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

上传人:爱问知识人 文档编号:5076016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7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衡阳市八中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试卷及答案.doc(17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衡阳市八中2014届高三第六次月考历史卷 高考资源网命题人:涂师仁 审题人:龙国安一 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60分1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有很大提高,社会经济得到较快的发展,其中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有铁农具的使用牛耕的使用水利灌溉事业的发展封建制度的确立A B C D2. 吕氏春秋上农载:“是故丈夫不织而衣,妇人不耕而食,男女贸功以长生,此圣人之制也。故敬时爱日,非老不休,非疾不息,非死不舍。”小农经济的这种形态,主要取决于A个体分工 B社会制度 C生产力水平 D劳动力短缺3 “新皇帝废除了所有的封建国家和王国,将广阔的国土划分为若干行政区,每一行政区都配备一批由中央政府任

2、命、并向中央政府负责的官员”(摘自全球通史),这些官员可以 制定和颁布法律 征收辖区内的赋税管理辖区行政事务世袭相应的特殊地位A B C D4.柳宗元封建论指出:秦始皇建立帝国,以郡县取代封建,固然出自“一己之私”,却成就了“天下之公”。黄宗羲明夷待访录批评皇帝是“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公”,以满足君主“一己之私”。以下对柳、黄二人的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柳宗元的目的是肯定帝制的合理性黄宗羲对帝制的批判符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二人所处时代不同,批判的内涵不同,都有其合理性两种观点恰好相反,所以其中应该有一个是错误的 A. B. C. D.5西汉文帝时晁错上书说“农夫五口之家,其服役者不下二人,其能耕者不过

3、百亩,百亩之收,不过百石”,一年勤苦劳作,“尚复被水旱之灾,急政暴虐,赋敛不时,朝令而夕改。当具,有者半贾而卖,亡者取倍称之息。”这主要反映了A赋敛不时使农民受到额外剥削 B编户农民承担沉重的赋役C农民占有土地很少,但负担很重 D商人趁困苦之际兼并农民土地6.出将入相是古代士人的一种仕途追求,但相并不好当,而且充满着危险。下列属于皇帝削弱相权的措施有西汉设置刺史制度唐代实行三省六部制度宋代设置承宣布政枢密三司等机构明代设置内阁 A B C D7隋唐时期确立和完善的三省六部制使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当时人们根据具体职能把“六部”分别概括为“富”“贵”“威”“严”“贫”“贱”六字。结合当时社会背景分析

4、 “贵”最有可能描述的是A工部 B礼部 C户部 D吏部8明史记载“居正为政,以尊主权、课吏职、信赏罚、一号令为主。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及吏部左侍郎张四维入,恂恂若属吏,不敢以僚自处。诏尽削居正官秩, 夺前所赐玺书、四代诰命,以罪状示天下”。内阁首辅张居正的生前死后的不同状况折射出A内阁职权大小取决于皇帝的旨意 B内阁成为法定的中央决策机构C皇权与宦官的矛盾激化 D六部已成为内阁的下属机构9. “(明政府规定)政府以钱粮、银两或预先购好的丝料分发机户,机户织毕交官取酬。但钱粮往往每发后期(延误时期),且多扣克,以剥削之余,市积压之料。”对材料的最准确的理解是A.明政府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5、B.明朝已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C.机户没有生产自主权 D.明政府组织机户进行有序地生产10“雨霁天晴,万紫千红增特色;凤鸣莺转,三通两制保和平。”此对联最早可能出现于20世纪A50年代末60年代初 B.60年代末70年代初 C.70年代末80年代初 D.80年代末90年代初11.法国拿破仑三世全面大幅度降低商品进口关税,废除第一帝国以来的关税保护政策。1860年,法国还与英国签定一项自由贸易条约,消除了两国间的贸易壁垒。这些政策A.深受工业革命的影响 B.促使世界市场开始形成C.加速了欧洲一体化 D.促进了资本输出12.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社会的阶级结构简单化,二战后资本主义社会阶级结构却日趋复

