一系列文章和周恩来的关于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讲话,在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消灭民族压迫、获取民族解放和消灭民族内部剥削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制度并初步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等问题上作出积极的探索,为我国制定一系列正确的民族政策奠定了思想基础。(5分)(2)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在十一届三

9、中全会以后,依据马列主义民族理论基本原理,继承科学的毛泽东思想民族问题观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族理论,即邓小平民族理论。这一理论主要回答和指导了在中国这样一个经济落后的统一多民族国家里,在社会主义新时期,如何解决我国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如何尽快赶上先进民族社会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的问题。(5分)(3)十三届四中全会以后,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中央领导集体,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方向,推动了我国经济、政治和文化事业各个领域的深化改革。特别是从时代要求的高度敏锐把握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提出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10、更是在党的根本指导思想上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推进到了一个与时俱进的新高度。与此同时,在解决我国社会主义的民族问题上,也做了大量的创造性的工作,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关于民族问题的理论。此外,党的十六大以后,以胡锦涛总书记的新一届党中央,对于我国民族工作高度重视,根据国内国际形势的新变化,及时提出了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各项工作的战略思想,分析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总结工作成绩和经验,研究和确定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民族工作的主要任务。这大大地推动着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深化和发展。(5分)总之,中国民族理论,即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是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

11、列宁主义关于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原理,结合中国的历史实际,并吸收历史上优良民族观营养而创立和发展起来的。(3分)第一章民族的一般特征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斯大林在马克思主义与民族问题中首先提出完整科学的民族定义的时间是 BA、1912年 B、1913年 C、1914年 D、1915年2、不同部落结成民族的主要因素是 AA、物质关系和利益 B、共同反抗外来侵略 C、共同族源 D、共同心理认同3、在民族六要素中,起基础作用的要素是 C 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心理认同4、在民族六要素中,具有相当稳定性、历史连续性和持久性的要素是 AA、共同心理认同 B、共同文

12、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风俗习惯5、把民族划分为古代民族、近代民族、现代民族主要是侧重于民族的 A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6、把民族划分为奴隶制民族、封建主义民族、资本主义民族、社会主义民族,主要是侧重与民族的 BA、自然属性 B、社会属性 C、生物属性 D、特征属性7、在我国55个少数民族中,最后被确认为一个少数民族的是 CA、土家族 B、赫哲族 C、基诺族 D、畲族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对民族发展起到精神纽带作用的因素是 BCD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族源 D、共

13、同心理认同2、在民族六要素中,具有比较稳定并表露于外的民族特征是 ADA、共同语言 B、共同文化 C、共同生产方式 D、共同风俗习惯三、名词解释(每题4分。)1、民族: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1分)。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等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2分)。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起着重要作用(1分)。2、共同历史源渊: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渊源(地缘)(2分)、族体渊源(族源)(2分)等。一个民族如果没有族体渊源就成为无本之水,如果没有地域渊源就成为空中楼阁。3、地域渊源:是形成民族的物质条件之一(1分)。指组成一个

14、民族的人们共同居住生活的地区(2分)。它是民族的生产、生活、繁衍的空间场所(1分)。4、族体渊源:就是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共同具有氏族、部落等起源的族共同体(2分)。是民族的精神纽带,是民族内聚力、凝聚力的关键因素之一(2分)。5、共同生产方式: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经济活动方面的社会联系(1分)、物质资料的生产、交换、消费过程中的组织形式(2分)、联系形式和行为方式的总和(1分)。6、共同语言: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彼此交流思想感情、交往联系所使用的语言(2分),它是稳定的、表露于外的最明显的特征(1分),是民族统一性和继承性的最重要的反映之一(1分)。7、共同文化:主要

15、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创造和发展起来(2分)的具有自己形式和特点的文化(1分),即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1分)。8、共同风俗习惯: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在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方面广泛流行的风尚、习俗、惯例(2分),是在普遍流行的价值观念支配下,在生产生活领域的实践活动中长期传承的行为心理和行为方式(2分) 。9、共同心理认同:主要是指组成一个民族的人们的相同的心理特质(2分)。包括民族成员对民族整体的认同心理和民族成员之间的认同心理(2分)。10、民族识别:是指对一个族体的成分(2分)和名称的辨别与确定(2分)。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民族与宗教的区

