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剪影听课记录一、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剪影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教材版本:浙人美版艺术美术二、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在教室前方的大屏幕上展示了一组精美的剪影作品,有翩翩起舞的舞者、展翅高飞的雄鹰、形态各异的人物侧面像等。这些剪影在黑色的背景下,仅以简洁的轮廓线就勾勒出栩栩如生的形象,学生们被深深吸引,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教师随后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些漂亮的图案是什么吗?它们和我们平时看到的画有什么不一样?”学生们纷纷举手发言,有的说颜色只有黑色,有的说只有外形没有细节,课堂气氛活跃起来。(二)新授(12分钟)1 .教师拿起一张黑色卡纸和一把剪刀,向学生们介绍剪影艺
2、术的起源和特点。教师说:“剪影艺术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它是通过把物体的外形剪出来,用影子的形式表现出来的艺术。就像我们在灯光下,用手做出各种形状,墙上就会出现影子一样。”接着,教师现场示范如何用剪刀剪出一个简单的动物剪影,如一只小兔子。教师边剪边讲解:“先剪一个大大的圆形作为兔子的身体,再剪两个长长的耳朵”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剪影制作的基本方法。2 .然后,教师展示了一些不同风格和主题的剪影作品图片,包括民间传统的窗花剪影、现代艺术中的创意剪影等。引导学生观察这些剪影作品中物体的轮廓特点,如人物的动态、动物的姿态等是如何通过线条表现的。教师提问:“你们看这个跑步的小人,他的手臂和腿的线条是怎样的
3、学生们仔细观察并回答,对剪影的线条表现力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三)示范创作(8分钟)教师再次回到黑板前,在白色的画纸上用黑色马克笔画出一个小朋友放风筝的剪影轮廓。教师先画了一个圆形的脑袋,接着画了身体、四肢和手中长长的风筝线以及天上的风筝,在画的过程中,强调线条要流畅、简洁,突出人物和风筝的动态特征。画完轮廓后,教师用剪刀沿着线条将剪影剪下来,展示在黑板上,让学生更清晰地看到从绘画到剪纸完成剪影作品的全过程。(四)学生实践(15分钟)学生们开始动手创作自己的剪影作品。有的学生选择剪自己喜欢的动物,如可爱的小猫、调皮的猴子;有的学生则以人物为主题,表现家人、朋友或者自己的形象。教师为学生们准备
4、了丰富的材料,包括黑色卡纸、剪刀、铅笔等。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使用剪刀的安全,对于一些在绘画轮廓或剪纸过程中遇到困难的学生,教师给予耐心的帮助和示范,如怎样把曲线剪得更顺滑,怎样处理复杂的轮廓形状等。(五)作品展示与评价(3分钟)教师挑选了几幅学生的剪影作品展示在教室的展示区。首先请小作者们上台介绍自己的作品,例如一位学生说:“我剪的是我的妈妈,她有长长的头发,正在走路。”然后教师进行评价,肯定学生们的创意和努力,如“这位同学的动物剪影很生动,特别是小动物的眼睛部分,虽然只是一个小细节,但是让整个作品都活灵活现了。”同时也提出一些改进的建议,如“有些轮廓可以再剪得更精细
5、一些,这样剪影会更精致。”最后,让其他同学发表自己的看法,大家相互学习,分享创作的乐趣。(六)总结拓展(2分钟)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回顾剪影艺术的魅力和制作要点,鼓励学生在课后可以继续探索剪影艺术,可以用剪影来装饰自己的房间或者制作成小卡片送给朋友。同时,教师还提到可以尝试用不同颜色的纸或者结合绘画与剪纸的方式来创作更丰富的作品,激发学生对艺术创作的持续热情。三、教学评价1 .优点:导入环节通过精美的剪影作品展示,能快速抓住二年级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他们对剪影艺术的兴趣,为后续教学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教学内容丰富且层次分明,从剪影的起源、特点介绍,到制作方法的示范,再到学生实践与作品评价,各个环
6、节过渡自然,符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示范环节非常直观,无论是现场剪纸示范还是黑板上的绘画剪影示范,都让学生清晰地看到了剪影创作的过程和要点,有助于学生更好地进行自己的创作。注重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在作品展示与评价环节,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的想法,既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相互学习的意识。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态和蔼可亲,语言生动形象,营造了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2 .建议:在新授环节,可以增加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更主动地去探索剪影的特点。例如,可以展示一些轮廓相似但表现不同物体的剪影,让学生猜猜是什么,这样能加深学生对剪影通过轮廓表现物体的理解。在学生实践环节,可以提供一些简单的模板或参考图案供学生选择,对于一些想象力和动手能力稍弱的学生,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开始创作,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也能让他们在模仿的基础上逐渐发挥自己的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