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

上传人:西安人 文档编号:5063695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70 大小:2.2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0页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汽车行业项目投资风险分析 .doc(7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1年汽车行业现状分析制造业组2012.470目 录一、汽车行业主要政策3(一)推进汽车产业重组3(二)实施自主品牌战略3(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4(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4二、汽车行业现状与问题4(一)行业集中度与产业规划目标尚存差距4(二)产能过剩风险初现5(三)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各企业产能利用率差距明显7三、汽车上下游行业简析8(一)主要上游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8(二)主要下游行业汽车经销行业11四、已发行及注册中汽车行业企业情况13(一)整车制造企业情况13(二)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情况14(三)下游汽车经销企业情况14附件1:汽车行业分析16附件2:汽车零部件行业分析53附件3:汽

2、车经销行业分析62附件4:已发行及注册中汽车行业企业情况70一、汽车行业主要政策国家发改委2004年发布了汽车产业发展政策。国务院2009年3月发布了规划期涵盖20092011年的汽车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以下简称“产业规划”),以稳定汽车消费,加快结构调整,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和推动产业升级。目前,汽车行业十二五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但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规划已于2012年3月公布。汽车行业主要政策要点如下:(一)推进汽车产业重组产业规划指出:“通过兼并重组,形成23家产销规模超过200万辆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45家产销规模超过100万辆的汽车企业集团,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

3、业集团数量由目前的14家减少到10家以内。”此外,明确了鼓励兼并重组的名单:“鼓励一汽、东风、上汽、长安等大型汽车企业在全国范围内实施兼并重组。支持北汽、广汽、奇瑞、重汽等汽车企业实施区域性兼并重组。”(二)实施自主品牌战略产业规划指出:“在技术开发、政府采购、融资渠道等方面制定相应政策,引导汽车生产企业将发展自主品牌作为企业战略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通过自主开发、联合开发、国内外并购等多种方式发展自主品牌。”目标是扩大自主品牌汽车市场比例:“自主品牌乘用车国内市场份额超过40%,其中轿车超过30%。自主品牌汽车出口占产销量的比例接近10%。”(三)推动产业技术进步产业规划指出要支持企业自主创

4、新、实施技术改造。并且“在新增中央投资中安排100亿元作为技术进步、技术改造专项资金,重点支持汽车生产企业进行产品升级,提高节能、环保、安全等关键技术水平;开发填补国内空白的关键总成产品;建设汽车及零部件共性技术研制和检测平台;发展新能源汽车及专用零部件。”(四)实施新能源汽车战略产业规划指出:“推动纯电动汽车、充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及其关键零部件的产业化。”目标为:“电动汽车产销形成规模。改造现有生产能力,形成50万辆纯电动、充电式混合动力和普通型混合动力等新能源汽车产能,新能源汽车销量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5%左右。主要乘用车生产企业应具有通过认证的新能源汽车产品。”电动汽车科技发展“十二五”专项

5、规划也提出了到2015年“纯电驱动汽车销量达到同类车型总销量1%左右”的目标。二、汽车行业现状与问题(一)行业集中度与产业规划目标尚存差距2011年,我国前十位汽车企业销量合计占总销量的比例为86.96%,与产业规划中“产销规模占市场份额90%以上的汽车企业集团数量减少到10家以内”的目标尚有一定差距。图表 1 20062011年排名前十汽车企业销量和占比情况(单位:万辆,%)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上海汽车122.40 155.40 172.07 270.55 355.84 396.60 一汽集团116.57 143.60 153.29 194.46 255.82 2

6、60.14 东风集团93.23 113.73 132.06 189.77 261.51 305.86 长安集团70.87 85.77 86.14 186.98 237.88 200.85 北汽集团68.51 69.41 77.16 124.30 148.99 152.63 广汽集团35.23 51.35 52.26 60.66 72.42 74.04 奇瑞汽车30.25 38.08 35.61 50.03 68.21 64.17 比亚迪汽车6.01 10.01 17.09 44.84 51.98 45.00华晨集团21.02 30.05 28.52 34.83 50.14 56.68 江淮集团