16、别是什么?答:(1)民族和宗教是两种不同的社会现象。民族是人们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一个具有历史渊源、生产方式、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心理认同等方面共同特征的稳定的共同体(2分)。民族是一个客观存在的实体,属于社会历史范畴。宗教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产生的一种人的社会意识、一种观念形态,是人们面对自然、社会与人生时的自我意识或自我感觉,是社会现实生括在人们头脑中幻想的、歪曲的反映。宗教属于思想意识范畴(2分)。(2)民族与宗教有各自的产生发展的规律(2分)。民族是在人类社会生产力发展、出现社会大分工、商品交换、私有制和阶级分化,以及私有制和阶级社会确立时产生的。民族在社会生产力发展过程中

17、,随着社会发展阶段形态的变化而演进,到了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社会的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高度发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全面和谐发展的时候,到阶级消亡、国家消亡之后自行消亡(2分)。宗教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人们的思维能力和意识有了相应的发展之后产生的,是对自然力压迫和社会压迫的无能为力的表现,是对支配着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的幻想反映。宗教产生之后,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人类社会到了生产力高度发展、科学文化高度发展、人全面发展而使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和人与自然之间关系极明白合理的时候,宗教才会自行消亡(2分)。2、民族与宗教的联系是什么?答:(1)有些民族基

18、本上是全民族信仰宗教(2分)。宗教是某些民族重要的特点之一,与这些民族的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有联系,都产生着一定的影响(1分)。(2)有的民族在形成和发展的过程中,宗教对维系一个民族的特点和存在,对民族的经济生活、思想文化、风俗习惯有着很大的影响(3分)。(3)宗教对一个民族的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有些宗教节庆、礼仪、禁忌演变成民族的风俗习惯;有些宗教中涵有民族文化及其发展的历程;有些民族的民族心理受宗教心理影响较大(4分)。3、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民族识别?答:(1)民族识别是落实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使各少数民族真正成为中华民族大家庭平等一员的需要(2(2)民族识别是确定我国民族数量和称谓的需

19、要(2分)。(3)民族识别是顺利实施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础。只有识别了民族成分,才能更好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4)民族识别是增强民族内部凝聚力,推动各民族发展繁荣的重要条件(3分)。4、我国民族识别的依据是什么?答:一是民族特征是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2分);二是民族源流是重要的历史源流(3分);三是民族意愿是民族识别的重要依据(3分);四是实行相近和就近认同(2分)。第二章民族发展的规律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一般来说,民族形成的时间是 BA、原始社会 B、奴隶制社会 C、封建制社会 D、资本主义社会2、民族与氏族的根本区别是 C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3、氏

20、族与民族的根本区别是 BA、经济关系 B、血缘关系 C、地域关系 D、利益关系4、在民族发展中,“同源异流”现象属于 B 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5、在民族发展中,“异源同流”现象属于 AA、民族组合 B、民族分化 C、民族自然同化 D、民族强迫同化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民族形成具有典型意义的途径是 BCDA、中国人式 B、希腊人式 C、罗马人式 D、德意志人式2、部落的二重性是 CDA、血缘关系 B、地域关系 C、人们共同体形式 D、原始社会的社会组织形式3、社会主义社会民族

21、发展的趋势是 CDA、问题越来越多 B、矛盾越来越尖锐 C、各民族充分发展繁荣 D、各民族共同繁荣和共同性日益增多4、民族发展的基本模式 ABC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C、跳跃式发展 D、滞后式发展三、判断改错(先判断正误,然后改错。每题3分,其中判断1分,改错2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1、有了人类就有了民族。2、在民族和国家形成的时间上,先有民族后有国家。3、“同源异流”属于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1、错,民族不是自有人类以来就有的,而是在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形成的。2、错 民族和国家是在同一历史时期产生的。3、错 属于民族发展的特殊规律,即次生形态民族。四、名词解释(每题4分。)

