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

上传人:yyf 文档编号:5050594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32.5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pdf(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 4 0 化工进展 C H E M I C A LI N D U S T R YA N DE N G I N E E R I N GP R O G R E S S2 0 1 0 年第2 9 卷增刊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徐徐,商士斌,宋湛谦,崔淑芹,王宏晓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生物质化学利用国家工程实验室, 国家林业局林产化学工程重点开放性实验室;江苏南京2 1 0 0 4 2 ) 摘要:以富马海松酸为原料,制备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 F A P P ) ,分别考察了二元醇种类、催化剂种类和用 量、反应温度、常压反应时间、减压反应时间、醇酸摩尔比等因素对F A P

2、 P 性能的影响,并进行了红外光谱( 瓜) , 高效凝胶色谱( G P C ) 表征。结果表明采用0 1 0 ( 质量分数) 的氧化锌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 2 0 、常压 反应时间为4h 、减压反应时间为3h 、醇酸比( 二甘醇:富马海松酸物质的量比) 为1 2 0 的反应条件下制得的 F A P P 制备水性聚氨酯( W P U ) ,可提高其拉伸强度、硬度和耐水性 关键词: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水性聚氨酯 随着人们安全、环保意识的增强,水性聚氨酯 ( W P I7 ) 材料在木器涂料、建筑涂料、胶黏剂以及 织物和皮革涂饰等诸多领域的需求量也越来越 大【l 艺】。作为松香基改性多元酸的富

3、马海松酸,具有 稠合多脂环刚性结构1 3 4 J ,以此为原料制备富马海松 酸聚酯多元醇( F A P P ) ,如果把它引入到W P U 中, 可以克服常规水性聚氨酯硬度低、耐热耐水性差等 缺点,得到的硬度高、光泽度好、耐热性及耐水性 等性能优良的水性聚氨酯材料。本文主要以富马海 松酸为原料制备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 唧) , 通过对所合成的聚酯多元醇的理化分析,研究将其 部分替代聚醚多元醇制备硬度大、耐水性好的水性 聚氨酯的有效途径。 1实验部分 1 1 主要仪器及试剂 富马海松酸,按文献【5 】自制,质量指标如下: 熔点2 2 0 “ - - 2 2 3 ,酸值4 4 3m g g ,纯

4、度 9 5 ;氢 氧化钾、无水乙醇、乙二醇、l 。4 丁二醇、二甘醇、 三甘醇等均为市售分析纯试剂。I X 2 2 型多功能搅拌 器;5 5 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 n 瓜) ,美国 N i c o l e t 公司;1 5 1 5 高效凝胶色谱仪( G P C ) ,美国 W a t e r s 公司。 1 2 实验方法 称取一定量的原料富马海松酸、二元醇及催化 剂置于带电动搅拌装置、分馏柱及温度计的四口烧 瓶中,在通入氮气的同时缓慢升温至1 5 0 - - - 1 6 0 , 待原料全部熔化后开始搅拌,继续升温至1 9 0 2 4 0 左右出水。待反应至酸值低于6 0m g g 时开

5、始抽 真空,每隔相同的时间缓慢升高真空度,维持至酸 值低于3m g g ,为反应终点,降温至1 6 0 出料。 1 3 分析方法 1 3 1 酸值( A 。) 的测定 准确称取4 1 0g 样品,加入3 0 I I l L 甲苯一乙醇 ( 2 :1 ) 溶液,充分摇荡使其溶解。加3 5 滴酚酞 指示剂,用0 1m o l L 标准K O H 溶液滴定至出现 桃红色,3 0S 内不褪色,并做空白试验。 A 。= 5 6 1 x C x ( K V o ) m ( 1 ) 式中,A 。为样品酸值,r a g g :5 6 1 为K O H 的 摩尔质量,g m o l ;C 为标准K O H 溶液

