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

上传人:来看看 文档编号:5080645 上传时间:2020-02-01 格式:DOC 页数:204 大小:2.5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4页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4页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4页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4页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煤化工行业分析报告.doc(204页珍藏版)》请在三一文库上搜索。

1、 2011年煤化工行业风险分析报告摘 要一、2010年煤化工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分析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煤化工生产国,煤化工产品种类多、生产规模较大。煤制合成氨、煤制甲醇、电石和焦炭的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位,也是世界上唯一大规模采用电石法路线生产聚氯乙烯的国家。2010年,我国煤化工行业规模进一步增长。2006-2010年焦炭行业主要指标统计单位:个,人,亿元,%企业数量从业人员资产总计增长率负债总计增长率20069853820322020.3620.241344.2017.632007.119843781022507.8227.791619.1623.012008.119523881143441.

2、2039.152290.7841.372009.118423880063874.8414.402661.6418.282010.118334114514996.9127.883490.3729.01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中国产业数据网(一)供给情况我国煤化工产品主要包括焦炭、电石、合成氨和甲醇四种产品。由于国内“煤多油少气贫”的资源禀赋,传统煤化工在我国已有很长的发展历史,主要产品产量多年位居世界第一。2010年,我国煤化工行业中焦炭产量累计为38757.10万吨,同比增长9.10%;电石产量为1462.3万吨,同比减少0.2%。合成氨产量为5084.66万吨,同比下降2.4%;甲醇产量为15

3、73.98万吨,同比增长26.2%。从增长幅度来看,除甲醇增速较2009年最快。2005年以来煤化工行业主要产品产量单位:万吨,%项目焦炭电石合成氨甲醇产量同比增速产量同比增速产量同比增速产量同比增速2005年23281.7224.4894.5733.924596.258.4535.6121.622006年28054.1517.41177.0527.714937.97762.2534.022007年32894.316.31481.918.45158.95.41076.3641.892008年32359.3-0.41360.8-7.84995.14-1.941126.286.372009年345

4、01.6910.531503.278.485135.513.851133.391.632010年38756.989.101462.42-0.24963.20-2.41574.3026.2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研发部(二)需求状况2010年,我国焦炭表观消费量约3.843亿吨,同比增加约2962万吨,增长8.35,是我国焦炭消费历史上消费最多的一年。2010年,国内外钢铁产量的加快恢复增长,国内生铁产量达5.9亿多吨,再创历史新高,强力拉动了我国焦炭需求的增加。中国炼焦业协会数据表明,2010年中国焦炭消费可能超过4亿吨,表观消费量增长15;由于焦炭产能过剩,配额指标过多,企业竞相出口的

5、局面不会改变,焦炭出口价格难以反弹,但是,由于炼焦电力、运输、环保等成本提高的支撑和冬储、冬运的到来,国内焦炭市场价格将继续高位运行。产能严重过剩,市场无序竞争,产业集中度低以及焦化企业技术装备水平落后、污染严重等,是我国焦化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氮肥是合成氨最重要的下游产品,氮肥的产销情况影响相关煤化工产品的需求。2010年氮肥行业的表观消费量是4085.60万吨,同比下降9.0%,增速为7年以来首次出现下降。2003年以来氮肥产量和消费情况单位:万吨,%氮肥氮肥产量同比表观消费量同比2003年2879.575.232825.87-3.05%2004年3304.0714.63170.4712.

6、19%2005年3585.4710.273550.0111.97%2006年3869.0213.33824.317.73%2007年4187.5910.673861.910.98%2008年4331.182.754076.785.56%2009年4863.6814.084663.7814.4%2010年4521.10-3.64085.60-9.0%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研发部总体来看,2010年煤化工产品产量与需求受“节能减排”因素影响较大,产量增长趋缓,消费量呈现下降趋势。(三)煤化工行业运行特点原材料价格上涨秦皇岛港作为目前“北煤南运”的核心枢纽港,其煤炭价格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华东

