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50707 上传时间:2020-01-3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doc(6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调查分析 摘 要:环保意识是人们对环境和环境保护的一个认识水平和认识程度;环保行为是指主体在环保意识的支配下的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和环境改善的积极做法。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人类是环境的主体,其受意识支配的行为必然影响他赖以生存的周边环境。就居民的环保意识与其行为做了调查研究,分析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为切实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共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履行大学生应尽的一份责任。 关键词:环保意识;环保行为;统一性 一、调查结果及分析 (一)居民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超过半数居民表示对目前的自然环境不满意,不少居民认为环境问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只有少数居民

2、对自然环境还较为满意。从中不难看出,大多数居民已经认识到环境问题,也认为保护环境刻不容缓。 (二)居民环保意识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居民普遍具有一定的环保知识,也认为环保很重要。对于一些简单的环保行为,如随手关灯等也亲身实践。由此可见,居民已初具环保意识,同时我们也发现居民的环保行为只是停留在较低水平,居民环保意识有待进一步提升。 (三)居民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及参与度 部分居民表示经常关注环保事业,如地方举办的环保活动、环保新动态等等。同时也发现居民对环保事业的关注度虽高,但是参与度不如关注度高,绝大部分居民表示如果时间允许,会考虑参与,如果需要资金,则很多居民表示不会参加。由此可见,居民参与环

3、保事业的积极性并不是太高,居民的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不高,行为滞后于意识。 二、调查结论及分析 (一)居民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 目前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随着媒体及政府宣传力度的加大,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如节约用水、一纸多用等环保意识已深入人心。不难发现,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环保意识的重要因素之一,文化水平和知识层次越高,对中国环境问题的严峻形势认识就越清醒,对环境问题的关注度高,其环保意识就越强。但是这种环保意识还是处于一种薄弱阶段,当触及自身利益或者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金钱去进行环境保护时,居民们往往舍公益而保自身利益。 (二)环保行为缺乏主动性 居民的环保意识普遍有所提高

4、,但是对环保问题认识不够全面,不够深刻,缺乏合理引导的理念和浓厚的宣传氛围,有相当部分居民仅有意识而不愿采取实际行动,存在“知行不一”“知行脱节”的现象。在环境保护方面,主动、自发的公众参与数量少,大多数公众参与行为都是在政府的引导、组织甚至要求下进行的。这种参与现状使得公众在环境意识方面存在显著的“政府依赖”心理,即认为绝大部分社会问题的解决都是政府的责任,个人的作用是非常渺小的,这就会极大地弱化公民个人在保护环境方面的责任意识和主体意识,体现在行为上,就是缺乏承担环保责任、履行环保义务的热情和积极性。环保作为一种观念,仅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环保行为缺乏主动性。 (三)环保行为滞后的原

5、因 1.浅层环境意识导致低水平环保行为 环保知识是环境意识转化为环保行为的必要前提,相关知识的缺乏,容易导致公众对环境破坏行为视而不见,或无法采取有效手段进行环境保护。目前居民环境意识仍然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虽然能够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但不太愿意为环保付出太多的经济及时间成本,而更多地希望他人尤其是政府和企业承担起保护环境的责任。市民的环保焦点停留在对自己生活工作有直接影响或危害的身边问题上,如绿色食品、沙尘暴、水污染等,而且缺乏一定相关知识,环保的行为并没有达到与环保意识配套的程度。 2.参与环保事业的途径狭窄 目前公众参与基本上还停留在参与一些政府组织的宣传活动,环境污染发生后的投诉

6、或举报,属被动参与和事后参与,对公众在环境保护活动中应有的主体地位缺乏认知,忽视了公民应当享有的环境权、知情权、监督权等权利,这就容易导致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机会不足、范围狭窄,而在有限的参与方式之内,由于缺乏有效的制度保障和明晰的程序规定,公众参与也很难收到实效,无法提高居民的环保意识。 3.居民对经济与环境问题不够关注 在与当地居民交流以及分析调研数据之后,我们可以看出居民对环境关注度不够。在实地走访交谈中感受到居民对污染问题漠视。有些表示以经济利益为先,把环境整治的工作全部推于政府部门。作为这座城市的主人,保护环境也是每个居民的责任,不应忽视自身作用。 三、提高居民环保意识与行为统一性的建

7、议 (一)重视环保教育,提倡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相结合,推进终身教育 居民纷纷表示在学校和家庭推行环保是较为有效的途径,因此,提倡学习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学校教授环保知识,深化环保意识,而家庭教育则是言传身教,在潜移默化中形成环保理念。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通过孩子把环保理念带进家庭,让孩子的环保行为影响父母,在家庭中形成良好的环保氛围。环保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因此,应充分调动各类环保主体共同参与环保宣教工作,推进终身教育。 (二)发挥媒体、舆论的积极作用,利用新型网络平台,大力宣传环保理念 通过大众媒体资源开展广泛宣传,形成一个全社会关心、重视、热爱环保事业的良好氛围,使得社会成员在耳濡目染中学

8、习和参与环保活动。网络、微博等新兴网络媒体运用于环保理念、环保行为的宣传,扩大了影响范围,增大了宣传力度,使“环保”深入人心,致力于打造全民皆环保的社会风尚。 (三)鼓励发展民间环保组织,扩大环保影响力 民间组织是公众参与环境保护的有效组织形式,因此,政府应大力培育环境保护民间组织,支持和引导它们开展各种环保公益活动,有效行使其对各类社会主体的广泛监督作用,并与之建立起良好的伙伴关系。民间环保组织亦可与学校、社区合作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寓教于乐,把环保之风吹入学生和居民之中,最大程度地动员各界人士参与环保,扩大环保影响力。 (四)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相应政策、法规,发挥政府部门的监督作用 在调查

9、中,受访者普遍表示环境保护是政府的事情。虽然这种说法是不完全正确的,但从侧面反映出居民对政府的信任,因此,政府需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发挥政府及相关部门引导作用。首先,政府必须重视环境保护问题,建立长期有效的管理机制,如加大对环境污染产品像塑料袋等的税收,提高塑料袋的价格,取消免费提供塑料袋,提倡使用环保袋,以减少塑料袋的使用。再者,政府及相关部门制订和落实相关法律法规,从法律的高度明确环境责任。 环保不只是一种观念,更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环保不应该停留在浅层的理论教育模式,而是应该付诸行动。通过环保教育,利用网络宣传环保理念,深化环保意识,政府及相关部门支持民间环保组织,引导形成全民环保的社会风尚,让环保成为一种习惯,致力于提高居民环保意识和行动的统一性。这样才能改变现状、改善生活环境,满足自身发展的需要,满足后代人发展的需要,把环保事业推上新的高度。 (作者单位 许智贤 陈志航:浙江师范大学生化学院化学专业 应燕佳: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旅教专业 陈戎:浙江师范大学经管学院工商管理专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物业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