6、杂化。后者出现的原因是A.经营者革命 B.福利国家的出现C.国有化的推动 D.经济全球化的发展13“两个魔鬼胜过一个圣人”是一句英国格言,它典型地说明了民主宪政的特点。宪政就是让“两个魔鬼”友好相处且互相制约,把作恶减少到最低程度,这说明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关键和核心是A.全体公民的参与程度 B.权力的制约平衡 C.全体公民的素质高低 D.革命的彻底性14. 欧美主要国家在近代建立了不同模式的民主政体。其共同点是 以法律保障民主的实施 逐步形成分权制衡机制 国家元首必经选举产生 民意代表由选民选举产生 A B C D15一位非洲学者对近代以来欧、亚、非三州的人口变化作了如下统计(单位:百万人),他

7、制作了如下这张表格主要是为了说明1650年1750年1850年1900年非洲100100100120欧洲103144274423亚洲253437656857A非洲人口长期停滞在一亿人左右 B欧洲殖民者推行种族灭绝政策C黑奴贸易给非洲人口带来惨重损失 D非洲人口在世界总人口比重下降16“我们共和国的缔造者草拟宪法和独立宣言的气壮山河的词句时,曾签署了每个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对有色公民而言,美国显然未能兑现这张期票。”马丁路德金这段著名演讲中“美国公民与生俱来有权享有的期票”指的是 A实现民族独立解放B天赋人权与自由平等C建立民主法治社会D黑人与白人权利平等17某国际问题研究专家指出:

8、“世界正从根本上发生改变这些根本性变化中,最重要的一个因素就是,地缘政治权势与地缘经济实力正在同时从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从西方向东方转移。”材料主要反映出 A当今世界呈现“一超多强”的政治格局 B民族解放运动的潮流方兴未艾 C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国际格局中举足轻重 D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日益加强181964年第二次不结盟国家首脑会议纲领指出:“帝国主义、殖民主义和新殖民主义是国际紧张局势和冲突的一个基本根源。”1973年第四次首脑会议号召不结盟国家要“通过有效行使反对霸权的国家主权来巩固它们的独立”,“拒绝任何形式的奴役和依附、任何干涉和压力”。材料强调不结盟运动国家 A把斗争矛头主要指向了霸权主

9、义的美国 B不满美、苏两国对第三世界的激烈争夺 C从反帝、反殖发展到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 D认识到发展民族经济与争取国家独立的重要性191992年9月,莫斯科的学生觉得历史课有点奇怪。老师对他们说不用课本,因为历史课本是两年前修订的。老师还说:“我不知道问什么问题,更不知道判什么答案是正确的。”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俄罗斯加强了思想文化控制 B苏联时期虚构捏造历史C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发生剧变 D科学技术发展日新月异201958年的一位德国商人宣称:“无论是拿破仑的欧洲还是希特勒的欧洲,都不是最佳的解决办法。”他意在A反对欧洲走向统一B反对武力统一欧洲C反对欧洲对外扩张D反对美苏干涉欧洲21.有

10、学者指出:在20世纪50年代兴起的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只有到80、90年代经济全球化浪瀨才真正具有全球性导致经济全球化实际上只是“半球化”的主要原因是A.不结盟运动兴起B.经济互助委员会成立C.两极袼局的存在D.南北经济发展的悬殊22. 论语颜渊曰“颜渊问仁,子曰,克己复礼为仁,一曰克已复礼,天下归仁焉。”有人对这段话的解释是:“仁者,本心之全德。克,胜也。己,谓身之私欲也。复,反也。礼者,天理之节文也。”这就把“克己复礼”解释为 A“人伦者,天理也” B“存天理,灭人欲” C“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 D“心外无物”“心外无理”23以下是中国古代两本史学名著的篇目,与这两书体

11、例相同的著作分别是继乱之世:鲁莊公莊公元年莊公二年莊公三年莊公四年莊公五年卷十:孝文帝纪第十卷第四十一:勾践世家第十一卷第六十六:伍子胥列传第六 A司马光资治通鉴希罗多德历史 B司马光资治通鉴司马迁史记 C司马迁史记袁枢通鉴纪事本末 D司马迁史记班固汉书24.美国前副总统戈尔因关心环保议题,开拍记录片难以忽视的真相记录地球生态所将面临的浩劫,而获得2007年诺贝尔和平奖。面对地球生态环境遭到破坏,你认为中国哪一思想学派最能回应此议题A、道家 B、墨家 C、儒家 D、法家25.法国作家雨果对中西科技有过如下一番论述:像印刷术、大炮、气球和麻醉药这些发明,中国人都比我们早。可是有一个区别,在欧洲,