7、及东南沿海地区电煤市场供求状况。数据来源:秦皇岛港秦皇岛港各煤种平仓价走势2010年1至4月份,随着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水平逐步走高,港口各煤种价格均有不同程度回落;4月至5月期间,秦皇岛港煤炭库存持续回落,各煤种价格则均有不同程度的回升;6至10月,秦皇岛港煤炭库存缓慢上升,各煤种价格也呈现出缓慢震荡下行的走势;11月份,进入冬季取暖用煤高峰之后,伴随着电煤需求快速增加,秦皇岛煤价经历了一轮快速上涨,而后煤价一直保持在高位运行。煤化工主要产品价格呈现回落2010年,焦炭行业发展较为稳定。上半年,焦炭产量保持较快增长。6月份开始,截止6月底,我国焦炭累计产量达到19287万吨。下半年受节能减排政策

8、影响,焦炭产量增速出现一定的下滑,月度产量一般维持在3100万吨左右。全年产量达到38757万吨,同比增长9.10%。氮肥行业产品产量全年呈现较为疲弱的态势,大多数月份的产量出现同比下滑。2010上半年,氮肥产量在2月出现9.5%的同比上涨后随即出现同比下滑,下半年受“节能减排”政策影响,产量同比下滑现象尤甚,截止2010年12月,氮肥全年产量4521.10万吨,同比下滑3.6%。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研发部2008-2010年焦炭产量走势(万吨)2010年国内冶金焦参考价格单位:元/吨山西二级冶金焦山西一级冶金焦华北、东北二级华东二级车板价车板价采购价出厂价2010年1月上旬1800

9、195019502000200020502010年1月下旬17501800195019301970200020502010年2月上旬17001750190019001930190019502010年2月下旬170017501850190017201750185019002010年3月上旬17001730188019001930180018502010年3月下旬1700173018501930180018602010年4月上旬17301750185018501880187019002010年4月下旬178018001930195019001950185019302010年5月上旬17801800

10、193019501900195020502010年5月下旬180018201930195019501970190019502010年6月上旬17501780188019001850195020002010年6月下旬17001750183017501800180018502010年7月上旬168017201800185017701800168017202010年7月下旬16001640180016801720158016502010年8月上旬16001640170017501500165016802010年8月下旬162016401730175016501700168017002010年9月上旬

11、1640166017501770175017502010年9月下旬164016601750177017501780175017802010年10月上旬16401660175018001750178018502010年10月下旬164016601750177017501780175018002010年11月上旬167016901780180017601780183018502010年11月下旬169017101800182017801800192019502010年12月上旬171017301820184018001830192019502010年12月下旬1710173018201840180

12、0183019201950资料来源:冶金经济信息中心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研发部2008-2010年氮肥产量走势(单位:万吨)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世经未来研发部2008-2010年氮肥价格走势(元/吨)下游市场运行良好目前,国内煤化工产品的主要消费市场是钢铁、化工和农业,其中:钢铁和化工行业消费占多数。钢铁和化工行业与宏观经济的走势关系较大,2010年经济增长的恢复情况对钢铁行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钢铁和化工等重工业行业产品产量和需求均呈持续回升态势,从而带动煤化工产品的市场需求大幅增长。二、煤化工行业风险分析(一)政策风险煤化工产业的快速发展对于缓解我国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供求

13、矛盾,调整能源结构,促进化工、钢铁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在新型煤化工产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令人担忧的问题。如有的以煤化工项目为名圈占煤炭资源;有的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的承载能力,低水平重复建设,盲目发展;有的在技术选择上盲目追求国外技术,重复引进;有的在招商引资上对外商投资缺乏规范管理等。这些问题的存在,对我国煤化工产业的健康发展产生了负面影响,亟须行业组织在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家产业政策指导下进行协调。2010年6月18日,发改委下发关于规范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指出,在国家出台明确产业政策之前,煤制天然气及配套项目由国家发改委统一核准,地方政府不得擅自核