7、17.54 20.83 20.76 32.18 45.85 49.48 吉利集团20.44 21.95 22.18 32.91 41.62 43.00长城汽车48.68 全国合计718.36 878.48 936.33 1,362.12 1,804.18 1,850.51 前十名合计596.06 730.17 780.39 1,188.60 1,548.64 1,609.14 占总销量比82.98%83.12%83.35%87.26%85.84%86.96%前五名合计471.58567.91620.72 966.06 1,260.04 1316.08占总销量比65.65%64.65%66.29

8、%70.92%69.84%71.12%数据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二)产能过剩风险初现1、长期测算产能过剩风险加大持续不断的固定资产投资及零部件供给能力的增加,推动了我国汽车新增产能的增长,从近年的情况看,2004 年以来我国每年汽车新增产能均在100 万辆以上,其中2009 年新增产能达到了221.63 万辆。近年来,汽车市场的火爆使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成为众多企业的一致选择,所有的汽车企业均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其中,在国内的“四大、四小”等数家汽车集团的“十二五”规划中,上汽的产能规划为600万辆,东风、一汽、长安都为500万辆,北汽为350万辆,广汽为300万辆。仅这几

9、家的产能就达到了1,750万辆,若再将奇瑞、华晨、长城、比亚迪等的规划产能都加在一起的话,2015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产能将达到4,000 多万辆。在国内车企纷纷大幅扩张产能的情况下,2011年来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未来5年如果按照每年10%的增长速度,2015 年汽车市场的规模是2,908 万辆,2015 年年底产能利用率仅为73%,而能否始终保持10%的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产能过剩的风险明显增大。(资料来源:中债资信)2、2012年产能过剩局面即将出现2012年,随着新建产能的大规模投放,产能过剩局面即将出现。2012年,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日

10、产、广汽菲亚特等主流汽车企业都将有新建工厂的产能投放,据瑞银证券统计,合资品牌2012年新增产能将在200万辆左右,自主品牌新增产能将在50万辆左右,产能利用率下滑将不可避免。图表 2 2012年新增产能大规模投放厂商地点类型产能(万辆)预计投产日上海大众江苏仪征新建302012-3Q上海通用山东烟台新建242012-3Q一汽大众四川成都新建302012-1H北京现代北京顺义扩建302012-2H一汽丰田吉林长春新建102012-1H东风本田湖北武汉扩建122012-2H东风日产湖北襄樊扩建52012-2H东风日产广州花都扩建242012-1H东风日产河南郑州扩建42012-1H长安福特马自达

11、重庆新建152012-1H广汽菲亚特湖南长沙新建52012-1H华晨宝马辽宁沈阳新建102012-1H长安PSA深圳新建52012-2H长城汽车天津扩建102012-1H长安汽车北京房山新建202012-2H奇瑞汽车安徽芜湖新建102012-2H奇瑞汽车辽宁大连新建102012-2H合资品牌合计204自主品牌合计50产能扩张合计254资料来源:瑞银证券(三)产能过剩为结构性过剩,各企业产能利用率差距明显虽然行业2011年产能利用率在高位运行,但各公司产能利用率仍分化严重。2011年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87%,合资品牌产能利用率108%,自主品牌产能利用率却仅为67%。各企业产能利用率差距明显:2

12、011年产能利用率最高的上海大众达179.4%,而产能利用率最低的比亚迪仅有52.2%。图表 3 主流乘用车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2008200920102011上海大众88.2%111.9%154.8%179.4%上海通用75.8%95.7%136.7%161.5%宝马82.2%102.3%139.8%141.4%一汽大众74.5%99.6%127.0%131.0%北京现代56.7%113.6%117.2%123.4%东风日产86.4%115.1%118.0%121.6%一汽丰田80.8%91.1%107.7%112.8%长安铃木62.1%74.2%105.6%110.0%东风本田102.5%1

13、04.5%118.2%103.6%广汽本田85.0%101.4%107.1%100.6%东风悦达起亚43.0%70.9%77.4%97.3%北京奔驰90.4%78.7%57.2%94.5%长安福特马自达49.1%77.3%91.5%93.1%东风标志雪铁龙50.9%67.5%82.9%89.8%长城汽车90.4%80.8%90.8%86.2%奇瑞71.1%78.3%82.4%80.1%一汽夏利70.6%85.8%100.0%72.3%广州丰田61.6%58.1%74.7%72.1%吉利52.4%60.0%73.9%63.6%一汽轿车87.8%111.3%89.8%60.3%比亚迪57.0%87