6、浓度,m o l L ; K 、K 为滴定样品和空白滴定所消耗的碱液体积, m L ;m 为称取样品的质量,g 。 1 3 2 羟值( Q 。) 的测定 配置酰化剂由乙酸酐与吡啶质量比1 2 :8 8 ,混 合,放置备用;准确称取lg 左右样品置于磨1 2 1 锥形瓶中,用移液管加入1 0 0 0m L 酰化剂,接上回 流冷凝管,用1 0 0 水浴加热回流2h 。冷却后加 入2 5m L 苯,以少量蒸馏水冲洗冷凝管,冲洗液入 瓶,加5 滴酚酞指示剂,用O 5m o l LK O H 溶液滴 定至终点。另做空白试验。 Q s = 5 6 1 x C x ( K V o ) ,m ( 2 ) 式中

7、,A 。为样品羟值,m g g ;其余同1 3 1 节。 1 3 3 红外谱图表征 使用5 5 0 型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以全反射的 模式对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 1 3 4 产品数均分子量的测定 采用G P C 测定聚酯多元醇相对分子量,色谱柱 为F I R l 、H R 2S t y r a g e l 色谱柱二根串联( 3 0 0m m X 增刊徐徐等: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2 4 l 7 8m m ) ,流动相为四氢呋喃;检测器温度和柱温 为3 5 ;流速为1m L m i n 一;进样量为2 50 L , 检 测器为示差折光检测器。 2 结果与讨论 2 1 不同二元醇 称取2 5

8、 0g 的富马海松酸,以1 :1 2 ( 物质的 量比,下同) 分别加入不同的二元醇按照1 2 节的 方法反应。分别选用乙二醇、l ,4 一丁二醇、二甘醇 等不同的二元醇进行反应,并用G P C 法测定了聚 酯多元醇的相对分子质量,如表1 所示,随着二元 醇分子量的增大,可从产物的外观直接看出产品由 固体变为黏稠体,说明产物的的黏度降低。同时产 物羟值与官能度的逐步减小,一方面是由于原料二 元醇相对分子质量的增加,平均聚合度减小;另一 方面是由于原料二元醇分子量的增加,产物分子量 也会增加所致1 6 l 。考虑在合成W P U 时避免使用过 高的温度,同时将相对分子质最控制在1 6 0 0 -

9、 - - 2 0 0 0 内,故选用黏度相对较低的二甘醇聚酯和三 甘醇聚酯较为合适。 表1不同二元醇种类制备的不同聚酯多元醇 2 2 不同的催化剂的影响 称取2 5 Og 的富马海松酸,以l :1 2 ( 物质的 量比) 加入二甘醇按照1 2 节的方法反应,催化剂 用量为0 1 ( 质量分数) ,2 2 0 下常压反应4 h , 测定酸值。如图1 所示,在四种催化剂中,氧化锌 的催化效果最好。 2 3 催化剂用量 称取2 5 0 9 的富马海松酸,以l :1 2 加入二甘 醇按照1 2 节的方法反应,使用氧化锌为催化剂, 改变其用量,2 2 0 下常压反应4h ,测定酸值。如 图2 所示,当催

10、化剂用量为0 1 0 时,酸值降低为 4 3 5m g g ,继续提高催化剂用量,酸值降低幅度不 大,故选用催化剂用量为0 1 0 。 2 4 反应温度 称取2 5 O g 的富马海松酸,以l :1 2 ( 物质的 催化剂种类 图1 催化剂种类对酸值的影响 l 一氧化锌;2 一对甲苯磺酸;3 一乙酸锌;4 一二丁基二月桂酸锡 1 2 。 1 0 0 孓 菩8 0 密6 0 4 0 00 00 0 50 1 00 ,1 5O 2 0 催化剂用量( 质量分数) , 图2 催化剂用量对酸值的影响 量比) 加入二甘醇按照1 2 节的方法反应,使用氧 化锌为催化剂,选用0 1 0 ,选择不同的反应温度

