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

上传人:椰子壳 文档编号:5076828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56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怀化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物理试题及答案.doc(19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保密启用前湖南省怀化市2014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统一检测试卷物理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2选择题答案使用2B铅笔填涂,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的标号;非选择题答案使用0.5毫米的黑色中性(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5作选做题时,考生按题目要求作答。本试题卷共16页,如有缺页,考生须声明,否则后果自负。第卷(选择题 共126分)二、选择题:本

2、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有的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 以下有关物理学发展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法拉第为了形象的描述电场首次引入电场线的概念B. 密立根首次比较准确测出电子的电量C. 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并总结出了右手螺旋定则D. 劳伦斯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的高能粒子VBA15如图,物块A和B叠放在一起,A和B接触面粗糙,且质量.让它们一起向右在光滑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离开桌面后又一起做平抛运动,不计空气阻力,设运动过程中A、B不分离、不翻转,重力加速度

3、为g,则在它们的运动过程中A. 在水平桌面上运动时,A、B之间既有弹力也有摩擦力 B. 在做平抛运动时,A、B之间既有弹力也有摩擦力 C. 在做平抛运动时,A、B之间既无弹力也无摩擦力 D. 在做平抛运动时,A对B的压力大于0而小于16我国自主研制的“嫦娥三号”,携带“玉兔”月球车已于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为了在既定时间、既定地点准确着陆,“嫦娥三号”需要进行约8天的绕月飞行,设“嫦娥三号”绕月匀速飞行的轨道半径为R,已知月球质量为,引力常量为G,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嫦娥三号”绕月飞行速度为 B“嫦娥三号”绕月飞行角速度为 C“嫦娥三号”绕月飞行加速度为 D

4、“嫦娥三号”绕月飞行周期为2AOBF17如图所示,细线的一端固定于O点,另一端系一小球。 在水平拉力F作用下,小球以恒定速率在竖直平面内由A点运动到B点. 在此过程中小球的重力的瞬时功率和拉力F的瞬时功率变化情况是A. 都是先增大后减小 B. 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C. 都是逐渐增大D.小球的重力的瞬时功率是先减小后增大,拉力的瞬时功率是先增大后减小LACBRR1P18如图所示电路,L是自感系数较大的线圈,在滑动变阻器的滑动片P从A端迅速滑向B端的过程中,经过AB中点C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1 ;P从B端迅速滑向A端的过程中,经过C点时通过线圈的电流为I2;P固定在C点不动,达到稳定时通过线圈的电流

5、为I0。则A BC D 19如图所示,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为N,输出端接有一交流电动机,此电动机线圈的电阻为R。当原线圈两端接有正弦交变电流时,变压器的输入功率为P0,电动机恰好能带动质量为m的物体以速度匀速上升,此时理想交流电流表A的示数为I。若不计电动机的机械能损耗,重力加速度为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线圈两端电压的有效值为B电动机输入的功率为C变压器的输出功率为D电动机线圈的发热功率为20如图所示,在O点处放置一个正电荷,在过O点的竖直平面内的A点自由释放一个带正电的小球,小球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q。小球落下的轨迹如图中虚线所示,它与以O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图中实线表示)相交

6、于B、C两点,O、C在同一水平线上,BOC=30,A距离OC的竖直高度为h,若小球通过C点的速度为v,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球通过C点的加速度大小一定大于B.小球通过B点的速度大小是C.小球由A到B电场力做功为D.小球由A到C机械能损失21如图所示,空间存在着与圆台母线垂直向外的磁场,各处的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B=0.5T,圆台母线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37,一个质量为m=0.8kg、周长为L=3m的匀质金属环位于圆台底部。给圆环通以恒定的电流I=8A后,圆环由静止向上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经过时间t=2s后撤去该恒定电流并保持圆环闭合,圆环全程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重力加速度为g=10m/s2,磁

