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docx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4931 上传时间:2018-11-19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2.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docx(11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第 1 页 乡镇党委书记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特征码 XpUyOzphmiUJyckhxGuD 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几点认识 镇党委书记 XXX 当前,在全市以及全国范围内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而又扎 扎实实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热潮。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 出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是 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大举措,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 新阶段的具体化。从传统农业重镇如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 设这一角度出发,对建设新农村可理解为:始终坚持城乡一体 化发展方向,以“服务城镇,富裕农民”为目标,通过实施 “生态家园”建设活动,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进程。

2、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政治、科教、文化、 交通和社会保障等涉及农村方方面面的有机统一体,是农村社 会综合发展程度的标志。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关键是定 位要准、要有新的发展观念、好的发展思路和适合本地区实际 第 2 页 的发展路子。综合分析我镇的现状,我认为,在推进新农村建 设上,我镇新农村建设要按照“三增方向、三化联动、四基一 新”的基本思路,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三增方向”指的是 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财政增强;“三化联动”指的是农 村经济产业化、环境建设生态化和精神生活健康化;“四基一 新”指的是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基础产业发展、农民基本素质 提高、农民基本生活保障以及农村面

3、貌焕然一新) ,以镇村为主 导,以农民为主体,以规划为龙头,以产业作支撑,以示范村 为带动,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做强 富民产业,壮大新经济组织,创建好班子,塑造新风貌,为建 设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 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打好坚实的基础。 一、客观分析新农村建设中的优势和难点 镇是我市的传统农业乡镇,素有济源“东大门”之称, 新济公路横贯东西,207 国道贯穿南北,济焦、济洛、济晋高 速公路在境内交汇,交通便捷,区位优越。全镇地域平坦,总 面积 67.2 平方公里, 总人口 43150 人,辖 45 个行政村。 农业发展基础良好。粮食播种面积

4、 69975 亩,林果面积达 到 5600 亩,温室大棚达到 310 座,粮经比 60:40;目前,主 第 3 页 要以畜禽养殖、林果、蔬菜、粮食种植为主导产业,20XX 年农 民人均纯收入达到 4155 元,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到 4881 元。 工业基础得到加强。目前,我镇乡镇企业达到 30 余家,其 中规模以上企业 5 家,从业人员 3500 余人,初步形成纺织、化 工、皮革加工等支柱产业。20XX 年,全镇实现工业总产值 130440 万元;地方企业入库税金 539 万元。 城镇设施逐步完善。投资 300 多万元建成占地 87 亩的绿色 文化广场、体育中心等文体设施。投资 700 万元,

5、完成了“运 河桥、铁路桥、工业路”的两桥一路和集镇建设,构筑了四纵 三横的集镇建设基本框架。 以上的区位优势、交通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为我 镇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进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镇农村经济社会也面临着一系列急需解决的问题。 一是缺乏能够左右全镇经济发展的骨干龙头企业,三产发展滞 后,特别是农村产业化发展水平较低,农产品结构不合理的矛 盾日益突出,农民增收空间越来越小。二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和 地方财力所限,基础设施建设欠帐较多,凸现农村建设的相对 落后;三是农民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参差不齐,掌握 第 4 页 实用技术和务工技能不够。四是人居环境“脏乱差”现象比较 严重。这

6、些落后的农村面貌是全镇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中 最薄弱的环节。解决好这些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紧迫现实需 要,需要认真加以研究和解决。 二、科学把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要途径 回顾我国经济发展的历程,每当国民经济出现结构性失衡、 经济失调的时候,农业都会受到伤害;凡是农业徘徊不前时, 必然制约国民经济的发展。因此,无论在经济发展的任何阶段, 对农业的基础地位只能加强,不能削弱。面对新农村建设的号 角,加快农村发展正逢其时。 在新农村建设中,必须坚持科学的发展观,既要立足当前 缓解突出矛盾,又要着眼长远解决根本性问题,不能简单地理 解为多建楼房、多修道路,其根本落脚点是解放生产力,实现 生活幸福