12、有一种发明,马上就生气勃勃的发展成为一种奇妙有用的东西,而在中国却依然停滞在胚胎状态,无声无嗅。中国真是一个保存胎儿的酒精瓶.。下列有关这段话的认识比较合理的是 A.雨果否认中国人的发明创造能力 B.雨果认为中国社会状态对科技发展起到了保护作用C.雨果认为西方科学技术更加神奇D.雨果指出了中国传统科技没有发展为近代科技的事实26.中国传统艺术如绘画、雕塑、诗词、书法等都讲究“意境”,意境既是艺术家个人情感的流露,又是外在社会环境与自然环境的反映和再现。以下对“意境”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宋代书法追求个性而忽略法度,倡导“有意无法” B宋代风俗画强调表现个性,讲究借物抒情,追求神韵意趣C中国书法注

13、重表现精神风貌,力求传统,以形写神D白居易的诗针砭时弊,韵味绵长27l819年在一位去世伟人的讣告中,对他的科技贡献有着这样的赞颂:“它武装了人类,使虚弱无力的双手变得力大无穷,健全了人类的大脑以处理一切难题。它为机械动力在未来创造奇迹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这位伟人的最大贡献是 A.研制成了发电机 B.发明了水力织布机 C.发明了内燃机 D.改良了蒸汽机28李卜克内西说:“1859年成为划分科学史前后两个世界的界限。达尔文远离大城市的烦嚣,在他宁静的庄园里准备着一场革命。”达尔文进化论学说最直接的“革命”意义在于A激发社会竞争意识 B促进人口的大幅度增长C促进社会经济发展 D进一步否定了教会权威

14、29.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C.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D.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30.18世纪后半叶至19世纪中叶,欧洲急风暴雨般的革命与波澜起伏的改革,直接促进了下列哪些文学流派的兴起和发展 A.古典主义与浪漫主义 B.古典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C.浪漫主义与批判现实主义 D.批判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二非选择题:第31题14分,32题14分,33题1

15、2分,共40分31(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宜镌骨铭心,纪其深仇大辱者,有三事焉:曰甲午,曰甲辰,曰甲寅。甲午之役,丧师割地,东亚霸权拱手以让诸日本。甲辰之役,日本与俄争我满洲,而以我国为战场,我反作壁上观,其结果致敌势益见披昌。甲寅之役,日、德构衅,以吾国山东为战场,一如日、俄故事,后幅文章,竞欲演亡韩之惨剧于吾中国。此三甲纪念,实吾民没齿不忘也。 李大钊国民之薪胆材料二 周恩来指出中日两国恢复正常关系的途径,先从民间的频繁往来并且达成协议开始,把两国关系大大地发展1952年到1958年中日民间交流出现高潮。友好与贸易这两个因素,是经常起作用的最积极的因素

16、,有如两个车轮,推动日中关系前进,也给日本政府以强有力的推动作用。 吕乃澄、周卫平主编大棋局:中日美关系风云五十年材料三 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宣告结束。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国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中国政府宣布,为了中日两国人民的友好,放弃对日本国的战争赔偿要求。中国政府和日本政府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两国间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并进行以缔结和平友好条约为目的的谈判。 1972年中日联合声明(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甲午之役”给中国社会造成的影响,结合时代背景指出“吾国对日关系之痛史”所反映的问题。(6

17、分)(2)材料二反映出周恩来怎样的外交思想?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影响。(4分)(3)材料三中所说的当时“中日之间的不正常状态”指的是什么?这份声明产生了怎样的深远意义?(4分)32.(12分)一百多年来,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不断演变。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时 期演 变18701914年古典金本位时期19世纪下半叶,以英镑为中心的国际贸易和投资体系覆盖全球,90的国际支付以英镑进行。19l51945年前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各国纷纷停止了本国货币与黄金的直接兑换,各国货币之间没有一个固定的汇率形成体制,处于各行其是的状态。19451973年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1944