14、准或备案煤制天然气项目。据不完全统计,我国煤制油项目总规模已超过4000万吨,煤制烯烃总产能2000万吨,煤制天然气达到250亿立方米。这些项目的总投资已经超过1万亿元。值得注意的是,现在很多项目还处于开发研究、试验验证、产业化示范阶段,不具备进行大规模建设的条件。有关人士指出,在一些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地区,存在不顾技术进展、产业成熟度和当地建设条件状况,纷纷规划近期建设现代煤化工项目,呈现发展过热态势。而对于全国范围内掀起的煤制天然气投资热,已经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注意,项目审批将可能愈加严格。根据以上分析我们估计,2011年后煤化工行业仍然面临较大政策风险。(二)宏观经济波动风险作为国民经济

15、的新兴产业的新型煤化工产业,受宏观经济运行的影响较大。国民经济发展周期的不同阶段、宏观经济的发展速度直接影响国家在新型煤化工等方面的投入。现阶段,我国新型煤化工行业的投资增长基本上取决于我国总体经济状况和对经济状况的预期。需求不足仍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主要矛盾。可以说,新型煤化工行业在中国面临着新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机遇。2010年我国经济已经进入快速发展轨道,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GDP增长10.3%,CPI上涨3.3%,经济回升势头良好,物价在预期目标范围之内。具体来讲,全年国内生产总值397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3%,增速比上年加快1.1个百分点。分季度看,一季度同

16、比增长11.9%,二季度增长10.3%,三季度增长9.6%,四季度增长9.8%。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40497亿元,增长4.3%;第二产业增加值186481亿元,增长1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005亿元,增长9.5%。预计2011年,在国家继续刺激经济发展,保证灵活的宏观政策手段的大背景下,我国经济将会保持稳定快速的增长,新型煤化工产业的发展也在需求提升技术进步的促进下,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三)技术风险目前我国在煤焦化领域的技术逐渐成熟,煤气化、煤液化、煤化工联产和碳化工等领域的研究开发取得重大进展,相继形成了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煤化工新技术新工艺,正在建设一批新一代煤化工

17、大型项目。煤气化方面,我国煤种丰富,但是煤的品质参差不齐,要把各种煤都利用好,就需要各种各样的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在3.0MPa半工业化加压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平台上完成了1.0MPa的72小时长周期加压试验,并很快将在河北运行投产。这项技术可有效利用劣质煤,该技术的研发成功将对我国粉煤气化,特别是对高硫、高灰、高灰熔点煤洁净化开发利用和我国煤化工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为我国大型煤化工以及多联产系统快速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煤间接液化方面,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和山西潞安环保能源开发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将煤化所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浆态床煤基合成油技术和当地的煤炭资源、煤气化技术结合起来,形

18、成一个循环经济园区,在煤制油、煤发电、煤制化肥联产方面作了较好的尝试,园区内物料与能量流动形成闭锁链条,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循环利用和零排放。利用煤基液化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中科院山西煤化所正在内蒙古伊泰建设年产16万吨的工业示范基地,预计2008年下半年建成投产;之后分二期建设,2010年达到150万吨/年,2015年形成具有500万吨/年成品油生产能力的综合性化工基地。煤直接液化方面,神华集团煤制油有限公司在内蒙古鄂尔多斯建设了世界上第一条煤变油工业生产线,这将是世界上首个煤炭直接液化产品,项目全部建成后,总规模设计年产油品500万吨。煤制化学品方面,神华集团包头180万吨/年甲醇制

19、烯烃(DMTO)项目采用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开发的DMTO技术进行建设,并于2006年12月11日获得了国家发改委的核准。该项目是世界首套以煤为原料制取低碳烯烃及下游产品的大型化工联合装置,是实现传统煤化工产业向石油化工产业延伸的重大探索。由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负责催化剂及催化反应工艺等相关核心技术,富艺国际工程公司负责中试设计,中海化学公司负责中试装置建设和试车的三聚甲醛合成中试装置,生产出合格的新合成三聚甲醛。这标志着国际上首个使用离子液体催化剂合成三聚甲醛技术工业化试验成功。三聚甲醛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用途非常广泛,传统的合成方法是用浓甲醛在质子酸(如硫酸等)催化剂存在下反