7、、乡风文明、管理民主。因此,我镇在推进新农村建 设过程中将从实际出发,创新思维模式,探索新的途经,创造 新的条件,努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繁荣” 。 一)推进镇域经济稳步发展,使农民收入逐步提高。实现 新农村的发展目标,经济是基础,经济不发展,建设新农村就 是一句空话。在新农村建设中,应以提高农村工业化水平和农 第 5 页 业产业结构调整来保证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通过产业在城乡 的互动,进一步打破城乡界限,缩小城乡差距,进而不断提升 镇域经济实力。一是抓好新产业的培植。产业发展是农村经济 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我镇将加大项目引进建设力度,通过项 目建设这个载体,集聚各类生产要素,调整和

8、优化我镇产业结 构和工业布局。今后,我镇将着重服务和规划好“三大工业园 区” 。服务好全市沿获轵路,以东江为基点的 “东南新工业园” ; 以荣昌公司、兴达公司为起点向东延伸,建设“纺织工业园” ; 沿 207 国道和新济路两侧用于工业园区建设。同时,我镇要依 托优势产业,加快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未年 五年,我镇要努力新增 4 万锭精梳棉纱生产规模,使纺织业总 量达到 10 万锭,形成豫西北地区规模较大的纺织园;利用农副 产品资源,建成一家 2 万吨无公害冷鲜肉制品企业;要通过招 商引资争取到 1015 个较大规模的项目;产值超亿元企业要达 到 35 家,以工业化实现全镇经济总量的

9、扩张,带动农村经济 发展,最终实现强镇富民。二是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鼓励发展 规模化经营,引导企业与农户建立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联接 机制,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沿新济路、207 国道为重点大力 发展无公害蔬菜产业带,抓好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围绕 奶牛、生猪、蛋鸡三大优势畜禽品种,在全镇推行标准化养殖 区和规模养殖场;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以及储藏、保鲜、 包装和运销业,加快培育壮大一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第 6 页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使群众生活环境不断优化。以 城带乡是建设新农村的有力引擎,要统筹各方力量,形成工作 合力,大力推动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设施向农村延伸、 公共服务向农

10、村覆盖、城镇文明向农村辐射。在新农村建设中, 我镇将以抓好范庄、五里沟、大交、薛庄新村为突破口,加大 对农村道路、边沟、卫生环境的整治力度,扎实推进水利、饮 水安全、能源、广播电视、通讯等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农 村文化、休闲、体育娱乐设施建设,使小城镇及农村基础条件 进一步得到改善。通过加大对农村公共事业的投入、支持力度, 让公共服务更多地深入农村、惠及农民,弥合各项公共事业方 面的城乡差距。今年,我们计划投资 800 万元,启动镇区巷路 改造、商贸楼开发、镇区亮化、自来水铺设、垃圾无害化处理 等一批基础设施建设;增强乡村与城镇的融合能力,建设农村 道路 8 条公里;解决群众吃水难题,完成

11、7 个村的农村饮 水安全工程等。 三)推进基层组织建设工作,使干部执政能力得到增强。 新农村建设关键还要“以人为本” ,充分发挥人的积极因素,特 别是广大基层干部的力量。我镇将紧紧围绕“五个一”工程, 以全面争创小康村(户)活动为基础,扎实抓好基层组织建设, 干部队伍建设和作风建设,充分发挥典型教育的示范作用,在 第 7 页 各村、各支部广泛开展“干群联心”主题活动,积极引导广大 党员干部自觉争当先锋模范;同时,我镇还要充分发挥基层组 织引领农民致富的积极作用,推行“支部加协会”工作模式, 实现党支部职能作用的转换。 “支部加协会”活动,就是在农村 经济发展上,实现以党支部为核心,以农村专业协

12、会为纽带, 以科技大户为基础,以生产基地为依托的有机结合,推动农业 产业化发展和农民的持续增收,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 出贡献。 四)加强文明教育科技培训,使农民素质日益提高。在新 农村建设中,我镇要在农业信息网络建设等方面加大对农民的 科技培训力度,通过组织实施科普大集、科技入户、阳光工程 等,争取每年培训农民达 6000 人(次)以上,为农村经济发展 培养科技能人。从今年开始,我们将尝试结合新农村建设在各 村开展“能人带动”工程,把农村思想素质好、致富本领高、 社会影响大的农民评选出来作为能人,组织他们与“想富不会 富、要富没门路”的农民结成帮带对子,发挥能人在农业技术、 产业项目、资