22、1、次生形态民族: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2、民族结构:是民族的物质产品生产、精神产品生产和自身生产及其有关方面的有机的排列和组合。3、民族素质:就是民族在生存和发展过程中,在长期的物质资料和精神产品的生产及人类自身生产的过程中,所形成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内在的和显观的能力。4、民族同化:就是指民族在交往过程中,丧失自己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变成别的民族的组成部分的社会现象和社会过程。5、民族强迫同化:就是指丧失本民族的特征,接受别的民族的特征的变化过程,是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6、民族自然同化: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

23、往相处中,在生产、生活、文化等各方面相互影响下,一方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方民族的特征,改变自己民族的特征而变成另一方民族的现象。7、民族分化:是指一民族的某些部分从这一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8、民族组合:是指某些民族,或某些民族的部分,在一定的条件下重新组合成一个新的民族的现象。五、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民族发展的基本动因是什么?答:(1)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是民族发展的决定性因素(4分)。(2)社会生活中的阶级斗争是影响民族发展的非常重要的因素(3分)。(3)在民族发展过程中,一个民族基于历史和现实形成的民族精神是民族发展的重要动因(3

24、分)。2、民族同化的特点是什么?答:(1)民族同化是一个过程。民族同化是一个复杂的社会过程,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2分)。(2)民族同化中人为和自然因素并存。强迫同化是认为因素造成的;自然同化是在一定条件下自然发生的现象,是自然的社会历史过程(2分)。(3)民族自然同化是一种向较高经济和文明程度接近的形式。自然同化中的同化主体一定比被同化民族的发展程度高,其中经济力量、文化水平起决定性的作用(2分)。(4)民族同化首先涉及显露于外的民族特征,如语言、文化、风俗习惯等(2分)。(5)民族同化是民族过程的局部现象(2分)。3、民族融合的特点是什么?答:(1)民族融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3分)。(

25、2)民族融合是一个缓慢的过程。民族融合不是突然发生和完成的,是由量变到质变,总体量变和部分质变,逐渐发展的历史过程。这种量变的积累是个缓慢的过程,是与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进程相适应的(3分)。(3)民族融合是一个自然过程(2分)。(4)民族融合是民族发展过程与民族接近过程的辩证统一(2分)。4、民族同化与民族融合的区别是什么?答:(1)民族融合不同于民族同化。它们在发生的时间、发生的范围、发生的结果上不同,实现的途径上也有所不同(2分)(2)民族同化在民族发展的整个过程中都有可能发生。它是个别民族的单方面的变化,结果只是个别的民族消失,民族数量的相对减少,而民族现象依然存在(2分)。(3)民族融

26、合是人类社会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以后实现的,是全世界一切民族范围的变化,其结果是人类的民族差别、民族界限的消失。民族作为客观实体自然消失,出现新的人类统一体(2分)。(4)民族强迫同化是凭借暴力和特权进行的。民族融合不是凭借暴力和特权的人为结果,而是社会生产力发展基础上的自然的历史发展过程(2分)。(5)民族融合因素的出现并不等于民族融合。历史上出现过的所谓“民族融合”,实际上是民族同化(2分)。第三章社会主义时期的民族一、判断正误题(先判断,然后改错。每题3分,其中判断1分,改错2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1、社会主义时期是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时期,各民族间的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

27、民族差异和各民族在经济文化发展上的差距将长期存在。 正确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含义及意义。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是我国新世纪新阶段民族工作的主题。 共同繁荣发展,就是要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千方百计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不断提高各族群众的生活水平。(3分)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其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客观要求。 (2)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3)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

28、会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宏伟目标的根本前提。 (4)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逐步实现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必然要求。(5)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途径。(6)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是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基本保证。三、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20分。)1、社会主义时期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原因及意义。(一)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表现(8分)(1)各民族都是中华民族的有机组成部分,共同表现为对中华民族认同意识的强化。(2)56个民族都成为社会主义时代的民族,各族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3)各民族人民的平等地位得到实现,各民族间的关系基本上是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4)各民族彼此