20、应制备,但此类催化剂腐蚀性强,设备投资大,污染环境。离子液体催化合成三聚甲醛技术中试装置试车成功,具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是三聚甲醛清洁合成技术,与传统的用稀硫酸催化剂相比,可减少环境污染和设备腐蚀,极大的降低投资;其次是三聚甲醛是甲醇下游发展的重要中间原料,将为发展甲醇化工能源新技术奠定基础,拓展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新途径。新型煤化工技术开发进展情况技术名称开发进展情况技术实践情况煤直接液化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已有20多年;已完成高分散直接液化加氢液化催化剂实验室开发;适合我国煤种、媒质的CDCL直接液化新工艺的研究开发已启动神华煤直接液化项目是第一个完全的工业化生产项目煤间接液化我国对该技术的研究

21、已有20多年;目前正在进行开发低温浆态床合成工艺及专用催化剂;引进国外技术建设工业示范厂的工作也在进行中科院山西煤化所间接煤液化技术也建成了低温浆态床合成油试装置,并进行了长周期试验,获得了高质量柴油大型先进煤气化十五期间,分别对具有知识产权的多喷嘴水煤浆气化、干煤粉气流床气化技术进行工业示范开发和放大研究采用水煤浆气化工艺的煤气化工厂已建成投产,运行情况良好一步法合成二甲醚已有研究成果展现,正在深入完善研究清华大学开发出浆态床一步法合成二甲醚技术,小试已通过国家教委组织的技术鉴定。二甲醚中试装置,于2004年4月底投入运行,并产出合格二甲醚产品。甲醇制烯烃一种甲醇一步法制取烃类产品的工艺20

22、09年3月中科院山西煤所、赛鼎工程和云南煤化工集团联合申报的发明专利。应用本技术建设的甲醇制汽油工业化装置已在云南解化公司建成。煤制乙二醇世界首创万吨级煤制乙二醇工业化示范2009年5月,中国科学院煤制乙二醇取得成功。采用该技术的通辽金煤一期20万吨/年煤制乙二醇项目建设正在进行,预计将于2009年9月建成投产。煤化工联产正在进行多联产系统的优化集成模拟软件开发和关键技术研究目前的煤化工联产是以煤基发动机燃料或化工产品为主要目标产品,以生产过程中的废余物为原料或燃料,生产电力或热力自供企业使用而不是作为产品销售,还处于煤化工联产的发展初期阶段资料来源:世经未来总体来看,我国缺少新型煤化工示范的

23、经验和技术。尽管一些企业在做新型煤化工项目时要引进一些国外的关键技术,但是完整的技术工程化还有待于去开发和完善。要大规模地兴建新型煤化工工厂和投产,与小规模地试验存在很大的差异。新型煤化工的技术门槛是非常高的。这种上百亿元的投资规模所需要生产工艺和流程的要求非常规范,每个环节的技术条件要求也非常高,再加上每个厂家面对不同的环境、条件和资源,使得进这个门槛很难。虽然我国部分新型煤化工项目技术逐步成熟,但2010年面对的技术风险仍很大。(四)供求风险近年来,我国传统煤化工的产能增速高于需求,产品供大于求的态势不断扩大,装置开工率不断下滑。2008年全国焦炭的产能利用率在80%左右,电石约68%,甲

24、醇53.6%,09年甲醇受进口剧增的冲击影响,开工率进一步下滑到44%以下,大概在42%左右。据不完全统计,2009年焦炭新增产能3000万吨左右;目前全国在建电石项目31个、产能700万吨;甲醇项目25个、产能860万吨,这些项目全部投入运营后,将进一步加剧产能过剩矛盾。此外,现代煤化工产业化发展态势也有过热倾向。煤制烯烃、煤制油、煤制天然气、煤制乙二醇等项目正处于产业化示范工程建设阶段,由于现代煤化工项目投资高,风险大,需要在示范工程投产后,稳定运行一个时期,进行全面总结,评价技术的先进性、可靠性、确定资源消耗指标、考核经济效益,并在高煤油价差的情况下,才能研究推广应用等问题。因此,现代煤