14、.3%73.2%52.2%资料来源:瑞银证券三、汽车上下游行业简析(一)主要上游行业汽车零部件行业1、作为政策支持行业,发展迅速,未来发展空间广阔汽车零部件行业作为汽车整车行业的上游行业,是汽车工业发展的基础,是国家长期重点支持发展的产业。随着我国汽车产业高速发展,汽车零部件行业也发展迅猛,2009年全行业工业总产值已经达到了1.2万亿元(见下图)。但从整车及零部件规模对比来看,2009年中国整车与零部件规模相比为10.75左右(整车工业总产值数据摘自中国汽车工业排行榜),远低于11.7的发达国家水平,中国汽车零部件市场成长空间巨大。(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http:/))图表 4 2004-

15、2009年我国汽车零部件行业工业总产值及增速变化2、企业规模偏小,发展水平落后于整车,行业投资不足不过,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规模普遍偏小,发展水平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目前,国内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约1万家(据wind资讯数据,2011年末汽车零部件生产企业8,396家),虽然部分本土企业如万向钱潮(000559)、曙光股份(600303)、宁波华翔(002048)等已经具备较强的竞争实力,但绝大多数零部件企业规模小、盈利能力弱。汽车零部件产业严重滞后于整车产业已经是业内的共识,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汽车产业的发展。 我国汽车零部件企业的发展严重滞后于整车的发展,其根本原因是投资不足,从近几年汽车行

16、业固定资产投资看,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约为1:0.431:0.43的数据来自于中商情报网,下表wind数据中的零部件投资包括了摩托车配件行业的投资数据,故比例高于0.43,而在国外汽车生产发达国家,整车与零部件的投资比例一般为11.111.7(资料来源:中商情报网(http:/)),中国汽车零部件工业作为汽车整车的基础,投资明显不足。尤其对大量中小零部件制造企业来说,其发展壮大要经过一个十分漫长的自我积累过程。由于资本实力不足,导致大部分企业设备落后、自动化程度低,技术开发费用投入少,先进冲压工艺的吸收、转化、推广速度慢,产品附加值低。 图表 5 汽车及零部件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单位:万元)固

17、定资产投资额:汽车固定资产投资额:汽车与摩托车配件零部件投资与整车投资比例20011,210,563 480,508 0.40 20021,702,659 717,340 0.42 20033,130,336 1,226,317 0.39 20044,300,245 1,453,902 0.34 20053,962,148 2,099,742 0.53 20064,151,580 2,404,610 0.58 20074,766,000 2,538,000 0.53 20084,357,000 2,290,000 0.53 20095,244,572 2,772,536 0.53 20107,

18、083,275 4,304,427 0.61 数据来源:wind资讯3、整车行业利润下滑,价值向上游零配件和下游销售转移汽车行业发展至今,行业的利润池已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原本利润丰厚的整车业务日益变得无利可图,整个汽车行业的利润池也呈现出“微笑曲线”即利润向上游的零部件和下游的销售和售后服务转移。华宝证券认为其原因有1)众多的企业加入到汽车制造的领域,使行业竞争不断加剧,汽车制造商不断地降低汽车的销售价格,使整车销售的毛利率不断下滑;2)技术进步越来越体现出研发的价值,价值创造更多的集中于服务和设计等领域。3)跨国公司为了应对竞争,逐渐将整车的竞争转换为整个供应链的竞争,汽车公司将盈利重点由整

19、车逐渐转移到汽车零配件上;4)汽车销售及售后服务日益成为汽车产业新的利润增长点,以零配件更换为主的汽车日常维修和保养为汽车零配件行业的利润增长带来了保障。图表 6 汽车零部件及整车上市公司净利率对比资料来源:华宝证券研究所(二)主要下游行业汽车经销行业1、我国汽车经销商利润主要来自新车销售,后市场业务潜力巨大由于我国汽车市场发展比较晚,所以目前新车销售仍然是经销商的主要利润来源,占比50%,其后依次为零部件与售后服务,占比40%;金融保险及其他,占比7%;二手车业务,占比3%。在美国等较为成熟的汽车市场中,经销商的新车销售利润贡献则为31%,远远低于中国市场,经销商更多的利润来自汽车后市场。伴