11、下常压反应4h 后,减压反应3h 后测定产品的酸值 和羟值。如图3 所示,1 9 0 升至2 1 0 时,聚酯 的酸值很快由1 4 5m g g _ 1 降至3 1m g g ,温度继 续升高,酸值下降很慢,反应温度在2 2 0 时可以 让酸值降至2m g g _ 1 以下。而随着反应温度的继续 升高,聚酯的降解反应加剧,酸值又呈升高趋势, 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最高反应温度。同时,随着温度 的升高,产品的羟值呈现持续下降的趋势,故选用 2 2 0 较为适宜。 2 5 常压反应时间 称取2 5 0g 的富马海松酸,以l :1 2 ( 物质的 量比) 加入二甘醇按照1 2 节的方法反应,使用 氧化锌为

12、催化剂,选用0 1 0 ,选择2 2 0 的反 应温度下常压反应不同时间后,测定酸值。如图4 所示,在常压反应4h 后酸值降低至4 3 5m g g , 之后降低的速度明显减缓,此时为了促进反应更 完全,应及时地移走水,有利于降低产品的酸值, 就需要在抽真空的情况下进,故选用常压反应时间 为4h 。 2 4 2 化 工进展2 0 1 0 年第2 9 卷 1 9 02 0 02 1 02 2 02 3 02 4 0 反应温鹿 反应温度j ( b ) 图3 反应温度对酸值和羟值的影响 常压反应时阃h 图4 常压反应时间对酸值的影响 2 6 减压反应时间 称取2 5 Og 的富马海松酸,以1 :1

13、2 ( 物质的 量比) 加入二甘醇按照1 2 节的方法反应,使用氧 化锌为催化剂,选用0 1 0 ,选择2 2 0 的反应温 度下常压反应4h 后,减压反应在不同的反应时间 后分别测定酸值和羟值。如图5 所示,随着减压反 应时间的增长,酸值和羟值都呈现下降趋势。当减 压至3 0h 时,酸值降至1 6m g g 一,此后再延长反 应时间,酸值的变化不是很明显。故选用减压反应 时间为3 h 较为合适。 2 7 醇酸比 称取2 5 0g 的富马海松酸和二甘醇按照1 2 节的 疆压反厦对同,h ( b ) 图5 减压反应时间对酸值和羟值的影响 方法反应,使用0 1 0 的氧化锌为催化剂,选择不 同醇酸

14、比( 物质的量比,下同) 在2 2 0 的反应温 度下常压反应4h 后,减压反应3h 后测定酸值和羟 值。酯化反应是一种可逆反应,反应达到平衡时, 仍有少量的醇和酸未参与反应,另外还存在一些副 反应,醇的用量一般比理论计算值要高一些。因此 为保证产品的相对分子质量、酸值等符合要求,实 际醇酸比是理论醇酸比的1 1 0 1 2 5 倍【,】。从图6 可以看到,随着醇酸比的增大,聚酯的酸值逐渐降 低,在醇酸比为1 2 0 后,酸值降低的幅度趋缓。同 时羟值随着醇酸比的增大而增大,当羟值过大时, 使得制备W P U 过程中易发生凝胶现象,故选用 醇酸比为1 2 0 时制得的聚酯多元醇较为合适。 2

15、8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I R 谱图 采用0 1 0 的氧化锌为催化剂、反应温度为2 2 0 、常压反应时间为4 h 、减压反应时间为3 h 、醇 酸比( 二甘醇:富马海松酸) 为1 2 0 的反应条件下 的可以制得F A P P ,其瓜谱图见图7 。 由图7 可以看出,富马海松酸中3 1 5 8e m _ 1 为 羧基的o H 特征吸收峰,而在聚酯多元醇出现中 羧基的特征吸收峰消失,取而代之的是3 4 0 5c m _ 1 羟基的伸缩振动吸收峰;2 8 0 0 , - - - 3 0 0 0c m - 1 是富马海 松酸和气聚酯多元醇的甲基、亚甲基的伸缩振动强 时应 ”;薹 增刊徐徐等:富