7、场的范围足够大。在圆环向上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已知:sin37=0.6 cos37=0.8) A圆环全程上升的最大高度H大于4mB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10m/sC圆环运动的最大速度为4m/sD圆环先有扩张后有收缩的趋势第卷(非选择题,共174分)三、非选择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第22题第 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做答。第33题第40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一)必考题(11题,共129分)22.(9分)(1)用游标卡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如图甲所示,可知其长度为 cm,可知该游标卡尺的游标的最小分度值为 mm;(2)用螺旋测微器测量某物体的厚度如图乙所示,读数为

8、2.362mm,请在螺旋测微器相应括号里填入相应刻线的数据,示数a为: ,示数b为: ;(3)如图丙是一个多用电表的内部电路图,如果将S拨到1位置,可进行_测量(选填“电流”、“电压”、“电阻”),如果将S拨到3位置,可进行 测量(选填“电流”、“电压”、“电阻”)。丙012345601234567890cm甲乙 (a)(b) (4)用如图实验装置验证m 1 、m 2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m 2从高处由静止开始下落,m 1上拖着的纸带打出一系列的点,对纸带上的点迹进行测量,即可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下图给出的是实验中m1获取的一条纸带:0是打下的第一个点,每相邻两计数点间还有4个打下的点(图中未

9、标出),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已知m 1=55g 、m 2 =145g ,则(计算结果保留二位有效数字)22.20单位:cm032.2017.80123456纸带上打下记数点5时的速度v = m/s; 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动能的增量EK = J; 在记数点05过程中系统势能的减少量EP = J。g =10m/s2,23.(6分)(1)(4分)在某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采用如图甲所示电路进行测量. 电流表的量程Ig=0.6 A、内阻rg=1。根据实验数据作出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由图象可求得电池的电动势E V,内阻r= ;AR图甲图乙0R/-7612 18243024681

10、0图丁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10010100001000001000-图丙abGAR(2)(2分)在另一次“测定电池的电动势和内电阻”的实验中, 采用如图丙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已知实验过程中通过电源的电流小于0.6A。请在丁图上完成实物连线。24(14分)m2OAB30o如图所示,光滑斜面倾角为30o,水平面粗糙,现将A、B两球(可视为质点)同时由静止释放,A、B两球初始位置距斜面底端O的距离分别为LA=10m、LB=40m。不考虑两球在转折O处的能量损失。重力加速度g取10m/s2则:(1)A、

11、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多少?(2)若A、B两小球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A =0.1、B=0.5,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能否追上A球?若能,所用的时间是多少?若不能,A、B两小球在水平面上运动时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25(18分)如图所示(俯视),MN和PQ是两根固定在同一水平面上的足够长且电阻不计的平行金属导轨.两导轨间距为L=0.8m,其间有一个方向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1=5.0T。导轨上NQ之间接一电阻R1=3,阻值为R2=1的金属杆垂直导轨放置并与导轨始终保持良好接触.两导轨右端通过金属导线分别与电容器C的两极相连.电容器C紧靠准直装置b,b紧挨着带小孔a(只能容一个粒子通

12、过)的固定绝缘弹性圆筒。圆筒壁光滑,筒内有垂直水平面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B2,O是圆筒的圆心,圆筒的内半径r=0.6m。DPQMNrR1bCaB2OR2FB1(1)用一个力拉金属杆向左运动,则电容器C的下极板带正电还是带负电?(2)用一个方向平行于MN水平向左且功率恒定为P=88W的外力F拉金属杆,使杆从静止开始向左运动。已知杆受到的摩擦阻力大小恒为Ff =6N,求:当金属杆最终匀速运动时杆的速度大小及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3)当金属杆以V=3m/s的速度匀速向左运动时,电容器C内紧靠极板的D处的一个带电粒子(初速度为0)经C加速后从a孔垂直磁场B2并正对着圆心O进入筒中,该带电粒子与圆筒壁碰