20、随中国汽车市场逐渐走向成熟,消费者的消费心理日渐成熟,市场与消费者对渠道终端的需求也由简单的车辆销量逐渐向周边与后市场延伸与深化。2、行业具有资金密集特征,区域及全国性经销商集团优势日益突显汽车经销行业是资金密集型行业,一般来说,经销商的资产负债率都在60%左右,经销商的日常运营很大程度上以来银行信贷。一些经销商经过多年发展,从经营单一品牌逐渐转向多品牌代理,经销商集团开始形成规模。根据国家工商局提供的数据,2010年,全国汽车流通行业销售企业约60,000家,汽车流通协会公布的2010 年经销商百强上榜企业所包含的经销商数量为3,000 家,占行业销售企业的5%,但其销售汽车达381.67

21、万辆,占全国总销量的21.13%。从机构统计的2009 年集团经销商销量情况来看,集团经销商的数量占比为25%,但销量占比达到全国总销量的44%。经销商集团在销售规模上呈现明显优势。3、行业政策支持鼓励2009年,关于促进汽车消费的意见(商建发2009114号)提出了积极促进汽车销售,支持有条件的汽车流通企业通过跨地区兼并重组、发展连锁经营;大力培育和规范二手车市场;加快老旧汽车报废更新;努力开拓农村汽车市场;加大信贷支持力度等方面促进汽车的消费。2010年,关于允许汽车以旧换新补贴与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同时享受的通知(财建20101号)进一步完善汽车以旧换新政策,实现扩大消费与促进节能减排并举

22、的目标,允许符合条件的车主同时享受汽车以旧换新补贴和1.6 升及以下乘用车车辆购置税减征政策,推动汽车以旧换新工作顺利开展。4、行业集中度较低2003年到2009年,我国4S经销店的乘用车销售总额由2,240 亿元增加至1.07万亿元,复合年增长率近30%。目前国内汽车经销行业市场集中度较低,行业前几大经销商市占率在3%左右。图表 7 2010中国汽车经销商集团排名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四、已发行及注册中汽车行业企业情况 详情见附件4(一)整车制造企业情况目前整车制造行业已发行及注册中企业18家,呈现出如下特点:1、整车制造企业信用级别较高。在18家企业中,AAA级8家,AA+级1家,

23、AA级5家,AA-级4家。2、产能利用率差别巨大。在18家企业中,产能利用率最高值达151.91%,产能利用率最低的车型仅9.60%。3、未来新增产能较大。据不完全统计,18家企业计划新增产能合计169.5万辆,计划投资合计541.28亿元。4、部分车企涉足新能源汽车。据不完全统计,18家企业中,已有6家企业涉足新能源汽车。发行企业的这些特点与前述行业情况一致。(二)上游汽车零部件企业情况目前汽车零部件行业已发行及注册中企业16家,呈现如下特点:1、 级别以中低为主。16家企业中,除1家发行时间较早,无主体评级外,其余AA+级2家,AA级6家,AA-级2家,A+级4家,A-级1家。2、 产能利

24、用率较高。有数据的13家企业中,产能利用率大多在80%以上,仅有两家低于80%,分别为78.80%和68.33%。3、 产销率较高。有数据的13家企业产销率均在90%以上。4、 客户集中度较高。前五大客户集中度大多在30%以上,有2家企业甚至在90%以上。5、 积极投资扩大产能。有数据的13家企业均有投资扩产的计划。(三)下游汽车经销企业情况目前汽车经销行业已发行及注册企业以行业龙头为主,主要有排名第2的广汇汽车、第4的浙江物产、第5的中升、第6的广东物资。基于同样原因,企业级别也较高,以AA和AA+为主。附件1:汽车行业分析一、历史发展概况(一)中国汽车工业迅速发展,产销规模跃居世界首位,汽

25、车保有量突破1 亿辆2001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高速增长,居民收入水平明显提高。受益于上述因素,我国汽车工业经历了史上发展最好最快的十年。2001年,我国汽车全年销售235.85万辆,2010年达到1,804.18万辆,增长了6倍多,复合年均增长25.37%。2009年全年,汽车销量合计达到1,360多万辆,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市场。2010年,我国生产汽车1,826.99万辆,占全球总产量约24%,产销规模保持世界第一。图表 8 1994年至今我国汽车产销量情况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华泰证券根据公安部交管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的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2

