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

上传人:小小飞 文档编号:5078562 上传时间:2020-01-31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务科终工作总结7.doc(10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2014年医务科年终工作总结岁月的车轮即将驶过2014年,这一年是我们应对医疗改革重大挑战,坚定信心、迎难而上,推动我院各项工作实现新发展的一年,也是我们医务科人员值得自豪的一年。这一年全体医务人员在院长的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稳定规模、提高质量、强化特色、创新发展,克服了重重困难,通过艰辛努力继续保持各项工作健康、高效运转;这一年我们争创了“三甲”,这一年我们通过了“卫生部质量万里行”活动的考验,这一年业务收入、患者满意度无不再创历史新高!寒来暑往,秋去冬来,岁月如梭,光阴荏苒,不平凡的一年即将结束,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思绪万千,现就一年来医务科所做的工作及取得的成绩总结汇报如下:一

2、、积极争创“三甲”,努力开展工作三级综合性医院是国家高层次的医疗机构。三级甲等医院是反映医院功能任务、医院管理、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技术水平、科教水平和医德医风建设等综合能力的重要标志。这一来年,我院在成功创建全国三级乙等综合性医院的基础上,把创建三级甲等医院确定为医院发展的重要目标,在院领导的大力支持下,按照“三级甲等”医院的标准,加大创建力度,成立产三科、妇四科、小儿外科。三甲医院技术指标完成率达95%,剩余5%系循证医学不支持或设备原因而未能达到。不断规范医院管理,提高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医院的信誉度、社会的知名度和百姓的信任度大大提高,各项质量指标均稳步提升,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

3、同步增长,医院硬件、软件建设均达到了“三级甲等”医院标准。近日,经过专家评审、回头看、暗访和公示等程序之后,被青海省卫生厅正式批准成为“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翻开了我院发展史上崭新的一页。二、医疗质量管理工作1、始终把医疗质量放在首位,稳步、扎实、分阶段、按步骤开展“医疗安全百日行动”“卫生部质量万里行”活动。加强医疗质量的监控和各种医疗制度的落实,实行医疗质量管理责任追究制,实施全程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健全医疗核心制度,致力于医疗质量监控和考评,督促各项医疗制度、诊疗常规、技术操作规程的落实。强调入院告知书、授权书、各种诊疗知情同意书的书写,特别是对外科医护人员进行知情同意谈话专项培训与

4、现场指导;强调真实、准确做好死亡病例讨论记录、重危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抢救危重病人讨论记录及医师交班本等项目记录;组织诊疗规范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学习,重点学习十三项核心医疗制度,为广大患者提供安全、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对存在的问题疏理成条款书面送达问题科室或个人,限期予以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2、认真、严肃接待卫生执法监督检查,按质按量完成历次整改任务。编写医院中医药信息12期,处理违规医护人员2人次,妥善处臵医疗纠纷2起,无医疗责任事故发生。组织全院科主任、护士长及所有医护人员共计823人次参加马丁博士“一对一急救知识培训”的学习。3、严格执行人员准入制度及技术准入制度,依法执业,规范行医

5、,确保医疗安全。对通过医师资格考试的8人进行执业注册,对不具备执业资格的人员指定带教老师,执行一对一全程带教。分别派往天津血研所附属医院、北大医学院附属医院、解放军301医院进修学习各1人。2014年开展院内“三新”125项,通过卫生厅的“三新”项目批准的有25项,组织完成11项临床科研项目的评审鉴定,均创我院历史新高。举办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6项,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46项,邀请外省专家来我院讲学共20次,举行院内学术讲座12次,1000余人次参加了培训。今年截至11月30日全院各级医疗技术人员(医生)发表专业论文约18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约44余篇,在国外医学学术期刊发表6篇。主持院内会

6、诊、疑难病案讨论活动18次;组织专业技术人员参加省级临床安全用血知识培训1次、参加人数4人,参加省内举办的医疗纠纷防范培训讲座19人次。3、以青海省病历书写规范、中医、中西医结合病历书写规范(试行)为标准,规范病案的书写,不断提高病历的书写质量,达到病历甲级率95,丙级病历0标准,每月对病案书写质量进行专项检查,对违法病历书写规定的14人分别予以经济处罚,据统计全年乙级病历14份,病案甲级率95,责成相关科室整改。4、加强急诊科急救能力建设,提高急救应急能力,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从7月开始先对急诊科医护人员进行了心肺复苏技术和急救设备(呼吸机、心电监护仪、除颤仪)使用专项培训,科学制定