25、化工示范工程项目不宜过多布点。但目前部分煤炭资源产区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速度,不顾生态环境、水资源承载能力和现代煤化工工艺技术仍处于示范阶段的现实,不注重能源转化效率和全生命周期能效评价,对煤化工产品市场及竞争力等分析不足,存在急于进行产业化项目建设的态势,盲目规划布局了大规模的现代煤化工项目。2011年我国传统煤化工产能过剩仍将主导市场;新型煤化工行业面临的供求风险不确定性较大,关键在于替代品的价格竞争中有没有优势。(五)资源风险煤化工产业的发展对煤炭资源、水资源、生态、环境、技术、资金和社会配套条件要求较高。一些地方不顾资源、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承载能力,出现了盲目规划、竞相建设煤化工项

26、目的势头。1、水资源制约水资源是煤化工产业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我国水资源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主要煤炭产地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和单位国土面积水资源保行量仅为全同水平的110。大型煤化工项目年用水量通常高达几千万立方米,吨产品耗水在10吨以上,相当于一些地区十几万人口的水资源占有量或100多km3国土面积的水资源保有量。一些地区大规模超前规划煤化工项目。会打破本地区脆弱的水资源平衡直接影响当地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各地大批煤化工项目投产后,所用水的机井将会越打越深,随着用水由行政调控向市场配置的转变,超定额用水将被层层加价,用水费用将会越来越高,而且还可能会面临水荒。从水资源分布来看,山西、

27、宁夏不太适合大规模发展煤化工产业。新疆、内蒙古、陕西发展较好。生态平衡和环境容量是煤化工未来发展比较关键的考虑点,煤制油从根本上说是将一种资源转化成另外一种资源。生产一吨油品需消耗约4吨煤、十吨水,对地区水资源压力很大,而水资源超标消耗可能导致生态失平衡,这与新的国家战略中的可持续发展原则相悖,也是目前发展煤化工的一个重要限制因素。预计在今后一段时间内,项目的节水技术应用是产业研发和项目投资的一个重要方向。由于中国煤炭资源和水资源总体为逆向分布,在煤化工规划时必须要考虑水资源平衡和项目的节水技术应用。从水资源分布来看项目投资,山西和宁夏不适合大规模发展煤化工,而贵州、内蒙古和陕西等区域则应该是

28、政策倾斜的地区。因此目前煤制油只能作为国家的战略性技术储备,而不能作为大规模推广的产业化方向。而发改委极有可能会以水资源限制来作为煤化工的硬性指标设置门槛。2、煤炭资源制约煤炭在我国能源生产中占70。我国煤炭资源的状况是煤炭总资源量较多,但达到一定勘查深度的储量较少,与其他煤资源大国相比,有效供给不足。按可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和年产30亿吨煤计,我国煤炭使用年限不足100年,尚需要加大地质勘探力度,进一步提高煤炭的经济可利用资源量。可以说我国既是煤炭资源大国,又是生产和消费大国。这也决定了我国能源消费和碳一化工发展将主要立足于煤炭。近几年我国能源生产中主要矛盾表现为,工业领域是消费大户。我国面临

29、着常规能源资源不足、过分依赖煤炭而污染严重、能源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我国人均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60、10和5。我国每吨标准煤的产出效率仅相当于日本的10.30,欧洲的16.8。发展新型煤化工必须有充足的煤炭资源作保障,否则就无法撑起新型煤化工业的发展。3、环境污染风险煤是化学工业的主要能源及原料。煤是由有机质和无机质两大部分组成的复杂物质。要把一个构成复杂的不清洁的物质经过多过程的物理、化学加工转化为清洁能源和化工品,必然会产生一些污染物。这些污染物对环境造成污染,表现为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及土壤污染。煤炭是低效、高污染的能源。一般说来,煤在加工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比碳氢化合