26、.19亿辆。其中,汽车保有量占机动车总量的45.88%,突破1亿辆。国民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以及消费者对汽车消费需求增加和购买力的不断提升构成了汽车保有量增加的动力,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保有量将达到1.5亿辆。(二)汽车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较大,2010年占比高达25.28%2001年以来,中国汽车行业工业总产值快速增长,主要经历了三个高速增长阶段:20012003年,20062007年,20092010年,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其中2010年,汽车工业总产值超过4万亿元,增长了37.67%,为过去十年来最高增长速度。同时,中国汽车工业总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年加

27、大,从2001年的12.08%增长至2010年的25.28%,汽车工业对于我国工业至关重要。图表 9 汽车工业总产值、增长率及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 (单位:亿元,%)年份汽车工业(注)总产值增长率占全国工业总产值比重20015,264.42 12.08%20027,058.74 34.08%14.88%20038,895.19 26.02%16.19%200410,538.95 18.48%16.16%200511,285.47 7.08%14.61%200614,699.15 30.15%16.09%200720,521.82 39.72%18.57%200823,571.44 14.86%

28、18.10%200929,390.64 24.69%21.73%201040,462.31 37.67%25.28%注:汽车工业包括汽车整车制造(含汽车发动机)、改装汽车、汽车车身及挂车的制造、汽车零部件及配件制造的数据。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信息网,WIND,中债资信整理(三)我国汽车行业整体处于成长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巨大行业的生命周期指行业从出现到完全退出社会经济活动所经历的时间,主要包括四个发展阶段: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衰退期。 从产销量来看,2010年我国生产汽车1,826.47万辆,同比增长32.4%,销售汽车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产销量世界第一。我国汽车产业

29、已经形成较完整的生产和配套体系,在中低档轿车、客车和载货车领域的竞争优势明显。 从自主创新能力看,我国汽车行业自主创新活动虽然加速发展,但仍然还有许多不足。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表现并没有和自主创新同步增长,自主品牌汽车的市场占有率较低;我国汽车产业自主创新的机制仍然存在缺陷。 从管理和营销方面来看,而国内的汽车营销目前仍处于体系不健全、方式落后、售后服务差、汽车金融刚起步的状态。 从市场需求来看,中长期决定汽车消费增长的速度及可持续性的是经济发达程度和保有量水平,经济发达程度决定购买力,而保有量水平决定消费意愿。中国单位经济总量对应的汽车保有量水平与其他国家相比处于偏低的位置。同时由于中国的

30、GDP增速要明显快于这些国家,因此经济增长对保有量增长的推动也会强于其他国家。目前,中国的汽车行业处于保有量水平偏低而销量快速增长的阶段。 未来510年将是我国汽车产业进入自主创新加快发展的重要机遇期。抓住这一机遇,我国汽车产业的发展模式就能由“市场拉动型”向“创新推动型”转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就能得到大幅提高。由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就能实现。 综合来看,目前我国汽车行业还处于生命周期中的成长期。从国外经验看,汽车行业增长速度应该是GDP增速的1.5倍左右。但由于国家政策的导向作用,中国已经开始迎来第二、三梯队消费群体的汽车普及(金领群体已经完成一次或二次购车后,广大白领群

31、体正成为汽车的消费主力),近两年中国汽车市场增速远高于GDP增速,消费能力的提前透支将导致未来几年增速明显下降,尔后增速保持在与GDP维持在1.5倍左右的正常比例。中国宏观经济在2011年将持续向好,带动中国汽车市场继续向前发展。 从汽车保有量水平看,截至2010年末,中国的千人汽车保有量仍处于较低水平,而中的人均GDP水平已超过4,000美元,按照国际经验,从保有量水平来看,我国汽车消费已进入快速普及阶段,未来增长空间巨大。图表 10 2010 年全球主要国家及全球平均千人汽车保有量 (单位:辆)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债资信二、行业整体现状(一)2011年销量增速锐减,2012年1-