13、撞四次后恰好又从小孔a射出圆筒。已知该带电粒子每次与筒壁发生碰撞时电量和能量都不损失,不计粒子的重力和空气阻力,粒子的比荷为q/m =2106(C/kg),则磁感应强度B2 多大(结果允许含有三角函数式)?(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物理题,3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做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的题号涂黑。注意所做题目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目的题号一致,在答题卡选答区域指定位置答题。如果多做,则每学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选修物理3-3】(15分)(1)(6分)在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填正确答案标号。选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

14、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B.当分子间距rr0时,分子间斥力比引力变化得快;当rr0时,引力比斥力变化得快C.自行车打气越打越困难是因为气体分子间存在斥力D.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其内能可能不变E.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在压强不变而体积增大时,单位时间碰撞容器壁单位面积的分子数一定减少(2) (9分)一太阳能空气集热器,底面及侧面为隔热材料,顶面为透明玻璃板,集热器容积为V0,开始时内部封闭气体的压强为p0。经过太阳暴晒,气体温度由T0=280 K 升至T1=350 K。(i)求此时气体的压强。(ii)保持T1=350 K不变,缓

15、慢抽出部分气体,使气体压强再变回到p0。求集热器内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总质量的比值。判断在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是吸热还是放热,并简述原因。34.【选修物理3-4】(15分)ABC60(1)(6分) 如图所示,直角玻璃三棱镜置于水中,已知A60,C90,一束细光于AC的中点D垂直AC面入射,棱镜玻璃的折射率为n11.69,水的折射率为n21.33 则:此玻璃相对水的折射率n12_(保留两位小数)光从AC面射入后,第一次射到AB面时能否从AB面射出?答_(填“能”、“不能”或“不能确定”)ABP(2)(9分)如图所示,在某一均匀介质中,A、B是振动情况完全相同的两个波源,其简谐运动表达式均为,介质中

16、P点与B波源间的距离为10m,两波源形成的简谐波分别沿AP、BP方向传播,波速都是150m/s。已知介质中P点的振幅为0.4m, 求简谐横波的频率和波长。如果P点与A波源间的距离小于10m, 求P点与A波源间的距离的可能值。35.【选修物理3-5】(15分)(1)(6分)下列关于原子和原子核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正确答案标号。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A.射线是原子由激发态向低能级跃迁时产生的B.原子核中的质子靠核力来抗衡相互之间的库仑斥力而使核子紧紧地束缚在一起C.结合能所对应的质量等于把原子核完全分解为核子后所有核子的总质量减去该原子核的质量

17、D.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产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2) (9分)如图所示,光滑水平面上有质量分别为2m、3m的木块A、B,A静止,B以速度水平向左运动,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向右的速度v0射入木块A,穿出A后,又射入木块B而未穿出,A、B最终以相同的速度向右运动。若B与A始终未相碰,求:子弹穿出A时的速度的大小;木块B的动量的变化。 2014物理二模参考答案一、选择题题号1415161718192021答案CCDCBADABCAC二、非选择题22. (每空1分共9分)(1)1.052cm 0.98mm (2)2 35 (3

18、) 电流 电阻(4)2.0 0.40 0.4523.(6分)(1)(4分) E=3.5(3.4-3.6)V r=6(5.96.1)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765432890110010100001000001000-(2)(2分)如下图24.(14分)解:(1)(5分) (1分) 2s (2分) 4s (1分)(tA、tB求出其中一个得2分)2s A、B两球滑上水平面的时间差是2s (1分) (2)(9分)VA=10m/s aA=-Ag=-1m/s2 VB=20m/s aB=-Bg=-5m/s2 (2分)方法一:设B

19、滑入水平面时间t后与A速度相等,此时A在水平面上运动的时间为t+2则:20-5t=10-(t+2) t=3s (2分)A在t=5s内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m (2分) B在 t=3s内在水平面上运动的位移为XB=VBt-0.5Bgt2= 37.5m (2分)由于XA=XB,所以,当B球滑上水平面后恰能追上A球,所用的时间是t=3s (1分)方法二:设B滑入水平面时间t 后的位移为XB、此时A在水平面的位移为XA VA=10m/s aA=-Ag=-1m/s2 VB=20m/s aB=-Bg=-5m/s2 (2分) (2分) (1分)(XA、XB表达式对一个2分、对二个3分)令XA=XB10(t+2