30、物(石油、天然气)要高得多。煤化工是煤炭深加工行业,是一个重要的污染源,要发展煤化工,必须同时解决由此产生的污染问题。化工可生产多种化工产品和能源化学品,其生产过程不一样,产生的污染及其严重程度亦不一样。如焦化、电石、煤气发生以及直接燃煤等过程,均存在严重污染,并且久未得到有效处理。据有关资料报道,国内某省是典型的资源型、高耗能、高污染的产业结构,并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环境代价。其可持续发展力排名全国第26位,生存支撑系统排名全国倒数第一。环境的污染、资源的枯竭已严重制约了该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六)产品结构风险目前,国内传统的碳一化工产品市场己进入成熟期,传统的煤化工产品出现产能过剩。相反,以石

31、油替代为目标的现代煤化工产业刚刚起步。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从坚决遏制产业盲目发展势头,积极引导产业健康发展为出发点提出的目标要求,从战略高度对今后化工市场和行业的发展指明了一条道路。相对于石油和天然气资源,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从国家能源安全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出发,有必要寻找一条经济合理的以煤为原料的石油替代战略,缓解石油供求矛盾,保障我国经济社会平稳发展。2008年爆发的国际金融危机导致国际油价大幅下跌,也导致新型煤化工产品竞争力较差,但这种情况毕竟是特定的、极端的情况,长期看,随着国际经济的触底反弹,国际油价仍将维持在较高水平,因此煤制烯烃、煤制甲烷气、煤制乙二醇等新型煤化工产品仍将具有相对

32、较高的市场竞争力。目前我国新型煤化工示范工程正在顺利推进,尤其是煤制油工业示范项目已经取得阶段性成果,新型煤化工产业即将步入产业化轨道。但相对于我国17888万吨原油进口量来说,煤制油项目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国内市场格局影响不大。不过由于我国原油进口依存度在55左右,煤制油作为国家应对不时之需的战略性技术储备是非常必要的。煤制烯烃是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相衔接的纽带,不仅实现了石化原料多元化,而且拓宽了煤化工发展领域,实现部分石油资源替代,是新型煤化工最有前途的发展领域。尽管煤制烯烃具有煤化工流程长、投资大的特点,但因其产品附加值高,未来产品市场竞争力仍会较强。另外,随着煤制烯烃示范项目的建成,甲醇制

33、烯烃技术的逐步成熟,也为消化国内过剩的甲醇产能提供了一条新途径。煤制天然气项目对于煤炭成本较低的一些大幅有一定的竞争力,但煤制天然气存在一定的经济和技术以及环保问题。比如在气化过程中必然伴生大量的苯、酚及其他芳香族化合物,这些组分的分离、处理设施投资大,稳定运行难度高;另外,水资源的消耗也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问题;再其次,从发达国家发展经验来看,随着天然气的普及,构建全国性的统一的天然气输配干网势在必行。那么,现有的煤制天然气项目到底是纳入统一的燃气输配系统还是独立敷设自己的管网?这个问题如果不能妥善解决,将对项目的可行性构成巨大挑战。从能源结构稳定性来看,我国煤炭、石油与天然气人均储量与欧美、O

34、ECD发达国家等有相当大差距。而在储采比上,我国能源的可持续性也很差,如果在未来10至20年中仍没有大的油田被发现,石油资源瓶颈将危及国内能源安全。而煤炭资源情况与世界平均水平最为接近,具有相对比较优势,这决定了我国长期依赖煤炭的能源格局。煤制甲醇、二甲醚、煤烯烃和煤制油在今后15年将是投资的重点。方向由传统煤化工向现代煤化工转变。2011年产品结构风险程度的大小与国家相关政策的开放程度和替代品的价格息息相关,产品结构不平衡的现象将长期存在。(七)金融风险煤化工项目的金融风险主要表现在利率和汇率两个方面,汇率波动、利率上涨、通货膨胀、国际贸易政策的趋向等会引发项目的金融风险。对于融资规模较大的