18、年,布雷顿森林体系确立了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美元取代英镑成为具有主导地位的货币。1973年以后后布雷顿森林体系时期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之后,各国采用了不同的汇率制度。美元仍然充当着世界主要储备货币的角色。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和美元化时期一种新型单一货币联盟出现,具有透明性、节省信息和交易成本的优势。欧洲货币联盟即属此类。依据钟伟国际货币体系的百年变迁和远瞻整理(1)简要说明19世纪下半叶英镑在国际货币金融体系中占据主导地位的主要原因。(4分)(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的稳定的汇率制度”的主要内容?(2分)这一制度的建立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4分)

19、(3)20世纪70年代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和80年代中后期货币区域化的主要原因分别是什么?(2分)相同的影响是什么?(2分)33.(12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一 北周武帝曰:“佛经广叹崇建图塔,壮丽修造致福极多。此实无情何能恩惠,愚人相信倾竭珍财徒为引费”;“父母恩重沙门不敬,悖逆之甚国法不容,并退还家,用崇孝始”;“佛生西域寄传东夏,原其风教殊乖中国既非正教所以废之”;“佛图遍海内,士女为僧尼者十六七,縻费公私岁以巨万”;“求兵于僧众之间,取地于塔庙之下” 摘编自道宣广弘明集 材料二 北周武帝不顾世俗偏见,从公元574年到578年,他下令“毁破前代关山西东数百年来官私所遣

20、一切佛塔,扫地悉尽。融刮圣容,焚烧经典。八州寺庙,出四十千,尽赐王公,充为第宅。三方释子,灭三百万,皆复军民,还归编户”。 摘编自费长房历代三宝记 材料三 北周武帝灭佛,时间较长,涉及面广,触动深,成绩很可观,这一点是值得充分肯定的。因此当时有人称赞说:“帝独运远略罢之(指灭佛),强国富民之上策”。灭佛事实上也起到了“民役稍希,租调年增,兵师日盛。东平齐国(指北齐),西定妖戎,国安民乐”的作用。正因为北周成功的灭佛运动,才使它国力大大增强,为灭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 白寿彝中国通史 (1)概括指出周武帝灭佛的主要原因。(6分)(2分析北周武帝灭佛产生的影响。(6分)市八中第六次高三月考历史答

21、案一、 单项选择(230)123456789101112131415ACADADDADCAABDC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BDCCBCBBADBDDCC二、 非选择题(141214)31(14分)(1)影响:马关条约大大加深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便利了列强进一步向中国资本输出,客观上瓦解中国自然经济;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导致民族资产阶级掀起挽救民族危亡运动等。(4分)问题:清政府和北洋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膝投降;19世纪末20世纪初,西方列强进入帝国主义阶段,加紧侵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分)(2)外交思想:民间先行,贸易先行,以民促官。(2分)影响

22、:促进了中日民间友好往来与经贸交流,为后来实现中日邦交正常化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分)(3)不正常状态:二战后,日本政府长期追随美国,采取敌视新中国的政策,并与台湾方面保持着“外交关系”。(2分)意义:结束了两国长期敌对的历史,打开了两国睦邻友好的新篇章;对于两国关系的发展和亚洲与世界的和平具有重要意义。(2分)32(14分)(1)原因:英国率先建立和完善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局长期稳定;通过殖民扩张,英国成为最大的殖民国家,形成以英国为中心的世界市场;工业革命的开展,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经济实力强大。(4分)(2)内容:各成员国实行固定汇率制,各国货币与美元的汇率基本固定,美元与黄金的比价固定。

23、(2分)影响:美元成为国际支付手段和储备货币,确立了美国在世界经济中的霸主地位;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世界金融货币秩序,促进了世界贸易和世界经济的发展。(4分)(3)原因:前者:欧洲和日本的崛起,美国经济实力相对衰落;后者:世界经济区域一体化趋势不断加强。(2分)影响:推动了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多极化。(2分)33.(12分)(1)原因:佛教广建寺塔,骗取百姓钱财;僧人不孝敬父母,国法难容;佛教来自西域,与中国正教风俗不同;大量人口投入佛门,严重影响社会生产和政府赋役收入及兵源。(6分)(2)影响: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减轻了民众的赋役负担;增加了国家的财政收入;增强了北周的军事实力,为灭北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佛教文化、艺术遭到严重损失。(6分) 1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