20、)-0.5(t+2)2=20t-2.5t2(1分) t2-6t+9=0 =b2-4ac= 0 有唯一解 t=3s (2分)对A:0=10+ aAt1=10- t1 得:t1=10s3s B球滑上水平面后恰能追上A球,所用的时间是3s(1分)25.(18分)(1)带正电(3分) (2)(8分)金属杆先做加速度变小的加速运动,最终以最大速度匀速运动.设杆匀速运动时速度为v,回路中的感应电流为I,杆受到的安培力大小为FA,电阻R1消耗的电功率为P1,则 (1)(1分) (2) (1分) (3)(1分) (4) (1分) 联立以上各式,将已知数据代入得:式解得:v=4m/s (4) (2分)=4A (

21、2分)(3)(7分)设杆匀速运动时C两极板间的电压为U,带电粒子进入圆筒的速率为V、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的半径为R,由于C与电阻R1并联,I=B1LV1/(R1+R2)=3A据欧姆定律得,U=IR1=9V; (5) (1分)据动能定理有 (6) (1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作匀速圆周运动, (7) (1分)联立(6)、(7)得: (8) (1分)由于带电粒子与圆筒壁碰撞时无电量和能量损失,那么每次碰撞前后粒子速度大小不变、速度方向总是沿着圆筒半径方向,4个碰撞点与小孔a恰好将圆筒壁五等分,粒子在圆筒内的轨迹具有对称性,由5段相同的圆弧组成,设每段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则由几何关系可得: (9)

22、 (1分)有两种情形符合题意(如图所示):()情形1:每段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联立(7)(8)并代入值得: (10)将数据代入(10)式得: B2=5tan(3/10)10-3T (1分) aO1ROr()情形2:每段轨迹圆弧对应的圆心角为 联立(7)(8)并代入值得:代入数据,可得:B2=5tan(/10)10-3T (1分)(二)选考题33.(15分)(1)A DE (6分。对1个得3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6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2)(i)设升温后气体的压强为p1,由查理定律得 (2分) 代入数据得p1=p0 (2分) (ii)抽气过程可视为等温膨胀过程,设膨

23、胀后的总体积为V,由玻意耳定律得:p1V0=p0V (2分) 联立式解得:V=V0 (1分) 设剩余气体的质量与原来气体的总质量之比为K,由题意得K= 联立式解得K= (1分) 抽气过程中剩余气体吸热。因为抽气过程可视为等温膨胀过程,气体质量不变,温度不变,故内能不变,而气体膨胀对外做功,所以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可知剩余气体要吸热。(1分) 34.(1)(6分) 1.27 不能解析: 玻璃相对水的折射率n12=n1/n2=1.69/1.33=1.27sinCn121/1.27=0.78,如图所示,因i160,sin600=0.866sinC=0.78 .即i1 C,发生全反射所以不能从AB面射出

24、(2)解:设简谐波的波速为v,波长为,周期为T,由题意知 T=2/(100)=0.02s f=50HZ 1分 由波速公式 1分 代入数据得 2分 由题意知P点振动加强PB-PA=2n/2 n=1,2 2分PA=PB-3n=10-3n n=1,2当n=1时,PB=7m 1分当n=2时,PB=4m 1分当n=3时,PB=1m 1分所以P点与A波源间的距离的可能值为7m、4m、1m。35.(1)BC(6分。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2)(9分)解:以子弹、木块A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 以子弹及木块A、B为研究对象,由动量守恒定律: (2分) 解得(2分) 以木块B为研究对象,选向右为正方向,(1分)则木块B的动量变化为: (1分) 方向水平向右 (1分) 答案: v0 方向水平向右- 19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