35、大型煤化工项目一般都有国际银行参与,汇率的波动会影响项目的生产成本,对项目公司的债务结构也会产生影响。汇率风险也会对项目的财务基础产生不利影响。汇率风险在外汇管制措施较为严格的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对于大型煤化工项目融资的金融风险可以用金融衍生工具,如期权、掉期、期货和远期等来规避和缓解。我国在2010年以来,由于通货膨胀压力,多次加息以及上调存款准备率,银行不断缩紧银根,可供借贷资金有限,给煤化工企业增加新的项目带来融资成本上升等问题。并且由于煤化工项目建设周期长,盈利时间长,面临的利率风险大,在货币政策趋于稳健的背景下,能否成功融资仍成问题。因次,2011年新型煤化工企业面临的金融风险将会增

36、加。(八)成本风险2010年,在经济前景不确定,市场基本面疲软的情况下,美国成屋销售量骤降加剧了市场对经济前景的担忧,市场气氛低迷;另外,今年夏季美国炼油厂高估了市场对成品油的需求,7月中旬美国开工率上升到92%,而美国炼厂拥有的成品油库存增长到了有历史记录以来的最高水平。此外,美元站稳83.00上方,与油价的逆向关联恢复也令原油承压下跌。依据规定,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移动平均变化率达到4%,国内成品油价格就可以调整。可是数据显示,5月4日国际油价期货价格暴跌4%,按说要下调才是,可是却出人预料,国内成品油价反而上涨,因此我国国内油价走势与国际经常出现背离情况,也为煤化工行业带来了更大的

37、不确定性正因为国际原油价格的间歇性大幅振荡,导致了欧美国家对煤制油几十年的研究却最终未能实现工业化批量生产。因此,公司在对煤制油项目进行开发时,必须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低油价有所考虑。预计2011年国际油价仍将继续上涨,受此影响,新型煤化工行业原材料供给不确定性将会大大增加,其面临的油价波动风险将会增加。(九)生产运营风险大型煤化工项目的生命周期一般为20年左右,在如此长的运营时间内,项目的原材料、公用工程、工艺技术、经营管理、工厂维护等都可能会影响项目的盈利能力及还贷能力。因此,在项目开始时就应对这些风险加以防范。对于大型煤化工项目来说最重要的就是煤炭资源的保证,可以通过签订长期供应合同或者自行

38、进行煤炭开采,采用煤电化一体化的模式发展煤化工。对于水、电、汽等公用工程的保障,可以选择将项目建在成熟工业园区,依托现有资源的方式来防范风险,同时也可以利用工业园区的规模效应来降低成本,若在工业不发达地区建设项目,可以采用自建热电厂和供水设施的方式来保障公用工程供应。三、行业总体授信建议煤化工行业的总体授信原则是:紧跟政策走向,重点向大型企业倾斜,谨慎授信。关注具有煤炭资源、有运输优势及多联产系统的大型煤化工企业的信贷需求,谨慎对待中小煤化工企业的信贷项目。对于传统煤化工,国家为应对产能过剩问题而设置的准入条件,规模小、技术条件落后、环境污染严重的小型煤化工企业面临淘汰,因此对于现有的大型煤化

39、工企业是发展机会;对于新型煤化工,2010年底以来煤价一直在高位运行,增添了广大煤化工企业的成本压力,实力不足的煤化工企业可能面临出局的命运。因此授信应向特大型煤化工企业倾斜,对新型煤化工项目应谨慎。目 录第一章 煤化工行业基本情况24第一节 煤化工行业定义及地位24一、行业定义24二、行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24第二节 煤化工行业的分类25第二章 2010年煤化工行业发展情况分析26第一节 2010年煤化工行业PEST分析26一、经济环境分析26二、政策环境分析28三、社会环境分析34四、技术环境分析36第二节 2010年煤化工行业发展分析37一、2010年煤化工行业运行情况及特点分析37二、

40、2010年我国新型煤化工发展情况分析42三、2010年煤化工行业区域集中度分析43四、2010年煤化工行业产品结构分析44第三节 煤化工行业全球市场分析45一、全球煤化工现状45二、全球煤化工发展趋势48第三章 2010年煤化工行业区域发展分析51第一节 行业区域分布状况51第二节 区域比较分析52一、华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2二、东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3三、西北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4四、华东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6五、中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7六、西南地区煤化工行业分析58第三节 2010年新型煤化工产业区域发展分析59一、2010年山西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分析59二、2010年内蒙古新型煤