29、尊重、帮助、合作和学习,在社会生活诸多方面的交往联系中,共同性因素逐渐增多。(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成为各民族的共同理想和宏伟目标。 (二)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原因(6分)(1)我国长期的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存在和发展以及各民族之间的交流交融,是各民族共同性因素增多的历史基础。(2)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和完善,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形成和增强的社会原因。(3)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运行,使各民族在各个领域的交往日益频繁,为共同因素的增长提供了机会和动力。(4)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文化,是各民族共同因素增多的精神纽带。(三)各民族共同因素增

30、多的意义(6分)(1)有利于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巩固和发展。民族共同因素增多是增进民族团结的有利条件,也是良好的民族关系的反映。(2)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进步和共同繁荣。(3)有利于在国际上展示我国民族关系的良好状态。第四章民族问题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民族关系的基本表现形式是( B )。A、民族成员个人之间的关系 B、民族群体之间的关系C、民族整体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D、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的关系2、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 C )。A、民族矛盾 B、民族的社会原因 C、民族差异 D、民族交往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

31、民族关系的核心问题是( ABC)A、民族利益 B、民族权利 C、民族发展问题 D、民族矛盾问题2、民族关系有多种表现形式,主要有( ABCD)A、以国家为依托表现的国与国之间的民族关系 B、民族群体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关系C、国家与地区关系形式表现出来的民族关系 D、以不同民族成员之间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民族关系三、判断改错(先判断正误,然后改错。每题3分,其中判断1分,改错2分,若判断错误则全题不得分。)1、一切民族问题都可视为阶级问题。( )错误。只有在阶级社会中才可以这么看。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什么是民族问题?2、民族问题产生的根源是什么?3、社会主义时期民族

32、问题长期存在的原因主要有哪些? 4、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什么联系?5、民族问题与阶级问题有哪些区别?四、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民族问题属于社会问题的范畴。民族问题的内涵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即民族自身的发展问题,民族之间的关系问题,民族与阶级的关系问题,民族与国家的关系问题,即一个“发展”、三个“关系”。2、民族问题的发生是以民族间的交往与联系为前提的(1分)。民族问题的产生主要有自然原因和社会原因。自然原因有:民族差异是民族问题产生的基本原因。民族间相互交流、交往中会引起的各民族的发展问题社会原因有:生产资料私有制是造成一些民族剥削另一些民族的原因,是民族不平等,不团结的社会经

33、济基础,也是产生民族纠纷的根本的社会原因。民族压迫是一切剥削制度所奉行的民族政策,它同民族平等、民族团结是对立的。要消灭民族压迫和剥削,消除民族之间的对立和斗争,实现民族平等和团结,必须消灭资本主义和一切剥削制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3、(1)社会主义时期阶级斗争在一定时期一定范围内还存在,这些阶级斗争还会反映到民族问题上来。(2)民族间的差异和发展差距不可能在短时期消灭,是民族问题长期存在的重要原因。(3)思想观念的影响,会导致民族问题的长期存在。(4)社会主义国家和执政党对民族和民族问题认识的偏颇,也会导致民族问题并使之长期存在。4、私有制下,阶级社会中,两者有紧密的联系,因为:阶级关系是阶

34、级社会中最普遍的关系。每个民族内部有不同的阶级。民族斗争是阶级斗争的表现。民族问题的解决有赖于阶级的消灭。5、所属历史范畴不同。内容与含义不同。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范围更广,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更复杂,民族问题比阶级问题存在的时间更长。五、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20分。)1、如何理解民族问题的特性?1、(1)普遍性:首先,人类社会自从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社会都存在一定的民族问题。其次,民族问题不是单纯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某一方面的问题,而是普遍地存在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第三,大凡民族问题都可能会波及到众多民族成员的社会生活,牵涉到民族的利益。(2)长期性:民族问

35、题的长期性,是由民族的自身特点和发展规律决定的。民族的产生、发展和消亡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只要民族存在,民族问题必然存在,民族问题的解决是一个相当长期的过程。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各民族相互学习、相互接近,共同因素在不断增多,但民族特点、民族差异将长期存在,民族问题也必将长期存在。(3)复杂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主要是由民族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的特殊地位决定的。民族问题在社会问题中的特殊地位与作用表明了它的复杂性。 民族问题对民族生活的影响是复杂的,多方面的,且是漫长的。 (4)国际性:民族问题的国际性,是指一国的民族问题会引起国际社会的反应。(5)重要性:民族问题的重要性,是指在人类历史发展