32、2月负增长2010年,我国汽车产销1,826.47万辆和1,806.19万辆,同比增长32.44%和32.37%。如图表 8所示,进入2011年,汽车产销量增速锐减:2011年,汽车产销1,841.89万辆和1,850.51万辆,同比增长0.84%和2.45%。2011年汽车销量增速骤然下滑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导致:(1)三大刺激政策(购置税减半、汽车下乡、以旧换新补贴)同时退出;(2)宏观经济增长放缓、流动性收紧导致消费者信心减弱;(3)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速放缓和CPI高企,带来显著的财富缩水效应;(4)基建投资、房地产投资增速放缓引致商用车(尤其是重卡)的需求大幅下滑;(5)各种消费、投资刺

33、激政策导致2010年的透支消费和高基数效应。图表 11 2011 年汽车月度销量(万辆)、增速及重大事件资料来源:华创证券2012年1-2月,汽车产销290.35万辆和295.43万辆,同比下降4.93%和5.96%。经历春节影响后,2 月销量逐步恢复正常,但1-2 月累计销量同比仍有所下滑,主要因为去年1 季度基数相对较高。(二)2011年末投资增速已有所降低,但2012年产能大规模释放,造成行业产能过剩整体来看,2011 年整车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为23.6%,零部件行业同比增速为51.3%,两行业下半年投资额相比上半年投资额皆增长约47%。11年4季度,整车行业和零部件行业固定资产投

34、资增速逐步放缓;因10年基数较高,11年12 月整车行业和零部件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分别同比下滑46.4%和34.9,月度投资额分别稳定在170亿元和330亿元左右。具体来看,受到11 年全年汽车行业景气度下行影响,主流车企产能投资将日趋谨慎,因而行业扩产高峰期已过,行业产能投资增速也持续放缓。图表 12 汽车整车行业月度投资及增速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金公司图表 13 汽车零部件行业月度投资及增速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中金公司持续不断的固定资产投资及零部件供给能力的增加,推动我国汽车新增产能的增长,从近年的情况看,2004 年以来我国每年汽车新增产能均在100 万辆以上,其中200

35、9 年新增产能达到了221.63 万辆。近年来,汽车市场的火爆使增加投资、扩大产能成为众多企业的一致选择,所有的汽车企业均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了更加宏伟的目标。其中,在国内的“四大、四小”等数家汽车集团的“十二五”规划中,上汽的产能规划为600 万辆,东风、一汽、长安都为500 万辆,北汽为350 万辆,广汽为300 万辆。仅这几家的产能就达到了1,750 万辆,若再将奇瑞、华晨、长城、比亚迪等的规划产能都加在一起的话,2015 年我国汽车产业的产能将达到4,000 多万辆。在国内车企纷纷大幅扩张产能的情况下,2011 年来汽车市场增速明显放缓,未来5 年如果按照每年10%的增长速度,201

36、5 年汽车市场的规模是2,908 万辆,2015 年年底产能利用率仅为73%,而能否始终保持10%的增长还是一个未知数,市场过剩的风险明显增大。2012年,随着新建产能的大规模投放,产能过剩局面即将出现。2012年,包括上海大众、上海通用、一汽大众、一汽丰田、长安福特、北京现代、东风日产、广汽菲亚特等主流汽车企业都将有新建工厂的产能投放,据瑞银证券统计,合资品牌2012年新增产能将在200万辆左右,自主品牌新增产能将在50万辆左右,产能利用率下滑将不可避免。图表 14 2012年新增产能大规模投放厂商地点类型产能(万辆)预计投产日上海大众江苏仪征新建302012-3Q上海通用山东烟台新建242

37、012-3Q一汽大众四川成都新建302012-1H北京现代北京顺义扩建302012-2H一汽丰田吉林长春新建102012-1H东风本田湖北武汉扩建122012-2H东风日产湖北襄樊扩建52012-2H东风日产广州花都扩建242012-1H东风日产河南郑州扩建42012-1H长安福特马自达重庆新建152012-1H广汽菲亚特湖南长沙新建52012-1H华晨宝马辽宁沈阳新建102012-1H长安PSA深圳新建52012-2H长城汽车天津扩建102012-1H长安汽车北京房山新建202012-2H奇瑞汽车安徽芜湖新建102012-2H奇瑞汽车辽宁大连新建102012-2H合资品牌合计204自主品牌合