41、化工产业发展分析66三、2010年陕西省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分析76四、2010年新疆新型煤化工产业发展分析80第四章 煤化工行业子行业发展分析82第一节 2010年煤焦化电石产业发展分析82一、生产情况82二、需求情况84三、未来供需分析85第二节 2010年煤气化合成氨产业发展分析86一、供应情况86二、需求情况87三、未来供需分析90第三节 2010年煤制油产业发展分析90一、煤制油产业发展历程分析90二、2010年我国煤制油产业化进展分析91三、2010年我国煤制油行业发展分析94第四节 2010年煤制甲醇产业发展分析94一、我国煤制甲醇产业发展概况94二、煤制甲醇生产工艺及现状95三、

42、甲醇下游产品开发进展96四、2010年甲醇生产现状97五、2010年甲醇价格走势分析99六、2010年甲醇进口分析100七、2010年甲醇消费情况分析101八、我国煤制甲醇产业发展趋势及前景102第五节 2010年二甲醚产业发展分析104一、2010年二甲醚生产情况分析104二、2010年二甲醚价格走势分析105三、2010年国内二甲醚在建项目分析105四、我国二甲醚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07五、二甲醚产业发展趋势108第六节 2010年烯烃产业发展分析109一、煤制烯烃技术分析109二、煤制烯烃经济学分析112三、2010年烯烃供需情况分析114四、2010年国内烯烃项目动态115五、我国煤制

43、烯烃产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前景116第七节 2010年煤制乙二醇产业发展分析117一、乙二醇工艺及经济性分析117二、2010年乙二醇生产情况分析118三、2010年乙二醇需求情况分析120四、2010年乙二醇进口情况分析121五、乙二醇发展趋势分析121第八节 2010年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分析122一、煤制天然气工艺分析122二、2010年煤制天然气供需情况分析124三、2010年我国煤制天然气在建和筹建项目分析124四、煤制天然气的经济性125五、煤制天然气面临的挑战126六、我国煤制天然气产业发展趋势126第五章 2010年煤化工相关行业发展分析128第一节 2010年上游煤炭行业分析12

44、8一、2010年煤炭市场运行回顾128二、2011年煤炭市场预测133第二节 2010年石油化工行业分析135一、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值和主要石化产品产量继续大幅增长135二、进出口变化趋势不同137三、各石化产品分析138四、行业效益明显提高139五、行业结构发生明显变化139六、对外依存度增加139七、龙头企业引领作用增强,中西部发展速度加快140八、受需求增加带动,投资增长平稳140九、2011年石化行业将现全面增长140第三节 2010年天然气化工业分析141一、我国天然气资源情况分析141二、我国天然气消费供求分析141三、我国天然气进口情况分析142四、我国天然气价格改革分析142五、

45、中国煤制天然气发展情况分析143六、我国天然气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45第六章 2010年煤化工行业竞争力分析148第一节 2010年煤化工行业竞争状况分析148一、煤化工行业进入和退出壁垒分析148二、煤化工行业竞争结构分析150第二节 新型煤化工行业的战略价值153一、资源禀赋状况决定我国能源战略以煤为基础153二、替代石油产品153三、节能减排的需要154第三节 2010年新型煤化工行业的经济性分析154一、煤基醇醚路线的经济性分析154二、煤制油的经济性分析156第四节 新型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间的竞争分析157一、新型煤化工与石油化工间的竞争特点分析157二、新型煤化工与石油化工的竞争动态159第七章 2010年煤化工行业经营状况分析162第一节 2010年煤化工行业经营效益分析162第二节 2010年行业内上市公司综合排名及各项经营指标排名162一、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综合排名162二、煤化工行业上市公司各项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绩效管理


经营许可证编号:宁ICP备18001539号-1