16、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 2 4 3 10 0t0 5l l Ol l ,I oI :,l j O 醇酸比 ( b ) 图6 醇酸比对酸值和羟值的影响 一臀 一 4 0 0 0 3 5 0 0 3 0 0 02 5 0 02 0 0 0 1 5 0 0 1 0 0 0 波数e m l 图7 富马海松酸和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m 图 吸收峰;聚酯多元醇中1 7 2 5c m - 1 为酯羰基C - - - O 的强吸收峰,11 7 4c m l 为酯c o 键伸缩振动吸收 峰,这些特征吸收峰是产品结构中存在酯结构的重 要证据瞵J 。 2 8 富马海松酸聚酯多元醇对W P U 性能影响 分别使用聚

17、醚多元醇N 2 1 0 和3 0 的鲫( 在 2 7 节条件下制得) 部分替代聚醚制备W P U ,并将 其性能进行比较。如表2 所示,加入F A P P 制备的 W P U 虽然粒径略有增大,但耐水性、拉伸强度和摆 杆硬度有明显提高,说明F A P P 的引入有利于提高 W P U 的性能。 表2 不同原料制备的W P U 性能比较 3 结论 利用富马海松酸为原料,研究制备了F A P P , 研究结果表明:采用0 1 0 的氧化锌为催化剂、反 应温度为2 2 0 、常压反应时间为4h 、减压反应 时间为3 h 、醇酸摩尔比( 二甘醇:富马海松酸) 为 1 2 0 的反应条件下的可以制得物性

18、优良的F A J P P ; 同时在上述条件下制备的F A P P 部分替代聚醚二元 醇制备W P U ,可以提高其耐水性、拉伸强度和摆杆 硬度。 参考文献 许戈文水性聚氨酯材料I M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 0 0 6 A t h a w a l eVD ,K u l k a m iMA P o l y e s t e rp o l y o l sf o rw a t e g b o f n p o l y u r e t h a 】a e sa n dh y b r i dd i s p e r s i o n s J P r o g r e s si nO r g a n i c C

19、 o a t i n g s ,2 0 1 0 ,6 7 ( 1 ) :4 4 _ 弘 王宏晓,商士斌,宋湛谦。等松香基多元醇的合成及其应用【J 1 生 物质化学工程2 0 0 7 ,4 1 ( 6 ) :3 2 3 6 宋湛谦松香的精细化工利用( I ) 松香的组成与性质【J 】林产 化工通讯,2 0 0 2 ,3 6 ( 4 ) :2 9 - 3 3 徐徐,宋湛谦,商士斌,等富马海松酸的制备及纯化唧林产化 学与工业,2 0 0 9 ,2 9 ( 增刊) :6 9 - 7 2 谢晖,程芝丙烯海松酸聚酯多元醇的合成及其性质研究【J 1 林产 化学与工业,1 9 9 9 。1 9 ( 2 ) ;

20、6 1 6 5 姚志洪,邢益辉芳香族聚酯多元醇的合成与应用I J 】聚氨酯工 业,2 0 0 5 ,2 0 ( 6 ) :2 4 _ 2 7 蒋平平,费柳月,蒋春林聚己二酸二元醇酯台成研究与表征【J 1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2 0 0 8 ,2 2 ( 4 ) :7 1 4 - 7 1 9 基金项目:引进国际先进林业科学技术创新( 2 0 0 6 4 - C 0 3 ) 。 第一作者简介:徐徐( 1 9 8 3 一) ,女,博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松香深加工方面的研究。E - m a i l x u x u 2 0 0 1 2 1 1 6 3 c o r n 。联系人:宋湛谦,中国工程院院士,主要从事精细有机合成和生物质资源等方面的 研究。 U 口 p H 瞪 口 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业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