38、计50产能扩张合计254资料来源:瑞银证券(三)产能利用率与毛利率高度相关,预计产能利用率的下降将影响行业盈利能力;2011年产能利用率总体维持高位,但各公司分化严重如下图所示,汽车行业产能利用率与行业毛利率高度相关。因此,预计2012年的产能利用率下降,将影响行业盈利能力,使行业毛利率下降。图表 15 产能利用率与行业毛利率高度相关资料来源:中国汽车工业年鉴、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瑞银证券虽然行业2011年产能利用率在高位运行,但各公司产能利用率仍分化严重。图表 16 主流乘用车企业产能利用率情况2008200920102011上海大众88.2%111.9%154.8%179.4%上海通用75.

39、8%95.7%136.7%161.5%宝马82.2%102.3%139.8%141.4%一汽大众74.5%99.6%127.0%131.0%北京现代56.7%113.6%117.2%123.4%东风日产86.4%115.1%118.0%121.6%一汽丰田80.8%91.1%107.7%112.8%长安铃木62.1%74.2%105.6%110.0%东风本田102.5%104.5%118.2%103.6%广汽本田85.0%101.4%107.1%100.6%东风悦达起亚43.0%70.9%77.4%97.3%北京奔驰90.4%78.7%57.2%94.5%长安福特马自达49.1%77.3%91

40、.5%93.1%东风标志雪铁龙50.9%67.5%82.9%89.8%长城汽车90.4%80.8%90.8%86.2%奇瑞71.1%78.3%82.4%80.1%一汽夏利70.6%85.8%100.0%72.3%广州丰田61.6%58.1%74.7%72.1%吉利52.4%60.0%73.9%63.6%一汽轿车87.8%111.3%89.8%60.3%比亚迪57.0%87.3%73.2%52.2%资料来源:瑞银证券(四)规模和品牌效应导致我国汽车兼并重组活动增加,行业集中度不断提高决定汽车企业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个是规模,汽车制造是典型的规模经济产业,汽车企业只有达到一定规模产量才能收

41、回成本,获得利润。同时,达到一定规模的企业才能形成丰富的产品系列以满足不同层次的消费者需求。另一个是品牌,品牌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产品具有周期性,品牌却是长久存在,但品牌建设需要大量的资本投入。 由于汽车行业的规模和品牌效应,近年来,在国家相关政策的引导和推动下,汽车行业兼并重组取得了很大进展。广汽集团通过并购重组长丰汽车、浙江吉奥等企业,由一个地方汽车企业发展成为拥有9家整车制造企业,涵盖乘用车、商用车、摩托车、汽车研发、汽车零部件、汽车服务等完整产业链条的大型汽车企业集团。东风汽车通过重组广州云豹、悦达起亚、武汉万通等企业,产业结构更加完善,地区布局日趋合理,行业地位由第三位跃升到第二

42、位。作为我国民营汽车企业的代表,吉利集团在兼并重组方面收获颇丰。2010年吉利收购了沃尔沃汽车公司,推动了吉利汽车进一步走向国际化。通过企业兼并重组,汽车行业大企业集团产销规模整体提升,近年来在国内汽车数量增加的情况下,行业集中度却保持了逐年提高。预计未来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大型车企的规模和品牌效应将更加明显,推动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图表 17 20062011年排名前十汽车企业销量和占比情况(单位:万辆,%)200620072008200920102011上海汽车122.40 155.40 172.07 270.55 355.84 396.60 一汽集团116.57 143.60 153.

43、29 194.46 255.82 260.14 东风集团93.23 113.73 132.06 189.77 261.51 305.86 长安集团70.87 85.77 86.14 186.98 237.88 200.85 北汽集团68.51 69.41 77.16 124.30 148.99 152.63 广汽集团35.23 51.35 52.26 60.66 72.42 74.04 奇瑞汽车30.25 38.08 35.61 50.03 68.21 64.17 比亚迪汽车6.01 10.01 17.09 44.84 51.98 45.00华晨集团21.02 30.05 28.52 34.83 50.14 56.68 江淮集团17.54 20.83 20.76 32.18 45.85 49.48 吉利集团20.44 21.95 22.18 32.91 41.62 43.00长城汽车48.68 全国合计718.36 878.48 93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