36、的长河中,民族问题对国家乃至人类社会的过去、现在和未来,都具有重大的影响。第五章解决当代中国民族问题的道路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1、中华民族:中华民族是包括中国境内56个民族的民族总称,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56个民族已经结合成相互依存、统一而不能分割的整体。在这个民族大家庭里,所有归属的成分都已经具有了一个高一层次的民族认同意识,即休戚与共、共存亡、共荣辱、共命运的感情和道义。中华民族作为中国各个民族的总称,体现了中国各民族根本利益与长远利益不可分割的实体,涵盖了中国各民族整体上的民族认同。2、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各民族一百多年梦寐以求的神圣目标,也是凝聚了深厚民族感情的庄严

37、口号,更是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不懈追求,极大地激励着全国各个民族。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不是简单地回复到中华民族曾经有过的古代的辉煌,而是一方面要“回复”到那时曾经有过的在世界民族之林中的辉煌地位,另一方面要“回复”出崭新的时代内容。它代表着各民族的共同意志,关系到各民族的根本利益,关系到各民族的发展和未来。二、简答题(回答要点即可。每题10分。)1、简述当前我国民族问题的特点?(1)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交织: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辅相成。民族问题的解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如果在现实中,我们只是强调经济问题的解决,忽视政治问题的解决,那么就会导致经济发展的停滞,同样

38、,如果只是一味的抓政治问题的解决。忽视经济问题,那么民族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解决。(2)现实问题和历史问题的交织:在现实中,很多民族问题的产生都是有这深远的历史根源的。同时、由些历史因素在现实问题中有重要的影响。这不仅使民族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和多变,也给民族问题的解决带来巨大的难度。所以,解决我国当代民族问题时,不仅要看民族问题的现实表现,也还要看到其中蕴含的历史因素和引发其产生的历史根源。(3)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和宗教问题之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两者之间密不可分的交织。这在当今世界是一个普遍现象,两者的交织往往加剧民族问题的复杂性和敏感性,也增加了民族问题解决的难度。(4)国内问题和

39、国际问题的交织:民族问题一般是指一国内部的民族和民族关系问题,纯属一国内部事务,但种种原因致使民族问题国际化。在我国民族问题中,国内民族分裂主义分子与国外敌对势力的勾结,以及西方某些大国以人权为幌子干涉中国内政往往导致民族问题呈现除国内问题和国际问题交织的特点。2、在民族问题中,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关系如何?(1)政治平等是经济发展的前提。解决民族问题的本质就是实现民族之间的平等,而民族之间的平等首先要从政治上解决,只有实现各个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才能为各个民族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政治环境。(2)经济问题的解决是政治问题解决的基础。民族经济的发展会进一步消除民族间存在的事实上的不平等,从而巩固民

40、族关系向融洽和睦的方向发展。(3)经济问题和政治问题相辅相成。有时经济问题上的矛盾和纠纷会以政治问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甚至会转化为政治问题。民族问题的解决在经济上和政治上是互相影响、相辅相成的。如果在现实中只是强调经济问题,忽视政治问题,那就不能真正解决民族问题,难以促进民族经济的发展,相反,如果只是一味的抓政治问题的解决,忽视经济问题,那么民族问题同样不能很好地解决。3、如何正确理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含义?正确理解其含义必须把握三个方面:(1)它是相对于古代文明的繁荣昌盛而言的。从春秋战国时代到“康乾盛世”,在长达几千年的时间里,中华民族曾走在同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前列。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41、指的是通过和平发展,再次让中华民族走在世界前列。(2)它是相对于近代中华民族文明衰落与民族危亡而言的。随着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兴起与扩张,古老的中华文明逐步走向衰落。鸦片战争后,中国的国门被打开,主权遭践踏,领土被分割,跌到了文明发展的谷底。(3)它是针对文明发展的历史延续性而言的。民族的繁荣昌盛必须保持自己文明的历史延续性,灿烂的古代文明是今天实现民族复兴的基础。在历史上中华民族曾经创造了辉煌的中华文明,但是后来因为发展的缓慢,曾经陷于“亡国灭种”的悲惨境地。因此,激发各民族的爱国主义的热情,增强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增强为中华民族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努力奋斗的使命感和责任感,是当前历

