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

上传人:peixunshi0 文档编号:505432 上传时间:2025-07-29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0.7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可伸缩的橡皮筋听课记录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可伸缩的橡皮筋授课教师:XXX教师授课对象:二年级学生教材版本:冀人版二、教学过程记录(一)导入(5分钟)教师拿着一根橡皮筋走进教室,问学生:“同学们,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学生们齐声回答:“橡皮筋!”教师接着说:“对,这是一根很普通的橡皮筋,但它却有一个很有趣的特性J教师将橡皮筋拉长,然后松开,橡皮筋又恢复了原状。教师问:“你们看到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这样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究一下可伸缩的橡皮筋的奥秘J(二)观察橡皮筋(8分钟)教师把橡皮筋分发给每个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橡皮筋的外观,问学生:“同学们,你们看看橡皮筋是什么样的?它摸起来

2、有什么感觉?”学生们纷纷回答:“橡皮筋是细细的,长长的”“它很有弹性,摸起来软软的”。教师补充道:“橡皮筋通常是由橡胶制成的,橡胶这种材料具有很好的弹性,这就是橡皮筋能够伸缩的原因之一。”教师还让学生观察橡皮筋有没有弹性限度,比如用力过度会不会断,学生们通过尝试发现橡皮筋拉得太长会断掉,教师解释说:“这就是橡皮筋的弹性限度,超过这个限度,它就不能恢复原来的形状了J(三)橡皮筋的拉伸实验(12分钟)教师在讲台上放置了一把尺子,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做一个实验。把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尺子的一端,然后用手拉伸橡皮筋,看看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和你用力的大小有什么关系。”学生们分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都认真地

3、操作,记录员记录下每次拉伸橡皮筋所用的力和橡皮筋拉伸的长度。实验结束后,教师问学生:“你们发现了什么?”有学生回答:“用力越大,橡皮筋拉得越长”。教师总结说:“对,橡皮筋的拉伸长度与我们施加的力成正比,在弹性限度内,力越大,拉伸的长度越长。这就是橡皮筋的一个重要特性。”(四)橡皮筋的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10分钟)教师展示一些图片,有弹弓、橡皮筋捆扎的物品、橡皮筋动力小车等,问学生:“同学们,在这些东西中,橡皮筋的弹性是怎么被利用的呢?”学生们积极思考后回答:“弹弓利用橡皮筋的弹性把石子射出去”“用橡皮筋捆扎东西,它能紧紧地绑住”“橡皮筋动力小车靠橡皮筋的弹性来驱动”。教师详细解释:“弹弓利用橡

4、皮筋被拉伸后储存的弹性势能,在松开时转化为动能,将石子弹出;橡皮筋捆扎物品时,其弹性可以使它贴合物体,起到固定作用;橡皮筋动力小车则是通过将橡皮筋扭转,储存弹性势能,释放后带动车轮转动,使小车前进J(五)游戏:橡皮筋挑战赛(5分钟)教师在教室前方设置了一个“橡皮筋挑战赛”区域,有不同距离的目标和不同粗细的橡皮筋。教师说:“同学们,现在我们来玩一个橡皮筋挑战赛。你们要用给定的橡皮筋,通过拉伸并释放,看谁能击中更远的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感受橡皮筋的弹性和拉伸长度与力量的关系。”学生们兴奋地参与游戏,在游戏中进一步体会橡皮筋的特性。(六)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同学们,今

5、天我们认识了橡皮筋,了解了它的弹性特性,通过实验知道了橡皮筋拉伸长度与力的关系,还探讨了它在生活中的应用。橡皮筋虽然小,但却有大用处。”学生们开心地分享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有的说知道了橡皮筋的弹性限度,有的说了解了橡皮筋动力小车的原理。(七)作业布置(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回家后和家长一起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单的小玩具,比如橡皮筋弹弓或者橡皮筋直升机,并和家长一起探索玩具的玩法,感受橡皮筋的弹性在其中的作用。推荐学生阅读一本关于弹性材料的科普读物,如神奇的弹性世界,下节课和小伙伴们分享自己在书中看到的有趣内容。三、教学评价与建议(一)教学评价优点:导入环节通过简单的橡皮筋拉伸演示,直观

6、地展示了橡皮筋的伸缩特性,迅速吸引了二年级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他们对本节课主题的兴趣和好奇心,为后续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奠定了良好基础。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思考等多种方式探究橡皮筋的特性及其应用。让学生亲自观察橡皮筋的外观和感受其弹性,进行拉伸实验并分析数据,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分析能力和归纳总结能力。在讲解生活应用时,通过展示图片并详细解释,使学生深刻理解了橡皮筋弹性在实际生活中的多种用途,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游戏环节“橡皮筋挑战赛”设计巧妙,将学习与娱乐相结合,让学生在游戏中进一步巩固了橡皮筋弹性与力的关系的知识,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参与度。课堂总结和作

7、业布置有助于学生梳理知识脉络,促进家校互动,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弹性材料的奥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思维。不足:在讲解橡皮筋弹性原理时,对于二年级学生来说,橡胶分子结构与弹性的关系较为抽象,教师的解释可能不够深入透彻,学生可能只是表面理解橡皮筋有弹性,而对其本质原因理解有限。在学生实验过程中,由于二年级学生年龄较小,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可能不足,部分学生可能在测量橡皮筋拉伸长度和记录数据时出现误差,教师在巡视过程中对学生实验操作规范性的指导和数据准确性的监督可以进一步加强。(二)教学建议在讲解橡皮筋弹性原理时,可以采用更形象、简单的比喻或动画演示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将橡胶分子比喻成一个

8、个小弹簧,当橡皮筋被拉伸时,这些小弹簧被拉开,当外力消失后,小弹簧又恢复原状,从而使橡皮筋也恢复原来的形状。同时,可以播放一段动画,展示橡胶分子在橡皮筋拉伸和恢复过程中的变化情况,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弹性的微观原理,帮助学生初步理解这一抽象概念。在学生实验前,教师应更加详细地讲解实验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强调拉伸橡皮筋时要缓慢、平稳,测量长度时要将尺子与橡皮筋平行且读数准确,记录数据要认真仔细等。在巡视过程中,教师要及时纠正学生不规范的实验操作,对于学生记录的数据进行检查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可以让学生多进行几次实验,取平均值,以减少误差,使实验结果更可靠,从而让学生更好地得出橡皮筋拉伸长度与力的关系的结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大学课件

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