7、急诊急救预案、流程,对急救物品准备是否充分、完好、能否正常使用进行不定期抽检,使我院急诊科急救能力步入全省前列。5、加强临床实验室室内质控和室内质控评价,提高临检质量。重新规划调整输血科业务用房,配备齐全专用设备。严格执行卫生部制定的临床用血规范,合理用血,保证血液安全,杜绝非法自采自供血液。严格输血申请审查制度,严格控制临床输血指征,掌握输血适应症,积极开展成份输血,严格执行输血同意书签字制度。全年临床使用少白细胞红细胞悬液795.5u、血浆15600ml,无输血不良反应及输血事故发生。6、全力抓好业务发展,据统计全年门诊617198人次,较2013年门诊量增加17.60%,收治住院病人28

8、059人,比去年同期增加17.18%人,各种手术10589台,比去年同期增加17.07%,平均住院天数10.39天,较2013年缩短2.11天,药品比例为38.46%。7、申报开展藏医科、磁共振成像等诊疗科目,5月经省卫生厅组织有关专家对开展该项目业务进行了评审,获得通过,并经省卫生厅审核批准,同意开展藏医科和磁共振成像诊疗项目。8.为认真贯彻落实省卫生厅“把医疗卫生服务送到基层去,送到最需要服务的人群中去,送到最边远的地方去”的要求。积极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发扬“人道、博爱、奉献”精神。向4000余名缺医少药的群众进行了巡诊送医送药,并发放疫病防控知识宣传资料2000余份。6月、7月、8月参加

9、玉树囊谦县巡回医疗队奔赴各乡开展巡回医疗工作3月,开展义诊、手术示教、病例讨论、专题讲座、教学查房活动,诊治病人400余人次,免费发放药品300余元,发放健康宣传资料500余份。三、人才引进2014年以来,在医务科积极努力下,首家引进外籍博士达7人。通过聘请外籍专家,有力促进了我院重点学科和人才队伍建设,推动了科研项目的顺利完成和技术整体水平的提高,保证了高水平人才的培养。以急诊外科为例,2013年引进和聘请外籍专家鞠博士,来自瑞士苏黎世大学,在我院工作期间严格按循证医学规范手术技术,对我院成立小儿外科的顺利完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并对该学科的发展建设和人才培养做出了突出贡献,为此我院曾授予

10、他“十佳医生荣誉奖”。再例如我院引进纳米比亚马丁博士在我院进行的“一对一急救”培训,使我院全体医护人员整体急救水平上了一个新台阶。四、日常事务做好医务科日常事务,为创建三级家等医院工作做好铺垫。按时组织专家于每周星期一、五上午分别对门(急)诊(含医技、功能、药剂等)和综合病区、手术室进行医院专项、业务、行政检查,抽查住院病历书写质量、检查医院规定的必备记录本情况,重点了解危重病例讨论、死亡讨论、业务学习、医疗质量控制小组活动等制度的执行情况,然后进行汇总,找出存在的问题,责成责任科室予以整改并将查房情况疏理成条款向医务科汇报。周二参加院长查房活动,接受医院监督和指导。五、其他1、为了配合我院人

11、事管理,建立个人和科室医疗质量技术档案,为今后岗位竞聘、评聘分离、评职称、选先进等提供有力依据,实现量化管理。为根据以岗位设臵作为推进用人机制改革的重要契机,结合医院队伍结构现状、目标规划、学科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的需要,协助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定编定岗”工作。及时完成上级有关部门及院领导临时分配的任务,尽可能多听取各专业技术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好反馈及协调工作。继续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健康教育宣传,向病人开展口头宣教,分发健康教育处方等活动,并做好登记。组织好本院职工和院外地段的预防保健工作。协助医保科开展医疗保险工作,作好医疗服务工,加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力度。2、积极开展甲流防控工作:我

12、院按照卫生局的统一部署成立以院长为组长的甲流预防领导小组,加强宣传力度,增强防范意识,建立报告制度。向所有病房发送甲流防治知识宣传资料;认真查房,遇有异常病人及时报告。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控、早治疗,切实保障全院工作人员及住院病人的身体健康。继2013年有两人成为专业副主任委员后,2014年我院又有一人被医院管理专业委员会聘为副主任委员。六、存在问题:只有正确认识过去,才可以准确的策划未来,光荣属于过去,现在决定未来。1、目前,我院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医护人员长期超负荷工作导致差错事故几率增加,医疗风险增大。2、少数医务人员医德观念淡薄:有个别职工,思想觉悟低,责任心不强,影响了医疗服务质量。3、医务科作为医院职能科室,既对内又对外,人手少工作量大,使得有些工作受到了一定影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