13、金信息、市场销售、外出务工经商经验等诸多方 面的优势,帮助被带动人从以种粮为主的传统种植业中尽快转 移出来,快速增收致富。 五)加快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和谐。要加快 第 8 页 推进农村义务教育体制改革,免收义务教育的杂费,调整中小 学布局,增加教育投入,减轻农民负担的同时增加农民受教育 的机会;建立起政府出大头的农村基本医疗体系,巩固完善新 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立便民的征缴制度、就医制度和结算 制度,让农民真正看得起病。以政府公共财政为主导,建立多 渠道社会保障资金投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 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让农民老有 所养、病有所医、贫有

14、所济。建立健全新型社会救助体系,逐 步构建起以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基础,以就业帮助、医疗救助、 教育救助等为补充的多元化新型社会救助体系,做到农村低保 水平与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步增长,使城乡居民同享改革发展的 成果。 三、新农村建设需要处理好几方面的关系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中央进入“十一五”向全党提出 的新任务,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更是各级干 部必须面对的一个新课题,需要我们在具体实际工作中注重方 式方法。 一)既要立足当前,又要着眼长远。 “三农”问题是长期积 累形成的,伴随着工业化进程加快越来越突出。建设新农村, 第 9 页 缩小城乡差别,彻底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最终实现城乡一

15、体化, 这是一个需要付出艰辛努力的长期过程,不是朝夕之功,不可 能一蹴而就。我们要牢固树立“打基础、谋长远”的思想,防 止一哄而上,忽冷忽热走极端,搞短期行为,流于形式。必须 把总体规划与阶段性目标结合起来,做到既有中长远的规划目 标,又有近期工作安排。要有所侧重,分步实施,逐步完善, 争取年年有目标,事事有人管,一年一大步,年底结硬帐。要 坚持从农民最关心、要求最急迫、受益最直接的事情做起,从 农民最积极、条件最成熟的村子抓起,一步一个脚印,见到实 效,既让农民充满信心,又要让农民得到实惠,通过设施改造 和建设,逐步推进电视有线化、网络宽带化、道路水泥化、垃 圾日清化、排污专管化、环境生态化

16、、农业产业化,不断改善 和提升农民的生产和居住条件。 二)掌握节奏,以点带面,稳步推进。通过搞好试点,逐 步积累经验,完善政策,然后全面推广,常常是解决很多难题 的有效方法。因此,可以从先办有条件办的事、群众迫切要求 解决的问题做起,脚踏实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允许起点 有先有后,过程有快有慢,水平有高有低,不搞“齐步走” 。善 于研究把握新农村建设的规律,*材料,尽在网络络.com 网。 注意多方学习、互相交流、取长补短、共同促进,形成百花齐 放的局面。特别是规划要依山就势,顺其自然,充分体现中国 第 10 页 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风貌。 三)强化政府引导职责,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各级党委政

17、 府是建设新农村的领导者、组织者;广大农民群众则是推动新 农村建设的基本力量和主体。一方面党委政府要在充分尊重农 民意愿的前提下,给予引导和扶持,重点在新农村建设总体规 划、技术、资金等方面进行指导和帮助,切实为农民解决新农 村建设中出现的各类困难和问题,抓好新农村建设督促检查, 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另一方面,要更加注重发挥农民的主 体作用,依靠农民,相信农民,教育农民克服等、靠、要的思 想,发动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断改变家乡面貌,使广 大农民自觉自愿地拥护和参与新农村建设。要以农民愿意不愿 意,高兴不高兴,赞成不赞成作为衡量我们建设新农村成功与 否的主要标准,尽量实现政府与农民群众目标的一致性,最大 限度地实现主导与主体的最佳结合,使新农村建设产生最佳的 效果。 总之,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我们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 创新发展,积极主动、最大限度地把握和利用好这次难得机遇,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的目标要求,众志成城,合力攻坚,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就 一定能够建设具有现代气息、经济发展、农民富裕、文化繁荣、 第 11 页 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社会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事务文书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