42、史时期的一个重要的任务和目标。三、论述题(要求观点鲜明,证据充分,有论证过程。每题20分。)1、解决我国民族问题为什么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1)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促进了民族地区发展:“社会主义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灭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社会主义阶段的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这是邓小平同志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点的高度集中概括,也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途径的根本指导思想。也正是有了这一思想的指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生产力也得到了巨大发展。(2)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保障了各个民族平等地位。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

43、域自治制度,则是我国的三项基本政治制度,充分反映了人民意志,体现了人民的根本利益。这也是在我国现实条件下最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实现形式。充分保障少数民族人民群众行使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共同为各民族繁荣发展。(3)中国的历史实践证明,建设社会主义可以有助于民族问题的解决。“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一条由近代百年历史所证明的颠扑不破的真理。正是中国共产党正确领导全国各民族人民,经过长期艰苦卓绝的斗争,建立了新中国,获得了民族独立解放;正是社会主义从根本上使中国各民族人民摆脱了剥削社会制度的枷锁,走上了经济文化繁荣的康庄大道。所以,“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44、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就是中国近代以来历史进程的必由之路。同时。“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能解决中国少数民族的繁荣发展问题。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实践证明: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才能发展中国,才是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唯一正确的道路。第六章中国各民族与国家统一一、单项选择(每题1分。)1、我国历史上最早建立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哪个朝代? AA、秦朝 B、汉朝 C、元朝 D、明朝2、史传黄帝居于“昆仑之丘”,其祖先活动于羌戎民族居住的地方,那里是 DA、长江流域 B、黄河流域 C、陕甘宁一带 D、青藏高原东部3、麦类的种植技术,首先产生于 BA、新疆盆地 B、青藏高原 C、黄河

45、流域 D、松嫩平原4、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到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包括了各民族地区许多次英勇的反帝斗争,终于使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阴谋彻底破产;并终于在 A 年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几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统治。A、1911 B、1917 C、1919 D、19495、 B 族的邓恩铭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13位代表之一。A、土家 B、水 C、苗 D、布依二、多项选择(每题至少有两个正确答案,请将所有正确答案选出。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1、满族建立了一统全国将近三百年的清王朝,对祖国疆域的开拓和巩固做了如下几方面的历史贡献:ABCDA、统一台湾 B、平定天山南北的叛乱

46、 C、对西藏的社会进行了改革 D、统一了西南地区的行政管理体制2、新世纪新阶段各族公民要强化“四个认同”:ABCDA、强化祖国认同,确立中国公民意识; B、强化中华民族认同,树立民族整体意识;C、强化中华文化认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D、强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认同,坚定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念。3、国家的安全不仅包括领土安全、国防安全,还包括: ABCA、经济安全 B、文化安全 C、科技安全 D、家庭安全4、根据国际法的有关规定,一个国家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的主权原则表现为: ABCA、对处理国内民族问题的排他的管辖权,主权国家独立自主处理,他国不得插手;B、在具体处理民族问题时政策法律、措施的独立权,不受他国的干预与制约;C、在因民族问题引发冲突时的自卫权,对内外部势力借民族问题发难、对国家构成威胁时,有权采取必要的一切手段加以自卫。D、对国外民族问题的干涉权,有权插手别国的民族事务5、敌对势力对我国进行渗透破坏的方式多种多样,包括: ABCDA、进行反动的舆论宣传,歪曲历史,混淆视听 B、建立恐怖组织,进行恐怖活动C、三股势力内外勾结,相互支持、配合,共同进行破坏活动D、制造事端以引起国际关注,寻求国际支持等三、判断正误(每题2分。)1、国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业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